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普京访中 拜登访以色列 阵营对抗愈演愈烈

西方媒体:普京访中 拜登访以色列 阵营对抗愈演愈烈

希望之声
拜登出访以色列表达支持。图为美国总统拜登与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会面。(图片截自BBC X帐号视频)

【希望之声2023年10月20日】(本台记者陈亦然综合报导) 在俄乌战事陷入胶着、中东恐再燃战火之际,俄总统普京18日在北京的“ 一带一路 ”高峰论坛中再会 习近平 ,中俄关系有进一步升温的迹象。与此同时,美国总统拜登访问以色列表达支持。《纽约时报》对此分析指,这凸显 俄乌战争 引发的国际政局变化,阵营对抗越来越鲜明。

《纽约时报》在这篇报导中分析称,自去年 俄乌战争 开打后,俄中及伊朗在外交、经济、战略甚至意识形态上形成“新轴心”。俄罗斯需要伊朗武器、中共外交支持;伊朗需要中俄,从而解除被孤立的困境;中共从俄罗斯、伊朗等遭西方制裁的国家进口大量石油,节省了不少资金。

俄、中、伊朗有着共同的政治目标,那就是对抗以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而随着中东冲突的爆发,西方国家与俄中之间的分歧不断加深。

德国分析家斯佩克(Ulrich Speck)表示,就像 俄乌战争 ,以色列与 哈马斯 之战是另一场刺激西方民主与俄罗斯、中共及伊朗专制阵营间对立的冲突,也是各国须表明立场的时刻。

俄罗斯和北京当局至今拒绝谴责 哈马斯 ,而是批评以色列对待巴勒斯坦人的方式。文章写道,在美国看来,中俄站在争取解放与自决的巴勒斯坦人这方,却不让乌克兰、西藏、维吾尔族甚至台湾人拥有相同机会。

在普京18日于北京会 习近平 的当日,美国总统拜登抵达以色列表达美国对于打击恐怖主义的支持。美国以及其西方盟友同时强调称,将继续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的入侵,并于近日内宣布了新一轮的对乌援助。

法德媒体:中俄向西方展示“团结”

习近平 18日在北京会见普京时,称赞两国之间的信任“日益增长”;普京则在北京宣称,全球威胁“加强”了莫斯科与北京的关系。这也是2022年俄国因入侵乌克兰导致被国际孤立、今年3月国际刑事法庭对普京下达逮捕令以来,普京首次访问一个大国。

位于柏林的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主任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向德国之声表示,“普京现在仅会去他觉得绝对安全的地方”,“出现在这样一个大型国际论坛显示,普京并未完全孤立”。《纽约时报》评论称,普京的访问凸显出在俄乌战陷入僵局之际,莫斯科对北京的支持的依赖程度。

对于 习近平 来说,普京出席“ 一带一路 ”倡议十周年庆典也很重要。加布耶夫分析称,“显然没有西方主要的政界领袖前往参加。印度、日本和韩国也不会认真对待。尽管受到西方制裁,普京仍是一个核大国的首脑,俄罗斯仍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分析人士指,由于中俄都要应对来自西方的压力,所以普京和 习近平 的联手是一种权宜之计,而不是建立在互相真正亲近和信任基础上的伙伴关系。

中国学者:北京对俄国警惕

对于中俄关系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时殷弘对中央社称,中俄关系在战略上已愈益接近军事同盟,但与军事同盟之间还有决定性的关键距离,“而且很可能跨越不了”。

此外,对中共而言,因应美中战略竞争,需要俄罗斯、北韩如兄弟般的伙伴关系,但如今这两个兄弟,一个深陷 俄乌战争 的泥淖,陷入国际制裁,一个仍进行核战略导弹开发,引起美日韩的军事对抗制衡。

“中国(中共)还是很谨慎的”,一名不愿具名的北京学者指出,中俄的战略伙伴关系比任何时候都重要,但北京的伙伴却是越来越弱,招来的危险越来越大。

分析指,北京当局对俄罗斯的支持,让欧美愈加看清中共的本质,以及与北京打交道时需面临的风险,纷纷祭出应对的措施。随着 俄乌战争 和以哈冲突的持续,也让西方更担心中共对台湾的武统企图,美国已经警告中共,美国可以同时打赢对中俄的两场战争。

责任编辑:常青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763789
订阅电报频道:https://t.me/soundofhopenews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