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位宰相相差十九岁 意见相左却能相知相契心有灵犀

这两位宰相相差十九岁 意见相左却能相知相契心有灵犀

希望之声
范仲淹与韩琦临危受命,同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共同守边抵御西夏李元昊的军队(示意图片: 明代绘画)

【希望之声2022年10月24日】(作者:宋家明) 韩琦 范仲淹 有六次被皇帝共同提拔的经历。他们在共事的过程中意见相左,屡屡发生分歧,却能相交愈深。他们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共同抵御西夏军。时人有歌谣唱道:「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故天下人称为「 韩范 」。

韩琦 ,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出生于官宦之家,二十岁时考中进士第二名。据记载,在 韩琦 中进士揭榜的时候,正在唱名,唱到第二名 韩琦 时,太史就上奏说刚刚看到「日下五色云见。」大意是说太阳底下出现了五色祥云的大吉之兆。当时人们认为 韩琦 是天上的星宿下凡。

父亲行善 儿子应宰相之祥瑞

了凡四训 》记载, 韩琦 的父亲还是个秀才的时候,他乐善好施。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清晨飘着雪花,他出门去学堂的路上,看见一个人躺在雪地里,这个人已经冻得半僵了。于是他脱下自己的绵裘,裹在此人身上将他带回家中救醒。不久后, 韩琦 的父亲梦见有神人告诉他:「你救人一命,完全出自至诚之心,所以上天特命 韩琦 投胎做你的儿子。」

北宋 庆历五年(1045年), 韩琦 范仲淹 、富弼、欧阳修等人推行「新政」被贬离开京城,出任扬州太守。一天, 韩琦 发现官衙后园中有一株芍药开了四朵花,这四朵花都是上下为红色,中间为黄色。此花盛开是吉兆,寓意当地要出宰相,当时宋朝宰相的官服就是红色官袍中间系金色腰带,时人称此花为「金带围」或「金缠腰」。

于是, 韩琦 邀请了同在大理寺供职身在扬州的王珪、王安石,陈升之三人一起赏花。赏花谈笑之际, 韩琦 剪下了这四朵「金缠腰」,每人头上都插了一朵,甚为惊艳。没想到的是,在此后的三十年间,这四人都先后当了宰相。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四相簪花 」的故事。

《四相簪花图》局部)(图片:〔明〕仇英画作)
韩范 同道义 共同守边

宋康定元年(1040年),边境告急, 范仲淹 韩琦 临危受命,同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共同守边抵御西夏李元昊的军队。 韩范 到了军中后,整顿军队,备好粮草,爱抚士兵。有一个士兵私自出营去看生病的母亲, 韩琦 知道后不但没有责罚,反而让士兵回家照顾病重的母亲。 韩范 治军严明又体恤士兵,深为西夏所惮服。 韩琦 范仲淹 在那金戈铁马的御边生活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尽管他们年龄相差十九岁,在御敌策略上 韩琦 主张速战速决, 范仲淹 主张防守不要轻举妄动,先认真备战,伺机反攻。

韩琦画像(图片:清宫殿藏本)

庆历元年(1041年),主张大举进攻的 韩琦 在好水川之战中大败。这也证明 范仲淹 的防守战略是合理的。虽然他们战略战术不一致,但是并没有影响两人的交情,他们在坚持自己谋略的同时也能够容纳对方的不同意见。

