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英国首相这么难当(上)梅伊政府(2016-2019)一步错、步步错的「脱欧肥皂剧」

为何英国首相这么难当(上)梅伊政府(2016-2019)一步错、步步错的「脱欧肥皂剧」

黄秉浩

近几年英国政治时常有十分戏剧性的发展,先是英国国会因政府脱欧议案陷入胶着,梅伊含泪宣布辞任首相一职,强生取而代之。2022 年期间,短短两个月内就出现两个首相:强生下台后,特拉斯接任首相,但却惨成英国史上最短命首相,上任仅仅 40 几天就宣布辞职,由苏纳克继任。

此情此景,不禁令笔者想起曾经有传闻指强生觐见英女王时,英女王说了一句:「我真不知道为甚么会有人想当首相。」到底为甚么英国首相一职这么难做?又为何在 2016 年脱欧公投之后,英国首相时常换人?笔者会一连两集,由梅伊至苏纳克政府细说重头。

脱欧公投后,英国犯下的致命错误

2016 年脱欧公投结果显示支持脱欧者为大多数之后,时任首相卡麦隆宣布辞职,梅伊随后问鼎相位,首要任务就是通过脱欧方案,带领英国脱欧。

梅伊在 2016 年早已表示,她会在 2017年 3 月底或之前启动欧盟《里斯本条约》第 50 条(下称「第 50 条」),其订明脱欧相关条例一旦启动,就会有两年谈判期,谈判期内可就脱欧谈判、达成脱欧协议和延长谈判期,谈判期结束或者脱欧协议正式生效之后就会正式脱欧。

随后有人入禀法院,要求英国政府要经国会同意才可启动第 50 条并胜诉。在国会表决同意后,梅伊在 2017 年 3 月 29 日致函欧盟,正式启动第 50 条,而脱欧死线就在两年后的 2019 年 3 月 29 日。

欧盟总部。

此时英国已犯下错误:英国在没有与欧盟就脱欧进行谈判或达成协议之前就启动第 50 条。在进一步讨论此举会造成什么负面影响之前,读者必须先认知到以下事实:首先,第 50 条没有表明启动第 50 条之前英国不能与欧盟就脱欧谈判或达成协议;第二,只要一启动,就只会有两年谈判期,谈判期之后就算没有脱欧协议都会自动脱欧,当然谈判期可以延长,但就须要欧盟成员国一致同意;第三,启动第 50 条的主动权在英国身上。

换言之,没有与欧盟就脱欧谈判或达成协议就启动第 50 条无疑将英国置于不利位置,英国大多数人都不想「无协议脱欧」,而且当年英国对于如何脱欧未有一致共识,只有两年时间谈判根本不足够。而能否延长脱欧限期控制权,很大程度上都落入欧盟手中,欧盟又因为疑欧势力日益膨胀,亦不想英国在脱欧谈判中占优,所以坚持要英国启动第 50 条后才谈判,而非启动之前。

一错再错:国会重新大选

就这样,英国在未有与欧盟谈判或达成协议就启动第 50 条,脱欧死线就立即施加在梅伊身上,梅伊就须在指定时间之内,由零开始与欧盟谈好脱欧方案才能避免无协议脱欧,这就是其中原因造成文章之后将会谈及的英国国会脱欧草案乱局,亦令欧盟在与英国的脱欧谈判上首先占优。

另外,眼见多个民调均显示保守党民望领先其他政党,梅伊就想用大选证明自己有民意授权,以便与欧盟就脱欧谈判,并且使在野党难以阻挠其脱欧计划。所以梅伊由最初不想重新大选,变为在 2017 年 4 月宣布于 6 月 8 日举行国会大选。这个致命决定,却成为之后梅伊久久不能通过脱欧方案的其中一个障碍。

梅伊的竞选最新国会大选结果出炉,梅伊领导下的保守党在下议院仅夺 317 席,继而惨失过半数议席,为梅伊通过脱欧草案设下第一重障碍。

另外,由于保守党在下议院议席未过半数,致使梅伊与亲英北爱尔兰政党民主联盟党(下称DUP)达成协议(Confidence and Supply Agreement),DUP 会在不少议案及对政府的信任动议等特定情况下支持保守党政府。话虽如此,但 DUP 并不赞成梅伊脱欧方案中的爱尔兰担保方案(Irish Backstop),致使梅伊在通过脱欧方案中再三受到限制。

