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慰冤魂 “逃港罹难知青纪念碑”美国新泽西揭幕

告慰冤魂 “逃港罹难知青纪念碑”美国新泽西揭幕

希望之声
“逃港罹难知青纪念碑”在美国新泽西揭幕,多位幸存的逃港知青前来祭拜亡灵。(图片来源:希望之声记者站)

【希望之声2022年6月16日】(本台记者琳晴、艾琳新泽西采访报导) 2022年6月15日,“ 逃港 罹难知青纪念碑”于中午12点在新泽西州恒福墓陵园正式揭幕,纪念为争取自由幸福而献出生命的广东 逃港 者。经过数十年的漫长等待,纪念碑终于矗立在美国这块自由的土地上, 告慰冤魂

“逃港罹难知青纪念碑”在新泽西揭幕,当年的“卒友”在拜祭亡灵。(图片来源:希望之声记者站)

逃港 罹难知青纪念碑为同一地基的双碑,第一碑正面为中英碑文,反面及第二碑正反面均为罹难者姓名。其中,第一碑已完成,镌刻碑文《魂兮归来》,碑上对联:“越山越水越界 越海英魂永存”。背面是搜集到的第一批罹难者名单,共176人。这些收集到的名单来自美加各地、澳洲乃至中国大陆。目前第二碑正反面罹难者名单仍在收集中。

图为“逃港罹难知青纪念碑”正面。(图片来源:希望之声记者站)

这些参加祭奠仪式的昔日 逃港 者当年只有十几、二十几岁,都是中国大陆下乡知识青年。他们如今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有的因为身体原因已不能来参加祭奠。他们回忆起当年不堪回首的逃亡路,惊心动魄的场面仍历历在目。现场有的老人边用手抚摸着墓碑上的亲友、同学、好伙伴的名字,边掉眼泪。

生不如死 大逃港 根源是共产党的专制
图为成功逃港的容锦爱女士。(图片来源:希望之声记者站)

容锦爱女士就读中山第七中学,高中毕业时几乎科科都是第一名。但是,因为爸爸是右派,又来自资本家的家庭,她没有资格考大学,所以注定了她一定要去农村。

她说,在新会乡下按工分分粮食。分到的粮食是不够吃的,要饿死的。“所以没有办法,我要生存,我要上大学,我就一定要逃去香港。”

据容锦爱介绍,那个时候几乎人人都想偷渡去香港,但是中途很多同伴都没有命了。她是很幸运的,可以有一条命,来到自由世界。

容锦爱对著纪念碑说,“几十年来,我一直思念那些逝去了的同伴。现在我们有一个地方让他们回来,回到自由世界,我很开心,我们可以划一个句号。我们一定要立这个纪念碑,让所有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后代,世世代代都要知道,因为在我们以后,没有人可以在世来说这个历史。”

“那个时候在中国这样生存,像鬼一样的给它们拖在社会的最低层,生不如死。但是还有一丝可以生存的希望,就是到自由世界香港,可以读大学,可以有我的前途。这个拼搏是很值得的。根本不值得考虑,一定要去香港,因为你生不如死。”

容锦爱介绍了她 逃港 过程中惊险的一幕。在广州逃往澳门的途中,需要在山上走大概5天,然后下水游两天。“在山上有一个晚上很黑,大概一步路也看不见。那个时候到处都没有光的,晚上只有澳门、香港有灯,所以我们就是向著那个光走的。那个时候我拚命要向前走的,因为我看到那个澳门的灯就在前面了,我想我们今天晚上就可以到澳门了。因为走了很久,12岁的妹妹这时坐下来睡在那里说:我很累了,我不能走了。看到妹妹躺下来不动,我也没办法。我说好,我们大家都躺下。因为太累了,我们躺下去都没有动。当天亮的时候我睁开眼睛一看,我就睡在悬崖边上一个大石头那里,我一转身就会掉下去。”

