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rb2023033001.pdf
Sourcescreenshots: 1
Page 1 of 1
人 民 网 网 址 :http:// www. people. com. cn
2023 年 3 月
30
星期四
癸卯年闰二月初九
人民日报社出版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1-0065
代号 1-1
第 27291 期
今日 20 版
新华社海口 3月 29日电 3月 2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
在海南调研。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改革开
放 ,高 质 量 高 标 准 建 设 海 南 自 由 贸 易
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
心 用 情 用 力 做 好 养 老 、医 疗 等 民 生 工
作,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李强首先来到海口新海港客运枢
纽项目现场,听取封关运作项目进展情
况等汇报。他强调,建设海南自由贸易
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
署、亲自推动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要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
精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突出制度集
成创新,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快建
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
易港。李强指出,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得
开,要推进软硬件建设,深入开展“一线
放开、二线管住”压力测试,运用人工智
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和手段,
大 力 提 升 智 慧 高 效 协 同 监 管 能 力 ,为
2025 年底全岛封关运作打下坚实基础。
李 强 随 后 来 到 华 邦 美 好 家 园(海
口)孝慈苑,了解海南省养老事业发展
和养老机构运营情况。他强调,要实施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养
老服务保障。居家养老是我国最主要
的养老形式,要围绕老年人所盼所愿,
积极探索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完善服
务设施,解决好老年人吃饭、就医等需
求。要树立积极老龄观,分层分类做好
养老服务,让高龄失能老人老有所养,
让低龄健康老人老有所为、发挥余热。
李强走进老年活动室、养老居室,与老
人们亲切交谈,祝愿他们健康、乐观、长
寿,生活越过越好。在与养老机构负责
人和护理人员交流时,他指出养老需要
一批职业化专业化人才,要学习借鉴国
际先进经验,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标准
化服务水平。 (下转第二版)
李强在海南调研时强调
加 快 建 设 中 国 特 色 自 由 贸 易 港
在 深 化 改 革 开 放 中 增 进 民 生 福 祉
本报北京 3 月 29 日电 3 月 27 日、
29 日,国家副主席韩正在京分别会见了
来华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3 年年
会的汇丰集团行政总裁祈耀年、太古集
团行政总裁施铭伦、雅培公司董事长罗
赋德、安联集团董事会主席贝特、施耐
德电气公司董事会主席赵国华。
韩正表示,跨国公司多年来为中国
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是中国改革
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自身也得到巨
大 发 展 。 习 近 平 主 席 多 次 强 调 ,中 国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
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今年是中国改革
开放 45 周年,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
极大促进了中国的发展。无论国际形
势如何变幻,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
越大。中共二十大对中国未来一个时
期的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中国致力于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将坚定不
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持国内外政
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深度参与全球产
业分工和合作,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
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各国企
业提供更多机遇。
韩正表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中国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离
不开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各类市场主
体参与。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外
企业界加强沟通合作非常重要。今年
以 来 ,中 国 经 济 企 稳 回 升 ,1 至 2 月 份
实际利用外资近 400 亿美元,继续保持
增长势头。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
面没有改变,我们对今年实现 5%左右
的经济预期增长目标充满信心。希望
各国企业坚定对华投资合作信心,扎根
中 国 市 场 ,共 享 中 国 新 发 展 带 来 的 新
机遇。
祈耀年等表示,中国的改革开放取
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始
终是世界经济最重要的稳定器。众多
跨国公司均从中国改革开放中受益,并
得以成功发展。感谢中国政府长期以
来推动体制机制改革,重视改善营商环
境和保护外商投资权益。看好中国经
济增长潜力、创新活力和投资机会,将
加大对华投入,实现共赢发展。
韩 正 会 见 来 华 出 席 中 国 发 展 高 层 论 坛
2023 年 年 会 的 部 分 跨 国 公 司 负 责 人 导读 五版刊登任平文章
团 结 奋 斗 是 中 国 人 民
创 造 历 史 伟 业 的 必 由 之 路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
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
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
的必然要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
强 农 惠 农 政 策 ,持 续 抓 紧 抓 好 农 业 生
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春 风 化 雨 ,耕 种 满 田 。 在 党 的 强
农 惠 农 富 农 政 策 推 动 下 ,亿 万 农 民 铆
足 干 劲 ,为 加 快 建 设 农 业 强 国 而 努 力
奋 斗 。 江 苏 省 镇 江 市 镇 江 新 区 永 兴
农 机 机 械 化 专 业 合 作 社 理 事 长 魏 巧
说 :“ 合 作 社 探 索 大 田 数 字 化 种 植 模
式 ,提 高 管 理 效 率 ,去 年 我 们 种 植 了
2 万 多 亩 水 稻 ,亩 产 1100 斤 ,带 动 了
周 边 农 民 增 收 。 今 年 还 得 加 力 干 、往
前奔!”
