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事變」70周年 美國被遺忘的角色
www.chinatimes.com - 許劍虹 台北報導關於70年前發生的「二二八事變」中,美國究竟扮演何種角色?無論是獨派還是統派都存在著一個極大的盲點,那就是錯把主張託管台灣的美國駐台北副領事葛超智(George Kerr)當成了整個美國政府的代表。他那本《被出賣的台灣》(Formosa Betrayed),也被獨派視為美國同情台灣獨立,統派視為美國意圖分裂中國的「鐵證」。
然而支持台獨的葛超智,既然會以《被出賣的台灣》為書名,也就意味著台灣是被「出賣」給中國了。那麼站在他這個主張託管台灣的美國官員眼中,台灣究竟是被誰「出賣」給中國的呢?顯然,葛超智這本書主要譴責的對象,就是「出賣」台灣給中國的美國政府。因此美國政府在「二二八事變」中採取的態度與立場,還有其對台灣主權的看法,也就成為一個必須要釐清的對象了。
美國堅決主張台灣屬中國
主張把日本管理下的台灣歸還給中華民國,是自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美國政府的固有立場。美國會採取這個立場的原因,自然有現實主義的考量,但更多的卻是來自於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總統個人對中國的強烈情感。關於這一點,從羅斯福不顧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與史達林(Joseph Stalin)的反對,堅決邀請蔣中正出席開羅會議就十分明顯了。
在羅斯福的說服下,邱吉爾最終接納了蔣中正,並在開羅會議期間為蔣夫人的風采著迷到神魂顛倒,但是史達林卻堅決不與國民政府主席共處一室。最後的結果,是羅斯福與邱吉爾另外又到伊朗與史達林開德黑蘭會議。不過台灣與澎湖回歸中華民國,確實在開羅會議上就已經為羅斯福與邱吉爾決定了下來,也沒有遭到史達林的反對。
從現實主義層面來看,羅斯福考量到英國與蘇聯都有可能在戰後成為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挑戰者,因此刻意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堅決反共的蔣中正本來就是美國抵禦蘇聯的可靠夥伴,中國在東亞地區傳統的「天朝大國」地位,又能夠影響與領導東南亞人民反抗英國的帝國主義。而蔣中正領導下的中國也沒有強大的海空軍,必然不會也沒有必要反抗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影響力。
事實上,不要說中華民國海軍的水面艦在抗戰初期已經被日軍消滅殆盡,就算是維持戰前的規模,國軍也不具備跨海收復台灣的能力。而以國民政府高層人士親美的態度出發,哪怕台澎被歸還給中華民國,美軍也認定自己還能夠繼續使用島上日軍遺留下來的海空軍設施。更重要的一點,則是美國當時尚未完全脫離孤立主義的心態,沒有人想要在擊敗日本以後,去負擔託管台灣的責任。
所以葛超智等託管派的聲音,雖然從美國參戰以來就不斷存在,但是卻始終沒有成為國務院與軍方的主流。羅斯福去世,繼任總統的杜魯門(Harry Truman)上台以後,美國政府雖然不再像過去一樣那麼力挺蔣中正的國民政府,但是卻也從來沒有挑戰過中華民國對台灣與澎湖的主權訴求。因為如果美國真的不想要讓台灣回歸中國,國軍根本沒有登陸台灣的能力。
協助國軍復台的美國海軍
