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女神」曾格尔争议始末:让台湾看到世界的一堂课
联合新闻网曾格尔,一位被称为「横空出世」的女性登山者,其人其事在今年台湾登山圈掀起巨大波澜。当然,登山圈只是个很小的地方。对于一般大众而言,印象可能泰半来自媒体报导的婚外情,不了解她为何会成为登山圈的头条话题。
究竟登山圈在讲些什么呢?我们都知道,曾格尔是一位以攀登世界上14座超过八千公尺高山为目标的登山者,而且攀登的「效率」极高,从去年(2021)迄今为止,只手遮天地达成了许多过去与现在台湾登山者未竟的目标。
本来就某个层面而言,这确实是个佳绩,再搭配积极的自我行销,让她的知名度扶摇直上。但在10月攀登世界第八高峰Manaslu峰之后,她宣称以13小时完成无氧速攀的「世界纪录」,接连引起登山圈数字意见领袖的质疑,情势急转直下。
运动表现:一条不能踩的红线
台湾的玉山高度不及四千公尺,已有人攀登倍感吃力,这是因为高海拔的氧气分压较低,我们身体实际接受到的氧气不比平地,而且越高越是严重。想像再往上四千公尺,呼吸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我曾在四川攀登到五千公尺以上,每踩几步就要停下喘气一阵子,身心倍受煎熬,再往上的情况如何可想而知。
导火线引燃的契机,就是她宣称的13小时「世界纪录」,连曾登上Manaslu的国外菁英运动员与登山者都得瞠乎其后。事实上,曾格尔在这座山之前,就已数次自行戴上「无氧」与「速度」纪录的花冠,但这次被公认做得太过火,而且后续提出的佐证也屡遭非议,难以取信于人。
以一位攀登履历有限的人来说,如此爆发性表现委实可疑,导致社区平台上激烈的攻防战:登顶证明、轨迹纪录、速度分析、造假争论、影像鉴定等,详见募资平台挖贝整理的文档(该平台上的募款项目已告终止且可全额退费)。
但究竟为何登山圈这么在乎此事?其实这已经非关登顶,而是竞争性极强的运动纪录,像是马拉松或自行车比赛一样。目前全马世界纪录的保持者是来自肯尼亚的Eliud Kipchoge:2小时1分钟9秒,试想有人突然宣称自己更快,有可能不引起质疑吗?
以往曾格尔仅是强调登顶、无氧、连攀的纪录,但凭借这一次举世无双的速度,她应是不自觉的踩进了运动员的专业领域。换言之,她可能不知道这样的纪录代表什么意义,无怪乎受到「膨风水鸡刣无肉」的指责。
偏偏登山是一项没有裁判的运动,也没有赛道、仪器和观众,在杳无人迹的偏远雪峰上更是如此。正因缺乏能一刀毙命的绝对证据,质疑者顶多就是旁敲侧击。这就是为何在登山领域之中,最终决定可信度的因素,大抵来自登山社区讨论得出的共识。
再来讲个轶事。公认世界顶尖的西班牙野跑、登山、滑雪运动员「K天王」Kilian Jornet,在2008年以21岁菜鸟之姿首度参加UTMB(环白朗峰超级越野赛)之前,还没跑超过全马的距离。结果他赛事中「横空出世」的表现勾起法国主办方的戒心,甚至在最后检查站因作弊嫌疑强行拘留他超过一小时(结果他仍然是第一个越过终点线的人),而且往后连续缔造的优异成绩,也让世界认同他的能力。
创下优异纪录的代价,甚至应该说是「义务」之一,就是必须接受检验,并以行动——更可信的表现、更刻苦的训练、更成熟的心态——而不是只以言词自清,才是真正对社会进步具积极意义。
创建于商业之上的成就
自Manaslu争议爆发,围绕着曾格尔宣称的纪录,台湾的登山社区内接连出现许多科技与数据方面的分析长文,亦不乏国外记者提出质疑。但对于大部分不熟登山的民众来说,可能还是不知道在吵些什么,以及最重要的——为何而吵。缔造纪录不是很棒吗?有必要成为千夫所指吗?
