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苏哈列夫卡”和改造教师队伍

封闭“苏哈列夫卡”和改造教师队伍

中国无产阶级斗争报

https://telegra.ph/A-Basic-Book-List-Of-Marxist-Leninist-Maoist-09-10

郑伊

1975-06-20 延边大学

一九二〇年底,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所做的《关于人民委员会工作的报告》一文中指出,为使资本主义不回到俄国来,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权必须封闭“苏哈列夫卡”。

“苏哈列夫卡”是莫斯科苏哈列夫卡广场上的市场。在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它是资产阶级投机倒把的黑市的中心。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国内剥削者已被击溃,可是还没有被消灭,他们人未死,心还在,进行垂死挣扎,在经济上利用苏哈列夫卡市场进行投机倒把,贩卖粮食,配合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白匪的武装叛乱,妄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苏哈列夫卡”由此而成为投机倒把的同义语),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对于资产阶级在经济上这种猖狂进攻,给予了迎头回击,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的前夕,根据莫斯科苏维埃主席团的决议,立即封闭了“苏哈列夫卡”。

在客观上运用无产阶级专政的铁的手腕来封闭“苏哈列夫卡”那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在主观上即“心灵上和行动中”封闭“苏哈列夫卡”却要费很大的气力。正如列宁当时讲的那样:“‘苏哈列夫卡’被封闭了,但可怕的并不是已经被封闭的‘苏哈列夫卡’。被封闭了的是苏哈列夫卡广场上的旧时的‘苏哈列夫卡’,封闭它并不困难。可怕的是活在每个小业主心灵上和行动中的‘苏哈列夫卡’”列宁这一教导指出了: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不是阶级斗争的结束,而是在新形式中继续。无产阶级决不能因为胜利而停下脚步,而是要继续努力作战,这就是在一切领域、一切阶段中,坚持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用无产阶级思想占领一切领域,尤其是要封闭活在小业主心灵上和行动的“苏哈列夫卡”,即那种发财致富的投机心理。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联系教育战线上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实际与改造教师队伍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学习列宁这一论述,是有着深刻现实意义的。

事实正象列宁讲的那样,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在各个领域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在政治上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在经济上剥夺了资本家的生产资料为全社会所有。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但是,社会主义社会毕竟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而这些痕迹的存在,就给“苏哈列夫卡”留下了得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列宁指出:“我国革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它没有立刻超出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它让现有的力量有发展的自由,而这些现有的力量乃是小资产阶级的力量,它们的口号是‘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这个可恶的资本主义口号,除了有利于高尔察克和旧资产阶级复辟以外,不会有任何好处。”情形也正是这样。你看,千百万小业主正在用他们日常的、琐碎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腐化活动制造着为资产阶级所需要的,使资产阶级得以复辟的恶果。就是他们自身每天都有变成资产阶级的可能。而这些正是无产阶级所不能允许的,这就使他们那种发财致富的心理受到了很大刺激,活在他们心灵上和行动中的“苏哈列夫卡”使他们不甘心这样地下去,而是用那种投机的心理去找机会捞一把。“这个‘苏哈列夫卡’,是资本主义的基础。”当他们带着这种目的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对社会主义不能不起危害作用。所以,“必须封闭这个‘苏哈列夫卡’。”否则,资产阶级就会利用它来向无产阶级挑衅,资本主义复辟将是随时可能的。

列宁指出,要使动摇于两个阶级之间,与小业主阶级相适应的知识分子不起有害的作用。他说:“新式的国家已经建立起来了,在这个国家里,人们已经有可能去镇压剥削者,有可能去镇压这些因旧日的钱包和旧有的知识而显得强有力的极少数人的反抗。教授、教师、工程师将自己的知识变为剥削劳动者的工具。他们说,我们愿意以自己的知识为资产阶级效劳,不然我就不做工。”知识分子人数虽然很多,但是不能构成一个阶级而独立存在。在资本主义社会,它依附于资产阶级,成了既能替资产阶级创造利润,又不会惊扰资产阶级的安宁和悠闲的奴仆。资本主义社会的那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为我”的做人“诀窍”在这些人的心灵上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他们中间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总是因循守旧地把知识作为资本,他们总是被“劳心者治人”的资产阶级偏见束缚着。他们读书就是要做大官,发洋财,进而成为骑在劳动人民头上的精神贵族。为了达到这样目的,他们不惜一切,挖空心思地想把知识垄断为己有。因为“在私人生产者的社会里,训练有学识的劳动者的费用是由私人或其家庭负担的,所以有学识的劳动力的较高的价格也首先归私人所有”。在这些狭隘的眼界里,知识就是商品,知识就是货币,占有知识的人本身也是商品,这个商品价格的高低按掌握知识多少而定。这在资本主义社会来说,那当然会被资产阶级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这种“知识私有”观念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在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后的一个短时期内,无产阶级还不可能马上建立起自己的一整套的教育体系,也没有一支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因此,就必须“要善于吸取、掌握、利用先前的阶级的知识和素养,为本阶级的胜利而运用这一切。”这就在客观上给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留下了钻空子的机会。另外,“教师群众接受了资本主义文化遗产,浸透了这种文化的缺点,在这种条件下他们不可能是共产主义的教师”。因而,他们决不会把自己的那片毛附在无产阶级身上。相反,而是用资本主义商品交换原则和“为我”等资产阶级的毒菌去传染人们。另外,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尤其是“知识私有”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它是千百年来就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一种剥削阶级传统偏见,不可能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立即消失,这也决定了它在我们中间腐烂发臭毒害我们。当然,革命知识分子就总体而言是热爱党,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但是他们中间的一部分那种惯有的争名逐利的投机心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不可避免地要暴露出来。当老奸巨猾的资产阶级分子实际上“把知识当作专利品,把知识变成他们统治所谓‘下等人’的工具。他们利用他们的知识来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公开反对劳动群众”的时候,就鼓吹起“知识私有”、“文化至上”的口号。这时,活在这些知识分子心灵上的“苏哈列夫卡”立即和这个口号一拍即合了。他们虽然在社会主义的学校里,却用小生产的方式去工作,靠那一桌一椅,关起门来抠书本,把知识做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互相保守,文人相轻,争名逐利。这种“知识私有”观念就是资产阶级在教育阵地上的土围子,是地地道道的资产阶级法权观念,也就是活在这些和小业主阶级相适应的知识分子心灵上和行动中的“苏哈列夫卡”。我国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资产阶级就是利用了这个土围子向无产阶级专政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猖狂进攻。

