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明室》

读《明室》


Mako Shan

什么是明室?

想要读《明室》这本书,主要是被「明室」这个名字吸引,大概因为上海的明室书房,不过明室书房的名字来自佛教用语「明窟」,意为修行之地,明室的主人谢旺说:“由于在城市,就把窟改成了室”。明室书房也是呼应,一面墙摆满了佛教相关的书,对面摆满了激进思想的书,比如嬉皮士相关的。

回到《明室》,这是一本讲摄影形而上的书,书中的明室是一种转绘仪,作者在书中提到:

根据摄影的技术起源,说到摄影就会想到暗处理,是错误的。应该说明室(发明摄影之前,描摹一个东西时用的是转绘仪,通过仪器上的三菱镜,一只眼睛看着要描摹的东西,一只眼睛看着纸张,这种仪器叫做明室);
neolucida.com/history
1806 年,William Hyde Wollaston 为Camera Lucida申请了专利,该装置的原理很简单:一个可调节支架上的棱镜。当艺术家透过棱镜往下看时,他们看到的是眼前的世界,再加上他们在纸上的手,完美地叠加在一起。

这项技术是非常简单的增强现实功能, 现在还有应用到战斗机和汽车的抬头显示,可以在屏幕提示速度和导航。


转绘仪是很明显的向通用化跳转的例子,从物理世界再次回到真实世界,需要受限于化学的反应世界,但是从物理世界向电子化的世界跳转,摄影呈现了一个繁荣的新高度,人人都可以 摄影。

摄影的本质

作者一直关注摄影的发展,他认为摄影具有表现完全真实的世界的独特潜能,作者在最后强调,整整一本书其实只说了一件事:摄影的本质是「这个存在过」。

在摄影之前的绘画或者其他形式,没有带给作者这样的感受,但是照片带来一种形式的幻觉,感觉上这个东西已经不在那里了,但另外一个层面这个确实存在过。


作者还反思了为什么会对某些照片感兴趣,有两个共存的要素:

  1. 照片具有的鲜明符号意义,他定义为 Studium (意趣),通过道德和政治修养的理性中介产生
  2. 纯粹依赖个人的意义,它刺穿了观众,他定义为 Punctum (刺点),但这种个人意义很难传递给其他人

作者引用布朗绍的话:

影像的本质全然是外在的,没有内里的东西,可是,比起最深层次的想象来,影像的这种本质更难以接近,更显得神秘;它没有意义,却能唤起各种更深层次的意义;它是不能显现的,却明白无误地摆在那里,因为它的这种若有若无具有吸引力和蛊惑力,就像个歌声诱人的美人鱼。

象征与意义

象征是用具体的物象来表征特定的蕴涵,通过感性的证象指向理性的意义。比如对于中国人,龙的形象更是一种符号、意绪和情感。象征的产生是取决于相应的语境,往往是在同一文化成员之间。

人能够感受到事物背后的意义,是人类文化实践的产物,比如可以从鲜花感受到浪漫,事物本身没有与生具有的意义,但通过人对事情的关照-所见、所思、所闻、所感以及所思、所想,并经过不同的表征方法以及媒介将其传达出来- 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拍摄出来等,事物才有了意义。

事物的意义或者依托与词语的议论抒情,或者凭借于故事的叙述和形象的塑造。

随着人类意指实践行为的不断进度和丰富,产生不同的媒介:口语、文字、绘画、摄影、音乐。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人是符号化的动物,整个人类文化的历史就是不断制造和使用符号的历史。人类制造和使用符号的历程,从具象到抽象,经感性进而理性,由实体导致虚拟。

从最早的洞穴画还有甲骨文的视觉符号,人类已经学会依视觉感知世界,演变到绘画,变成一种记录手段和艺术创作的形式,但是绘画徘徊在似与不似之间。

关于似与不似,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理念是不同的,图拉图贬斥艺术远离真实,只能是仿造事物表象的一种复制,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是于摹仿中有所创造的一种对真实的再现。

但摄影技术的发明,绘画像是镜子一样的时代结束了,某种意义上,摄影刺激了印象主义的诞生?

早在 1816年,法国人尼普斯就是要氯化银感光纸记录了一个非永久的黑白相反的负像,但没有找到正像的感光材料,时隔10年之后,尼普斯找到了一种能溶于淡紫色油中的沥青,将其涂在锡铅合金做成的底板上,但是需要长达8个小时的曝光,直到1839年,才找到有实际价值的感光材料—达盖尔银,还是需要5-12分钟的曝光。

巴特在《明室》也提到早期拍摄经历:拍第一批照片的时候,要强制照相的人在充满阳光的玻璃天棚下长时间地摆姿势:变成客体是个痛苦的过程,就像做了一个外科手术,当时发明了一种被称为枕被的器具,属于假肢一类的东西。

难怪巴特会说,照片上那不是自己。

参考

  1. https://neolucida.com/history
  2. 《可视的文化-影像文化传播论》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