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决定接受前台实名制。

人们决定接受前台实名制。

www.bilibili.com

◼️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开篇时就表明他对群体狂热运动的不信任:“群体只要有强大的破坏力,他们的统治永远无异于一个野蛮阶段。”进入群体中的个体将逐渐与其自身所既有的道德感、责任意识或其他由社会身份带来的义务相分离,理性的思考被狂热的情绪所取代,在行为模仿与情绪感染中变得同质化。勒庞将法国大革命中攻占巴士底狱的行为看作是群体行动非理智化的典型,认为处于人群中的个体让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上风,由此成为“野蛮人”,难以充分清醒地认识自己所处的状态和面对的事物。


◼️ 换句话讲,当群体为民众提供匿名化的可能时,他们将变成受本能意识支配的狂热分子,易受挑逗与诱惑,并肆无忌惮地行动、宣泄愤怒与苦闷。所以乌合之众产生的本质并不仅仅在于人群的聚合与观点的传染、目标的一致,还直接与是否能够识别个人身份,是否能够允许其保持社会匿名化有关。


◼️ 德国舆论研究专家伊丽莎白·诺伊曼在“搭火车实验”中发现,当个人明确感知到他人观点的偏向性时,将有意识地附和并调整自身看法,或沉默或从众地跟随多数人的意见。诺伊曼把这类情况称之为“害怕被孤立的恐惧”。如果说匿名环境下的社会人群更倾向于大声疾呼、疯狂而又张扬地表达观点,那么能够被识别的社会身份将使沉默、服从的几率显著提升——害怕被孤立、害怕社会性死亡的名誉危机、害怕被他人围观,都有可能使个人更加谨慎地表达观点、反复思量自己行为的后果。


◼️ 目前,互联网天然的端口匿名化接入属性几乎无需群体的庇护便能够激活个人的非理性行动,包括大量的负面情绪宣泄与攻击、仇恨言论的表达等。更不用说,在公共、流动的话语空间中聚合起大量的个体,形成群体活动——其形态只是鲍曼所说的“衣帽间的共同体”,只不过是短暂的集聚现象,无法构成稳定的共同体结构——的高效性是如此令人吃惊。在匿名化与群体行为的两大因素加持下,网络暴力、假新闻、后真相等舆论问题频发,不只对公共信息传播造成负面结果,甚至已经让“脱欧公投”“巴以冲突”“总统选举”等重大政治事件受到影响。尤其是拥有广泛受众的社交媒体意见领袖,百万、千万级的粉丝关注使其拥有了比肩乃至超过公共权威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如何对其进行约束,做出管理,实际上许多社会管理者关心的话题。去匿名化、恢复社会身份,再次让网络媒介回归现实情境,或许就成了社会治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 这才有了「网络百万大V博主前台实名制」的尝试。


◼️ 以上的所有发言看似是为这次平台调整做出的合理化辩护,但这只是欲抑先扬的策略。

🌪️

10/25/Wed.

前台实名制

重新搭建网络身份

@TuTouSuo™️


2022年4月,众人热衷于讨论「显示IP地址」的话题,反对与赞同的观点各执一词,一面是「IP显示」带来的可能过度的身份与隐私曝露表示担忧,一面却直言这是对网络暴力的遏止和对信息监管能力的提升。一年半过去,IP所在地的透露似乎也已成为了某种展示物,不用再通过显示地点同样可以展示自己身处某个旅游胜地,在爱琴海边、在罗马斗兽场上、在英国眼下热烈地微笑着。不仅如此,IP也能进一步提升传播者的可信度——日本核污水排放事件发生时,IP属地显示在日本的账号明显能够得到更多的点赞与评论回复。公众似乎已不再关心已成定局的平台规则,即使偶尔会被这类看似不痛不痒的信息披露所冒犯,却也因无计可施而主动忽略、屏蔽相关情绪。


我们很擅长适应这类情况,无论它在最初看起来有多么地使人感到忧虑。


2013年开始,社交媒体平台开始实行“后台实名制”策略,所有公共账号必须绑定个人手机号与提交使用者的身份信息。至今为止,正好10年。后台实名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由完全匿名化带来的个人身份确认困难,并缓解了某些涉及网络安全与社会治理的问题,同时也能够间接地推动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展开。但后台的实名制仍然使大量传播主体隐藏在前台虚拟形象之下,若非涉及严重后果,其个人信息始终被保护在平台内部系统中,无法为人所窥见。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一行为有利于维护公共参与主体的个人隐私安全,使其免于因言论、观点冲突带来的网络“人肉搜索”或直接威胁到个人工作、生活的线下骚扰与暴力行为;但也使得这类实名化方式只关系到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此外的虚假信息传播、仇恨言论发表等情况几乎无法囊括在内,造成某种“实名虚化”,无法真正有效地通过社会身份的展示,遏止网络谣言与暴力活动的出现。


于是,「前台实名化」即将落地实施。据新浪微博CEO“来去之间”(王高飞-已实名)与其他数位知情大V的说法,当下的「前台实名化」规定仅限100万、50万左右粉丝体量的网络博主,同时还划定了时政、新闻、军事等严肃领域和娱乐等关注点较高的话题,其他美妆、美食等领域的博主暂时不会受到实名制的影响。


