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七·二一”道路 培养工人阶级科技队伍

坚持“七·二一”道路 培养工人阶级科技队伍

中国无产阶级斗争报

https://telegra.ph/A-Basic-Book-List-Of-Marxist-Leninist-Maoist-09-10

中共上海机床厂委员会

1976-07-20 中国科学

一个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正在胜利地向前发展。在这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大搏斗中,我们全厂职工在狠批“三项指示为纲”这个修正主义纲领的过程中,以落实毛主席“七·二一”指示的实践,有力地回击了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对毛主席指引的“七·二一”道路的恶毒攻击。

1968年7月2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对“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的调查报告作了光辉批示。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毛主席的光辉指示无比英明正确,说出了我们工人阶级的心里话。毛主席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1968年9月,厂里办了一所“七·二一”工人大学,前两期已有一百五十名工人学员毕业,第三期一百零九名学员也已入校学习了近两年。此外,通过“三结合”设计,以及群众性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等多种途径,又培养了一百多名工人技术员,涌现了四、五百名技术革新能手。全厂还有两千多名工人,先后参加厂、车间两级的各种业余技术、文化班学习。目前,参加厂业余政治学校和干部读书班学习的干部、工人有近两千人。现在全厂工程技术人员有七百多人,工人出身的比例从1968年的45%上升到65%。走毛主席指引的“七·二一”道路,使我厂在政治、思想、技术、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工人阶级的优势不断扩大,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两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进一步落实。

毛主席深刻地指出:“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学习毛主席的这个指示,联系七年多来贯彻落实毛主席“七·二一”指示的实践,我们感到格外亲切,深深感到毛主席的“七·二一”指示,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修防修的百年大计,是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缩小三大差别,铲除滋生资产阶级土壤的一项战略措施。

然而,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却对毛主席指引的“七·二一”道路进行无耻的歪曲和恶毒的攻击。他公然跳出来,胡说什么“上海机床厂七·二一工人大学是个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玩弄折中主义的诡辩论,污蔑这条光辉道路仅仅是个“形式”,否定毛主席的“七·二一”指示,翻文化大革命的案。事实胜于雄辩,毛主席指引的“七·二一”光辉道路不容诋毁!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是否正确,领导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决定了工厂实际上归哪个阶级所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之前,由于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工厂的部分领导权不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里、不在广大工人群众手里。解放以后,工厂虽然已是全民所有制了,但是许多事实说明,在技术领域里,领导权实际上被少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把持着。比如说,有这样一件事:当时,国家需要我们厂设计制造一种大型磨床,厂里开会讨论接不接,有的同志认为,根据现有条件,是可以想办法完成这个任务的,主张承担下来。可是,厂里个别领导人却借口“条件不具备”给否定了。就是这样的大型磨床,在文化大革命中,在工厂生产条件没有多大改变的情况下,已经制造出来了。这件事说明,工人群众的创造智慧和技术才能,只有在正确路线领导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批判了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一大批工人登上了工厂各个方面的领导岗位,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得到进一步贯彻。虽然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是比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之前要好得多。还是拿技术领域来说,有个车间的变化给我们深刻的启发。这个车间近五百人,几年中有四分之一的工人支援内地建设。1974年与1965年相比,职工人数相近,生产能力却提高了两倍。发生这个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广大工人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努力学政治、学技术、学文化,工人技术人员的队伍从1965年的十二人增加到现在的四十多人。这些工人既能做工又会设计,几年中,自行设计和制造了专用设备三十多台,实现小改小革六百多项,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新贡献。这使我们看到,贯彻落实毛主席“七·二一”指示,走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工人群众越来越多地成了技术领域的主人。有了这支队伍,就能使工厂的技术大权更加牢靠地掌握在工人阶级手里,就能更好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上述事实说明,科技领域和其他领域一样,不是无产阶级专政,就是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对企业的技术领导权要得到巩固和加强,必须有一支工人阶级自己的技术队伍,打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技术的垄断,实行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把“七·二一”道路,贬低为“形式”,就是要取消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把我们工人阶级已经得到的包括技术领域在内的领导权再夺回去。