容锦爱1971年5月到了香港,在香港读大学。1972年冬天,她就申请到了美国的大学,之后在美国工作、结婚、生子,享受著自由世界幸福的生活。

而如今的香港人却在逃向世界各地的自由民主国家,容锦爱说,我理解他们,因为这跟我以前一样,我们也不愿意走。但是我们没有办法生存下去,所以我们要逃。“现在的香港人也一样,他们没有办法在香港生存,所以她们要逃离。而造成 大逃港 的根源就是共产党的专制。他们把中国搞得这么糟,人民生活这么糟,所以人民要走……要避免历史重演,消灭共产党。”

逃!不得不选择的路惊心动魄
唐伯鸿向记者展示他珍藏了50年的偷渡地图。(图片来源:希望之声记者站)

唐伯鸿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他50年前 大逃港 时的几张手绘路线图,有行政区图、地形图,标记得非常详细,斑驳破碎但图线仍很清晰。那是用知青们找来“据说从广州军区拿出来的军用地图”,用描图纸复制下来的。

唐先生从65年初中毕业就作为上山下乡知青下放到农场近8年。当时农场有3万知青,他在1972年就很想 逃港 。1973年,他游泳偷渡到香港。

唐先生现在提起当时的逃亡情景仍然心有余悸。“我们是两个人一起,途中从一个未开放的小岛游到另一个小岛。同伴第二天就给边防民兵开枪抓走了。之后的6天5夜是我一个人,也碰到了那些巡逻的武装兵。他们用步枪对我开了两枪,子弹在头顶上飞过,我整个人都发软了。我非常清楚地记得,当时我觉得是打中了我,我是在一条小河里,我觉得我被穿了个大洞。他们喊:’举手——举手’。我当时蒙了,只是不断用手拍,想我被穿了个洞。然后他的手电就照向我,指着我说:还有一个。我看见差不多到海边,又是面临一波生与死。我就拿起干粮,在一片黑暗中就往田野那边、澳门方向再跑。紧接着第二枪就开过来,并大喊:抓特务啊。当时我才20多岁。”“那一枪啊,直到来了美国几十年,还会梦到被抓醒,哎呦,又抓了回去”,他说,“可能这种恐惧已经跑到骨子里头了。”

唐伯鸿先生感慨,今天确实来自不易。碑刻的名单里面有一个是他太太的初中同班同学,他们当时是一起去那个农场的。

唐先生说,“能有今天,回想自己改变生命的,就是那一枪了。生与死就是那时候注定的,以后我们来到自由世界要过另外一种生活。生活如意,儿孙满堂。”“可是我们永远抹不掉了那个惊心动魄的印记。我想这死去有名字在这里的,我想象不到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那一秒,那是怎样的惨状?我们想不到的是每一个人的死法,可能有就泡在水里抽筋死;有边防狼狗咬,可能也有被枪打死。这是我们在20多岁生命里最辉煌有活力的时候,选择了这条不得不选择的路,逃!”

唐伯鸿说,当年自己为了寻求自由,“很艰难,走过来也就是一刹那。”但哪一天全体中国人才能拥有自由呢?他最后说:“那比我们当年 逃港 要艰难一百倍 ,那是我心底的愿望。”

只要我们能走动 我们一定会来
逃港亲历者吴行说,“有生之年只要能走动,我们一定会来。”(图片来源:希望之声记者站)

当年在东莞当知青的纽约“至德三德公所”主席吴行说,他所在的那个大队有120个知青,他在那里待了3年。在他逃走的时候,差不多走了一半了,能够走的都走了。

当时他还犹豫不决,“我的朋友逃了但被抓回来了”,他对我说,“你还想那么多? 逃港 只有好的没有坏的,就算被抓回来了,还是做这份工作。”他说,当时甚至有人 逃港 被抓回7、8次才最终成功。

幸运的是,吴行一次就偷渡成功。他说,大队有100多个知青 逃港 ,大概有10个失踪了。“我们这帮人大部分在70岁以上,我们有生之年只要能走动,我们一定会来,直到我们走不动或离开人世。”

