论创造

论创造

電書攤
Creation of Eve, 1547

国内某视觉公司曾经将黑洞图片纳入自己的版权库,公然盗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迪士尼的黑白米老鼠,也在今年元旦进入公有领域。在法治社会,各种国际公约、国内法都在保护知识产权。就连我们随手写下的微信、电报、文章,也在写完的时候自动获得知识产权法规的保护,因为这是人的创造,凝聚着人的智力成果。在作家手里,一部部史诗般的作品诞生,如《冰与火之歌》《西游记》。在画家手中、在雕塑家手中、在音乐家手中……这一部部形式各样的作品如意识般浮现在社会中,成为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圣物。当然还有科学家的专利,等等。于是,我们“创造”一词来讴歌巨匠们的杰作。创造力也因此登上神坛,成为我们评判作品的一个指标。

The 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 — a planet-scale array of eight ground-based radio telescopes forged through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但是,这真是创造吗?创造究竟是什么?关于创造的一切都如此迷人,但同时又想揭开创造的面纱,一睹真容。

创造本体论

创造的主体

只有智能可以创造

创造,主要是一个动词。甲创造了乙,甲必须是人而不是物,如梵高创造《星空》。更进一步,甲必须是具备某种智能的存在,比如神造世人、外星人创造文明。或者说,在未来某一种更高级的生命诞生。这是一种归纳的方法,来界定创造,也即只有智能可以创造。

God the Father by Cima da Conegliano, c. 1515

但这种归纳,似乎在回避问题。难道非智能就不能创造?猴子就不能创造?冰,水为之,但非水所创。熔岩,从地表喷涌而出,但也不能说地球创造了熔岩。太阳,释放出光芒,光芒也并非太阳所创造。归因于这些现象具有规律性、稳定性,人们即使不明白背后的原理,也会观察到自然现象行为模式的有限。但猴子能不能创造,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就涉及到智能问题。毕竟大猩猩与人类的基因只相差约 1.6%,而且又同属灵长目。

智能意味着规则下的极度复杂

“智能”,当你注视这个词的时候,好像有一层面纱将她包裹,若隐若现而又两个世界。我们人类假定智能在个体之内, 在人脑之内,在神经元相互组成的系统中。人脑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种复杂也并非是量的堆积,而是更加精密的系统。而人并不仅仅是个体,还处在社会关系之中,这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社会也不仅仅是现在的人,还有过去的人、将来的人

In the Male Brain (Imannens hjerne), 1897

但是本摊认为个体主义,不是否认群体,而是所有的群体的东西都必须作用在个体身上。所以,虽然群体的积累让原始人和现代人掌握的知识千差万别,但这些知识归根到底是由个体承载并运行的。

所以,从群体个体两反面看,智能意味着规则下的极度复杂。前者是知识体系积聚的复杂,后者是人脑构造的复杂。

无论是 ChatGPT 等大模型的生成,还是技术图纸的制作,或是对某一文科的认知,都需要接受大量的信息。而信息越真实,越丰富,在我们的头脑之中才能形成一个符合规律的体系。这是创造的基础。

创造的客体

之前我们对创造者简要分析,指出智能才能创造,而智能的基础是符合规律的复杂。甲创造乙,被创造者乙究竟是什么?

在此之前,我们先缩小创造的定义:创造就是主体产生一种新客体的现象。核心就是创造有没有创造出新东西,然后这个新的标准有多高。也即最新的创造是什么样的。

创造的客体不是物质

农民种出小麦,但并不能说创造小麦;矿工挖掘矿石,但不能说创造矿石;女性生产婴儿,但不是创造婴儿;科学家发现自然规律,而不是创造规律;工程师制造火箭,而并不是创造火箭……凡是物质,均不可能被创造。唯一例外就是,创世神。至于创造“新时代”这个说法,“新时代”的哪一个块砖是创造出来的?即使有也不是物质。

Path through a Wheat Field (Sentier dans les bles), 1862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质作为一种能量,在一个确定的体系内,能量不能无中生有。那么作为相同范畴的存在,物质也不可能生成物质。

