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阶级分析若干问题的学习笔记

关于阶级分析若干问题的学习笔记

列宁道路

一、阶级分析的几种框架

二、阶级矛盾发展的两种类型

三、特色帝国主义中的阶级分析和斗争展望

四、补论


一、阶级分析的几种框架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第一节“资产者和无产者”的两阶级框架;《资本论》第一卷讨论剩余价值的直接生产过程,为两阶级框架提供了政治经济学基础;第三卷加上了生息资本(第五篇)和地租(第六篇),即不参与剩余价值生产而主导剩余价值分配的集团;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加上了关于非生产劳动者的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是阶级分析的基础和出发点,这样才能理解为什么剩余价值理论和唯物史观一起成为了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

“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者、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他三项的相互关系是一目了然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31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考虑进《资本论》第三卷的分析,则可以把剩余价值的占有者分成两个集团:第一个集团是地主集团和生息资本集团。生息资本集团和地主集团对剩余价值生产和分配的关系是类似的,都不直接参与剩余价值的生产却主导着剩余价值的分配。第二个集团,即产业资本家集团,参与剩余价值生产的组织。按照是否获得垄断利润,又可以将第二个集团划分为大资本和中小资本:其中大资本具有垄断地位,可以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中小资本则不具有垄断地位,只能获得平均利润甚至所得低于平均利润。这样,剥削者就一分为三:地主和生息资本家;垄断性的产业资本家;非垄断的产业资本家。现实中很难找到单一形态的剥削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观念上把这几种分割剩余价值的方式进行纯粹的考察,然后在分析某个具体情况时把这几种分别考察的形态综合起来。

对小资产阶级的分析也应该围绕着与剩余价值的关系来进行,这才是在小资产阶级分析中从工人阶级立场出发。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里,经典的小资产阶级,即小业主,不参与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他们的两面性表现为既是劳动者,又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关于非生产劳动者,有其是否属于小资产阶级的争论。主要的观点可见文未第14条。

2、列宁:从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三个方面发展了马恩框架,使之具体化为五阶级(阶层)的框架——“无、小、中、大、黑”。

列宁对工人阶级的分析特别值得注意。十月革命前有七次工人阶级内部的斗争:(1)与合法马克思主义,(2)与经济派和恐怖派,(3)与孟什维克组织观点,(4)与孟什维克策略观点,(5)与取消派,(6)与大国沙文主义,(7)与革命护国主义、速胜派和拖延派。经过这七次斗争,觉悟和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大约有28万人,占1000万工人的约百分之三。少于这个比例,即使十月革命胜利,也将不能保持政权。值得注意的是,1917年四月到十月这六个月的半合法条件,让组织人数从8万增加到28万。这七步有逐级递进的关系,例如没有第(2)步与经济派和恐怖派的斗争,进行第(3)步即建党这一步就缺乏足够多的觉悟工人作为基础。必须完成工人阶级相当程度的觉悟和组织,对小资产阶级一分为二的分析和对剥削阶级一分为三的分析才有实际的、而非仅仅是理论上的意义。

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对应着小农,他们经济上无法自足:1000万户农民占有7000万俄亩土地,户均7俄亩,自足需要至少14俄亩;3万户大地主占有另外7000万俄亩土地,户均2000多俄亩,是农民户均7俄亩的300多倍。农户要想自足,就必须没收大地主的全部土地,就必须打倒大地主在政治上的代表沙皇黑帮政府。因此农民在政治上表现为民主派,有彻底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潜力,但不能积极支持社会主义革命。二月革命后,自由派立宪民主党迅速让位给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十月革命的直接对象是小资产阶级政权,十月革命后的主要危险也来自于小资产阶级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反抗。列宁对小资产阶级分析的另一个特点在于,把从合法马到革命护国主义的工人阶级内部思想潮流看作工人贵族的观念形态,从而把这一部分经济意义上的工人划入了政治上的小资产阶级范畴。一方面,小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分为两种:民粹派(质疑马克思主义的普遍适用性,代表农民)的社会革命党和修正派(用“灵活的”、“实际的”马克思主义表述自己,代表工人贵族)的孟什维克;另一方面,自由派的影响通过小资产阶级,特别是修正主义者的传递,到达工人阶级内部。列宁一生主要是反右倾。

“帝国主义有一种趋势,就是在工人中间也分化出一些特权阶层,并且使他们脱离广大的无产阶级群众。”(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第八节“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列宁选集》第二卷第667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黑帮专制政府大致对应着地主、生息资本和一部分垄断资本(从而也承担一部分剩余价值生产的组织),在经济上掠夺其它各社会阶级和阶层;大资产阶级对应着另一部分垄断资本,政治上表现为十月党(名字源于1905年革命中沙皇在十月颁布进行议会选举的诏书);中等资产阶级对应着中小资本,政治上表现为自由派立宪民主党人。黑帮、十月党和立宪民主党,即用三种方式剥削剩余价值的寄生者在政治上的代表,构成了1907年后沙皇杜马的多数。

