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纪实小说《红祸(二)落草丛林》31. 忠孝两全

长篇纪实小说《红祸(二)落草丛林》31. 忠孝两全

希望之声
文化大革命时的红卫兵(图片:Ian Brodie/Express/Getty Images)

【希望之声2023年10月13日】(作者:罗浪) (接 前一篇

我一走出饭店大门,就被轰轰烈烈的前所未有的场面惊呆了:整个城市几乎被大标语、大字报淹没;大标语要么是打倒 刘少奇 ,要么是打倒 杨尚奎 方志纯 ,杨是 江西 省委一书记,方是省长,他们的名字上都打了一个红叉。大字报上不仅揭发他们的反党罪行,还揭露了他们贪色等腐败事实。高音喇叭里要么是传出打倒某某的怒吼声,要么是播放《造反有理》歌,要么是播放毛主席语录歌《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要么是播放 刘少奇 杨尚奎 方志纯 的罪行。街头行走的人几乎全戴军帽穿军装,胸口上挂毛主席像章,手臂上套红袖章,一看袖章上的黄字便知道其身份: 红卫兵 是学生,二七工人造反兵团是工人,八一造反兵团是复员转业军人,如此等等。他们手里不是拿红宝书《毛主席语录》,便是向过路的人们散发传单,其内容与大标语大字报的内容雷同。

毛泽东号召红卫兵和造反派将刘少奇、各省市的一把手统统打倒,他岂不成了孤家寡人光杆司令?(网络图片)

到南昌的第二天我还亲眼目睹了万人大会批斗 杨尚奎 的盛况。这些高官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一味盲从,狠抓阶级斗争,将许多善良无辜的知识分子和平头老百姓整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今天也尝到了挨整的滋味,正是报应,活该!我痛快极了,但我纳闷: 毛泽东 号召 红卫兵 和造反派将 刘少奇 、各省市的一把手统统打倒,他岂不成了孤家寡人光杆司令?难道 刘少奇 等人真一贯反党反毛吗?毛岂不是众叛亲离?不对,如果他身边和下面都不忠于他,他绝对不可能打下江山。我明白了,这是他疑心病加重的结果。

1957年搞整风,他号召全国各界人士向共产党提意见,许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给人的印象是要多开明有多开明,要多民主有多民主。于是出现了畅所欲言的大好局面,各界人士向共产党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毛泽东 不是积极整改,而是认定这是向共产党猖狂进攻的反党言论,把漂亮的许诺忘个一干二净,几个月时间便在各阶层人士,主要是知识分子中揪出一大批右派分子,据说有五十多万人,民主气氛荡然无存,人们噤若寒蝉。如今他认定自己的左臂右膀和省市党政的高级干部对他不忠,这是他老糊涂了,疑心病加重的缘故。

我一看清文化大革命这出戏的真谛后,抱幸灾乐祸的态度。然而工人不做工,学生不读书,科研人员不搞科研,文化事业停产,不演戏,不拍电影,不出刊物,不出书;只出版马列毛著作,只出一个刊物《红旗》杂志,只出一种报纸——共产党各级机关报。一切都停车了,只读 毛泽东 的书,背他的语录,只搞阶级斗争路线斗争。长此下去,中国的经济建设岂不停滞不前衰退落后?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岂不越来越贫乏疾苦?文化科研岂不越来越落后?这一切不堪设想!我越想越忧心忡忡,悲从中来。忧的是害怕老百姓重吃三年人为灾害时期饿肚皮的苦,悲的是祖国的命运、人民的命运竟操控在这么“英明伟大”的领袖手里,于是我幸灾乐祸不起来了。

滕王阁(图片:〔元〕夏永《滕王阁图》局部,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彭清河的女儿邀请我观赏名胜古迹,拟先带我看南昌起义遗址,我一口回绝,说只去看看 滕王阁 滕王阁 在一所中学内,已被造反的学生破坏得千孔百疮,面目全非,我不胜痛惜。我伫立阁前,翘首而望,依稀听到了 王勃 的声音——

嗟呼,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未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王勃 的这番感悟,将我心中那份对命运前途的悲观情绪批驳得体无完肤。是啊!处境穷困应当更加坚强,即使喝了贪泉的水,还是觉得凉爽;即使身陷困境,仍然心情愉快。北海虽然遥远,可以凭借扶摇的大风飞到;青春虽然已经消逝,年纪老了发愤也不算晚。 罗沛然 啊!你还只二十七岁,怎么能学阮籍穷途痛哭?