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全面贯彻落实
党的二十大精神,扎扎实实把全国两会
的部署落到实处,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
标,集中资源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种地挑上“金扁担”,
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农业现代化关键要靠科技现代化。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强 调 ,“ 建 设 农 业
强 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要紧
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
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
自立自强。”
今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
之年,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
供给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各地区各部门
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
任务,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
动为抓手,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好势头。
——良机助力,现代农业跑出“加
速度”。
正是春耕大忙,贵州省息烽县小寨
坝镇瓮沙村稻菜轮作示范基地,农机手
驾驶大型旋耕机在田间穿梭。“10 分钟
就能翻完一亩地,有机械化护航,农业
生产有底气。”瓮沙村党支部书记黄开
月说。
目前,我国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
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
97%、90%和 85%。今年,我国将加紧研
发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
型机械和园艺机械,支持北斗智能监测
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
——攥牢良种,端牢中国饭碗。
走进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垦丰种业
红卫农场分公司种子检验室,智能培养
箱里红色稻种长出了白色须根、绿色嫩
芽。技术员于勇说:“精准的实验数据
保障培育出的种子质量过硬,让粮农放
心用好种。”公司全年将为种植户提供
水稻种子 2200 余吨。
目 前 ,我 国 农 作 物 良 种 覆 盖 率 在
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
95%。种业振兴行动将深入实施,完成
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扎实推进国家
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
快培育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
耐盐碱作物等新品种。
——耕好良田,现代农业装上“数
字引擎”。
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的
高标准农田里,管理人员只要看一眼大
屏幕,就知道小麦是否需要喝水施肥,
点击遥控装置按钮,水肥就通过遍布地
头的管网输送到麦田里。德清县水利
局局长侯海明介绍,智能灌溉能让每亩
小麦节水 100 吨。
高标准农田里,大数据、物联网等
新 技 术 与 农 业 生 产 深 度 耦 合 ,形 成 农
业“ 数 字 引 擎 ”。 在 高 标 准 农 田 建 设
方面,将新建 4500 万亩、改造提升 3500
万亩。 (下转第四版)
农业农村现代化阔步前行
本报记者 高云才 顾仲阳 常 钦 李晓晴
新数据 新看点
3 月 29 日,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桃花沟景色正好,春意盎然。林芝第二十届桃花旅游文化节 3 月 28 日开幕,全市各县区设立分会场,并举办多场特色民俗文化活动。据介绍,旅游业
为波密县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乡村振兴。2022 年,波密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25165 元。 本报记者 徐驭尧摄
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期间,山东青岛
崂山区实验学校将课堂“搬进”污水处理厂。
通过现场聆听水生态保护公益宣讲、实地了
解污水处理过程、亲身参与科学小实验,学生
们进一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了
节水护水的意识。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学校
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把校外资源开发成
课程资源,让学习内容更丰富、学生眼界更
开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是个大课堂。”
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
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眼界和
能力、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和丰富学生生活十
分有益。走进博物馆聆听历史故事,在革命
旧址厚植爱国情怀,在消防员指导下学习消
防安全常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为同
学们提供书本之外的知识,让视野更开阔;与
众不同的教学,充分发挥情景式、体验式、互
动式优势,让教育更入脑入心。课内与课外
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统一,有助于为办好教
育凝聚强大合力。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是全社会的事业。全社会共同努力,担负起
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让更多文博、科普、艺术等资源走进
学校,让更多行业的优秀人才走近学生,使学生在第二课堂有
所感、有所思、有所获,定能让他们得学问、长才干、守正气,更
