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黔/澳门最后一面青天白日旗:国父纪念馆与台澳关系的转变
联合新闻网(※ 文:吴子黔,澳门学16号成员)
9月13日,台湾媒体报导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澳门)只剩下三名官员,而三人签证即将到期,假如签证不获延期,最晚10月30日后再不会有官员驻澳门。报导指出,澳门政府要求台湾官员必须签署「一中承诺书」方可延长签证。其实澳门政府早在2019年便提出签署承诺书要求,台湾政府一直拒绝有关要求,使官员无法延长或获得新签证。
澳门政府坚持台湾官员必须签署「一中承诺书」为前提,方可获得签证,已有数年之久,但这事再一次被报导,受到大家关注,皆因陆委会(驻澳办上级机构)担心所有官员离澳后,台湾政府在澳门唯一财产「澳门国父纪念馆」可能遭到没收。
我想不论是澳门人,还是台湾人,多数都不清楚国父纪念馆来历,更不可能知道原来纪念馆属台湾所有。究竟台湾为何在澳门有一座「国父纪念馆」,这座纪念馆又代表了那些历史与政治含义?
没有国父的国父纪念馆
站在国父纪念馆门外,你会看到一座三层楼高的摩尔式建筑,进入馆内立刻就看见不少与国父(孙文)相关的文物,相信令不少到访者误以为建筑与孙文本人有渊源。然而,这栋纪念馆虽然充满不少国父元素,实际上可能与孙文没有最直接的关连。
20世纪初,孙文胞兄孙眉斥资在现今国父纪念馆原址兴建一座两层楼高的中式建筑,很不幸,孙眉无法等到大宅建成便离世,待大宅建成后便成了孙文元配夫人卢慕贞与孙家后人的居所。1930年,大宅附近一所军火库发生意外爆炸,令大宅受到波及损坏,孙家其后得到澳门政府赔偿,决定改建大宅,成了今天大家所看到的摩尔式建筑。
现时没有证据显示孙文曾经到访大宅,亦即大宅与孙文没有太大关系,这原本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但当大宅人去楼空时,却成了大宅是否具价值所在的问题。
1951年,孙文长子孙科的次子孙治强,向澳门邮电局抵押大宅,数年后,孙家没有偿还债务,大宅面临强拍危机。虽不知孙家当初抵押大宅原因,但很有可能与财务问题有关,随卢慕贞(大宅主人)等人去世,再加上孙家后人移居海外,似乎都没有理由继续保有大宅,因此才不顾强拍风险,断然弃保。
据已解密台湾外交部文件所示,自卢夫人逝世后,孙家就一直有意出售大宅,台湾政府起初收购意欲不大,并探讨了多个接管方案(如租借),可都没有实际行动。直到大宅面临强拍后,整件事出现重大转折。
原本台湾政府派人调查大宅与国父关连,得到「不清楚」的回答后,便认为不值得斥资巨款收购一座不知与国父有何关连的建筑。其后时任外交部驻澳官员报称中共可能收购大宅,令台湾改变主意,由总统拍板决定出资五万美元收购大宅。
当台湾决定收购大宅后,很快又面临另一大难题。台湾本来决定以政府名义收购大宅,但葡萄牙法例规范外国政府购买当地物业,需得到葡国准许。台湾透过驻葡大使馆交涉,希望葡方准许此项交易,但葡国担心此举会惹来中共反对,迟迟不敢答应。无可奈何下,台湾改为以私人名义收购,派时任国民党第三组副组长董世芳到澳门签署买卖,再成立「国父纪念馆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
台湾明知大宅与国父关连不明,也愿意斥巨款收购,就是担心大宅被中共收购后,用作政治宣传,打击台湾。而且台湾成功收购大宅后,就不深究其是否真的与国父有关,立刻把大宅改造成「国父纪念馆」,成为一个政治宣传的场所,例如每年双十都会邀请各国使团到纪念馆举办酒会,颇有宣示意味。