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尤其是批林批孔运动以来,“知识私有”这个资产阶级的土围子遭到了无产阶级的猛烈冲击。广大的知识分子在这样一场革命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路线教育,改造世界观的自觉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商品制度、货币交换和按劳分配这些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仍然给活在某些知识分子心灵上的“苏哈列夫卡”留下了继续生存的土壤。这些知识分子中间的一些人还跳不出资产阶级的小圈子,他们往往把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看成是按“知”分配的根据。他们自以为有了一点知识,就觉得了不起,昂首翘尾,待价而沽。某些教员把课堂当成商场,自己当商品,拿知识做买卖。有些身为马列主义政治课的教员,居然把自己的理论也作为“经商”的资本,当成商品来出售。某些教员不爱参加政治活动,却热衷于搞学术研究;给学生讲课时漫不经心,外出作什么学术报告却劲头十足,他们要用“知识私有”这块砖敲开名利的大门。这种资产阶级的法权观念也侵入了在文化大革命后进入大学的青年教师当中,有的开始羡慕起那些垄断知识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来了,只顾钻研业务,却忘记了世界观的改造,对教育革命漠不关心。在一些工农兵学员中,还认为到大学来就是拿着红口袋装知识,认为有了知识才算有真本事,到哪里都吃得开,用得着。

列宁在《关于人民委员会工作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在战场进行斗争并且顺利地取得了胜利,使我们的精力增加十倍的一个强大的推动力就是对于危险的认识。现在,我们对“知识私有”观念也必须当做危险来认识。不能否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知识分子改造世界观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经过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使知识分子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有很大提高。但是必须看到,还有一部分人象“套中人”似地迷恋在“知识私有”的土围子中。“资产阶级没有打消复辟的念头,没有放弃恢复自己的统治的尝试。”“知识私有”观念在教育阵地上根深蒂固,盘根错节,资产阶级正是利用它来作为恢复自己统治的尝试。要看到“知识私有”观念是从资本主义私有制中产生出来的,同时又为私有制服务。私有观念表现在经济领域里是资本家占有的大量的生产资料,表现在教育文化领域里是少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独霸科学文化知识。它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起着破坏瓦解作用。它用私有制反对公有制,企图维护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因素,使私有制复活起来;它毒害教师队伍,是束缚广大知识分子的精神枷锁;它腐蚀人们的灵魂,诱使人们去追求名利地位,升官发财;它严重地破坏了教育革命,阻碍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扩大了三大差别。所以,“知识私有”观念是维护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思想基础,是资产阶级在教育战线上实行反革命专政的有力工具,是产生资本主义的温床。

毛主席最近指出,对于资产阶级法权“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毛主席的重要指示,为我们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破除“知识私有”观念指出了一条明确的方向。不限制,那就势必会产生一小撮精神贵族,就会由知识上的垄断进而谋取在经济上、政治上的特权。那时,旧时的脑力劳动者统治体力劳动者的状况又会重新出现。我们不能听任这种“知识私有”思想再继续泛滥下去,必须封闭这个“苏哈列夫卡”。否则,资产阶级就会从教育阵地上打开缺口,资本主义的逆流就会冲进来,无产阶级专政就会有被颠覆的危险。

要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封闭教师心灵上的“苏哈列夫卡”,首先要遵照毛主席“实现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必须有工人阶级领导,必须有工人群众参加”的伟大教导,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发挥工人阶级对教育革命的领导作用。认真执行党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知识分子要提高改造世界观的自觉性,在把学校改造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的斗争实践中,努力使自己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战士。

在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对知识分子的改造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毛主席一贯关心、重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和进步问题,指出:“为了充分适应新社会的需要,为了同工人农民团结一致,知识分子必须继续改造自己,逐步地抛弃资产阶级世界观而树立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现在多数知识分子还不能说已经完成了这个转变。”从教育革命发展的需要来看,原有的教师队伍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都还不能适应。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的一点就是要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搞清楚。要用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去深入批判孔孟之道,批判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批判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广大教师要坚持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政治上接受再教育,业务上进行再学习。知识分子只有走到工农中间去,才能吸取丰富的政治营养,来改造他们自己在很多方面接近于小资产阶级生存的谋生条件,才能跳出商品经济的框子和资产阶级个人的小天地。“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教师只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才能搞好教改。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把三大革命当作课堂,联系实际进行教学。要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努力缩小三大差别。知识分子要劳动化,劳动人民要知识化,大力普及文化教育。

“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只有铲除滋生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的土壤,才能为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开辟前进的道路,无产阶级也只有在批判旧世界的过程中才能创造新世界。我们相信,广大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认真学习,一定会在把学校改造为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的斗争实践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