好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社会是个大课堂 原
石
■R 今日谈
本 报 北 京 3 月 29 日 电 (记 者 王
政)记者近日从工信部获悉:伴随核心
技术不断突破、设计和制造品质持续提
升、智能网联与电动化技术创新和商业
模式创新加快,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
有率持续提升,2022 年累计销售 1176.6
万 辆 ,同 比 增 长 22.8%,市 场 份 额 达 到
49.9%,上升 5.4 个百分点。
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市场占有率稳
步增长。量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
达 到 300 瓦 时/公 斤 ,处 于 国 际 领 先 水
平,新型成组技术、高镍无钴电池实现
突破应用。自 2022 年 9 月当月市场份
额达到 50%以来,中国品牌乘用车月度
市场占有率一路攀升,12 月达 56.8%,
年度市场份额也由 2012 年的 41.85%提
升至去年的 49.9%。
产品品质和服务提升,汽车出口取
得新进展。汽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成效显著,在工信部 45 个
先进制造业集群中,汽车产业有 6 个;
工信部第二批 99 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中,汽车产业有 13 家。中国质量协会
报告显示,中国品牌满意度持续提升。
2022 年,我国乘用车累计出口 252.9 万
辆,同比增长 56.7%。
紧抓新能源、智能网联转型机遇,
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2022 年,我国新
能源汽车年销售 688.7 万辆,同比增长
93.4%,市场占有率提升至 25.6%,高于
上年 12.1 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品牌新
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高达 79.9%。
数据来源:工信部 制图:张丹峰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升至 49.9%
正是梨花盛开时。3 月 29 日,在安
徽最北的宿州市砀山县,迈瑞医疗科技
产业园区里建设正忙。“再过两个月,我
们就可以建成投产了。”来自深圳迈瑞
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负
责人郭红亮介绍,这是迈瑞在国内县级
城市投资的为数不多的项目之一,总投
资 20 亿元。“当地对企业的支持和周到
服务,让我们下决心在这里投资。”
皖南的黄山市九龙低碳经济园区,
投资 10 亿元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制造基
地项目下个月也将投产。这是深兰科
技(上海)有限公司在安徽的首个投资
项目。“安徽重视发展高科技产业,着力
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我们深信这里
是投资创业的热土。”公司董事长陈海
波说,从去年 10 月与黄山市招商小组
接洽到正式开工不到 100 天。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
力度,是安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的一个重要抓手。2022 年,安徽新开工
50 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 56 个,其中百
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 10 个,比上年增
加 8 个。
今年以来,这一势头继续上升。在
芜湖,总投资 85 亿元的苏州李氏新能
源汽车轻量化产业基地项目签约落户;
在滁州,集中签约招商引资项目 21 个,
总投资超 530 亿元;在合肥,开工和在
建的省重点项目超过 120 个。来自省
发改委的数据表明,全省一季度预计开
工项目 1017 个,总投资 7069.1 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 2020 年 8 月在安徽
考察时叮嘱,“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
强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
建设”。牢记总书记嘱托,安徽持续优
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
高质量发展。
连 续 两 年 ,安 徽 省 委 省 政 府 都 把
“新春第一会”主题聚焦改进工作作风,
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省级领导带
头开展现场集中接访企业活动。省里
出台促进企业提质扩量增效的意见和
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的举措。
日 前 ,省 委 省 政 府 积 极 落 实 全 国
两 会 精 神 和 大 兴 调 查 研 究 的 部 署 ,继
续 加 大 营 商 环 境 的 建 设 力 度 ,做 好 企
业家、科研人才的服务员,通过扎实务
实 的 一 线 调 查 ,努 力 做 到 在 一 线 发 现
问题、解决问题。
因手续不全,安徽方敏医药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未办好不动产证,难以用固
定资产办理贷款,融资出现困难。去年
5 月,在向所在的亳州市谯城区政府部
门反映后,谯城经开区管委会工作人员
主动上门,指导调整设计方案,完善相
关手续,帮助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不
到一个月,银行 500 万元贷款就顺利到
账。“政府实心实意服务企业,实实在在
解决困难,我们有信心发展好。”公司副
总经理张红军说,今年 3 月预计实现销
售产值 3200 万元,同比增长 17%。
2022 年 9 月,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
局新成立市场拓展指导处。“走访企业
时,大家反映企业普遍有拓展市场的诉
求,而上下游信息缺乏对称。”该处处长
陈华东告诉记者,新部门主要负责牵头
组织开展产业配套供需对接服务,搭建
市场服务信息对接平台。今年以来,已
组织举办 20 余场产业融合对接活动,
达成合作协议及意向 38 个,
(下转第二版)
激发市场活力 提质扩量增效
安徽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吴 焰 韩俊杰
九版刊登任理轩文章
创造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
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