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得上是水利专家的康熙帝 给了他清代大臣从未有过的荣耀

称得上是水利专家的康熙帝 给了他清代大臣从未有过的荣耀

希望之声
康熙帝总共六次下江南巡视,带领百官治理黄河、淮河,修新的运河,四十年来水患减少,运河的运输安全稳定了(图片:〔清〕王翚等绘《康熙南巡图》第七卷局部)

【希望之声2022年8月6日】(作者:宁晓燕)

(接 上集

康熙帝 三征蒙古,完成“收抚其降众,遏绝其外援”的目地,大军就班师回朝了。战后,不论是发动者的漠西准噶尔部,漠北的喀尔喀部,蒙古各部总算回到故居安心放牧了。这场胜利,正如 康熙帝 的自我评价:“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屏藩耳。” 康熙帝 三次亲征,安定四方,开创百年盛世的基业。

六巡江南 是为了什么?

乾隆皇帝六次到江南,是一场华丽的旅游,享受着太平盛世的荣光,是一场快乐奢华的旅行;而他的祖父康熙大帝同样六次从北京专程到南方,并不是为了江南的美景,而是在大江大河旁,巡视治河的工程,慰问河工与百姓!

现代的黄河下游常常断流,冬天连河水都不见,这是因为黄河上游好几个大坝把河水给截了下来。但四百年前,在清朝初期顺治帝的时候, 黄河决口 15次, 康熙帝 即位到十五年期间,决口了46次,大雨一到,滚滚洪水就让两岸人民流离失所,景象真是怵目惊心啊!两岸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

黄河 (图片: [明] 陈洪绶《黄流巨津图》)

而且中央政府在北京,黄河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南方米粮物资的运送。古代黄河的改道和泛滥,绝对是严重的政治经济大事! 康熙帝 从政最担心的三件事,其中之一就是 治理黄河

是谁让“无定河”也安定下来了 ?

黄河的大决口年年发生,三藩之乱军事动荡之际, 康熙帝 同时进行河堤的维修整治工程,在人力、财力、物力吃紧的状况下,关系人民生活的治河工程已经开始进行了。

康熙帝 在位六十一年,光是 治理黄河 这件事,从康熙十七年到他过世之前,都是重点大事,不只是解决单一泛滥决口,他想的是整体整治,治黄河,也把关连的淮河,大运河做系统的浚深、护堤,甚至海口也不放过,连原本有名的无定河也整治成了“永定河”了。

康熙帝 ,他找到最好的工程师──早期的 靳辅 ,而 靳辅 死后, 康熙帝 委任的人不一定都有水利工程的能力,有时他是亲自出马——不少史家形容 康熙帝 称得上是水利专家──勘察测量水位,或是想方设法搜集古今治河的良策;而执行计划的过程,时时关心进度和成果。四十多年的治水工程, 康熙帝 从一而终,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古今中外历史没有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能做到如此地步。

最早向 康熙帝 提出黄河、淮河与运河作为整体整治计划的就是 靳辅 康熙帝 第一次南巡时,就猜测 靳辅 的背后必有高人指点,果真如其所料, 靳辅 马上说出这个大修计划是杭州奇才── 陈潢 的想法。

上天安排的相遇── 靳辅 意外找到治水奇才 陈潢

靳辅 是满洲旗人,并非武官,是读经史而成为官员的。他先做了国史院的编修,而在就任安徽巡抚的路上,看到吕洞宾的祠堂上有一段特别的诗句,就赶快派人找到了诗的作者──怀才不遇的 陈潢 。这位科考不成功的失意文士,可是个专研地理河渠的专家,两位忧国忧民的志士因治水成了知己。

陈潢 熟悉各朝水利专家的理论,更重视实际的勘察,他认为治河需要先了解河川的特性。康熙十六年黄河大泛滥,河堤溃决的时候,他们两人一同察看灾情,一一访问在地农民。而 陈潢 为了取得第一手讯息,自己驾着小船冒着风浪,在黄河数百里上下独行。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综合历代治河理论,他才让 靳辅 康熙帝 呈交了《 经理河工八疏 》,“全面治河”方案是在这样的风浪中实际探察河川实况中形成的!

靳辅 刚刚接任河道总督时,虽然以天下为己任,却一直担心自己不能胜任。 陈潢 则是一直激励着 靳辅 ,他说:“盘根错节才能分别出锋利的刀具,河道长久失于治理,只有 靳辅 你能负起这个责任。” 靳辅 的勇于承担, 陈潢 的鼓励和治河的才华能力都很关键。

治理黄河场景(图片:出自〔清〕王翚等绘《康熙帝南巡图卷》)

陈潢 辅佐 靳辅 十年,俩人碰到的劫难不少。当其他大臣弹劾 靳辅 时, 陈潢 也因此下狱,他们的相知相惜与不离不弃,会让人流下英雄泪!