假若不對日本投降之際,國民政府海軍與英美海軍的實力有基本的了解,就很容易陷入獨派或者統派人士對台灣光復初期政治局勢的片面解讀。因為戰爭剛結束的時候,最早抵達台灣的既不是國軍,也不是共軍或者任何來自於中國的軍事力量,而是美國海軍與英國皇家海軍解放盟軍戰俘的艦隊。當美軍於9月5日派遣兩艘航空母艦與四艘驅逐艦到基隆時,台灣還沒有中國政府的影子呢。
9月6日,英國皇家海軍派遣了規模更浩大,由一艘航空母艦、三艘輕巡洋艦、六艘驅逐與護航艦,還有醫院船與油船組織的艦隊來到台灣。假若美英兩國真的想要推翻羅斯福與邱吉爾的構想,把佔據台灣的帝國主義政策執行到底,國民政府恐怕一點抵抗的能力都沒有,更不要提還在黃土高原延安,連一艘軍艦都沒有的中國共產黨。
一直到10月25日台灣光復的那一天,美國海軍經由《租借法案》提供給國府海軍的八艘軍艦都還沒有回到中國。中華民國海軍所擁有的新軍艦,只有從日軍手中接收而來的2,169艘船艦,但是除了做為日本帝國海軍駐華旗艦的宇治號砲艦,也就是中華民國海軍後來的長治號具有出海的能力外,其餘的都是小型內河砲艦。
美國海軍的LST戰車登陸艦,即國人所熟悉的中字號在1945年10月以前並沒有被大規模提供給中華民國海軍。假若美國認定台灣不屬於中國,堅決認為台澎應該交給國際託管的話,那麼只要不出軍艦協助國軍接收就可以了。可事實上無論是從浙江出發的70軍,還是從越南出發的62軍,都是搭乘美國海軍的戰車登陸艦與人員運輸艦來台灣的。
除了不具備兩棲登陸能力外,國軍接收工作的另外一個障礙是日本第10方面軍在台灣還維持著相當完整的兵力。隨第70軍第107師321團第2營機槍連來台接收的林精武老先生就指出,為了避免日軍反抗國軍,美國海軍還從航空母艦上派出艦載機飛到基隆外海實施威力偵察任務。美軍的這個動作,有效提升了70軍將士們的士氣。畢竟根據林精武的回憶,他們是沒有兩棲作戰經驗的。
就連負責出任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陳儀,也都是搭乘美國海軍的飛機抵達松山機場的。主張託管台灣的葛超智,甚至還以美國駐重慶海軍武官與中華民國民政幹事的雙重身份,出席了10月25日在台北中山堂舉行的受降儀式。如此大規模又複雜的受降與接收活動,只要美國政府不願意配合,哪怕只是5%的不配合,都沒有一丁點成功的可能性。
反對美國的台灣人
由此可見,一直到1947年「二二八事變」爆發前,把台灣視為中國領土的一部份確實已經成為美國的官方政策。在這長達一年半的時間裡,雖然有來自於葛超智本人對託管運動的各種推波助瀾,但美國政府並沒有把太多的心思花在台灣,甚至於整個中國的事務上。奉行「重歐輕亞」戰略的民主黨政府顯然把義大利與希臘看得,都比中國還要重要許多。
負責調停國共衝突的馬歇爾(George C. Marshall)將軍,連苦口婆心的遊說蔣中正與毛澤東組織聯合政府都來不及了,不可能有多餘的精神與力氣去關注台灣的問題。只是葛超智在台灣的各種盲動,確實製造了陳儀當局與美國駐台北領事館許多不必要的誤解。附帶一提的是,若不是葛超智的強烈建議,其實華府一開始根本不打算在台北設置領事館,由此可見美國並非特別重視台灣。
與此相反的是,島上最排斥美國影響力的反而不是陳儀或者任何國民政府的駐台機構,而是台灣本土的老百姓。自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台灣總督府在島上推動,以反對「米英鬼畜」為核心的政治洗腦教育早就已經深入了一般老百姓的骨髓。再加上自1944年10月開始,美軍對台澎地區實施了一系列軍民不分的無差別轟炸,更是令台灣人對美國人恨之入骨。
抗戰勝利後,表面上是戰勝國國民的台灣人,卻又因為台籍日軍看守在戰時虐待盟軍戰俘的惡劣行徑遭到美國人、英國人與澳洲人的各種歧視與報復,更是讓他們難以對西方國家產生任何好感。1946年7月19日,旅居日本的台灣人在東京澀谷與當地黑幫發生暴力衝突。日本警方介入衝突,但是卻偏袒日籍幫派份子,並開槍打死七名,打傷18名台灣人,另外還監禁了36人。