除了重新大选造成的问题之外,还有几个因素限制了梅伊首相之职。即使是重新大选,保守党仍然甚为分裂,不同保守党的国会议员对英国应该如何脱欧都有不同意见,所以梅伊起草的脱欧方案经常有个别保守党议员反对,大大增加了本来在国会已无过半数议席的保守党通过脱欧方案的难度。

第三个因素是梅伊的内阁成员。为了平衡党内留欧及脱欧势力,梅伊物色内阁人选中,会同时任命脱欧及留欧两派人物,强生在内的脱欧派保守党议员获委任为内阁成员。可是这也是一个致命决定:梅伊最初的脱欧白皮书(亦即契斯克计划),不获某些脱欧派内阁成员支持,结果时任外交大臣强生、时任退出欧洲联盟大臣戴维斯及其政务次长辞职抗议。

梅伊在 2018 年 11 月 15 日与欧盟谈得脱欧方案的前后,先后已有 18 名内阁成员因反对梅伊脱欧方案、丑闻(当中最知名的就是疾风丑闻)或其他原因相继辞职。

首相威信一再受挫,最终含泪辞职

这次内阁大辞职,造成几个问题:第一,保守党内一些脱欧派议员只会更加反对梅伊脱欧方案,令政府脱欧方案更难在国会通过;另外,这反映梅伊领导不力,打击梅伊首相之威信,动摇梅伊管治根基,减低英国民众及保守党对梅伊的支持度。保守党议员遂对梅伊提出不信任动议,虽然梅伊最后成功挨过,但有意在下届大选前会辞职。

由梅伊所带领的保守党在重新大选中选情受挫、内阁成员辞职,梅伊遭到一些保守党党员提出不信任动议,其脱欧方案也同时受到保守党部分留欧和脱欧派国会议员的反对,梅伊的首相威望已所剩无几,甚为弱势;接下来,她的脱欧草案更在国会接二连三的惨败。

梅伊的脱欧草案以 202 票赞成对 432 票反对历史性惨败,在野工党随即乘胜追击,在国会对梅伊提出不信任动议,可是梅伊仍然挨过。梅伊深知爱尔兰担保方案是这次惨败的主因之一,接着与欧盟就脱欧方案继续谈判,但新谈出来的脱欧方案中,政府仍未能向国会保证英国能单方面退出担保方案,遂以 242 票赞成对 391 票反对,继续惨败。

梅伊已经败阵两次,而距离脱欧的期限又迫在眉睫,国会最终通过议案,反对无协议脱欧,并另外要求政府向欧盟寻求延长脱欧期限,获欧盟首肯,由 2019 年 3 月 29 日推迟至 4 月 12 日。国会接着举行指示性投票(Indicative Vote)来看看哪一个脱欧方案可以获得过半数支持,结果是由不同议员和政党推举出来的 8 个脱欧方案,没有一个能够过半数。

因为闯关失败,梅伊无法再带领英国脱欧,便宣布辞职。

就算通过脱欧方案在这届国会已经是不可能的任务,梅伊仍然锲而不舍,第三次闯关,希望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她早前亦表示,如果能够通过她的脱欧方案的话,她就会辞职。虽然这次国会表决梅伊的脱欧方案票数差距大幅度收窄,但仍以 59 票之差未能通过,其中两个死因就是34 名保守党议员及梅伊的「盟友」DUP 的反对。

眼见第三次闯关失败,梅伊再次寻求欧盟延长脱欧期限,最后延长至 2019 年 10 月 31 日。碰巧此时欧洲议会举行大选,仍在欧盟的英国参与其中,结果保守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大败,又一次重拳冲击梅伊。

以上种种事件,都显示梅伊已经不能再带领英国脱欧,随后含泪宣布辞职。

下篇:为何英国首相这么难当?(中)强生政府(2019-2022)「脱欧剧终结者」到「派对落水狗」

运行编辑:曾圣轩
核稿编辑:林欣苹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