如果说之前公开IP是一次可大可小的对网络主体的信息监控与隐私曝露,那么这次的实名化要求就扎扎实实地踩到了社交媒体使用者的“身份安全痛点”。


作为个人产生身份认同意识、进入社会交往空间、与他人保持差异性的关键要素,姓名是自我的重要认识途径。其不仅与人类的社会化过程紧密嵌合,同时也允许他人更快地确认某一对象,精准定位个人身份。姓名既可以通过首因效应给予交谈的对方第一印象,同时也能够使公众明确知悉其社会责任,以具体化的存在理解“我”的角色必须要承担的义务,必须要做好的工作。尤其是在熟人社会中,姓名的价值是直接与家庭关系、人际交往活动与其他社会生活相互融合的,它代表着一位父亲、商店老板,一个卖啤酒的摊贩,再或者是命运多舛的鳏夫、充满风流韵事的女人等。


姓名意味着社会身份与角色,后者将使人无法不在对应的情境中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这也是为此次「前台实名化」叫好喝彩的主流态度:“让众人在实名化的强制措施下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审慎地发布消息。”但是,这样的积极且肯定的观点背后,是太过于理所当然的危机。


借用「前台实名化」重回真实的人际交流时代,重新构建部落化的现实生活场景——“如果是面对面,你不会说出那些恶毒的话语”——让传播主体从原本匿名的虚拟身份中彻底展露出来,如同摆脱了盲目与无惧的群体,使其能够在真实的世界里清醒过来,重新找到道德感与自觉遵守规则框架。该类想法缺乏对网络媒介的深度考量,受制于地理空间与人类传播的生理交往局限,现实社会中的个人关系网络往往是由库利所说的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构成,即家人、朋友等熟人圈层,附加部分以弱连接为主的其他叫交往对象。因此,姓名的展示意味着真实,关乎到与他人进行沟通时的身份确认。这时,个体间的传播以关系交往为目的。


而网络中的传播无法保证是在小范围内进行的熟人社交,同时其传播目的也从来不只是社会关系的维系,而是「社会信息的公开传递」。前者让网络「前台实名制」存在被恶意利用,造成实际身心伤害的后果;后者使「前台实名制」变成了一次大规模的舆论静默。


网络公共话语平台从来不是简单的交往关系的搭建,也并非实际的部落化生活平台。它是曾经被寄托于在私人生活与公共事务中创造出的一片公共领域,在这里,个人拥有言说的权力,并得以同私人事务相互分离,以确保空间内对于公共议题的公开表达、讨论。
现在,私人生活与公共空间将快速重叠,个人身份的展示、披露在带来更多谨慎发言考量的同时,也有可能挤压公共话语的存在空间,消解社交媒体作为公开言论场所的价值,降低公共议题的讨论频率,提高信息传播的成本。这意味着的,是用“减少网络暴力与虚假信息传播”等合理化说辞也无法遮蔽的困境。

🌪️

👁️ 真的只能前台实名制吗?

🕳️ / TuTouSuo / 打击网络暴力与虚假信息传播

减少谣言、网络暴力一直是这两年社交媒体信息传播关注的焦点。今年7月,《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已公开发布,预示着社会管理者对于遏止线上语言暴力与造谣、仇恨言论传播的坚决态度。并且,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推出“辟谣专栏”,加大对虚假信息传播的惩处规则后,网络舆论环境治理正释放出积极向好的信号。此次“前台实名制”也是平台面对此类网络舆论管理与引导问题做出的重要调整。


不过,「前台实名制」带来的代价可能也是巨大的,无论是加剧对个人的身份攻击,造成可预见的现实伤害,还是压缩公共话语的表达,都使反对、质疑者无法与之达成和解。用网络围观、群体压力与凝视的方式要求个人自我约束,无异于将“社会性死亡”变成博主头上悬挂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担忧与恐慌并不总是利于合理、理智的讨论生成。


在看理想发布的《“前台实名制”,又是为了我好?》中,作者李厚辰谈到,作为去中心化的网络话语平台,也应采用去中心化的「同行评议」模式促进具有广泛传播力与影响力的网络博主相互监督、彼此竞争,由此突破“管与罚”的定势思维,逐渐平衡公共议题讨论与网络治理的矛盾。


良性竞争的前提是适当的治理措施,框定言论边界与加强事前、事后审核把关,在目前的舆论信息管理实践中是逐渐成熟并走向规则化、常态化的发展轨道中的。当然,这样的措施一定会带来平台管理成本提升、审核人员岗位增加与效益营收回报的对比,却实实在在地比当下有可能造成更大公共表达紧缩困境的「前台实名化」方式,来得更加妥帖、得当。


去年,IP前台化,一个似乎不痛不痒的变化;今年,前台实名制,一个针对网络大V的调整。


人们决定接受前台实名制,一如过去做过的那样。

那未来呢,未来,我们将面对一个怎样的公共平台呢?


此篇推文来自江苏-南京。

写作者,是目前仍然可以匿名的班班班班女士。


祝好。

🦋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Ꙫ•՞

「全真押题模拟与押题手册」

热点押题卷配套院校模拟卷

100道新传热点题目


ʕ•ﻌ•ʔ


「秃头所王牌课程:秋日答题班」


WONDERLAND/以题带学

在实用与应试中保持思考


ᑋᵉᑊᑊᵒ ᵕ̈ ᑋᵉᑊᑊᵒ

つ♡⊂

「名词解释小册子更新版」


不止于一场功利应

不只是一本新传考研工具书

🐼🐡

Source www.bilibili.com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