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革命“拖四个现代化的后腿”吗?

教育革命“拖四个现代化的后腿”吗?

中国无产阶级斗争报

https://telegra.ph/A-Basic-Book-List-Of-Marxist-Leninist-Maoist-09-10

复旦大学大批判组

1976-01-01 红旗

在最近教育战线出现的右倾翻案风的种种奇谈怪论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论点,即所谓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拖四个现代化的后腿”。

这个论点有一定的欺骗性,似乎奇谈怪论的制造者是在那里关心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关心我国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其实不然。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要把教育革命同“四个现代化”对立起来,妄图以此否定教育革命,并进而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阻碍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翻案。

首先,对现代化强国必须作阶级分析。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也有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后者如社会帝国主义或帝国主义国家,它们确实有科学,有技术,可惜抓在垄断资产阶级手里,不抓在人民手里,其用处就是对内剥削和压迫,对外侵略和杀人。我们社会主义中国能走这条道路吗?不能。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教育界出现的奇谈怪论,对“四个现代化”说不绝口,却根本不谈要的是什么样的现代化,根本不谈社会主义道路和无产阶级专政问题。离开了社会主义道路讲现代化,那结果只能是搞资本主义的或修正主义的现代化。苏联不就是这样吗?苏联十月革命以后,一批批工农青年经过没有彻底改造的旧大学的培养,成了所谓“红色专家”,最后许多人都背叛了自己的阶级,成为搞资本主义复辟的急先锋。苏修叛徒集团的头目就是他们的代表人物。现在苏联也确实有钢铁、机器、导弹,但就在这个号称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不仅丢掉了列宁主义路线,而且在经济上也搞得一团糟,畸形发展,粮食年年歉收,劳动人民吃不饱肚子。这种“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的教训,我们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不应当忘记。

所谓教育和“四个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从本质上看,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促进还是阻碍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有很大关系,这决定于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建国以后在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统治学校的十七年中,教育不能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相反地,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统治及其后果,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起着阻碍和破坏的作用。这种状况,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才开始得到了改变。最近几年来,尽管从根本上改造旧学校还只是刚刚开了个头,但它在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方面,已经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光辉的前途。

建国以来的实践表明:拖“四个现代化”后腿的根本不是现在的教育革命,而是刘少奇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我校物理系在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对比,就是回答谁拖“四个现代化”后腿的一个有力例证。早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高潮中,我校物理系办起了一个半导体工厂,试制成了上海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但在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统治下,有些人认为理科办工厂是“野牛闯进庙堂”,硬是把它一刀砍掉了。这个系有个研究半导体的教授,整天关在实验室里根据国外半导体材料的数据研究砷化镓的能谱,对中国自己不能制造砷化镓这件事却感到束手无策。当时,有些学半导体的毕业生,连最普通的晶体管都不会做。在文化大革命中,物理系打破了从书本到书本的框框,办起了“四·一”综合电子仪器工厂,建成了从材料、元件到整机的生产流水线。这个厂在原材料上,由生产一般的单晶硅、砷化镓,发展到生产新型发光材料,在元件上,由单门集成逻辑电路,发展到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并生产了各种型号的线性电路,形成了线性电路系列,有八种电路填补了国内空白,直接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类似这样的工厂,我校已经办了三个。理科各系实行开门办学,同一百三十多个工厂、研究单位、人民公社挂了钩,把教学同生产、科研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几年来,我们先后承担了电子技术、激光、新型电光源、石油催化等尖端项目的课题,其中有上天的,有入海的,有为实现生产线自动化提供的数学模型,有在大型合成化学纤维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新型催化剂,有在医疗上具有重要用途的小型精密仪器仪表,还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识别、存储装置。一九六九年以后招收的两届理科毕业生所进行的毕业实践项目,有一大批是为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军事工业服务的,其中有七十八项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这说明,正是贯彻执行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进行了教育革命,改造了旧学校,才使教育为促进“四个现代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教育界的奇谈怪论诬蔑教育革命“拖四个现代化的后腿”的“根据”之一,是把开门办学歪曲为“实践——实践——实践”,说什么现在的大学是“不要理论”。这完全是在造谣惑众,危言耸听。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当然要不断发展科学理论。但这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论呢?旧大学的理科,关门空论,“实际不沾边,牛皮吹上天”。文化大革命前的我校数学系,走的就是“一支笔,一张纸,一杯茶”的关门研究道路,论文写了几百篇,却根本不能说明和解决生产实践中提出的任何问题。这种理论能够促进“四个现代化”的发展吗?根本不能。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实践是产生理论的源泉,也是推动理论发展的动力。正是开门办学,厂校挂钩,把数学从书斋和课堂里解放了出来,成了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科学。数学系的师生在教育革命的实践中,协同实际工作部门对某地区四百多个点的地质资料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不仅为石油勘探提供了准确选择井位的新方法,而且从石油测井的物理模型中抽象出等位面边界条件这种新的边界理论,反过来又将对勘探测量工作的实践发生指导作用。又如我校的电光源实验室,正是通过一系列造灯和试灯的实践,探讨惰性气体和金属蒸气放电规律,从而推动了化学动力学、光谱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这种来自实践的理论,在回到实践发生作用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和提高。我校正是在开门办学的推动下,不仅开展了大量与生产实践直接相关的理论研究,而且还开展了基本粒子、天体物理、泛函分析、规范场、微分方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的研究。试问:教育革命,开门办学,究竟是发展了理论还是“不要理论”?究竟是“实践——理论——实践”还是“实践——实践——实践”?只要不是被资产阶级偏见弄昏了头脑的人,是一目了然的。而那种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翻案,妄图再走旧大学关门空论的回头路的人,才真正是蓄意要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后腿!

