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說書〉

〈聞說書〉

For kimchi3377


00.


  顥水瀺灂欺葉蓮,辰光旖旎攜蝶翩,烏衣月裳共載舟,映湖似鏡雙對仙。



  一入江南知水暖。

  茶煙裊裊,潤清嗓無痕;說書朗朗,引聞者無蹤。甫聞此鎮一說書老者口齒了得,向以茶占作輔、以口才為本揚名,上官兄弟恰巧聞得一二,然今既入鎮自當一探究竟。

  

01.


  「常言道,自古雙生降世就如天壤別,生的人家對了便是兩儀諧暢,和氣所致;生錯了那其一便是災星禍世,不得而生。」只見白鬚老翁沉聲訴來,一手執扇隨語調頓挫起伏、一手緩緩捋著長鬚,「相傳這當朝太子便為雙生,大夥兒皆知,這做皇帝的自然只有一位可繼承龍椅,那這雙生太子莫不是只得留其一?再繞回前頭,這太子咱們也只見過一位啊,那麼另一位呢——」月裳少年抬眸見老翁頓了須臾,還未待來下文便先聽來身側一語。


  「怎麼想來聽書了?」烏衣少年馬尾高束、捧著茶盞問道,一雙凌冽眉眼落於身側人時卻是柔了幾分,鳳眼似含進大半春色光景。

  聞言,上官以辰稍稍側首,以掌遮口朝他附耳道:「我聽聞——這說書人是這鎮子最有名的,想著總聽戲也聽膩了,不如就來喝盞茶、聽聽書。」四瞳相望似如鏡、原是雙生雙孿花,他彎著與一旁少年如出一轍的丹鳳細眼,有些妖嬈卻不失溫潤。爾後又見他啟口:「說來也奇,今個兒恰遇上這雙生太子的故事,顥陽你說,這不挺巧嗎。」

  「是挺巧。也好,你想聽我就陪你聽罷。」


  「原來啊——那另一位太子是被皇后給悄悄救下了,冒著大不敬的風險也要保住自己的骨肉。」老者朗聲再起,聽者屏息相待、專心一致,甚或將他人的呼吸都聽得一清二楚,「可這當朝皇帝偏篤信太卜之言,愣是狠了心眼要置其子於死地,便趕在夜裡派了殺手前去取得太子之命。」

  忽地,老者扇子落案、啪的一聲驚醒眾人,能見他先是用著其烏黑而透亮的黑眸環視眾人一番,才壓低聲續道:「但未曾想,這小太子似是福星高照,在皇帝派來的殺手下留有一絲呼息。大抵是那殺手覺著取襁褓小兒的命不過覆手之事,竟是絲毫不留心,他便將太子隨意棄置荒山野嶺間,任其自生自滅。孰知,小太子也真是吉人天相,恰遇上一老夫婦途經給救了回去,便如此將其養大成人。」

  「然,數載時間不過晃眼,雙生太子皆已長成翩翩公子、亦及入朝之齡。」老者捧起茶盞抿下一口茶、稍稍潤了潤乾澀的嗓,於這空檔,上官以辰纔捨得將目光分一些給身側人,可未曾想,這麼一瞥就恰對上了上官顥陽早已投來的視線,惹得他心頭一震,「看什麼呢,我臉上有東西?」


  上官顥陽只是搖首,後朝老者看了一眼,又問道:「你覺得這故事裡的雙生太子會是什麼結局?」

  上官以辰愣了一霎,說實在他未想過這問題,因他既聽故事便只溺在說者侃侃言語間、隨其遞進,並以己之情感相融;可上官顥陽不同,即便結局未知,他總會藉此設想、深慮,亦加以猜測而有了根基,而非單單空洞地聽著。

  「自然是美好結局啦。」上官以辰笑答,指尖敲著茶盞杯緣、面上盡是認真思慮,「他們會重逢、相認,成為彼此最真摯的家人及好友。」


  「——就同我們一般,不會分離。」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倆聲齊落,可上官顥陽卻只聽得身側人所道,似是屏去外界雜鬧般,僅聞尾句話語繚繞耳際,久久不散。半晌,才見他嘴角噙著淺淡笑意,「我也這麼想。就同我們一般,不會分離。」他呢喃著相同字句,聽上去似回味、似答覆,其面上冷峻於此刻更如遇春冰霜,綴辰暮微涼、浸良人心脾。


  「走吧,結局我們下回再來一起聽。」上官以辰起身整了整衣擺,於暮光恍恍下,上官顥陽竟有那麼一剎覺著他真如星辰、一身眴煥。待他回神,便瞅見上官以辰已站在門口、朝自個兒叫喚:「發什麼愣,走啦——」


  恰如辰光耀心間。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