创造的客体超越物质

客观主义认为一切都是物质,意识活动也是一种物质现象,分开物质和意识不是物质层面的事,而是物质之下的事情。既然一切都是物质,物质也不能生成物质,那如果要创造新的东西,一定不是物质,而是一种超越物质的东西。

Otto Gustaf Carlsund, Rapid (1930), a Concrete Art restaurant mural, Stockholm

理解这种超越物质的东西,还要先明确意识的地位。任何意识都必须由一定物质承载,这是客观世界意识存在的规则。如果把意识作为一种超物质的存在,在这个客观世界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无法观测一个超越物质的存在。

创造的客体必须获得物质载体

既然创造的产物是一种超越物质的东西,而创造的产物必须能为物质世界所观测,创造的客体必须获得物质载体。在智能之内,这个载体是意识体;而在智能之外,这个载体是画作、雕塑、书籍、蓝图、电子数据……

从形式上看,创造的客体是没有实体的,超越物质的。物质载体对于创造的客体必不可少,但是正如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最重要的是所传递的这种超越物质的信息。

所以,简单来说创造的客体是无形的,无意义的,超越的。至于创造对人类或其他智能体的价值如何重要、如何不重要,则是创造价值论的事情了。

创造的本质

智能是创造的主体,虚无是创造的客体。创造究竟是什么?

创造的来源

我们可以确定,在历史上的某一个时刻,第一个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他看见山,就画了一个山字;看见水,就画了一个水字。他看见河边的谷物可以被食用、储存,来年那里继续长出谷物,便萌生了获得更多谷物的想法。在漫长的时间里,他逐渐认识到了农业的规律,明白了四季更替的伟力……

甲骨文

创造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毫无疑问,一切创造都来自客观世界。自然的伟岸成为了创造的来源。但是,承载创造的大脑构造同样精密。认识世界是一种创造,但对于这种认识本身,却有无限多变种的可能。自然中存在无限的可能让人去认识,而人对于某一种可能也有无限的可能去重构。

创造虽然给岁月以文明,但一切被创造的文明只是对客观规律的下的一种自由发挥。即使客观规律可以被改变,也应该有规律的规律。从能量角度分析,人类的存在本身也并不能增加或减少宇宙的能量。人类只能加速从高能到低能这一混乱度增大的过程。无论人认识到什么样的规律,能够运用何种规律,都在规律之下,都在作为物质的有限性之下。

Michelangelo - Creation of Adam (cropped)

智能即创造

我曾认为创造还是一种掌控,创造是一种本能的冲动,就像玩泥巴的孩子,自小就爱建构世界。这种掌控、冲动应该是智能的本质。任何智能都有摹写外部世界的主动,这是智能获得认识的来源,也是智能之所以成为智能的动力。


Baby at Play, 1876

认识即创造

由于人是一个个个体,任何阅读,任何认识,任何风景……都是被每一个认识者所重构的。只是认识大多相似而已。此外,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经历了很多事,产生了很多认识,只是有人苦于没有将认识转移并长久存在的技术而已。一个智能能称为智能,就意味着一定的认识与认识的能力。对于这个智能来说,认识即创造。只不过这个创造的载体是智能本身。

Reading by Lamplight

也即,接受新事物的本身并不只这一单一认识,而是要用智能自身原有的认识去理解,去构造。好比清末变法修律,接受西方文明的宪政民主,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一种重构。

造无创

所以,当我们认识到创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创造的来源、创造的过程,就发现没有什么创造。客观主义的一贯态度就是无我,创造是客观的。正如陆游所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就如同劳动创造价值一样,劳动的原料不是你的,劳动的过程也只是你遵循一定规律做出来的,所以没有什么新的东西。我们既可以说认识即创造,也可以否认创造的存在。关键在于我们对创造定义的标准是否包含价值。

创造之所以被推上神坛,独创性之所以被重视,则是创造价值论的问题。

创造价值论

通过创造本体的探究,创造的有限与虚无让人寒冷。而认识即创造未免让人觉得有些随意,似乎贬损的创造的价值。可能会有人感叹“就这,也叫创造?”