诬蔑教育革命“拖四个现代化后腿”的人,给理科开门办学加上了削弱基础理论教学和研究的罪名。这同样是荒谬的。理科和工科各有其学科的特点,但就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点来说,理工科应当是共同的。旧大学理科片面强调自己的特殊性,关门又加锁,完全脱离了生产实践。文化大革命前,我校化学系学生学习物理化学这门课,“越学越糊涂,越学越头痛”。现在通过开门办学,师生结合工厂改革甲醛的催化剂开展教学活动,不仅研制出一种具有国际水平的新的催化剂,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甲醇和银,而且使学员较好地掌握了有关专业知识。师生共同努力,还对这门基础理论课的教材进行了改革,编出了两册具有一定水平的新的物理化学教材。不仅理科教学方法和教材的改革离不开实践,理科专业设置的改造和建设,也只有广泛接触了社会实际以后,才能真正解决得好。文化大革命前的理科专业设置,有不少脱离了三大革命运动的需要,学生毕业以后往往是“学的用不上,要用的没有学”。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学校结合社会需要创立了光学、计算机科学两个新系,以及讯息论、半导体材料、电光源、激光等十四个新专业。这些新设置的系科专业,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这都说明理科开始同实践结合起来了。这又有什么不好呢?经过教育革命,理科不再走过去那种为理论而理论的老路,开始考虑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样改造理科,怎么反而会“拖四个现代化的后腿”呢?恩格斯说过:“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自然辩证法》)这阐明了自然科学理论发展的道路。文化大革命前的旧理科,背离了在实践基础上发展理论的道路,结果是死水一潭;现在注重在实践基础上向理论方面发展,开始做到了有所发现,有所发明。这一点,随着教育革命的深入,人们必将看得更加清楚。教育界有的人断言,理科同生产实践相结合,会使“四个现代化问题解决不了”,还叫嚷“十年八年以后”见分晓。其实,用不着这么神气,你们是输定了的。

在“四个现代化”的问题上对教育革命做否定文章的人,诬蔑现在大学的教育质量“不如过去中技高”,妄图重新贩卖“智育第一”这套黑货。在他们看来,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学校只要培养有文化的人就行了,不管他有社会主义觉悟还是有资产阶级思想,也不管他成为劳动者还是精神贵族。我们则相反,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使学校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培养千百万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就必须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绝不能搞什么“智育第一”即资产阶级的政治第一。必须按照毛主席的“七·二一”指示选拔和培养工农兵学生,使他们走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成为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毕业以后决心同工人、农民一起做普通劳动者。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候,要特别警惕有的人企图利用人民要把国民经济更快地搞上去的迫切心情,重新搬出“智育第一”来对抗党的教育方针,篡改教育革命方向。我们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最根本的是要依靠广大群众,调动群众中蕴藏着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而不是靠少数人来搞。现在培养的工农兵学员,来自工农,扎根工农,有利于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战斗中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去依靠少数资产阶级的精神贵族,去依靠书呆子,那是根本谈不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凡是搞修正主义,都要鼓吹“智育第一”,都要鼓吹“唯生产力论”,都要鼓吹“技术挂帅”。我们只要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去分析这些论点,就可以揭破其欺骗性,显示出它的复辟资本主义的本质。

当前教育战线的这一场大辩论,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社会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这场大辩论不仅关系到教育革命的方向问题,而且关系到我们国家在本世纪和下世纪沿着什么道路前进的问题,关系到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的过程中能不能始终坚持阶级斗争这个纲、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我们坚信,经过这一场摆事实、讲道理的大辩论,一定能使教育战线上的广大同志弄清思想,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基础上更加紧密团结起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坚定地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