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在人们相互关系中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问题——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一点体会

谈谈在人们相互关系中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问题——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一点体会

中国无产阶级斗争报

https://telegra.ph/A-Basic-Book-List-Of-Marxist-Leninist-Maoist-09-10

开山屯化学纤维浆厂综合利用车间党支部书记 魏广庆

1975-12-20 延边大学

在深入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过程中,我们车间以“从人们的相互关系,看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必要性”为专题,联系实际学理论、抓路线、促大干。对于这个专题,我的学习体会,是想从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所在和问题的解决这三个方面来谈。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时期“不能不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这一历史阶段尖锐地向我们提出:如何在无产阶级专政下限制资产阶级法权这样一个重大的课题。毛主席最近指出:“总而言之,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跟资本主义差不多。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又说:“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

毛主席的重要指示,既指出了资产阶级法权存在的必然性,又指出了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必要性,教育我们要加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逐步造成使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的条件。

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全国解放后,我们没收了官僚资本,取消了帝国主义所有制和封建主义所有制,一九五六年,又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的两种公有制逐步代替了这以前的五种所有制,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这种深刻变化,也引起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的深刻变化。对于社会主义所有制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这个方面的道理,过去谈得比较多,至于人们的相互关系对社会主义所有制起着什么作用,这方面却谈得很少,甚至往往忽视了相互关系是有很大的能动作用,它反作用于所有制,并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而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相互关系又共同决定着分配关系。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内部各方面辩证统一的观点,而这点正是毛主席经常提醒我们要百倍注意,值得搞清楚的重大问题。

那么,怎样理解人们相互关系的能动作用呢?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有两层意思我们必须弄清楚。就是说,相互关系对生产关系其他两个方面的作用:有其适应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一面,也有与其相矛盾的一面。相适应的方面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这一点,我们厂的发展变化也可足以证明。我们厂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广大革命职工排除了资产阶级办企业的“管、卡、压”和“物质刺激”等修正主义障碍,以冲天的革命干劲,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一厂变十厂,老厂焕发了青春。这就充分显示出相适应的方面对所有制的巩固和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这是问题的主流,决不能在讲另一个侧面时否认这一个侧面。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的相互关系和分配关系还存在着同社会主义所有制不相适应的地方,它对于社会主义所有制又起着破坏瓦解作用。如果处理不好,新的关系可能遭到破坏,旧的关系得以恢复,社会主义所有制就有可能蜕变为资本主义所有制。今天的苏联“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的历史教训,也可足以证明这一点。一九五六年,赫鲁晓夫之流篡夺了党政大权,在人与人之间和分配关系方面扩大、强化资产阶级法权,培养了一小撮特权阶层,加速改变所有制的性质,导致资本主义复辟。刘少奇、林彪也妄想这么干,如果这些家伙的罪恶野心没有被及时识破而且被粉碎,那是多么危险的情景啊!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法权在人们的相互关系方面还严重存在。在存在商品制度、货币交换的经济条件下,资产阶级总是想把资本主义的商品交换、价值规律运用到人们的相互关系中来,使社会主义的相互关系蜕化变质为金钱关系、雇佣关系和竞争关系;两种所有制的并存,使人们的相互关系中还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这些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和警惕。这就是为什么提出人们相互关系问题的根据。

怎样看在人们相互关系方面还存在的资产阶级法权

首先看一看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资产阶级法权是怎么存在的,又是怎样与所有制相矛盾的。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想先谈一下旧社会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新社会人与人之间又应是什么关系;两者的本质和区别是什么;然后摆一下不相适应的表现,从中看其严重的危害性。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谋求生存,经济关系的无声的强制保证资本家对工人的统治。这就形成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统治和被统治的阶级对立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家唯一的信条就是赚钱和掠夺。恩格斯对资产阶级这种腐朽反动的阶级本性做了极其深刻的揭露:“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这种唯利是图的极端利己主义渗透到一切领域,即一切都成为商品买卖关系。就连劳动力,甚至所谓“良心、荣誉”也跳不出商品的圈子,都受了金钱的支配。“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地方(商品交换商品),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这就一语道破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没有这种利害关系,没有这种现金交易,一切都寸步难行。“有钱能使鬼推磨”正是资本主义社会货真价实的商品买卖关系的写照。

