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要为工业生产服务——山东工学院的调查报告

工科院校要为工业生产服务——山东工学院的调查报告

中国无产阶级斗争报

https://telegra.ph/A-Basic-Book-List-Of-Marxist-Leninist-Maoist-09-10

1975-05-01 红旗

山东工学院为了贯彻执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教育革命的过程中,把面向地方工业生产,坚持为中小工业服务为主,作为开门办学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几年来,他们在这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地方工科院校要为工业生产服务,就必然涉及到要不要为中小工业服务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山东工学院党委的认识是经历了一个斗争过程的。

早在一九五八年的教改中,这个学校就曾有过为地方工业服务的设想。但是,由于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干扰、破坏,这种设想未能实现。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学校党委对旧教育脱离无产阶级政治,脱离生产劳动,脱离工农兵群众的实质和危害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们在一九七〇年,即第一届工农兵学员入学之前,组织干部、教师进行了一次比较广泛的社会调查。通过调查,他们认识到,地方工科院校面向中小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建国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中小工业发展很快。在山东,中小工业占整个工业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产值占百分之七、八十。这些中小工业多数担负着支农任务,尤其是地、县以下的许多中小工厂,更是直接为农业服务的。从发展的观点看,现在的中小工业将来也会变成大工业。中小工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包括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热处理专业调查发现,全省有五千多名从事热处理的人员,只有七百多人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还有四千多人虽然能够进行一般操作,但缺乏理论知识,因而影响了工作水平的提高。这些人绝大多数都在中小工厂,急需培养和提高。中小工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要求地方工科院校在向大工厂开门的同时,要更多地考虑中小工厂的需要。

但是,有些人却从陈腐的等级观念出发来看待社会主义的工业企业。他们瞧不起中小工业,说它们是“又土又穷”,“向中小厂开门办学,不符合大学的方向”。工学院党委认为,我们讲方向,首先要讲政治方向。技术工作是为政治服务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技术工作就会走到邪路上去。社会主义的大工业和中小工业,只要它们认真贯彻执行无产阶级的办企业路线,尽管它们在规模上、分工上有所不同,但却没有贵贱之分。作为地方工科院校,如果对大量存在和迅速发展的中小工业漠不关心,那它就不能很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正确的方向了。

为了逐步适应整个工业特别是中小工业日益增长的需要,工科院校必须冲破旧大学的框框,使教学从高楼深院里解放出来。这是为工人群众掌握现代工业技术,加速劳动人民知识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短训班紧密结合中小工厂生产中急需解决的课题组织教学,灵活多样,时间短,收效快,是多快好省地提高工业技术水平的一个很好的办学方式。山东工学院自一九七一年以来,举办为地方工农业生产服务的各类短训班一百五十四期。仅三年的时间,就培养学员一万一千二百二十多人,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十几年这个学校毕业生的总和还要多。机械制图短训班,从济南一些小厂招收了一百零三名学员,经过一个半月的学习,大部分回厂后担任了制图测绘工作,有些成为技术骨干。在数字程序控制线切割机短训班上,来自济南、淄博、德州、菏泽等四个地、市的二十多名学员,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试制,经过半年多的时间,不仅掌握了程控技术理论,而且试制成功五台程控机,结业后带回本地区作为样机推广。

开始的短训班,是根据个别单位的需要一个个举办的。尽管短训班象滚雪球一样地发展起来,广大中小厂和人民公社仍然觉得“不解渴”。怎么办呢?学校党委主动同省和地区有关工业部门协商研究,在他们的支持下,有计划地在全省分地区举办各类专业短训班,由学校派出教师,提供教材,帮助地、县训练技术师资,再通过他们到基层办学。几年来,热处理、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已分别为九个地、市举办了短训班;内燃机专业也在一些地、县举办了短训班。按照现在的速度,这几个专业可在最近几年内按地、县把急待训练的技术骨干轮训一遍。此外,他们还积极帮助工厂举办“七·二一”工人大学,帮助地、县举办“五·七”大学,并从十个地、市的工厂中招收了八十多名学员,专门为厂办大学培养数学、力学、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等方面的师资。这样,就可以促进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形成一个工业技术教育网。

普通班的大部分专业克服了过去那种只求“大、洋、全”的倾向,在专业方向、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作了相应的改革。学员进校后,一、二年级有二分之一的时间,直接到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学工,学农,学军,进行现场教学;三年级有三分之二时间到中小厂开门办学和进行毕业前的综合实践锻炼。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都注意联系地方工农业生产实际,考虑到中小厂的要求。汽轮机锅炉专业过去的教学内容只适合大电厂的需要,而对中小厂大量需要的工业锅炉很少考虑。这个专业的师生在开门办学的过程中,了解到工业锅炉生产的现状和需要,立即修改了原来的教学计划,增设了工业锅炉内容。结合典型任务组织教学,是改革普通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铸造专业了解到潍坊发动机厂急需一种高效混砂机,就以这种混砂机的设计作为典型任务组织教学,既帮助工厂解决了生产中的问题,也较好地完成了理论教学任务。现在,山东工学院已同七十多个工厂挂了钩,扩大了校外教学基地。工厂把教育革命当作自己份内的事,厂校关系越来越密切。去年一年,山东工学院绝大部分师生,分赴挂钩厂和其他中小厂,结合教学,参加和完成的工业设计、试制项目达三百个。通过这些初步改革,学校党委认识到:只有使各个教学环节,同三大革命运动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员在校学习期间,摆脱资产阶级形而上学和烦琐哲学的束缚,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才不至于把朝气蓬勃的工农子弟培养成书呆子。