政治风波下的纪念馆
台湾因政治考量收购孙家大宅,然后把它改造成充满政治象征的纪念馆,无可避免把纪念馆卷入政治风波中。1966年,澳门发生一场自战后最大的民众示威事件,事缘澳葡政府阻止一间亲中共学校进行扩建工程,政府派人到学校勒停工程,但校方不从,双方发生冲突。
由于政府处理不当,再加上民众对殖民管治不满与中国正值文化大革命等种种因素叠加起来,都让事件升温,酿成一场「反葡抗殖」运动,即后来所称「一二三事件」。最终,葡国为了保有澳门这块殖民地,选择妥协,答应示威群众与中共所提出的要求,其中包括肃清国民党在澳门的势力。
由于战后国民党不断利用澳门从事敌对中共行动,国民党在澳势力早已成为中共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当澳葡答应肃清后,很快便勒令一批亲国民党人士离境,以及查封亲国民党社团,并撤下公开展示的青天白日旗、国民党党徽等政治标志。
1967年4月22日,《香港工商日报》报导,澳门警方前往国父纪念馆拆除刻有党徽的大门与馆内一幅印有党徽的大墙。有趣的是,澳门警方既没有查封这栋政治意味甚高的建筑,也没有同时撤下馆内青天白日旗,让纪念馆成了自「一二三事件」至今澳门唯一一个可以展示青天白日旗的地方。
当时台澳关系绝对为史上最差,但澳葡政府都为纪念馆留有些许空间,澳葡大可以一直查封纪念馆,逼使台湾主动放弃物业。据外交部文件,台湾原本在澳门还有其他物业,如劳工大厦。这大厦自「一二三事件」后一直被查封,澳葡又不愿意解封,使大厦只能继续荒废,最后只可出售。
「革命先行者纪念馆」?
国父纪念馆成功挨过「一二三事件」,又顺利渡过澳门回归,现在似乎无法适应「新中国时代」,最终是否会划上句点?笔者倾向认为不会,这主要参考香港经验。
早在2021年底,有媒体报导陆委会担心《港区国安法》生效后,香港政府会以国安理由没收台湾在香港的两所物业。此报导报出时,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香港)已没有任何台湾官员驻守,只剩下香港本地(包括具台籍)雇员,但两所物业暂时都未因没有官员驻守而产生问题。可以预料,即使澳门未来没有台湾官员驻守,澳门《国安法》得到「完善」,国父纪念馆应不至于被没收。
但这是否代表纪念馆以后都相安无事?恐怕又不是。每年双十节都有不少香港人前往一处名为「红楼」的地方庆祝,此处亦是香港少有可以公开展示青天白日旗的地方。可惜,近年民众已不能到红楼庆祝双十(被保安封锁),据说所展示的青天白日旗也受到破坏,甚至亲中共媒体《大公报》也直指庆双十为「台独活动」,涉及国家安全。所以,往后(特别是澳门国安法得到「完善」后)纪念馆能否再展示青天白日旗,将会是一大疑问。
若台湾不想再胆惊受怕,果断决定出售纪念馆,我想也很难有人愿意接手,毕竟这是一个烫手山芋。假如最终只有澳门政府愿意接手,纪念馆应不能维持原貌,皆因中共应不许青天白日旗公开展示,同时也没有承认孙文拥有国父地位,只称他为「革命先行者」,所以纪念馆展示文物可能会有所收动。
无论纪念馆最后是维持现状,还是不能展出青天白日旗,甚至真的被没收,都反映了两岸四地关系的变化。过去澳门作为中国一个特区,因「两制」保障,才保留一些中国没有的空间,与台湾展开各种交流。如今澳门渐向「一国」靠近,原有空间不断受到压缩,对台湾只能采取与中国同样的立场与手段。澳门与纪念馆这种沧海桑田的变化,对台湾又何尝不是一大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