与此相反,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相互关系,是在用暴力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后才产生的。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地主、资产阶级之间,那种被统治和统治的关系颠倒过来了,一切剥削制度被否定了。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着社会主义相互关系。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他们之间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日益发展着的互助合作的新型的同志关系。而剥削阶级却成为被统治和被改造的对象,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新旧社会相比,确实是两种制度,两种关系,两重天。根本区别就在于“所有制变更了”。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劳动人民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除了基本的一面是革命同志关系以外,也存在着资本主义传统和痕迹的一面。这种资本主义的传统和痕迹,主要表现在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之中。这种矛盾,归根到底是有阶级矛盾的性质。这种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必然要反映到劳动人民内部来,使劳动人民之间的正确和错误、革新和守旧、先进和落后等等是非问题也往往打上阶级的烙印。因此,劳动人民内部的矛盾,归根到底也要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和斗争。此外,资产阶级还力图用资本主义的金钱关系、雇佣关系和竞争关系来腐蚀和破坏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的人们相互关系。所以,人们生产中的相互关系的发展过程,不能不是共产主义因素同集中表现为资产阶级法权的资本主义的传统和痕迹之间的斗争过程,而这种斗争过程又不能不伴随着阶级斗争的胜利进程而逐步向前发展着。就拿我们厂的发展变化来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全厂职工在厂党委领导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鞍钢宪法”,从抓阶级斗争入手。在经济领域,狠狠打击了破坏生产的反革命罪犯;在政治领域,展开了工人阶级历史使命教育;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从而促进了全厂职工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广大职工自觉用共产主义精神、主人翁的责任感、不计报酬的劳动态度去限制资产阶级法权、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全厂上下逐步形成了一个团结战斗、平等互助、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发展了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多年来,年年超额完成了国家生产计划,跨入了工业学大庆的先进行列。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人们的相互关系方面,资产阶级法权仍然在程度不同的严重存在,一小撮阶级敌人和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仍然会不择手段的利用资产阶级法权思想拉拢腐蚀一些人,蚕食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举个例子来剖析一下,我们常有个叫姜德灿的(已判刑),就是利用资产阶级法权思想来毒害青年工人的。一次,他借一名青年工人因病六天没有上班的机会,利用起自己班组考勤员的职权,偷偷地给那个青年全部划上出勤。那个青年上班后,他还百般讨好的说:“你不用交诊断书了,我已经全划了出勤,只要你我都不说的话,谁也不知道。这样,六天的全工资不就白得了吗!”这个青年起先有点不敢,在姜的唆使下觉得钱多点,可多花点,就心安理得领了这份“情”,事后还请姜上饭馆吃喝一顿。你看,阶级敌人就是用这种金钱买卖关系潜移默化地代替了人们相互间的关系,这能不使人吃惊吗!

除了阶级敌人的这种破坏外,我们还不能不看到,旧的传统观念,特别是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甚至资本主义的商品交换原则还会影响和侵入到人们的相互关系中来,而这点却往往是不易被人们所注意,所警惕的危害极大的方面。

那么,它是以什么形式,起什么作用,在我们中间表现出来呢?下面想从三个方面具体讲一下:

(一)在领导和群众的关系上,存在的等级观念。

在社会主义企业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是企业的主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又通过自己的代表担负着企业的领导,这就形成了一个领导和群众的关系。企业的领导人员和群众只不过是分工的不同,他们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共同担负着管好企业的重任,为着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而劳动和工作。但是,旧的社会分工的反映,存在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这样,资产阶级思想就往往容易侵蚀到我们队伍中来。还是从我身上谈起。我是72年担当领导工作的。开始时,当同志们叫自己的职务名称时,感到很不自在、很不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资产阶级等级观念的滋长,自己也从不习惯到习惯了,甚至对于一些青年叫自己名字时,产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反感。领导自居的官气上涨了,甚至把领导和群众的关系看成是指挥和服从的关系。在工作中出现:说的多了,做的少了;给任务多了,听意见少了;批评的多了,热情帮助少了。就这样自觉不自觉地把平等关系搞成等级关系。就拿自己在处理本车间保修班的事来说,当我听说保修班发生矛盾引起争吵的事以后,就感到学习、生产任务这么忙,还出现这些事,很觉恼火,因而就为领导者自居,批评一顿。结果班组的矛盾仍然不断增大。怎么办?最近,我下了决心深入到班组,经过调查研究,摸清了情况和工人一起坐下来。通过揭摆矛盾,问题豁然开朗,矛盾也得到了解决,促进了班组的团结。这件事给我以很大的启示。领导如不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群众,对待自己,自以为“高明”,任这种思想发展下去,必是会破坏干群关系。

