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户口赶走的孩子:吃苦!才能回到北京...|马各庄田野

被户口赶走的孩子:吃苦!才能回到北京...|马各庄田野

Matters

文/Hydroblading

导语:前一阵子疯传的“后浪”视频许诺了一幅“个人奋斗改变命运”的图景。但改变命运”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个人命运总是受制于充满缺位、不平等,乃至压制的社会结构。近期,我们将刊登一系列有关教育、青年生活、阶级再生产的文章,以求洞窥21世纪中国“后浪”真实的处境。如果你愿意提供素材或参与讨论,也欢迎留言联系我们!
本文取材自一篇人类学毕业论文,从2018年起,作者对因没有户口而被迫从北京迁回老家的小明一家进行了跟踪访谈。
中国学生在何处参加高考不取决于居住地,而是行政登记的户籍所在地。不同于绝大多数现代国家,在中国,大城市的户籍无法因长期居住而自动取得。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由于教育体系的巨大地区差异,许多在大城市生活多年的非户籍学童,不得不早早回到陌生的“家乡”准备高考。他们中许多人梦想着,考回自己早已习惯的大城市。
2019年,中国人户分离人口达2.8亿,接近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十年前提出的问题,提问者被圆满解决

“让你体验一下老家的考试”

“在学校吃饭有一群老师围着你吃,不给你打闹,吃完饭还跟着你让你不要浪费时间赶快午休,不午休就接着读书。这种感觉像坐牢。”(小明,初二)

小明今年正在读初二,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就要面临第一次大考——中考。为了取得一个良好的高考成绩,重点中学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中考作为进入重点高中最重要的手段,必然会受到重视。平时他一般早上六点起床,6:30他的父母送他去学校,大概7:00就可以到校。他是重点班的学生,其他班的同学要求7:15到校,但是他的班主任要求他们班的学生提前五分钟,7:10必须到达班里。中午12:00放学,小明选择回家吃饭午休,因为学校吃饭太难受。然后下午1:30接着上课,上到下午五点多,回家,吃饭,晚上写作业复习。现在他在上网课,作业要求当天23:00之前必须写完、自己批改后发给老师。关于每天大致上作业的量,小明给了我一个计算:“我们一周做的卷子,我数了一下,一天大约按照卷子份数,5份左右吧,然后每一份大概有那么三四页,也就是说一天就那么20页左右,一周就是140来页。”

小明的人生变迁故事始于两年前。2018年冬天,在小明小学六年级的寒假,明爸和明妈对他提起,要带他回老家,让他体验一下老家的考试。那时小明完全觉得这是父母在跟自己开玩笑,直到后来他发现父母在帮他办各种转学手续,他才发现自己似乎是真的要告别北京回到老家了。从此,小明“像做梦一样,稀里糊涂地就回到了老家,开始读书。”到了老家,父母找到了在小学里的工作,当然,工作的薪水比在北京低很多。而小明则进入了老家一间重点初中就读。

在中国的户籍制度和教育政策下,为了让孩子能参加高考,明爸和明妈不得不从北京辞职,带着孩子回到自己曾拼命考出去的山东老家。这是一个典型的核心家庭。家里有三个成员:明妈、明爸和小明。明妈自小在老家农村长大,上有三个哥哥,兄妹四人全部通过高考离开老家,目前分别在北京、广州两个一线城市工作与生活。明妈和明爸于2003年结婚。2006年,两人的孩子小明出生。小明在北京长大,并且在北京一直上学,直到小学毕业。明妈和明爸夫妻发现,根据北京的政策,由于没有北京户口,哪怕小明可以在北京读初中,参加异地中考后进入北京的高中,他在高考中也只能放弃大学,而选择普通高职院校。于是,二人决定,在小明小学毕业后一家三口一起回到老家完成中学六年的学习,然后在老家参加高考。

吃苦!然后,成为“应试机器”……

老家对孩子的成绩要求非常严苛。明妈目前在一个小学当老师,她说,老家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已经开始排名,一年级的期中考试甚至要打乱座位、不同学校的老师交叉监考,而且每次考试都要排名。这在北京是难以想象的。而且根据她的观察,她觉得老家的小学生们学的内容已经比北京的小学生学得要难,考试科目也更多,比如,北京的孩子“思想品德课”是不需要考试的,一般上课也比较轻松;但是老家的孩子们需要考这一门课。小明去参加初中第一次分班考试的时候,也因为完全不在意排名和“思想品德”之类的课程考试,而考得不好,险些没进入重点班。此外,“在老家,成绩就是一切。”小明来到老家之后,不得不开始练字,因为他的作文经常因为字写得不好看而被扣分,语文成绩甚至会因为字的问题而被别人拉开十多分。十多分的差距在排名的时候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北京从来对“字”不在意的一家人,到了老家,开始劝说小明练字。