一言以蔽之,登山运动的核心价值在于「独立」与「开创」。独立,在于学习、锻炼、应用登山技术,自立自强而不依赖外力;开创,与自由一体两面,在于勇踏前人未至之境,探索生理与心理上的未知边疆。结合两者,就是现代登山的典范。
然而曾格尔选择的高海拔攀登方式,或者说她唯一知晓的方式,却是近三十年以来大行其道的商业化攀登。这个在尼泊尔已具可观经济规模,直接由国家观光部门监管的成熟产业,让以往孤高难近的八千公尺峰群一一成为业者网站上明星商品,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付出大笔费用换取攀登套装服务。1998年出版,其后译为中文的《圣母峰之死》,正是美国媒体派作者考察圣母峰的商业化态势,却不幸遇上惨烈山难的故事。
更重要的一点是,商业本身并非公平的条件。《圣母峰之死》作者强.克拉库尔(Jon Krakauer)所属的的商业队伍,是数名向导和雪巴团队服务一群客户, 曾格尔雇用的「Dolma Outdoor Expedition」却是数名雪巴人服务她一位客户,形同豪华团。即使她挂名领队,实际上却不具领队的能力,只是个受到完善照顾的客户,操持行程、评估风险、冲锋陷阵的仍是她的雪巴团队。
换言之,当付出金钱多寡可以影响攀登的难易,我们就应该思考这些「成就」,究竟有多少客观上的价值可言。如果她真如自己所说,可以借着攀登鼓舞人心,我们应该重视她以「自己的能力」做到的事,还是依赖「他人的能力」做到的事呢?我相信答案呼之欲出。
为未来的攀登留个教材
上面所谈的商业议题,可能会使人误以为我反对这种方式,其实并非如此。我在过去专栏文章中反复强调一点:商业登山只是一种选择。如果仅出于个人动机攀登,态度上也不至过于耀武扬威,则无可批评之处,但曾格尔最大的败笔,就是她不只公开募资、大肆宣传,还宣称可以「用登山,让世界看到台湾」。
但世界看到的台湾,究竟是出了一位有真才实学的登山者,还是又一位追逐纪录与名声的客户?
即使宣传标语看似师出有名,国际登山社区对于创建于商业模式五花八门的纪录,早就陷入「报导疲乏」之中。台湾人不熟悉海外登山的情况,所以容易遭到误导。其实类似曾格尔这类依赖商业服务缔造纪录、自我行销的登山者可谓层出不穷,外媒又有什么理由来关注她?讽刺的是,自无氧速攀争议爆发后,也不乏报导或质疑此事的西方记者现身,且皆不满曾格尔的回复。只怕对于台湾而言,是负面宣传的效果更强。
登山运动在西方经过长足的发展,独立与开创是牢不可破的核心精神;在台湾,山友敬佩的亦是靠自己力量纵横山林的登山者,尤其是恬恬食三碗公半的那种,并无不同。商业是个人选择,我不批评,但若是声称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台湾具公益性,乃至提升国际形象,从而发起群众募资,就只是以空洞的承诺博取信任与资金罢了。
总结来说,我认为曾格尔相关的讨论该迈向终点了。登山相关的争议纪录,本就难觅铁证如山,各执一词只会没完没了。我们应该思考的是,这该如何化为一个「让台湾看到世界」的教材,帮助更多人了解登山的普世核心价值,才是真正让台湾跟国际接轨。
当然,媒体与社区自会乐于追踪这场攻讦战下去,只希望一笑置之的成分会逐渐增多,像疫情进展一样让生活渐回常轨。最后就奉上一句英文老歌的歌词:
Let God deal with the things they do.
"Just the Two of Us" by Will Sm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