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批判“知识私有”观念

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批判“知识私有”观念

中国无产阶级斗争报

https://telegra.ph/A-Basic-Book-List-Of-Marxist-Leninist-Maoist-09-10

伍其斌

1976-06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编者按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中,我们将去年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时,约来的一篇很有生气、旗帜鲜明的文章发表出来。这篇文章原准备在本刊去年第三期上发表,但在送审过程中,遭到科技界右倾翻案风的鼓吹者的种种责难,不让发表。他们极力反对开展对“知识私有”这一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批判,说什么:“什么叫‘知识私有’,是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谁讲得清楚。”这篇文章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武器,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所鼓吹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和他们所拼命维护的资产阶级法权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知识私有”这是知识分子中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一个突出表现。破除“知识私有”观念是关系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知识分子世界观改造的一个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对于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实行对资产阶级全面专政,铲除滋生修正主义的土壤具有重大的意义。

批判“知识私有”观念,巩固无产阶级领导权

“知识私有”观念是剥削阶级的一种意识形态,是为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服务的。没落奴隶主阶级的代表孔老二及其信徒鼓吹“耕馁、学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封建地主阶级宣扬“学而优则仕”,“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资产阶级则“把知识变成保护钱袋特权和保护资本对人民的统治的武器。”反动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其统治,总是垄断科学文化,鼓吹“知识私有”,愚弄劳动人民,把人们的思想控制在他们的王权之下。

剥削阶级在其反动统治被推翻之后,必然会凭借他们在上层建筑的一些“世袭领地”与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倚仗知识上的某种优势,利用“知识私有”的传统观念来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就是这种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如列宁在十月革命后不久指出的那样:“因为不能一下子就把这些剥削者的财产,把他们在组织上和知识上的优势完全剥夺掉,所以在一个相当长的期间,他们必然企图推翻他们所仇视的贫民政权。”回顾科研战线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一九五七年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叫嚣“外行不能领导内行”,提出“专家治所”等反动口号。他们以知识为资本,公开与党争夺领导权,向无产阶级专政发动了猖狂的进攻。

十几年来这场斗争从来没有止息,只不过在日益强大的无产阶级专政面前,资产阶级往往通过他们在党内的代理人向无产阶级发动进攻,这批混在党内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利用他们手中窃取的权力,时而扯起“知识私有”、“知识万能”的破旗,培植所谓有“知识”的精神贵族;时而利用商品制度,货币交换中的资产阶级法权,引诱那些世界观没有改造好的知识分子,把他们的业务知识转化为商品、货币和权力;时而刮起阵阵阴风,什么“马克思不能领导爱克斯”,什么“大老粗管不了高精尖”,什么“不懂外文不能搞科研”,抵制工人阶级的领导,对抗党的基本路线,妄图实现其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虽然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知识私有”观念受到了严厉的批判,但是直到今天,在资产阶级还“把持着”或“占优势”的某些领域,“知识私有”观念仍是他们对抗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手段。这是上层建筑特别是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部门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斗争的特点之一,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警惕。

毛泽东思想认为,对于领导权问题,不能只看形式,还要看实际内容,要看执行什么路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科研系统许多单位的领导权问题,还不能说已经很好地解决了。我们有的领导同志正是在“知识私有”这种资产阶级法权观念的影响下,维护按“知”排辈等资产阶级法权,不相信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用扩大资产阶级法权的作法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重业务、轻政治,只相信专家、权威,不相信广大群众,执行专家路线,甚至辜负党和人民的委托,把领导权拱手让给资产阶级专家。对业务领域中反映出的两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不敢去抓,划不清毛主席革命路线与修正主义路线的界限。一旦社会上资产阶级复辟思潮袭来,就很容易在一些原则问题上,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修正主义路线的回潮或复旧倾向,以至丧失这方面的领导权。可见,破除“知识私有”观念是关系到执行什么路线,关系到领导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的大问题。通过批判“知识私有”观念,才能使我们更好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批判“知识私有”观念,促进世界观改造

在知识分子中,世界观的问题常常表现在对知识的看法上,究竟知识是公有还是私有?

“什么是知识?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切知识都是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的,都是工农群众创造的。知识应该归于工农群众所有,为工农群众服务;知识应当是公有的。

解放以来,经过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广大知识分子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世界观改造上取得了很大的收获。但是“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现在多数知识分子还不能说已经完成了这个转变。”破除“知识私有”观念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中一个艰巨的课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在不少知识分子思想上“知识私有”观念仍象臭豆腐一样,闻闻是臭的,吃吃还是满香的。其中有的就拿着“知识私有”的尺子去量度自己和别人的“一技之长”,并以此作为评价一个人的主要依据和标准。对业务上“有一套”的人很羡慕,就如同小生产者那样,“总想爬上中产阶级地位。他们看见那些受人尊敬的小财东,往往垂着一尺长的涎水。”在他们看来,“只要业务上做出成绩来,其他一切都会跟着来的”,因此拼命积累知识上的财富,想在业务上露一手,搞出点名堂,“不成这方面的专家,也要成那方面的专家”,把占有知识作为要名要利要权的阶梯。“知识私有”观念这种精神枷锁,把知识分子的思想禁锢在一个以“我”为中心,以个人名利为半径的牢笼之中,视知识为私有,垄断居奇,待价而沽,追名逐利,孜孜不倦。当看到个人奋斗的道路走不通,知识卖不到高价,又消极怠工,散布“读书无用”,不看书学习,不想挑担子,不肯动脑子,成天混日子。两种表现,一个根源,都是头脑中“知识私有”观念在作怪。