沒有想到的是,負責執行佔領任務的盟軍總司令部居然以在簽署對日和約以前,台灣人還不正式具備戰勝國中華民國國籍為由,做出了有利於日本人的判決。這件事情令台灣人十分火大,反對美日的民族情緒沸騰到了最高點。後來在「二二八事變」中扮演要角的蔣渭川,於1946年12月12日率領5,000名台灣青年學子包圍美國駐台北領事館。
這是自抗戰勝利以來,發生在中國土地上的第一起反美示威遊行。相對於二戰期間與美軍並肩作戰,還將飛虎隊與第14航空軍視為救星的大陸軍民,台灣人對美國人有的是難以宣洩的滿腔怒火。當時在台北法商學院學生擔任自治委員會主委的陳炳基,就在學校貼上寫有「抗議美帝迫害華僑」、「抗議美帝扶植右派勢力」及「反對美帝的戰略陰謀」的大字報,廣泛受到台灣學生的歡迎。
許多日本在二戰期間使用的反美宣傳用語,在此次的遊行中也被用上了。美國駐台官員被台灣人的反美情緒徹底嚇到,還特別要求陳儀對在台美籍人士提供安全保護。此事雖然在陳儀與蔣渭川的協調下平安落幕,但是中國共產黨的潛伏幹部對台灣人痛恨「美帝」的情緒已經有所掌握。為了將駐防於華北地區的陸戰隊趕出中國,共產黨又在1947年初發起了聲勢更浩大的全國性反美遊行。
台灣沒有缺席的沈崇事件
也就在台北爆發反美示威後的12天,也就是1946年12月24日,在北平發生了美軍陸戰隊人員強姦北京大學女學生沈崇的不幸事件。關於這件事情的幕後真相,目前還眾說紛紜,因為許多人認為沈崇是中共派去誘惑美軍強暴自己,以製造全國反美浪潮的地下黨員。然而無論真相為何,這件事情確實讓中國知識份子對美國的美好印象煙消雲散。
接踵而來的,就是由中共主導的全國性反美示威。假若在最親美的成都與重慶都發生了遊行,那麼在最反美的台北當然也不例外。1947年1月2日,台北學生在中共地下黨員的組織下,發起了響應全國反美示威的遊行。這一次親共的陳炳基還邀請了他的好朋友林如堉,還有後來當上中華民國總統的李登輝一起參加遊行。
二戰末期被編入名古屋高射第2師團高射砲第125聯隊,自稱擊落過兩架B-29轟炸機的李登輝,在反美遊行中一馬當先的走在隊伍最前方。這個有生以來首次參加學運的經驗,讓李登輝引以為傲。2014年6月19日他接見參加「太陽花」學運的學生時,還強調「看到你們,讓我也想起自己年輕的時候,曾經為了抗議美軍強姦一個女學生,參加示威遊行。」
從李登輝積極參加反美示威的案例來看,與其說台灣人反對中國,更不如說他們痛恨處處依賴美國,對華府軟弱到連自己同胞權益都保護不了的國民政府。台北爆發的反美遊行,距離「二二八事變」的爆發還不到一個月。儘管葛超智不斷的在呈現給駐台北領事布雷克(Ralph J. Blake)的報告中,強調反美遊行是陳儀政府在幕後策劃,但是國務院對其所提供的論點並不採信。
藉由對「澀谷事件」以來,台北發生的兩起反美學潮之觀察,美國早就已經判斷出台灣人與西方世界的心理距離。在香港活動的《大公報》台籍記者李純青以及在日本活動,來自台灣的共產黨員楊春松,更是早已被東京的盟軍總司令部列為調查對象。懷念日本人的台灣人也好,心向共產黨的台灣人也罷,反正都不會被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將軍視為「朋友」的看待。
恐懼美國介入「二二八事變」的吳振武
而當「二二八事變」爆發時,美國政府對台灣問題的立場基本上是「不介入」。儘管美國不相信國軍能靠自身力量擊敗大陸的共產黨,但是壓制住台灣的民變還是綽綽有餘的。據說葛超智在事變爆發後,曾經答應從菲律賓運送一批武器與資金給林茂生,然而這樣的提議顯然沒有獲得美國政府的支持與背書。更重要的一點,則是葛超智的提議還遭到許多台灣人的抵制。