技术垄断在少数人手里,是造成等级、特权的一个条件,是滋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土壤。斗争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是否让广大工人群众掌握科技理论知识,这关系到对资产阶级法权是限制还是扩大,对滋生资产阶级的土壤是保留还是铲除的大是大非问题。我们社会主义工厂不但要出产品,还要出人才,成为反修防修的战斗堡垒,无产阶级专政的坚强阵地。如果工厂只搞生产,不实现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仍然有改变性质的危险。坚定不移地按照毛主席“七·二一”指示,不断从政治上、组织上、技术上扩大无产阶级的优势,才能保证企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我们厂“七·二一”工人大学已毕业的两期学员,无论是本厂或是外厂的,回到生产实践中去以后,大多数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技术革新运动中的一支骨干力量。本厂的一百名学员中,有80%是工人理论队伍成员。他们参加设计制造的五十八项新产品,有精密、大型、自动、数控磨床,也有生产急需的专用设备,其中有的已赶上和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工人群众称赞他们是“理论学习的骨干,反修防修的尖兵,技术革新的闯将,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突击队”。工人技术队伍的不断壮大,也为更多的工人群众掌握科学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我们再努一把力,通过厂办大学等多种途径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又红又专,能上能下,能文能武,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紧密结合,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战斗的共产主义新人,工厂的各个领域将会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

目前,资产阶级法权在人们的相互关系方面还严重存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把技术知识作为商品,懂得一些知识,就高人一等,轻视工人群众。工人要搞革新,由于不会画图、计算,有些设想就不容易实现。如今,由于落实了毛主席“七·二一”指示,这种情况就有了改变,不少工人不同程度地掌握了技术理论知识,要搞革新能动笔,画了图纸能加工。这样就使得把技术作为商品的市场缩小了,促使技术人员与工人之间逐步建立起新型的相互关系。我们厂原有四百名知识分子技术人员(其中一百九十名陆续支援内地),六年多来,绝大多数都参加过一年左右的连续生产劳动,有的几年来一直扎根在班组,与工人相结合,在世界观的改造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1968年调查报告中提到的那位“副博士”,当时,她看到调查报告,情绪抵触。后来,她到二车间参加两年多的装配劳动,在工人阶级的再教育下,认识到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对自己的毒害,思想感情起了变化,逐步消除了“怨气、泄气、不服气”的情绪,在劳动中注意改造世界观,进步较大。最近,她参加一种国家急需的大型磨床设计工作,担任一个部件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下车间向工人学习,听取群众意见,受到了称赞。这个“副博士”的变化,说明了从旧学校出来的,即使是受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毒害较深的知识分子,只要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坚持与工人群众相结合,大多数是可以改造的,其中结合得好的,还可以大有作为。实践证明,工人技术队伍越壮大,对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改造就越有利,社会主义企业内部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将更加健康。我们坚决按照毛主席所指引的“七·二一”道路走下去。经过长期的努力,工人技术人员将越来越多,知识分子与工人结合得越来越好,就能逐步打破技术人员与工人群众的等级界限,缩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就可以逐步使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在同一个人身上体现。实现“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的伟大目标。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恶毒攻击毛主席指引的“七·二一”光辉道路,正说明他是资产阶级法权的狂热维护者。

落实毛主席“七·二一”指示的实践,促进了工厂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以办“七·二一”工人大学为例,不仅有二百多名工人上大学,而且还有六、七百名工人分别担任兼职教师或参加辅导设计、实习、编写教材等教学活动。工人直接参加上层建筑领域的实践,就取得了更多的发言权,提高了开展上层建筑领域革命的自觉性。我厂“七·二一”工人大学第一期学员周赛飞,毕业后分配到厂磨床研究所。她坚持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坚持现场服务,不脱离生产劳动,和工人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她对知识分子中出现的问题,能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在设计工作中认真听取工人群众的意见,敢于冲破老框框。几年来,她在斗争中不断成长,被群众推上领导岗位,现在担任了磨床研究所党支部副书记。象这样的同志,我们第一、二期毕业生中,还不止是她一个。这样的大学生与有些旧学校毕业的技术人员,闹名誉、要地位,是一个多么鲜明的对比!实践证明,让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工人参加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对于工人阶级占领、改造上层建筑大有好处。同时,也有利于在设计、科研和生产中更好地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就拿我厂新产品试制来说,六、七年来,我们试制成功一百多种新产品,相当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一倍半。其中由工人技术员担任主要设计的有六十多种,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三倍多。过去,在修正主义企业路线影响下,我厂对特大型磨床设计制造任务不接收。现在,在工人群众的监督下,只要国家需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1974年大型机床的产量比1965年增加了三倍。这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攻击“七·二一”道路的罪恶目的,就在于反对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两个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复辟资本主义。