“老家的小朋友从一年级起就开始学习怎么样把可能的扣分降到最低,他们心理素质很好,反复训练之后整个考试的能力非常好,”明妈说,“你不认真、不去管这些,怎么能拼得过人家?在北京,整个小学六年,我们都没管过这些。啥排名啊,那么小的孩子,有什么好排名的。我现在有时候想想,在北京的时候小明成绩很好,一是因为他确实认真,二来,也可能是因为北京学的确实简单,就这么玩过来的。”

在老家的学校里,“吃苦”成为了一种学生的伦理,是一种学生们被要求获得的能力,也是获得高分的前提。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学生已经“吃苦”了,已经“非常努力了”,那么他日后哪怕无法取得高分,也可以逃离伦理道德层面的负面评价,因为他已经“尝试了一切手段来克服结构性不平等,让自己获得与其他地区的学生一样公平入学的机会”,并且已经得到了在老家这种情况下一个学生应该具有的“吃苦”的能力,他获得了这种学生该具有的“职业伦理”。

就像明妈说的,“高考分数高”意味着能够去往优秀的大学,而好大学则意味着未来更好的生活环境、更高的收入与刚优秀的人脉朋友圈,也意味着更宽阔的视野和知识面,这是对人力资本的积累,这些人力资本会让一个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有更出色的表现。毫无疑问,这些都与一个人在劳动中能够生产的“价值”挂钩。因此,高考前所有的辛苦,不仅是学业上的,也包括生活中来到一个新环境的不适应,都是积累人力资本所必需的。

明妈在访谈中把这些放弃和付出称为“对小明的一种投资”,这种投资在日后,在小明大学毕业或是真正步入职场后,就会通过收入、事业、职位、人脉关系等进行回报。对小明来说,目前最突出的回报其实是“不用再继续生活在老家,可以回北京,或是类似的大城市生活”。能够拥有这样的回报,所有吃的苦“也就值得了”,“吃苦值得”相当于对学生的投资获得了回报。

受制于户口,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想要积累相同的人力资本所要付出的成本是不同的。在北京的考生需要的只是按部就班地学习,有些甚至不需要经历“一天学习15个小时”“一天二十多张卷子”“每个月只有一天能休息”就能考上不错的学校,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而来自老家的学生可能费尽心思、从一年级开始就不断经历考试的训练,才能够和北京学生上同一档次的大学,积累相同的人力资本。面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不公平,小明一家却认为,如果通过“吃苦”可以“考出去”,这说明高考还是相对公平的,只要取得一定的分数就能够去往对应的大学,这个过程和结果都比在老家依靠人脉关系才能出人头地要公平得多。

于是,除了“高分”的要求,“吃苦”也变成了对学生的另一种要求。学生们除了追求高的分数,也在同时追求着“吃苦”的经验和能力。“高分”是经历过吃苦后的结果,但“吃苦”作为一种抽象的道德伦理,需要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反复践行,这就造就了老家学生们为高考付出的诸多汗水和心血。是“吃苦”这种道德伦理规范、指导着学生们的日常行为。在老家,高考的困难和重要性在学习中被不断强调,学生们因此通过数十年反复考试、排名、纠错,不断提升自己应对考试的能力,管理自己,“成为会考试的学生”,这就是老家教育下合格的学生。小明一家在面对这种教育体系时,不得不去进行适应,因为他们希望在高考中获得成功。“适应”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所有沮丧和痛苦,都是“高考获得成功,最终改变命运”所必须经历的,这些是为了获得回报而必须经历的投资。在老家的学习中,“吃苦”被内化,成为小明管理自己的手段,他通过这样的手段去追求这一场域下的“价值”。能吃苦、能考高分,这也许也是老家文化含义下的“素质”。

吃苦!然后,离开“落后的”老家……

一位北京户口考生在访谈中曾开玩笑地说:

对我身边大部分北京人而言,高考可能只是我人生中必须经历的一场重要考试。这场考试决定了接下来的四年我会在哪里读书、会遇到什么人,但是我的人生轨迹不会发生太大的偏离。我还是会选择继续生活在北京,享受北京的机会和资源。你想想,北京是个大都市,我们这些人的爸妈都在北京,有些甚至长辈也都在北京,只要我肯接受他们的安排,我不至于在北京找不到工作的,更不至于活不下去。北京户口让我和我的后代可以很方便地享受北京的社会福利,享受北京的各种资源,无论是医疗资源还是教育资源。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我不高考,我也能享受这些东西

对于小明一家,事情却不是这样。明妈和明爸都是通过高考走出了老家去往北京工作,可以说,如果不是高考,他们现在都只会一直待在老家,或者可能去北京务工,但是不可能在北京买房和生活。明妈给我这样描述她的“高考改变命运”:“有好多我的同学,包括我的初中和高中同学,高中就不用说了他们很多都是老家的。我考高中那一年,当时我们的乡村中学,考上老家一中的只有我们两个。上一次我们聚会,我见到了同时考上老家一中的这个同学,不管他最后怎样,他在老家还是过得不错。但是没上一中的,没上高中的那些同学,考上中专的还好,现在没考上的只能是在家务农,收入不高。所以能考出去的,特别是对农村的孩子,就是改变了命运。我至少在北京安家了,我不用务农,我的收入也高了,我见到了更大的世界,知识面也更宽了,这就是改变命运。”

小明则从生活的落差感中很朦胧地体会到了高考的作用:高考可以让他不再呆在老家,而是可以去往另一个城市。可能是有很深情感的北京,也可能是另外的大城市,总之,不是老家。小明经常说,他是不会呆在老家的。他在老家只是“隐居在这里学习”,等六年过去,高考结束,他就可以去外面的世界玩耍。明妈说,刚开始来到老家,小明状态不好,情绪比较紧张,所以他们尽可能去安抚他,比较少提及他在老家会遇到的困难以及北京与老家高考在难度上的差别。小明还会半开玩笑半抱怨地感慨:“我没有北京户口,我命不好。”而让北京户口跟“命好”挂上钩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高考。他说:“在北京,可能考清华北大比在老家考要难。但是考个一类本科,绝对是简单的。”

对老家,小明表示自己“真的不是很喜欢”而且“以后不想继续在这里生活”。在他的形容下,老家是“鲁西南最穷的一个城市”,在老家“最近总是两天一断电,因为老家正在搞建设,一停电就是一整天,北京从来不会这样”。作为一个13岁的孩子,在课业之余他也会想跟同学出去玩,但是在老家“没什么好玩的。或者是“在北京想出去玩,北京有很多公园,但是老家啥也没有。”“落后”似乎贯穿着他对老家这个城市的印象,而这印象也带给他从北京迁移到老家后生活上的落差感。

从北京回到老家有诸多的不适应,不仅是小明,明妈这位在老家长大、在北京生活了十几年的人也感受到了不适应。明妈说,在老家,她最大的体验就是“什么都要靠关系”。“‘我认识个熟人’是在老家最容易听到的话。有时候,买个东西也要靠关系,有些东西吧,如果你有关系,那人可能就会给你打个折,或者别的时候帮你办个事情。”她感觉非常地不适应,因为在北京,“关系”不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同时,她也能感受到在老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这也使得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她说,在北京,可能人和人见面打个招呼笑一下就过去了;但是在老家,哪怕面对面是笑着,对方可能会在背后对说坏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种突然变得重要的关系,是她第一个不适应的点,但是“人家的经济水平和文化层次也在那放着,也没办法。”而小明也在访谈中说,在老家,关系就是一切。“我们班有些同学,哪怕不学习,也能在老家活得好好的。因为人家认识市长,还有市长的电话。有关系的人就是不一样的。”小明说,“但是在北京不是这样。在北京,只要你有实力,只要你做出成绩,你就可以被提拔。关系什么的,根本不重要,关键是你要能干事情。”同时,她也表示,觉得“老家的家长素质特别低,没有能力也不会去管孩子。因为真正有能力、高素质的人才都离开了老家。老家是个留不住人的城市。”而针对这一点,小明也进行了补充,他觉得老家的家长特别野蛮,不会去跟孩子讲道理,直接就会对孩子动手,光会打孩子。