據說葛超智向台灣省參議員,「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宣傳組長王添燈也提出了類似的建議,但是卻遭到對方嚴詞拒絕。早年曾參加台灣文化協會的王添燈是民族主義者,曾經激烈反對日本的殖民統治,因此他對同樣身為異族的美國人也沒有什麼好感。據說王添燈如此回絕了葛超智:「我是中國台灣省參議會的議員,你們對我談這樣的問題,未免太失禮。」
葛超智另外還給馬歇爾將軍準備了一份有147人簽名的連署名單,希望美國能夠出兵幫助台灣人民抵抗陳儀。然而葛超智提供的聯署不僅沒有被馬歇爾認真看待,而且還激怒了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二二八事變」結束後,國民政府撤換了陳儀,司徒雷登同樣也勒令葛超智離開台灣,以維護中美關係。
這正是葛超智《被出賣的台灣》一書中,指控美國政府「背叛」的真正原因。然而其實美國政府真正背叛的對象也不是台灣人民,而是表面上支持台獨,實際上卻主張託管的葛超智個人。很多獨派認為,如果美國派兵介入「二二八」,就可以避免國軍對民眾的「屠殺」,甚至於協助台灣就此脫離中國獨立,其實也是一廂情願的幻想。
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美國雖然重心不在亞洲,但是也絕對不希望台灣與南韓赤化。「二二八事變」發生一年後,南韓的左派份子也於濟州島發動武裝革命。駐防南韓的美軍司令霍奇(John R. Hodge),不僅沒有阻止由前朝鮮籍日本兵組成的警備隊鎮壓暴民,而且還派兵支援他們。整個鎮壓行動持續到1954年韓戰結束,總共有最多達60,000名的濟州島居民死在美韓聯軍手中。
假若美軍真的介入「二二八事變」,不僅支持的對象會是陳儀政府而不是台灣人,其鎮壓的殘酷手段恐怕還將遠遠超過整編21師。無論如何,整編21師還是把台灣人當同胞看待,雙方的膚色、血統、文化與語言都還有相當大的共同之處。美軍對台灣人,則不只不會當同胞看待,甚至還殘留了許多二戰期間遺留下來的惡劣印象。
許多二戰時在菲律賓被日軍俘虜的美國戰俘,曾經飽受被稱呼為「福爾摩沙守衛」(Formosan Guards)的虐待。新仇加舊恨,一旦美軍由沖繩派出陸戰隊鎮壓台灣人,只怕「二二八事變」死傷人數不會低於濟州事變,這是許多獨派人士所不曾想到的。以美軍愛護士兵生命的角度出發,可能還沒登陸以前,就先以轟炸機來幾次小規模的空襲。
被台中地區處委會推薦擔任27部隊部隊長,日本海軍陸戰隊大尉出身的吳振武從陸戰隊在硫磺島與沖繩島的表現分析,非常瞭解美軍的性格。他十分擔心事態一旦擴大與延長,美軍很可能以反對共產黨擴張的名義派兵介入「二二八事變」。到了那個時候,雙方的死傷程度將十分驚人,因此吳振武始終主張事變提早收尾,不要讓美國人有介入的理由。
擔任日軍期間拒絕改姓名,甚至還曾經搧日本兵巴掌的吳振武有強烈的祖國意識。與王添燈一樣,他認為中國人的事情,終究還是要由中國人來解決,想要讓事變早日收尾的唯一方式,就是積極的與國民政府合作。吳振武如此明大義又識大體的行動,確實避免了更多台籍日本兵加入毆打與砍殺外省人的行列,同時也免於讓台灣人遭到美軍可能實施的壓制,可視為整起悲劇真正的幕後英雄。
值得一提的是,「二二八事變」爆發後,載運整編第21師來台灣的,同樣是美國提供給中華民國海軍的中字號登陸艦。這兩艘登陸艦分別為中權與中海號,負責執行護航任務的則是護航驅逐艦太康號。從國軍使用美援艦艇運兵登台鎮壓的情況來看,顯然國民政府的行動沒有得到華府的反對,甚至還有一定程度的默許。
Source www.china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