亲历者著书纪实:勿忘历史悲剧
图为大逃港纪实书籍《南风窗》的作者蔡可风先生。(图片来源:希望之声记者站)

大逃港 纪实书籍《南风窗》的作者蔡可风先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今年76岁,也是 逃港 的亲历者。为了让后人了解和铭记 大逃港 历史,让中国人的这些悲惨历史不再重演,他根据自己的经历以及各方查证,书写了这部自中共建政以来中国人历次 逃港 的纪实。

蔡可风先生本人逃亡后曾两次被抓。第一次是被抓后,他被关了两个多月。他回忆说,“第二次逃往澳门被抓后,又被关进监狱。同室总共6人,他们合力在墙上开了一个大洞,几个人一起冲了出去。在边防有4人被抓。我和另外一人就冲了过去。上帝保佑,幸运的成功了。”

他家里的人、他的朋友中 逃港 的也很多。他指着墓碑说,这上面有我3个很好的朋友,都因 逃港 离世。他们的故事我书里都有写。还有马思聪的外甥王汉杰,“他的女朋友是我的同班同学,他们一起逃走。王汉杰已经在水中昏过去了,结果他的女朋友还是不舍,仍不放弃,仍然牵着他的手游到岸上,可惜人没有救过来。这一被称做伟大的爱情的’拖尸过河’事件当时轰动世界。我都写进我的《南风窗》这本书里。”

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以下乡知青为主体的广东 逃港 者,在奔赴香港,争取自由、幸福的过程中历尽艰辛凶险。他们中有些人饿死在长途跋渉路上,或摔死于悬崖峭壁下,或落入鲨鱼之口,或葬身汪洋大海,有的甚至惨死在中共边防军的枪口下。

随着岁月流逝,当年究竟有多少人在 逃港 过程中死去仍不得而知。他们是谁?姓名是什么?很多人甚至连数字都不是。中共当局希望这一切从历史长河中消失,成为永远的秘密。

参加揭幕式的当年逃港人员合影。(图片来源:希望之声记者站)

然而,在2014年,香港一批 逃港 成功的知青排除重重困难,在香港离岛建立了第一座“ 逃港 罹难知青纪念碑”,每年5月1日都去悼念拜祭。但从2020年起,纪念碑在香港继续保存以及每年拜祭几乎不再可能。

为让这些屈死的冤魂在自由世界能有个永久的安身之所,2021年7月,“ 逃港 罹难知青纪念碑筹备小组”成立。他们把纪念碑建在美国。根据美国法律,只要购入墓地,树起墓碑,陵园即负有永久管理的责任,保证了纪念碑的永续性。这些幸存的 逃港 者说:“即使我们故去,此纪念碑仍永久长存。”

那么 逃港 罹难知青究竟有多少人?不少长期研究此专题乃至亲历 逃港 者都认为极难确定。但较为普遍认为占 逃港 者的5%至7%。以此推算,罹难知青接近1万人。

附:2022年6月15日,广东同学同仁祭文

连绵松柏 广阔山原

云开雾散 草秀迎暄

名留福地 碑立崇垣

自由水陆 美丽陵园

当年好友 昔日同门

躬耕山野 落户乡村

苦劳岁月 大汗晨昏

饱受欺压。前景眼浑

越山越水 敢效飞奔

祈无蛇咬 未惧狼吞

得离绝境 拥抱乾坤

诸君不幸 失宠天恩

我人永记 亡友语温

青春早逝 英气长存

来居乐土 亲近庭萱

天涯飘荡 但愿安魂

远离故土 就此归根

阳居众友 多有儿孙

无穷思念 我带泪痕

老身能动 拜祭情敦

倾觞布奠 相对无言

呜呼哀哉 伏维尚飨

责任编辑:张莉莉

希望之声版权所有,未经希望之声书面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原文链接: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629840
订阅电报频道:https://t.me/soundofhopenews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