治河虽急 康熙帝 要在实际考察中找到最好的方法

这么大的水利工程绝非三两天即见成效,就拿康熙十七年修成的堤防来说,却因为连着两年的大水灾,几处险段有了小溃决,三年的计划未能如期完成。 靳辅 自请处分,朝廷弹劾和议论众多,这时 康熙帝 还不到三十岁,就能沉稳处置,对不同意见详加审视,先找 靳辅 直接说明原委,让他留任,戴罪立功,限期完工,又派人到工程现场去实际勘验。

康熙帝 对人才十分爱惜,对争执的双方并没有轻意的降罪。等到勘验回报“ 靳辅 颜色憔悴,河道颇好,漕运无阻”, 康熙帝 才说明自己对国计民生大事的考量,不能随意更换人的原由。但 靳辅 的难关还没结束!虽然黄河回归旧道了,南北最重要的漕运也顺利运行,但 治理黄河 毕竟有不同的方法,另一批有名的大臣提出新方法, 康熙帝 为了解实际工程,就开始了他第一次的南巡。

这个时间点,军事上还有北方的俄罗斯、噶尔丹的问题,这治河经费非同小可,动辄数百万两,31岁的 康熙帝 要明确了解实际情况。第一次南巡,九月出发,十一月回北京,共60天,乘船一路南下,检查沿河工程,慰劳河工。船到高邮时,正碰上水灾,人民的农田和房子都浸泡在水中。 康熙帝 当下直接登岸,询问百姓疾苦,走了十几里路,直接告诫两江总督等官员。

康熙帝乘船一路南下,检查沿河工程,慰劳河工(示意图片:清代绘画)

在扬州、常州、苏州、江宁等地,发现了海口淤沙和壅塞的大问题。他把这个工程交给另一位大臣于成龙来负责。但这位安徽巡抚于成龙却完全不配合河道总督 靳辅 。这位小于成龙也很有名气,也算是难得的好官,于成龙是想深挖河底,让大水能向下冲刷泥沙,而 靳辅 担心的是海口已经高于内地,会有海水倒灌的危险。

这么专业的工程问题, 康熙帝 自己亲自巡视过工程,他倾向谁的意见呢?又要如何解决这个争议? 康熙帝 开放朝廷共同讨论,但是两派纷纷扰扰,没有定论。虽然 康熙帝 自己对海口问题是倾向于成龙的说法,但实事求是的 康熙帝 ,还是派负责工程的工部尚书到海口,也询问当地父老,多数都说下河深浚工程不可行, 康熙帝 就先暂停实施下河的工程。

倾听民意 康熙帝 怎么了解治河的真相?

这段时间朝廷党争严重,大学士明珠下台, 靳辅 归为明珠那一派,常常被指责,在河水退去后的屯田政策上又引起争议,大臣弹劾 靳辅 不断, 靳辅 被革职,谋士 陈潢 因此下狱,却不幸死在狱中。 靳辅 面对 陈潢 的死,只能把知己的一生心血──有关治河的著作,收录在《治河方略》一书里,呈奏给皇帝。现在我们在图书馆还能阅读到这本珍贵的材料,这是 靳辅 对好友最大的肯定。

其实, 康熙帝 靳辅 的才干是很肯定的,他曾对 靳辅 革职一事说道:“论其过者甚多。 靳辅 为总河有年,挑河、筑堤、漕运,并未迟误,谓之毫无效力,亦属不可。”因此, 靳辅 虽革职,但一遇治河的问题, 康熙帝 还是常常询问 靳辅 的想法。

河口问题没解决,泛滥河水没有出路, 康熙帝 为了百姓安危生计,为了印证哪种方案更为妥当, 康熙帝 带领着 靳辅 、于成龙等人又到了黄河沿线,考察高家堰、中河和下河等重点工程。

这一路巡行,听到了江淮各地百姓对 靳辅 的称颂,也亲眼看到沿岸的堤防坚固,回到北京后, 康熙帝 立即恢复了 靳辅 的官职,康熙三十一年,重新任命他为河道总督,但是,六十岁的 靳辅 却在这一年过世了。重用 靳辅 康熙帝 ,心情难受可想而知!听到奏报时叹息不已,命令将 靳辅 的灵柩先移入都城北京祭拜,再运回老家安葬,这可是清代大臣从未有过的荣耀。

靳辅 不只是治河的坚持,他为官清廉,除应得的俸禄外,治河公款分文不取,工程中的大小开支,更是记载详细。 靳辅 总是想方设法节省公帑,这位受命于河务最废弛的时刻,前后任河道总督十二年,缔造了清代河务最清明的成绩。

洪患给 康熙帝 君臣的考验过了吗 ?