通过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我们对毛主席“七·二一”指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正如毛主席早在1957年就指出的,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造就一支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宏大队伍。我们认为要实现这个任务,加速造就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宏大队伍,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毛主席指引的“七·二一”光辉道路,大力发展厂办、社办学校,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厂来厂去,社来社去。实践证明,厂办工人大学是多快好省地培养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我们厂来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平均每年从大学分配来厂担任技术员的只有十五人,厂办“七·二一”工人大学,六年来培养了一百五十名,每年达二十五人。厂办工人大学已经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进行无产阶级教育革命,造就工人阶级宏大的知识分子新部队,难道还有别的什么“道路”可走吗?说穿了,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无非是以“不是唯一的形式”为幌子,贩卖他那一套修正主义的货色!否定毛主席指引的“七·二一”道路,否定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妄图把刚刚深入开展的教育革命,扭回到修正主义的老路上去。

毛主席的“七·二一”指示,是造就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宏大队伍的金光大道。走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不等于说培养一批工人懂得技术理论知识就完事了,而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自觉战斗。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走“七·二一”道路,首先是“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没有这一条,或者不自始至终地坚持这一条,就是违背了毛主席指出的根本方向。有些同志认为,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政治领导权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剩下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技术水平,多设计一些产品。这是刘少奇、林彪和邓小平竭力推行的“唯生产力论”的反映。在这个问题上,过去我们有过教训。有的工人,开始表现很好,后来他掌握了一定的技术,经不起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名利思想充满了头脑,贪图享乐,滑进了资产阶级的泥坑。工人群众说这些人是“知识到手,人被夺走”。我们深深感到,要办好工人大学,就要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马列和毛主席著作作为基本教材,上好阶级斗争的主课,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思想,使学校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事实证明,凡是这样做了,就前进;凡是有所忽视,就出现教训。我们实践中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是对以阶级斗争熄灭论为理论基础的“三项指示为纲”的有力批判。

文化大革命以来,工厂向学校派出工宣队,这是“掺沙子”。“七·二一”工人大学办在工人阶级集中的工厂里,好比是办在“沙窝”里,这是按照无产阶级面貌办好大学的优越条件。但是,“沙窝”里有阶级斗争,“沙窝”外边也有风浪。这个风是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从阴暗角落里刮起的。我们决不能低估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侵蚀。如果不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工人大学生也要演变过去。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由阶级斗争的规律所决定的。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必然会反映到我们工厂内部来、工人大学内部来。1972年,社会上刮起了一股“基础风”,说什么结合典型产品组织教学使学员“学习面太窄”,是“实用主义”;说什么工人大学是“小学的底子,中学的本子,大学的牌子”;说我们培养的学生“基础太差”、“质量不高”。当时,我们反复学习毛主席的“七·二一”指示和有关教育革命的其他一系列指示,顶住这股不大不小的西风,坚持了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方向。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不甘心失败,如今再次跳出来与我们较量,不可一世地刮起右倾翻案风,又在“质量”问题上攻击我们。然而同样无损于我们一根毫毛。对于教育质量,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路线有不同的标准。现在我们的大学,贯彻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从生产实践中来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这一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几千年教育史上,有过吗?按照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要求,我们还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但是,就是现在,我们学校的质量也是与旧学校无法比拟的。

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这使我们认识到,“七·二一”工人大学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但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旧土壤上建立起来的,不可避免地会有某些旧学校的痕迹,还可能走老路,也可能出现“新垃圾”。这几年来,在对我厂“七·二一”工人大学的看法上,有些同志只看到“七·二一”工人大学是新学员、新班子、新学校,觉得完美无缺,什么都好。有的同志,对于学校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分主流和支流,不看现象和本质,不作具体分析,就觉得与旧学校“差不多”,怀疑它的方向。这两种看法,都是片面的,都不符合客观实际。“七·二一”工人大学七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我们对毛主席指示学习、理解还不深,贯彻执行还不够自觉,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办学虽然起步比较早,但步子不大,办学形式比较单一,我们对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而且现在也不是理解得很深了。学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我们党委的问题。上级党委和工人群众也经常对我们提出尖锐的批评,帮助我们更好地坚持正确方向。然而,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抹杀成就,攻击主流,胡说“七·二一”道路“是个形式”,我们是绝不能答应的!

在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决心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好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学习“朝农”和各地的先进经验,在回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中,狠批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及其推行的修正主义路线,坚定不移地沿着毛主席指引的“七·二一”道路走下去,努力把“七·二一”工人大学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把工厂办成一所共产主义大学校,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努力奋斗!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