等级观念不仅存在于一些领导身上,在某些群众身上也有反映。比如技术工、生产工、力工都有不同的等级钱。记得以前原木扒皮工有这么一句顺口溜:“火车一拉笛,来到开山屯,入了造纸厂,千万别扒皮,若要去扒皮,娶媳妇成问题”。这就把扒皮工说成是最下等的工种。在技术工种里表现更突出,在一些人的头脑里“技术是铁饭碗”、“学好车钳刨,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技术私有的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特别严重。设备管工有一个七级工和一个四级工在一个班组。七级工以权威自居指手画脚,四级工有苦难言。这样四级工就猛钻书本,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七级工文化低,会干不会讲,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两个人的矛盾加深了。在一次考级时,七级工把满腹怨气集中在手艺上,结果四级工升级没升成,两个人的矛盾更加深了。这种僵局一直持续了十几年,今年通过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学习,两个人都认识到这是资产阶级法权思想毒害的结果,矛盾才算解决了。这个问题说明等级观念不破除,就会影响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破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严重影响革命和生产的发展。

(二)从是把工人当成国家的主人,还是把工人当成商品来看,存在着雇佣观念

新中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劳动人民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工人则是企业的主人。但往往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楚,会把工人看作商品,当作雇佣劳力。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原木厂的领导为了提高工时利用率,保证工人7小时20分的工作时间,以解决部分工人中存在的工作中任意休息的问题,想了不少办法,这种局面仍然没有扭转。后来有人想出用按电表计算的方法。就是说,扒皮用的滚刀式扒皮机要用电动机带动,安上电表就可以知道机器运转了多少时间,够不够7小时20分。开始一阵子,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矛盾又出现了,有些人知道了电动机的情况,想出了一箭双雕的方法。就是人休息,滚刀式扒皮机照样运转。这样一来,不仅工时利用率没上去,反而浪费了电。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特别是经过批林批孔运动,自己对这个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车间和工厂的变化,使我感到只要全心全意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工人群众的主人公作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雇佣观念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有反映,在某些群众中也有表现。由于资产阶级思想和私有制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人不是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去处理相互关系,而是“拿多少钱,干多少活”。还拿原木扒皮来说,实行的是等级工资制,就是说扒多少皮,属于哪个等级,就按哪个等级给钱。一些雇佣观念严重的人,就在等级上打主意,有的小组,月初猛干赶产量,天天算组账,等预计一等组有把握,就少干或不干了。因为超过一等组的产量也不多给钱么!为了达到列入一等组的目的,有的人就挑好原木扒皮,甚至有些人同扒一根木头,还在当中画一条线。份内事干完了,就在一边休息看着别人干。看!这种雇佣思想多么严重地破坏着社会主义原则下人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这种新型的同志关系呀!同时,多么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

(三)从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的以物易物的倾向,看金钱买卖关系上的表现

人们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相互关系还集中表现为在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社会主义协作关系。马克思说:“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但是,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作风往往助长了本位主义,只看局部利益,不管整体利益,不顾国家计划,搞物物交换。对于这个问题,仅以我车间的一些事例就可看出,这样发展下去太危险了!去年我厂要上马生产铁铬盐,急需离心机。我们派了一个人到哈尔滨去催货。经了解有个厂内有两台闲着不用的离心机,但需用酒精交换,我们就顺从地照办了。还有一件事,我们车间生产铁铬盐,但缺红矾,听说吉林、长春有门,可对方要灵芝草,而我们车间又早已不培植了。怎么办?只好派个人带着五包出口卫生纸到朝阳川求援。从这两件事充分反映出,在一些企业往往以“协作”为名,层层拉关系,相互之间擅自进行“物物交换”冲击着社会主义计划,把国家财产转移到了某些所谓的实权派身上,实质上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角,中饱私囊。