一家人从北京来到老家,生活有着非常大的改变,这种现实生活中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他们对老家的想象。在来到以前,明妈和明爸都曾给小明做过“思想工作”,告诉他为什么要到老家、为什么不能继续留在北京,当时他们是这样说的:“所以我们就说跟他说这个情况,分析它利弊,就回去怎么好,然后留到北京为什么不大行。当然初中可以上,高中可以上,但最终你的结果可能不是那么,就是说其实最终结果也可能就像我们俩,像我们俩这种,也可以在那生存,但是真的改变命运还是很难。”

“这个问题很尖锐,就是你想做一个真正的北京人,还是做一个生活在北京的外来人口。我们都外来人口在那,你就有房又能这么着,是不是?你在那能上社保,但是最终你的下一代还是不行。因为没有户口,你下一代永远不可能留在北京,更别想留在北京高考。然后我就说,你只要在老家,就是说这几年都辛苦一点,能考回去最好,考不回去,到时候你再考个研究生啥的,做个跳板,因为其实在老家你学这几年,高考怎么样,都会比在北京学几年,再回老家考试要好很多。我就跟你说,他如果在北京上几年再到老家来高考根本不行了。你看看老家的孩子,一年级就开始考试,开始强调成绩。北京和老家,根本不一样。要回来,我们就早回来,把这六年踏踏实实走完,考个好大学,以后去哪里不行呢?”

在小明一家创造的社会空间分层中,“北京”作为中国首都,代表着繁荣、发达与礼貌,而老家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代表着落后、生活辛苦、重视考试。这些分层在后续切实体会到的落差感中越发稳固。

从小明和明妈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小明对“在北京高考”和“在老家高考”的差异是有认识的,并且已经感觉到了两地之间高考难易程度、压力大小、付出努力上的差别,而且这种差别会带给他一些负面的情绪。但是,在访谈中,小明一家三口依然认为,纵使有这些区别,高考依然是公平的。他们都认为,高考是“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人生”的,只要努力提高实力,并且最终达到了一定的实力,参加高考就可以让一个人的命运发生改变。而“努力”的实质,在于“吃苦”。这种“苦”有很多种,包括了学习上的辛苦、生活中的辛苦(比如睡眠时间不足等),也包括了逆向移民回到户口所在地后适应上的辛苦等等。也就是说,回到老家后所有的不适应和负面情绪,都是“吃苦”的一部分。而这些苦是小明如果想要通过高考离开老家必须吃的,也是每一个想要在高考上取得优秀成绩、最终改变自己生活的考生必须吃的。

明妈是这样解释“吃苦”的:“这种‘苦’不是可以量化的,而是相对的。但凡你想有高考考好的可能,你就要付出。所以说中学生只要是你准备走高考这条道,咱不是富二代官二代的,那就必须累。父母给不了你这些很多的东西,你只有自己努力了。他现在基本上能认可的一个这一套路子。你也不能说你辛苦了、吃苦了,最后结果不好就是高考的不公平,因为确实就有人提高实力之后,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而也是这样的“吃苦”观念,让小明愿意留在老家继续学习,因为他知道,通过“吃苦”提高实力,他就有机会离开老家。

留下,是为了日后离开。

尾声

国家统计局估计,2019年,我国全国有人户分离的人口2.80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36亿人[1]。由于我国政策要求考生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势必会造成父母在外而孩子留在户口所在地的留守儿童或父母前往某地工作,孩子一同前往的随迁子女问题。尽管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对随迁子女高考、中考和就读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但受制于苛刻的条件和部分存在的报考学校的限制,随迁子女们依然面对着继续读书的难题。这些随迁子女在面临中考、高考时,会被建议尽快回到原户籍地,以适应老家的教材、教学节奏、考试框架等,以便在中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2013-2015年,我国优质高等教育机构(C9联盟、985大学、211大学)对北京考生的录取率远远高于山东考生录取率。例如,2015年,C9联盟、985大学、211大学在京录取率分别是0.86%、3.56%、12.85%,而在鲁分别是0.15%、1.47%、4.39%[2]。而在2007年,2006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北京计划录取率为10.86%,而在山东省计划录取率为3.18%[3]。这些数据上的差异显示,山东省的考生面临着比北京考生更大的高考压力。

//

作者简介:山东大学人类学专业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2/t20200228_1728913.html
(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及以上的人口。流动人口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
[2] 郑彬博, 张雷宝, & 曾潞潞. (2019). 我国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省际不均等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高等教育评论(1).
[3] 乔锦忠, & QIAOJin-zhong. (2007). 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布的区域差异.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23-28.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