The Alchemist, c. 1558

价值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程度。某种创造有无价值,决定了我们对创造标准的认定。当价值被涂抹在创造身上后,一切无意义才被赋予意义。

创造的相对价值

创造的价值,按照人们利用创造物的方式可分两种,创造的输出价值与创造的输入价值。

创造的输出价值

创造的输出价值,简单来说就是,任何创造物对创作者的价值。创世对神来说有什么价值?说话对于说话者来说有什么价值?作品对于作者来说有什么价值?技术蓝图对于科学家有什么价值?理论书籍对理论家有什么价值?

无论创造对他人、社会有无价值,创造对于创作者是必然有价值的,否则他便不会创造。敝帚自珍,就是如此。也正因为输出是由输出者赋予意义的,所以输出的形式多样。即使单纯在脑中思考,也时常会有创造的快感,只是这种输出只有自己知道罢了。至于只对某几个人其作用的说话,也是一种创造的形式,只不过这种创造形式就像在沙滩上作沙碉,容易消散,因而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但新的存储方式让说话成为一种大众普遍认可的作品,比如脱口秀之类的播客。

所以说,立足于创造的输出价值,创造的定义是非常宽泛的,并没有为创造加上额外的门槛,只是由个体赋予意义。

创造的输入价值

创造的输入,这是他人、社会对作品的利用价值。日常生活意义的创造就是由此界定的。
创造输入价值的前提就是,创造必须以某种物质载体的方式呈现。正因为物质载体这种前提,创造才能体现出他的价值。所以载体十分重要。这是价值形成的前提,正如前述播客。虽然我不多看纸质书,但是纸质书给人带来的体验是独特的。再一个就是语言载体,比如德国语言长句从句多,长远思维。中国短句多,注重实用。所以,载体的不同,对于创造影响巨大。人所能创造的不是作品,因为作品是包含载体的,人所能创造的只有无意义的虚无、超越物质的无意义。

无论你有多么对自己的作品自我感觉良好,但在很多人眼中,它只是垃圾。梵高的画如今受人追捧,但在死前也是无名之辈。

The Starry Night, June 1889.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当作品切断与母体联系的时候,不是说这个作品就不是你创造的了。而是别人重新摹写了一个作品 2.0。别人脑海中的作品,并不是你的作品。

社会发展至今,很多人难免感受到创造的困境,前人述备矣。很多人更加注重作品的独创性。无论是看番剧,还是看色图,口味都更刁了。而且常常会感慨,这个思想我在那儿那儿看过。其实未必是盗用别人的观点,只不过“英雄所见略同”罢了。

创造的绝对价值

无论是输出者还是输入者,创造价值的产生都不是臆想。

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艺术还是哲学,他们都在表达某种东西。创造都包含着对规律的探索与向有用性的靠拢。这种有用性指对智能有用。所以,我们才乐此不疲的探索真理,古代先贤的话语在今天依旧能直击人心。

创造方法论

如何创造,这是创造的最后一层面纱。

其实这世上没有什么创造。本摊在本体部分已经阐述过,创造的只是无意义的东西。这些无意义只不过反映了客观世界已然的某种规律,这种规律又恰巧能为人类所用,然后我们觉得这是有价值的,冠名创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如果你想进行某一方面的创造,就去探索某一方面的知识。然后用特定的载体承载。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每天如果只看《新闻联播》,那肯定开口就是各种官话;要是听听人讲论语,肯定仁义礼智信;每天要是投入物理公式之中,那对于物理肯定有新见解。

Peasants in a Field of Beans (Paysannes dans un champ de haricots), 189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然后,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学习新事物的时候,不只是学习新事物,而且是将新事物与旧事物补全,从而产生新的联系。这个新的联系,在学习到一定程度,就会对别人具有独创价值。就好比戴森球里不同产物的合成,是需要基础的。你学了别人都会的,就自然知道别人不会的。而要真正扎实,就要不断重构新旧之间的联系,这就是学而思。

创造是一种观点的补全

有人常说,某某的观点让我受益匪浅。实际上,一个人既然能够明白某种观点,说明他的大脑中已经建立了相当多的联系,以至于仅仅看一遍,或者几个片段便能恍然大悟。

正如我在刺破社会契约论的幻想中对于中世纪和启蒙运动时期的理解。起初,对于霍布斯对于主权国家的崇拜,我很不解。启蒙运动不该承认自然权利吗?为什么讴歌君权的霍布斯可以留名。后来看到一篇关于自然法学派的介绍,才明白,挣脱中世纪的枷锁不能一蹴而就,要经历这样一个从神权到君权、人权的过程。