但是,有些被旧学校“正规化”束缚着头脑的人却不赞成这么做,说什么大学是搞“提高”的,这样搞法“不正规”,“哪象个大学样子”。这种论调曾迷惑了一些人。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广大师生批判了林彪和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并结合开门办学过程中的斗争实际,对这种思想和其他因循守旧的思想进行了分析批判,使更多的人坚定了改造旧大学的信心。广大师生认识到,怎样看待正规和不正规,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标准。资产阶级认为那种关门办学的学院式教育“最正规”,但是,无产阶级就是要打破这种把人们训练成资产阶级奴仆的所谓“正规”。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旧工科大学也是很讲究“正规”、很强调“提高”的,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学的是工,却缺少工人阶级的思想感情,实际本领并不多。他们学得一些书本知识,就自以为高人一等,鄙薄生产劳动,一心向往当工程师。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执行“智育第一”、“技术挂帅”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脱离三大革命运动的实际,搞关门“提高”,背离了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提高”到资产阶级的方向上去了。这是一个很深刻的教训。我们的工科院校并不是不要提高,而是要不断提高。但是这种提高,不是关门提高,不是把学生“提高”到资产阶级那里去,而是要沿着无产阶级的方向提高,把工农兵学员培养成“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把面向中小工厂普及科学技术的任务放在重要位置,我们的提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中小工业有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需要专门的科学研究才能解决。坚持为中小厂服务为主,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提高科研水平,一句话,是完全能够搞好提高的。这个学校的师生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科研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从山东地方工业生产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中,选择若干研究项目,经过教师、学生和工人的共同努力,突破了一些比较重要的技术问题。如超高压输电线路半导体继电保护成套装置、1.5瓩轻型发电机组等,已在一些地区使用和推广。厂校合作完成的高铝耐热铸铁、密齿端铣刀、精锻锥齿轮和半封闭250瓦拖拉机用发电机等项目已在生产中应用。几年来,这个学校承担的科研项目,有百分之六十是直接为中小工业和农业服务的。这些项目大都是与中小厂的产品和技术改造的方向对口,与学校的专业对口,不但使一些中小工厂获得了先进技术武装,也有力地促进了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山东工学院党委坚持以阶级斗争为主课,在开门办学中注意克服那种单纯从专业课教学的需要出发,忽视政治的错误倾向。他们除根据一定的政治任务组织师生参加社会上的阶级斗争以外,还特别注意引导结合教学任务下厂的师生,和工人群众一同参加生产劳动,一同批判资产阶级,使广大师生在现实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中不断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提高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和改造世界观的自觉性。许多中小工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扬了“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的精神,同修正主义的洋奴哲学、爬行主义形成鲜明对照。这种革命精神使师生受到了极大的教育和鼓舞,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为革命而教和为革命而学的积极性。

一九七四年八月,这个学校的六百五十多名首届工农兵学员毕业,绝大多数分配到中小工厂。许多工厂反映,这批毕业生同旧大学的毕业生相比,有显著的不同。从政治思想上看,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具有较高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敢于同修正主义、资本主义进行斗争。他们的资产阶级等级观念较少,较多地保持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他们不因为上了大学就高人一等,而是愿意回到基层去,回到工人中去。他们较少保守思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有奋发图强、改变地方工业面貌的决心和干劲。机床制造专业一位工人学员毕业回厂后,刻苦地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参加劳动,加班最多,但是从来不计报酬。厂里要他脱产当干部,他仍坚持当工人。工人们称赞他上了三年大学,工人阶级的本色没有变。从业务水平上看,这批学生既能动口又能动手,具有一定的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电机制造专业的八十一名工农兵学员,在第二学年就参加了一项重要的电机设计工作。在工人和教师的指导下,经过二十多天的奋战,每个学员拿出了一至三个设计方案。经过有关部门举行的大型审查答辩会,又从中选出了一部分方案进行试制,出色地完成了这一设计任务。这些都是旧大学无法比拟的。

“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过去这个学校的不少教师,只注重书本理论,轻视实践经验,在思想感情上与工农格格不入。开门办学初期,思想阻力较大。学校党委遵照毛主席关于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注意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他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社会,在开门办学的过程中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进行业务上的再学习,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个教研室副主任,过去专从书本里找研究题目,一心想成名成家。在开门办学的实践中,他有了广泛接触工农群众的机会,加强了思想改造,树立了为三大革命运动服务的思想。三年来,他参加办短训班,跑了全省不少地区。一些中小工厂要求他帮助解决技术问题,他从不推脱,而是满腔热情地和工人一起并肩战斗。广大教师还通过各种形式办学,初步扭转了理论脱离实际的局面,开始树立了实践第一的观点,增强了感性知识,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教学本领。开门办学,也促进了教师队伍成分的变化。凡是在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进行的教学活动,都聘请了一定数量的工人担任教学工作。同时,还聘请了一部分工人到校内担任专职教师。几年来,这个学校从挂钩厂中聘请了二百三十八名专职和兼职教师,给教师队伍掺了沙子,这对用工人阶级的面貌改造学校,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东工学院的党委和革命师生员工决心以朝阳农学院为榜样,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使学校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教育局调查组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