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八旗的旗规有多大?连皇帝都看不下去了

满清八旗的旗规有多大?连皇帝都看不下去了

希望之声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清朝时期的立国之本(图片:清代绘画)

【希望之声2022年8月10日】(作者:慧明) 清朝 八旗制度 ,是清太祖爱新觉罗· 努尔哈赤 创立的,也是后来 清朝 的立国之本。八旗分为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八个旗色,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八旗制度 集行政、军事、社会、生产等职能于一身,还把原先散居在各处、互不统属的部民整合在一个统一的组织当中,建立起了一个井然有序的管理模式,使得来源不同的旗人成为了一个不易分裂的整体。

而八旗内部的人员大体上可以分为 外八旗人 包衣 旗下家奴 三个阶层。外八旗即八旗中的旗分佐领,主要由朝廷统一调用。主要源于入关前的自由民阶层,也是八旗的中坚力量。他们都是正户(拥有独立户籍),常称为 正身旗人 。上至豪门贵族,下至普通的八旗子弟,中间虽然存在着许多爵职等级,但都同属于这个阶层。 包衣 则是服侍皇帝、旗主、宗室领主的家内奴仆和庄园壮丁,但 包衣 在《大清律例》中并不属于贱民,而是属于良人的范畴。内务府及大部分下五旗 包衣 都是 正身旗人 ,拥有独立的户口,有的还拥有自己的 旗下家奴 旗下家奴 则是八旗大臣和普通旗人的家仆,他们没有独立户籍,隶属于主家名下,所以又被称作「户下人」或「八旗户下家人」。他们属于《大清律例》中的贱民,无法参与科举或出仕。

八旗内部上下阶层之间各有礼数,不敢逾越。 张祖翼 (又号 梁溪坐观老人 )所著的《 清代野记 》 里就记载了这样的小故事,特别是第二个,连皇帝都看不下去了。

吃饭也敢同坐一张桌?

觉罗炳成,号半聋,他虽然没有官职,却是八旗的老名士。炳成与桐城人光稷甫侍御是莫逆之交,三天两头总要去光稷甫家闲坐。 裕庚 是汉军正白旗人,也是光稷甫世交的晚辈朋友,曾经做过两广总督英翰的幕僚。自从英翰被罢免两广总督职位后, 裕庚 也携带家眷回到京城居住,偶尔会到光稷甫家作客。

裕庚(1900年照片)

有一天,光稷甫家请两个朋友吃饭。因为和炳成关系密切,更像自家人,而 裕庚 不常来,所以安排座位时,光稷甫对 裕庚 就更客气一些,安排 裕庚 坐在炳成的上首。吃饭的时候,炳成与 裕庚 一句话也不说。吃完饭,炳成忽然对 裕庚 说:「你今天非常失礼,我因是在汉官家里,不便挑剔你。」 裕庚 听了,唯唯诺诺,表示谢罪。

第二天,炳成对 张祖翼 解释这件事说:「凡是 包衣 和小五处旗人,或奴籍,或重台,按规矩都不准与宗室觉罗抗礼。如果迫不得已,那也必须要先半跪请求说:『求赏一座,』然后再坐下,这才合乎礼数。 裕庚 属于汉军小五处 包衣 旗人,他必须先向我请求而后再坐下。 裕庚 欺我不吱声,所以我才责怪他。」 张祖翼 笑着说:「您这些旗人,礼节实在是太多了。」

炳成又说:「经常有一些旗主家道败落,穷困不堪,只能干些下贱差事糊口,有的当马夫,有的给人出葬时抬运棺木,也有人当苦力扛运东西,如果路上遇到他家旗奴,即使这个旗奴发达了,正驾着高车驷马顶戴花翎,这个穷旗主必定会叫旗奴的名字,呵斥旗奴下车,替自己干活儿。这个旗奴则不得不再三请安,拿出随身携带的钱财来贿赂旗主,请求免掉这个差事。所以再发达富贵的旗奴们,都很怕见到他们没落的穷旗主。」

大臣敲丧鼓 皇帝看不过

大学士 松筠 ,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是 清朝 名臣。

松筠(图片:清代绘画)

他位高权重, 道光皇帝 十分倚重他。忽然有一次他请假好几天,开始皇帝也没当回事。第二天皇帝召见军机大臣,奏对完毕后, 道光皇帝 忽然问:「 松筠 因为什么事请假?」有个满族军机大臣回答说:「因为他旗主家有丧事,他按惯例当差去了。」

道光皇帝 说:「你去看看,要是没什么要紧事就让他早日销假回来上朝。」

那个满族军机大臣领命去看。到了那个旗主家,看到 松筠 摘掉了缨冠,穿着白袍,坐在旗主家门口敲鼓。满军机大臣把皇帝的旨意传达了,第二天上朝把这事儿告诉了 道光皇帝 。道光听后大怒,认为这个旗主是有意侮辱当朝大臣,当天就下令把 松筠 的旗籍换到另外一旗,免掉他的奴籍。

在整个清代,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在曹雪芹写的《红楼梦》里也有反映。

参考文献:

〔清〕 张祖翼 :《 清代野记

责任编辑:文思敏

希望之声版权所有,未经希望之声书面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原文链接: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636356
订阅电报频道:https://t.me/soundofhopenews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