但一个对这方面历史不感兴趣的人,不了解的人,他是不会有这种感受的。也即那些让我们感觉恍然大悟的存在,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存在。恰恰是因为这些观念经过自己的积淀,变得陈旧而无所突破。所以,当遇到某个重要的片段,才能“补全”我们的认知,成为一个新的想法。

也即,认识到某物有价值,这中认识本身的高度相对于某物,已经不算低了。也许仅仅差临门一脚就顿悟了。

先用运气,后用逻辑

人的思维在接受新事物的时候,会自动在新内容与旧内容之间建立联系。比如,知道晚清的落后以后,又听说晚清信奉儒教,就自然会在儒教与晚清落后之间建立联系,可能会认为儒家思想是灾难的根源…… 但这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它只是大脑自动建立起来的一种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如果了解孟子关于 “放逐” 暴君的言论,可能就会重新审视儒家思想。但是这一联系仍然不一定是正确的,不过是我们离真相又近了一步。

因此,正确观点的得出,需要建立大量联系与反复试错。所谓独创性观点的产生,则需要尽可能地联系不同的同一,即所谓和而不同。而更机械点的说法是,最大限度生拉硬拽两个不同的事物。这就好比近亲杂交,往往会生出基因缺陷的物种,而远亲交配,则会有更多可能。但是这样的独创联系是假的,必须经过不断的检验才可以成为独创联系。至于其中的分寸,只有自己能把握。也是本摊跨越两道主客观鸿沟的努力所必需接受的试错。

所以,本摊好建立联系,先用运气,后用逻辑。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容易出错,优点是符合联系建立的过程。使用须自我否认。

所以本次就是要进行感受的助产。把原来的细微的感受用逻辑拔出来。——灵感助产术

创造的方法简单价值难

有价值的想法是可以批量创造的。

即根据每天认识的不同,思维可以将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东西嫁接,对两个事物认识越深,对于新事物的发现会越多。—— 思考即快乐#思考的方法

创造是容易的,新的观点也是容易的,难的是价值。创造需要体现规律,但体现规律的并不一定被认为是创造,他还需要有用。

A Lady in Her Bath, c. 1571

对很多人来说,小黄书是创造,那些空想的理论是胡扯,所以想让创造成为创造,必须让他有用,即更贴近人的规律。

创造是一种实践

创造是一种实践。实践是某种理论、课程或技能得以具化或实现的过程。智能的认识,智能的创造,会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影响客观世界,这是智能的特点,也是认识的归宿。

比如,我接受了一个观念,房子会升值。我看房子的眼光就变了, 或许我以后会买房子。还有“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我的行为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比如,盗梦空间里面对继承人植入观念。

创造是需要物质来承载的。前一种观念对个体的影响可能被动的、无意识的。但是主动的创造,则需要将认识借助文字、石头、砖块、电波……任意物质来表达。这种过程是一个实化思想的物质性过程。借助的物质的价格暂且不论,人创造所需的时间是摆在那里的、必不可少的。正如,一个人码字最快不过一天几万字。再快就非人力所为了。

Saint Jerome in the Wilderness, c. 1575/1585


因为创造实践的特点,思维逻辑往往比空想时要清晰。而且因为创造容易受影响,所以可以人为通过创造实践来构造新联系、发现新知。

论创造小结

创造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像“温故而知新”、“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实就是创造的一种方法。

本次创造话题,最大的收获是将创造是什么和创造的价值分开,这样很多事情就不那么玄乎了,虽然这个问题转移到如何实现价值上去。再就是创造其实是一件很虚无的事情,人有限、创造亦有限。创造可以改变世界,但又改变不了。还有就是智能和创造的共通之处。

这种虚幻、无意义,让人想起《三国演义》的一句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黄梁一梦去,何世再为人!”

The Voyage of Life: Childhood, c. 1855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