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办学 越办越好

开门办学 越办越好

中国无产阶级斗争报

https://telegra.ph/A-Basic-Book-List-Of-Marxist-Leninist-Maoist-09-10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党支部

1975-12-01 红旗

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中,我们学校批判了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按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的精神,实行开门办学,使学校开始与沸腾的三大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一九七一年,师生自己动手,艰苦奋斗,用一口大锅、一个大缸作基础,创建了校办工厂炼油车间,后来又在北京齿轮厂协助下,创建了汽车附件车间。此外,我们每年还组织师生下厂下乡,进行学工、学农,野营拉练。这就使学校的面貌为之一新。

新生事物的成长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教育这块阵地上,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还很复杂,很尖锐,主要危险仍然是修正主义。有一个时期,社会上刮起了一股风,说是学校这样办下去,不象个学校的样子,学生的质量不如文化大革命以前了。在这股风的冲击下,教育战线出现了与挂钩工厂“脱钩”、从学农基地“撤点”的倾向。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再一次学习了马列和毛主席有关教育革命的论述。毛主席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我们体会到,要执行毛主席的教育方针,就必须开门办学。如果象文化大革命以前,把学生关在学校的四堵墙内,整天埋头读死书,教育如何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呢?学生根本不接触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实际,就不能成长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样一来,教育还能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吗?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我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后的显著变化,我们认识到,开门办学,是改变“三脱离”状态、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不是坚持开门办学,是对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态度问题,是一个大是大非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决不能动摇。

思想认识的统一和提高,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继续搞好开门办学的决心。面对“脱钩”、“撤点”的倾向,我们顶住了这股风,而且采取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开门办学基地。我们自力更生,对白手起家的校办工厂炼油车间进行了设备更新,并在北京齿轮厂的协助和学校师生的努力下,不断扩大汽车附件车间的机器设备和厂房,使各种机床由建厂初期的六台增加到现在的二十六台;我们进一步巩固了与北京齿轮厂的学工挂钩,还与空气调节设备厂建立了挂钩关系,保证每月有三个班的学生到这两个厂学工。我们还巩固了在顺义县马坡公社的学农基地,并且和我校毕业生插队地点延庆县城关公社以及近郊东升公社塔院大队四队建立了挂钩关系。去年,我校师生自己动手,艰苦奋斗,又创建了一所农村分校。此外,为了学军、学商,我们还与一些部队和商店建立了联系。

在开门办学过程中,我们始终把转变学生思想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参加实践,学习理论,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大大促进了学生政治觉悟的提高和思想感情的变化。有一个同学,刚下乡时与老贫农同睡一个炕,他嫌大爷脏,不愿挨着睡,总想离远点。第二天,小组的同学开座谈会,请贫农老大爷参加。这位老大爷在会上回忆了苦难的家史和解放后生活的变化,使那个同学受到很大教育,从此他不再嫌老大爷脏了,并主动给他家挑水,扫院子。今年夏季学农拉练,我们组织学生学习马列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语录,同学们认识到,学农拉练是走毛主席指示的知识分子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也是缩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具体行动。大家看到广大贫下中农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冲天干劲,很受感动,决心向贫下中农学习。同学们夜里偷偷爬起来到场里和贫下中农一起夜战,下雨天不约而同地跑去抢场。看到学生这些进步,贫下中农很高兴。学生们的这些变化,是思想感情的变化,是世界观的变化,这只有在开门办学的大熔炉里才能产生,关在教室里根本不会出现。