在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存在着资本主义的尔虞我诈,相互形成的旧痕迹也会影响着社会主义企业之间,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去年,我们上马铁铬盐在某厂学习,但这个厂的人恐怕顶了他们的生产,以技术自居,封锁技术知识,再三推却,不欢迎我们去学习。使企业和企业之间竟形成了一个互相竞争的关系。

从以上的一些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触目惊心的等级观念,金钱关系、雇佣关系、竞争关系侵蚀到社会主义人们的关系中来,瓦解着社会主义人们相互关系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同志关系。任其发展下去,结果不仅会导致经济上的资本主义复辟、而且必然导致政治上的资产阶级专政,我们对在人们相互关系方面资产阶级法权的作用切不可掉以轻心,马虎大意。

怎样在无产阶级专政下,限制资产阶级法权问题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变革生产关系这个重要环节,使之不断的完善,对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分配关系,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毛主席指出,对于资产阶级法权,“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

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逐步造成使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专政的一个重大无比的任务,是关系到反修防修的大事,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大事。

(一)要限制资产阶级法权,首先要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努力改造世界观,扩大共产主义思想宣传。

资产阶级法权思想,是资产阶级法权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法权服务的。而一定的世界观又决定了一定的思想意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资产阶级法权存在的不可避免性,即有它的历史作用,又有它的危害性,这就决定了它存在的必然性和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的必要性。因此,批判和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也就是对资产阶级法权的一种限制。自然,破除得越彻底,就限制得越有力。这个任务,是整个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任何时候都要进行的工作。毛主席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指出:“毫无疑义,应该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加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没有这种宣传和学习,不但不能引导中国革命到将来的社会主义阶段上去,而且也不能指导现时的民主革命达到胜利”。

当前,全国正在开展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学习,就是进一步加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使无产阶级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使更多的人从资产阶级的狭隘眼界里解放出来,团结战斗,反修防修,加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

(二)要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必须使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和工人群众手里。

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才能认真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制度向前发展,才能正确调整社会主义原则下的相互关系。这样,资产阶级法权就必定会受到限制。

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大量地发生在企业内部。企业中劳动人民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个,即领导和群众的关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脑力劳动)和工人、农民(体力劳动)的关系。毛主席亲自批示的“鞍钢宪法”和“管理也是社教”的指示,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企业内部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指南。

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这是毛主席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和教训以后,阐明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通过经常地、自觉地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对资产阶级思想的抵制就比较自觉;能关心群众和倾听群众的呼声;能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对生产情况熟悉,不至于指手划脚、瞎指挥。这是处理好社会主义干群关系的重要方面,是破除等级观念的根本措施。

实行群众参加管理,是劳动人民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主人翁地位所要求的。只有坚持群众参加管理,才能监督企业的管理,企业的方向。保证企业的权利实际上归于无产阶级所有。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正是这种“群众参加管理”的制度,夺回了曾被走资派或坏人窃取的那一部分权力,使权逐步真正地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和工人群众手里,出现了群众参加管理的新局面。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则成为我们工人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光荣义务,而不再是旧社会那种谋生的手段。因此,群众参加管理就是对那种“雇佣劳动”的批判。

发展社会主义大协作,是不断完善企业之间、地区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形式。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协作,既要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又要坚持社会主义原则,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财政制度,坚决执行无产阶级的各项经济政策。树立无产阶级的全局观念,不断批判资产阶级的本位主义,而绝不能以“协作”为名,以“物物交换”代之于金钱关系,冲击社会主义计划。

(三)要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就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政策。

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是一项极为艰巨、极为复杂的斗争任务。在这一斗争中,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各项政策。对资产阶级法权,只强调存在的必然性,不加限制,任意扩大就会犯右的错误。反过来,只强调限制的必要性,认为现在就可以取消,就会犯“左”的错误。因此,我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对资产阶级法权,做历史的、阶级的分析,既看到存在的必然性,又看到限制它的必要性。防止和克服各种错误倾向,把限制资产阶级法权,铲除产生资本主义土壤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