同命运 共进退

皇祐元年(1049年), 韩琦 担任 定州 知州时,把 定州 府里面一个荒芜的亭子,改建成了一座 阅古堂 ,并把历代在这里生活、工作过的贤守(贤明的地方官)良将的图像画在四面的墙壁上,以此来学习古代的这些贤明的有识之士,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另一方面警醒自己时刻不能松懈,同时对别人也是一种观摩和教育。 阅古堂 建好了以后, 韩琦 首先把自己写的《 阅古堂 记》转送给 范仲淹 ,请 范仲淹 写诗。 范仲淹 写了一首《 阅古堂 诗》,「中山天下中,韩公兹镇临,堂上绘昔贤,阅古以儆今。」大意是: 定州 这个地方是天下的一个要塞,你 韩琦 来主政一方,把历来的名臣大将都画在 阅古堂 的墙壁上,一方面了解古人,更重要的是警示今天的人。就在这一年, 韩琦 范仲淹 都升迁了。 韩琦 被加封为资政殿大学士,在杭州任知州的 范仲淹 也提拔为礼部侍郎。 韩琦 收到《 阅古堂 诗》后,回了一首诗《蒙恩加职寄余杭希文资政》,「燕石宁参楚壁珍,六膺君奖共言纶。老聃道大谁同传,千古韩非是罪人。」这首诗的大意是说:「我们经常被人们称为「 韩范 」,你是尊贵无比的和氏璧,我是一个卑陋无用的人,跟你这个珍宝并列在一起,我很惭愧呀!我们两个人的缘份真是很神奇,居然有六次被共同提拔的经历。《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把老子跟韩非子的传放在一起来写,老子是道通贯古今的圣人,谁能把自己的传跟圣人的传放在一起,所以韩非子因此成为千古罪人了。现在把我与你并在一起,那我就成为千古罪人了。」

相契相知 心有灵犀

皇祐三年(1051年), 韩琦 范仲淹 之间还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早在皇祐二年闰十一月初一, 韩琦 范仲淹 写了一封信,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收到了 范仲淹 的来信,信下面的落款时间居然与自己当初去信的时间是同一天。他们天各一方,却不约而同的在同一天想起了对方。于是 韩琦 很快回了一首诗寄给 范仲淹 ,「闰首邮音得到无,使来还喜发双鱼。却思塞上经时问,恰似吴中当日书。人邈江山神自照,道存忠义信从疏。昔年元白慈恩寺,诗意虽同志未如。」大意是:回想我在边塞忙忙碌碌的时候,过了很长时间才去信问安,没想到你从杭州给我写信的时间,居然与我去信是同一天。我在遥远的边疆心里是想着你的,我们天各一方,为了道义、忠诚于国君而效力,所以平时的联系就少了,但偶尔有联系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使我想起了唐代元稹与白居易的故事。唐代元和四年,元稹被派去了梓州(今四川三台)审理案件。走过了十多天后,白居易跟朋友在曲江和慈恩寺游玩,想起了元稹,他估计元稹已经到达梁州(今陕西汉中),于是就在墙壁上题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而这一天元稹在梁州也梦到白居易在曲江和慈恩寺游玩的情景。元稹给白居易寄来了一首《梁州梦》诗,「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唐代元稹与白居易之间的一个神奇事情,再次在 韩琦 范仲淹 之间发生了。而元稹与白居易是心有灵犀的诗人情感, 韩琦 范仲淹 的这种心有灵犀是他们有着共同的道义,为国为民不计得失的赤胆忠心之义。

范仲淹像(图片:清宫殿藏本)

皇祐四年(1052年), 范仲淹 从青州改知颍州。 范仲淹 当时抱病上路,走到徐州的时候, 范仲淹 病情加重不能继续前行,就留在徐州治病。 韩琦 听说以后,马上把药送到徐州,结果送药的人还没有回来, 韩琦 就听说 范仲淹 在徐州去世了。

韩琦 十分悲恸,几天吃不下饭,整个人的身体都像僵直了似的,手脚也不听使唤。后来他在祭文中写道:「仆始立朝,接公尚疏,道同气合,千里相符,忝帅于西,乃与公俱,协心毕力,誓剪凶渠,义切王室,情均友于。」 韩琦 是说,我们一开始在朝中共事联系其实不多,真正走到一起,是被派往西部抵抗西夏军队侵略,到了那个地方,两人同心协力,发誓一定要战胜侵略者,我们之间的道义与友情,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他在祭文里说「上天生公,固为吾宋」, 韩琦 认为 范仲淹 就是为那个时代生的。

他们都身居高位,交友的眼光更加高远,他们结交以后就深度的接纳了对方,一生都没有改变。他们的友情和个人私利没有关系,跟获取名声没关系,而是与共同的信念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友情应该是一种道义与气节!

参考文献:

了凡四训

《宋史·卷三百一十二》

《梦溪笔谈·补笔谈》

《安阳集·四十三》

范仲淹 全集》

责任编辑:古风

希望之声版权所有,未经希望之声书面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原文链接: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664929
订阅电报频道:https://t.me/soundofhopenews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