知识分子在世界观上的一个根本问题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有了“知识私有”观念,就会离开无产阶级政治,就会丧失劳动人民的感情,就不可能很好地为工农群众服务。所以,知识分子要解决世界观的问题,就必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同“知识私有”这种旧的传统观念决裂。

当然,我们批判“知识私有”,并不是不要知识,更不是反对知识分子掌握知识。我们党历来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需要丰富的科学知识,需要造就一支宏大的革命知识分子队伍为它服务,所以党和毛主席一贯关怀知识分子的成长和进步,鼓励他们在正确路线指导下为革命积极掌握科学知识,钻研业务,号召他们走又红又专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我们希望广大革命知识分子振奋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向盘踞在头脑中的资产阶级土围子开火,砸碎“知识私有”的精神枷锁,冲破“知识私有”的思想牢笼,促进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激发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努力为革命钻研科学技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完全彻底地贡献给党和人民,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至于那些抱着“知识私有”观念不放,顽固地坚持资产阶级反动立场,并以知识为资本,向党伸手,要高价,拼命追求和扩大资产阶级法权,迷恋过去那种“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人,我们要向他们大喝一声:赶快回头!你们的这种思想和行为是与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相对抗的,是绝对行不通的。

批判“知识私有”观念,铲除滋生资本主义的土壤

“知识私有”观念是私有制的产物,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弊病”和“痕迹”,是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一种土壤。自从社会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产生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剥削阶级攫取了生产资料,垄断了文化知识,“知识私有”观念就开始形成。几千年来,这种剥削阶级的传统观念一直腐蚀着人们的灵魂,流毒甚广。

社会主义社会“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这些旧痕迹是“知识私有”观念得以存在和产生的政治思想根源和社会经济根源。

“旧社会灭亡的时候,它的死尸是不能装进棺材,埋入坟墓的。它在我们中间腐烂发臭并且毒害我们。”被推翻的剥削阶级为了夺回他们失去的天堂,总是拼命地宣扬腐朽的意识形态。而我们不少知识分子过去受资产阶级教育和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所宣扬的“读书做官”、“智育第一”、“知识万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毒害;因而受洋奴哲学、崇洋媚外思想的毒害,头脑中的旧意识就特别明显。这种旧意识的核心是一个“私”字,它表现在知识问题上,就是“知识私有”观念。

资产阶级法权是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重要土壤,也是产生“知识私有”观念的经济基础。

按劳分配“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反映着形式上平等,事实上的不平等,因而在获取劳动报酬上,脑力劳动优于体力劳动,熟练劳动优于不熟练劳动,受较高教育的人优于受教育较少的人。这就会使一部分人把工作能力(包括智力)看作是发财致富的私有财产,把“知识私有”观念当作猎取名利的神圣信条。

等价交换是商品流通、货币交换必须遵循的原则。这种原则反映在一部分知识分子身上便是“知识万能”、“知识私有”观念。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本身不是商品的东西,例如良心名誉等等,也可以被它们的所有者拿去交换货币,并通过他们的价格取得商品的形态。”知识本身也不是商品,但在商品交换原则的影响下,有的人也可以把知识作为资本,抬高自己这个商品的等级,以换取更多的货币、商品和权力。这样,搞研究,选课题,写论文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知识私有”观念,这种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旧的意识形态,用它“日常的、琐碎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腐化活动制造着为资产阶级所需要的,使资产阶级得以复辟的恶果。”林彪一类资产阶级野心家就是利用我们某些同志头脑中残存的资产阶级法权观念,来为他们复辟资本主义服务的。所以批判“知识私有”观念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造成使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的条件”的需要。

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进一步深入贯彻毛主席关于学习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遵循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运用无产阶级专政的力量,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批判资产阶级法权观念,不断地削弱和消除着旧社会的痕迹。科技战线也和其他战线一样,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工人阶级登上了科研领域斗批改的政治舞台,工农兵大学生源源不断地充实到科研队伍中来,科研人员到“五·七”干校轮训,下乡下厂接受工农兵再教育,开门办科研的路子越走越宽,以工农兵为主体的群众性的科学实验运动蓬勃开展……这些都是对“知识私有”等资产阶级法权观念有力的冲击和批判。它对于逐步缩小三大差别,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广大知识分子一定要遵照毛主席教导的:“要具有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精神,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完全、彻底地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对革命无限忠诚,为人民鞠躬尽瘁。”一定要坚持宪法规定的科学研究“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学习革命理论和与工农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改造世界观,自觉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与“知识私有”的旧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