工人阶级需要踏上七步台阶方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所需的觉悟和组织程度,小资产阶级一分为二,剥削者一分为三:这些要素形成了列宁进行帝国主义国家阶级分析的“无、小、中、大、黑”框架。这一五阶级(阶层)框架是我们在特色帝国主义中进行阶级分析的基础。

3、毛泽东:对中农概念进行了精细区分,发现下中农和上中农的区分经常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列宁对农民的经济分析比毛泽东更深入,但俄国革命中农民的经济分层意义远没有中国那么大。毛泽东提出“走资派”的概念来描述修正主义者转变为资产阶级并完成复辟的实质。毛泽东的阶级分析的成功,提示我们理论分析要与实际政治表现进行对照。当然,前提是要有理论分析的能力。

4、在这些框架中,最值得借鉴的是工人阶级觉悟和组织起来的办法,以及列宁的五阶级(层)框架。帝国主义时代的社会主义革命怎么搞,列宁提出了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办法,毛泽东提出了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办法。特色今天是帝国主义,甚至在专制制度上也和列宁所处的环境类似。在工人阶级内部路线斗争方面,我们大概处于与经济派和恐怖派斗争的阶段,也有一些与合法马斗争的任务尚未结束。


二、阶级矛盾发展的两种类型

5、下降型:“无、小、中、大、黑”,主导力量从无到黑、从左到右依次转手。典型表现:1848年法国革命。《雾月十八日》的重要意义,列宁引用最多的马克思著作,毛泽东评论“不是马克思的主要著作”是为了反对所谓的“天才论”。我们今天要重视这篇著作。

“在路易-菲力蒲时代掌握统治权的不是法国资产阶级,而只是这个资产阶级中的一个集团:银行家、交易所大王、铁路大王、煤铁矿和森林的所有者以及一部分与他们有联系的土地所有者,即所谓金融贵族。”(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77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黑体是马克思加的。)
“从1848年5月4日起到6月25日止。一切阶级对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无产阶级在六月事变中遭受失败。”(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669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上升型:“无、小、中、大、黑”,政权从黑到无、从右到左依次转手。典型表现:法国大革命(列宁的主要模仿对象)、俄国1917年革命、中国革命。《两种策略》的重要意义,毛泽东反对右倾的主要思想武器。毛泽东前半生以反“左”为主,与列宁的启发意义互相补充。

7、我们今天要争取上升型革命,俄国1917年革命的准备过程是我们的主要学习对象。上升型与下降型的分野在于是否能够实现无产阶级对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这个领导权一般掌握在资产阶级、特别是自由派资产阶级手中,需要无产阶级的组织强大和纲领精确才能把领导权夺取过来。

8、上升型革命的实现过程:(1)工人阶级内部进行路线斗争;(2)实现工业化教育和组织工人阶级;(3)觉悟的无产阶级组织在有精确纲领的集中制党内;(4)实现对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推动他们以民主主义为目的、参与暴力推翻黑帮专制政府的革命;(5)麻痹自由派资产阶级;(6)专制政府会在暴力革命的威胁下承诺立宪,从而结成与十月党(大),有时还包括立宪民主党(中)的联盟。

无产阶级应当把民主革命进行到底,这就要把农民群众联合到自己方面来,以便用强力粉碎专制制度的反抗,并麻痹资产阶级的不稳定性。无产阶级应当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这就要把居民中的半无产者群众联合到自己方面来,以便用强力摧毁资产阶级的反抗,并麻痹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不稳定性。”(列宁:《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第12节“民主革命的规模是否会因为资产阶级退出而缩小?”,《列宁选集》第一卷第607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全段黑体都是列宁加的。)

9、重大危机(一般是战争遭遇失利)前,工人阶级的觉悟和组织是决定性的日常任务。对小资产阶级的态度将在革命高潮中迅速得到检验。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谁战胜谁的问题,即推翻黑帮后民主革命阵营内部的决战胜负问题,也无法事先得到确定的估计。


三、特色帝国主义中的阶级分析和斗争展望

10、最重要的是无产阶级内部的路线斗争,以争取在旷日持久的战争危机时拥有决战的组织力量。当前突出的是反对经济主义者和冒险主义者,《怎么办?》所代表的路线具有重大意义。《怎么办?》从理论、思想、政治、组织和政治报计划五个方面依次批判了表现为经济主义和冒险主义的自发倾向。我们要有使命感去完成列宁曾经走过的历史过程。精读《列宁全集》4-8卷,以便在理论、思想、政治上做好准备、形成统一是这种使命感的表现。找到培养具备社会主义革命觉悟的工人、可以规模化复制的方法,将是这种路线斗争的主要成果。