以后,一萌发悲观情绪时,我便背诵 王勃 的这一段名句来激励自己。

晚上,彭清河突然对我惊呼:“小罗!我想起来了!”想起什么呢?我纳罕地望着他。他说你棚子里那个装哑的,我想起来了!我惊喜不已,催他快告诉我。

他叫 毛远坤 ,他父亲就是抗日时驻扎在我们村上的 毛师长 。他本来在美国留洋学医,怀着一腔爱国热忱,辍学回国在他父亲的军队里行医,经常亲临阵地舍死忘生抢救伤员,赢得所有官兵的爱戴。大概是民国三十三年初,开始流传夜摸队的故事,说这支来历不明的部队,专门夜间行动,摸日本人的岗楼哨听,鬼子防不胜防。一天,夜摸队派人来与联防司令 毛师长 接头。 毛师长 早想和这支神秘的友军联络,听副官一说,大喜,连忙接见。一见面, 毛师长 怒目圆瞪,恨从中来,他无法控制住心中的幽愤和积怨,大喝拿下。卫兵闻风而动,将夜摸队联络官五花大绑,丢进牢里。

原来这夜摸队是八路军三五九旅深入湖南敌后的游击部队。被抓的联络官叫 傅忠华 ,民国十六年任乡农民协会会长,以土豪劣绅罪,判了 毛师长 父亲死刑,而且是他亲手杀害的。 毛师长 发誓要报杀父之仇,一直派人明查暗访 傅忠华 ,终没能了此宿愿;杀父之仇未报,成了他一大心病,十八年来,一直耿耿于怀,总觉得有愧于先父在天之灵。今仇人自投罗网,他理所当然拿下,以尽孝道。

两天后, 毛师长 傅忠华 绑到柏树上, 傅忠华 头部上方挂着毛父遗像,他要亲自处决 傅忠华 祭奠父亲英灵。当扣动手枪扳机子弹欲出膛之际,手臂猛地被人从后面用力向上一抬,出膛的子弹没有命中 傅忠华 的头,击中的是柏树的树干。挑 毛师长 手臂的是儿子 毛远坤 。他刚才正在医院给伤员动手术,听说父亲要杀友军联络官,即赶来制止。

“爹!您好糊涂,怎么能杀友军的联络官呢?”

“远坤!没大没小,成何体统!爹不糊涂。他是杀害你爷爷的凶手!”

“爹!您一再教育我:我们是炎黄子孙,一定要有民族气节,要学岳飞尽忠报国。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正是您亲力亲为的爱国精神鞭策和激励着我,才放弃舒适的留学生活,放弃得博士学位的机会,毅然回国服务。虽说 傅忠华 与我家有世仇,但他如今同样在为国效忠,奋勇杀敌。您杀他,岂不是帮日寇的大忙?蒋委员长的国策是精诚团结一致对外,同仇敌忾,国共两党不计前嫌,重修旧好,共同抗日。你杀友党友军干部,岂不是违抗蒋委员长旨意,破坏抗日统一战线?即使说现在国共两军交战, 傅忠华 是来使,您也不能杀啊!所以儿斗胆进言,请父亲三思!” 毛远坤 慷慨陈词。

“远坤!你所言无不有理,但杀父之仇不报,我怎么对得起你爷爷?我怎么能背上一个不孝的罪名活于尘世?”

“爹!自古就有忠孝两难全的说法,我却认为忠孝能两全。为了顾全国家大局,为了报民族大仇,放弃报杀父之仇,表面上看是不孝,其实是大孝。因为祖父参加过武昌起义,参加过反袁护国军,是爱国军人,所以子孙这一深明大义的爱国之举,祖父在天之灵肯定欣赏和支持,因而含笑黄泉。”

“远坤所言极是,为父此举顾此失彼,险些铸成大错,羞愧矣!” 毛师长 面带愧色,侧身征求母亲意见:“妈!儿孙南辕北辙,您耳闻目睹。杀,还是不杀,请您发话。”

“当然刀下留人!孙儿如此深明大义,高瞻远瞩,正是一代胜过一代,是毛家的大幸,毛家的骄傲,你爹肯定含笑黄泉!赶快松绑放人!”老太婆虽年过八旬,但童颜鹤发,精神矍铄,声如洪钟。

毛远坤 纵身飞去松绑。 傅忠华 热泪轻弹。 毛师长 要副官安排酒席,晚上要为联络官压惊。

以后,两支部队配合默契,在对日作战中打了四场漂亮胜仗。

抗战胜利后,两人分道扬镳, 傅忠华 率部在国军的堵截追击下北返延安, 毛师长 所属部队由 陈明仁 率领前往东北剿共,毛厌倦同室操戈,以年事已高重病缠身为由解甲归田。 毛远坤 本欲重返美国攻读博士,被 陈明仁 挽留。1949年 陈明仁 率部在湖南倒戈归顺 共军 ,后来这支部队被派往 朝鲜 打美国佬, 毛远坤 自然也去了 朝鲜 ,如今落泊到这等程度,原因不明。至于 毛师长 ,1950年被枪毙了,快溪毛家国军军官多,枪毙了十多个,都是抗日战争结束后退役的。 毛师长 被捕后,夫人打听到 傅忠华 任剿匪部队某师的政委,满怀信心去求情,希望 傅忠华 念当年免他一死的情分上,也放 毛师长 一条生路, 傅忠华 严词拒绝了她的请求。

(待续)

相关文章链接:

长篇纪实小说 《红祸》 系列第二部: 《落草丛林》

长篇纪实小说 《红祸》 系列第一部: 《盲流之恋》

责任编辑:文思敏

希望之声版权所有,未经希望之声书面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原文链接: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760534
订阅电报频道:https://t.me/soundofhopenews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