康熙帝 少了个得力河治大臣,怎么办?继任的河道总督于成龙,他原来是反对 靳辅 的,担任河道总督后坦承自己过去的错误,反而沿用 靳辅 陈潢 的治河方法。不过,因为河川是活的,没有哪一种方法是万无一失的,新的问题仍层出不穷。

于成龙继任河道总督(示意图片: [清]《黄河督运图·奉旨荣任图》局部)

康熙帝 最辛苦的地方是必须自己找出良策,还要督导成果。在他第三次南巡时,江苏有七州县的农田、房屋被淹没。这次水患是导因于黄河水位比洪泽湖的水位高,黄河倒灌入洪泽湖,让湖水泛滥成灾。 康熙帝 亲自制定治河方案,除了深浚河身,最特别的是浚直河道,就是把弯曲的黄河河道改直,让水流大力冲走泥沙,使河底变深,水位真也降低下来了,这是现代水利工程“截弯取直”的概念。

之后 康熙帝 重用河道总督张鹏翮,他用心执行拆除“拦黄坝”,深挖入海河道等大工程。以黄河改道工程来说,十天时间内,河床就深了三丈,宽了二十多丈,滚滚河水顺利入海。第二年工程正进行时,却遇到了最大危机──1702年的夏天发生特大洪灾, 康熙帝 命令张鹏翮日夜守在河堤上,大洪水整整一个月,各项工程和堤坝真的是有惊也有险,没有出现决堤的灾难。这次大洪水真是考验!不过也证明 康熙帝 的治河方法和决策是正确的!

庙堂时注黄淮事 今日安澜天下知

康熙帝 的治河是非常谨慎的,大洪水的隔年,他又开始第四次南巡,足足花了两个月时间,正因为严格的监督也保证了工程的品质。当时 康熙帝 亲笔写了一首诗《河臣箴》给张鹏翮,第一句就是“自古水患,惟河为大。治之有方,民乃无害。……”内容是反复提醒:治河须积极计划而非事后补救,要集思广益,要时时想到人民辛苦,要不辞劳苦……。这根本就是 康熙帝 自己的写照!

古代大禹治水十三年,而 康熙帝 花了四十年功夫去研究! 康熙帝 在宫中,除了阅读各类河防书籍,时时对照大臣绘制的河图,能记得所有险要工程和决口的地名。这几十年,那些长长的河图不知辗转看了多少回!

康熙帝 的了不起就是坚持到底,从31岁到54岁,总共六次下江南巡视,带领百官 治理黄河 、淮河,修新的运河,四十年来水患减少,运河的运输安全稳定了,他写下“庙堂时注黄淮事, 今日安澜天下知 ”,人民的安居乐业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南巡的另一章——亲拜孔子书匾传世
清圣祖康熙帝御笔“万世师表”(图片:国立故宫博物院)

康熙帝 的六次南巡,全都是大小工程的检查?有没有欣赏美丽的江南风光?

康熙帝 的俭约治国,总是将经费用在刀口上。第一次南巡的回程中,他特地去了山东的曲阜,曲阜是孔子故乡, 康熙帝 趁此机缘亲自祭拜孔子。这个祭孔仪式恐怕是古今少见的, 康熙帝 先在孔庙前下轿,走入大成门,在鼓乐声中,亲自对孔子塑像和牌位行三跪九叩大礼,还安排了孔子后人讲解《大学》和《易经》。 康熙帝 亲自书写“ 万世师表 ”的匾额,悬挂在大殿上,最后树立了御制的“至圣先师孔子庙碑”。皇帝亲自行如此大礼,真是第一次听闻,在 康熙帝 的心中,孔子的地位真是崇高!后来, 康熙帝 根据大臣的奏请,将此题字制成匾额在全国各州府的孔庙大成殿内正中悬挂,“ 万世师表 ”一匾也随着 康熙帝 的尊孔,从此传布天下。

康熙帝 曾说过:从小读论语至少120遍,能背诵120 遍。他对孔子的景仰如同祝辞所写的,“开万世之文明、 树百王之仪范”。南巡山东的旅程中, 康熙帝 还效仿古代的圣王尧舜,亲自登上泰山,祭祀泰山之神。

康熙帝 重用了踏实勤恳的 靳辅 做河道总督, 靳辅 有了 陈潢 在地理水利的专业,君臣历经的考验不少,方方面面展现了 康熙帝 的政治智慧。

历史太不可思议了, 康熙帝 是少数民族出身,但是,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承继者,而且是完全身体力行的人。从历史中才能了解他的一生所为,“圣祖仁皇帝"之名,当之无愧!

请看下集: 中国皇帝 认真出勤的前三名 非康熙帝非属

更多文章,请点击【 大清圣祖康熙帝 】系列。

责任编辑:文思敏

希望之声版权所有,未经希望之声书面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原文链接: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513560
订阅电报频道:https://t.me/soundofhopenews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