11、理论上对非生产劳动者的阶级属性的讨论,经济上对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人口比例的估计(《列宁道路》的估计和《中国新时代的阶级斗争》的估计),政治上对通过民主革命还是直接社会主义革命的认识差别,与第10点比起来都不具有直接现实的意义。明确分歧何在即可,不要指望能够通过理论争论解决分歧。这方面的分歧在革命来临时,几天之内就会通过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表现得到检验和解决——大多数觉悟工人会做出选择。如果没有觉悟工人队伍,即使有革命高潮也不能检验这些分歧。在保留这些理论分歧的同时须要一起在工人教育工作中开展反对经济主义和冒险主义的斗争。在觉悟工人的力量发展起来之后,会产生用怎样的纲领领导小资产阶级的问题。展开对纲领制定问题的讨论有较现实的意义,因为纲领同样是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推动因素之一。

12、黑帮一方面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向劳动者集团进攻(延迟退休、治安处罚条例、“根脉”宣传等),另一方面又极其畏惧民主运动(一夜之间即放弃极端防疫政策)。在国内矛盾推动下开始世界范围内争霸(巴勒斯坦各派“北京宣言”)并扩军备战。战争危机下,黑帮必然在与民主派的斗争里失败,问题在于此后是走上升型道路还是下降型道路。

“因此,资产阶级革命对无产阶级是极其有利的。从无产阶级的利益着想,资产阶级革命是绝对必要的。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得愈充分,愈坚决,愈彻底,无产阶级为争取社会主义而同资产阶级进行的斗争就愈有保证。只有不懂得科学社会主义的起码常识的人,才会觉得这是一个新的或者是奇怪的、荒诞的结论。而根据这个结论还应当得出下面的原理:从某种意义上说,资产阶级革命对无产阶级要比对资产阶级更加有利。”(列宁:《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第6节“无产阶级被束缚住手脚的危险是从哪个方面来的?”,《列宁选集》第一卷第55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黑体是列宁加的。)

13、小资产阶级,包括非生产劳动者,处于困苦和迷茫中。法拍房大幅增加意味着许多业主破产。诸多自杀事件表现了暴力斗争的潜力。白纸运动表明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仍在自由派手中。如果不能实现工人觉悟和组织力量的增长,那么历史走向不会像冒险主义者估计的那样仅仅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失败,而且将会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和专制制度的再度复辟。

“从1851年10月9日起到12月2日止。议会和行政权公开决裂。议会正在死亡和崩溃,被自己的阶级、军队以及其余各阶级所抛弃。议会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覆灭。波拿巴获得胜利。对帝制复辟的拙劣可笑的模仿。”(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67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四、补论

14、马克思关于非生产劳动者确定的结论有:(1)非生产劳动者是雇佣劳动者,而且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是只适用于雇佣劳动内部的区分;(2)生产劳动的意思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非生产劳动的意思是不生产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全部剩余价值都由生产劳动者生产;(3)非生产劳动者,例如处于劳资关系中的教师、医生等,靠生产劳动者生产的剩余价值来过活,因此有和剥削者一致的一面;(4)非生产劳动者,也是雇佣劳动者,因此有和其他劳动者,例如产业工人,一致的一面,形成其两面性的经济基础;(5)非生产劳动者中的某些部分,例如家仆,马克思明确地认为是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6)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样的生产劳动者可以养活越来越多的非生产劳动者,因此非生产劳动者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口中的比例会提高。

马克思没有明确肯定的命题是:(1)非生产劳动者,由于其两面性,应在概念上划入小资产阶级;(2)虽然小业主、小农衰落了,但非生产劳动者类型的小资产阶级增加了,小资产阶级的人口比例在发达资本主义中仍然较高。从政治经济学的逻辑出发应该肯定这两个命题。这两个命题可以通过在阶级斗争中非生产劳动者的政治表现进行检验。

15、列宁读过《剩余价值理论》,却从未使用过生产劳动者的概念。俄国革命中非生产劳动者的政治表现大概属于小资产阶级的范畴。尤其是大学教师和医生,一贯支持孟什维克。产业工人组织,例如五金工人组织,则多数是布尔什维克的坚定支持者。两个反例是:管家组织经济上属于小资产阶级,马克思说家仆是小资产阶级中“最卑贱的阶层”,在政治上支持布尔什维克;印刷工人组织,经济上无论用什么标准,都属于工人阶级,在政治上支持孟什维克。两个反例并不影响总体的判断。


欢迎关注TG频道《列宁道路》:https://t.me/RoadofLenin。志同道合的同志请加入《列宁道路》读者群:t.me/lieningdaoluduzhequn

欢迎向《列宁道路》投稿。工厂通讯、时事评论、理论分析等方面的文章均可,尤其工厂通讯是我们迫切需要的。投稿邮箱:leninroad@proton.me。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