有人说,开门办学后,学生学到的知识少了。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什么是知识?毛主席指出:“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学习这些知识,读书是很重要的。但如果根本不接触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际,书本上的知识就很难学懂,即使死记硬背一些空洞的条条,也不知道如何应用,更不用说根据新的经验丰富和发展原有的知识了。现成的书本知识,对于没有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来说,还是片面的。“而要把革命事业做好,没有比较完全的知识是不行的。”开门办学,正是使学生学到比较完全的知识的重要途径。我校学生通过学工学农,大多数都会插秧、间苗、施肥、割麦、脱粒、开车床、炼机油,在农村分校的学生还会养猪、养鸡、养羊、种菜、脱坯、盖房,难道这些不是知识吗?这些知识,过去在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统治下的旧学校能学到吗?更重要的是,学生有了感性知识以后,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书本上的理性知识,并把它变成自己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我校学生通过学军,实际参加了一些炮兵测量活动,此后再学习三角、几何等数学课,就不感到那么抽象难懂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帮助当地社队对水渠改道工程进行实地测量,选出最合理的方案,绘制出工程规划图,计算出工程土方量及所需要的劳动力、劳动日。贫下中农说:“这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这个例子说明,学生要学习那些真正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有用的知识,并且做到学了会用,学校就必须开门办学。

开门办学是不是不要文化课呢?不是。有的人把开门办学与社会主义文化课的学习对立起来,似乎要学文化课,就不能开门办学;要开门办学,就不是以学为主了,这恰恰是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流毒。开门办学,只要有明确的要求、制度和具体的措施,不仅不影响学习文化课,反而能够促进学科的教改,促使小课堂教学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关门办学时,师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即使书本上有一些联系实际的内容,教师在讲解时也很难讲得生动、具体,结果仍不免是教室里炼钢铁,黑板上种庄稼。在文化大革命以前,五年级解析几何讲等速螺线,教师举苍绳爬唱片为例来讲轨迹方程,严重地脱离实践。现在,教师用车床上的三爪卡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卡盘上的三个爪为什么可以同时伸缩,以保证加工零件的中心始终位于卡盘中心线,学生在校办工厂和北京齿轮厂学工时都在车床上干过活,对这种情况很熟悉;教师在课堂拆开卡盘让同学看清内部构造,并且组织学生自己动手拆卸与安装,然后进行分析,用极坐标法写出这一曲线方程,再进一步利用等速螺线的性质,进行几种规格凸轮设计。这种教学,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小课堂的结合,理解与应用的结合,学生看得懂,记得牢,用得活。文科的教学,也注意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三年级语文课作文写商业战线上的新人新事,学生到地安门商场边劳动边调查,写出了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的好文章。这和开门办学以前学生写的那些空洞无物的作文,恰成了鲜明的对照。事实说明,开门办学不是不要文化课,而是使社会主义文化课上得更加生动活泼,理论和实际联系得更好。

由于实行开门办学,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显著提高,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这就有利于学生毕业后上山下乡,走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我们组织学生学农,比较注意从思想上、文化上、身体上、生活上为将来扎根农村作准备。我们经常请社队干部、贫下中农、回乡和插队知识青年座谈,开展革命大批判,学生受到很大教育。七三届和七四届学生毕业时,绝大部分都能自觉地报名到远郊区延庆县插队落户。有一个学生,他的哥哥、姐姐都上山下乡了,当组织上准备留他在城里工作时,他说:哥哥、姐姐上山下乡代替不了我,我们青年人都应该走毛主席指引的路。他坚决到远郊区插了队。学生到农村后,绝大部分都表现出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能同资本主义倾向作斗争。同时,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也一届比一届强。一个担任养猪工作的学生,平时刻苦钻研,初步试制成功一种新饲料,既营养丰富,又节省粮食,受到社员的好评。经过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的锻炼,有些学生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许多学生担任了理论辅导员、拖拉机手、会计、电工等职务,在改造自己的同时,为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贫下中农说:“这样的学生,来多少,我们要多少。”

新生事物总难免有缺点和不完善的地方,在发展过程中也会走一些弯路。我们对开门办学的认识是不断加深的。从现在的情况看,我校开门办学的步子还迈得不够大,在大、小课堂的结合上,也还有做得不够的地方。但这些不足之处,是前进中的问题,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目前,我们学校教育革命的形势很好。师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热情很高。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教育方针,不断批判修正主义的教育路线,不断总结经验,就可以使开门办学越办越好,就可以进一步夺取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新胜利。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