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潮背后:“被学历裹挟”的一代 - FT中文

考研潮背后:“被学历裹挟”的一代 - FT中文

FT中文
屈晓:想要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要求,正确应对疫情后严峻的就业形势,必须褪去高学历光环,关注能力甚于学历,打破精英教育下的文凭崇拜。




来自FT中文网的温馨提示:如您对FT中文网的内容感兴趣,请在苹果应用商店或华为应用市场搜索“FT中文网”,下载FT中文网的官方应用,付费订阅。祝您使用愉快!

考研临近,在中国人民大学藏书馆的一间朗读室里,马克思、法条、英语,从早到晚,背书声从未停下。

陈婉驻扎在这里已经五个多月了。早上七点半,陈婉轻声从宿舍离开,走路的时候背单词,赶到朗读室占领一个好位置,八点准时开始背诵政治和专业课。中午花二十分钟解决午饭,接着继续学到晚上十点闭馆,无数个这样普通的日子拼凑出她的考研生活。

为了求稳,本科就读于人大的她选择了一所考试难度稍小的211院校。“虽然有点不甘心,但考本校的竞争太大了....不想冒这个险。”

她的担忧并非多余,据中国教育在线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研究生报考规模在不断扩张,竞争愈发激烈。2020年报考人数是341万,2021年是377万,而2022年预计突破400万。可以预见,这样的涨势,未来几年并不会停止。在考生中,一战、二战考生是主力,但也不乏三战或四战的考生。

如此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无数被学历所裹挟的年轻人。考研,成为了观察学历焦虑的一个窗口。

文凭通胀与就业压力

近四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在短期内实现了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跨越。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人们也愈发感受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增加并没有带给人们预期的教育收益。

这一现象早在1979年就被美国学者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在《文凭社会》一书中称为“文凭通货膨胀”。即获得高等学历的人越来越多,岗位对于学历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学历的价值正在迅速贬值。

根据柯林斯的研究,在美国,高中文凭在1940年之前还相对罕见,但到了70年代,高中学位已是家常便饭。而大学入学率在年轻人中超过了60%,大学学位也面临着如高中学位一样的命运。“过去能够以较低的文凭得到的职位,例如警员,现在要求应聘者拥有本科学历;而想成为警长则需要犯罪学或者刑事司法专业的硕士学位。”

在中国,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以前觉得人大本科就业挺好的,但是了解过一些秋招信息后,发现没有硕士学历真的找不到好工作,也开始焦虑起来。”就业压力是陈婉选择考研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就业市场中,研究生学历不再是“锦上添花”的条件,而是筛选简历时的“入场券”。硕士学历和985背景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的普遍要求,海外名校博士和核心期刊发表则成为了高校教职的标准,体制内越来越多的岗位也要求报考者具有研究生或博士学历。

疫情的影响,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为了不被就业市场所抛弃,不少毕业生只能选择通过考研增加自身砝码。与此同时,个体升学的选择又加剧了学历贬值的程度,迫使所有人陷入学历军备竞赛的怪圈。

尽管学历军备竞赛愈演愈烈,雇主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在硕士阶段接受的学术训练却与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并不匹配。一如柯林斯所言:“管理和专业岗位中所需的技能大多是在工作中学到的,而商学院和专业学院之所以要求学生完成漫长的课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这些职业的地位,在业内人士与门外汉之间制造社会化的功能。”这愈发森严的高墙无疑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过剩和浪费。实际上,职场要求的并不仅仅是专业硬性技能,还包括领导力、人际沟通等软性技能,学历能够带来的实际作用越来越弱。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考生仍在二战甚至三战的苦海里挣扎,寻求“上岸”的机会。因为他们明白,即使只是一纸文凭,却也是他们改变自身处境的一线希望。然而,现实却更为残酷。

考研是阶层流动的阶梯吗?

十年前,人们还在为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新闻感到诧异;而现在,985研究生进卷烟厂、清北博士扎堆街道办等现象已成为屡见不鲜的事实。不得不说,高等教育带来的阶层流动速度变慢了。在社会区隔愈发严重的大背景下,纵然考上研究生,想要过上理想体面的中产生活也并不容易。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指出,文凭是可以交换的文化资本,也是社会区隔的象征。在国家控制“提名权”的情况下,社会地位及社会尊严已被预先安排和设计。借助这种支配阶级的“文化专断”和“符号暴力”,文凭差异“引导着社会空间中特定位置上的继承者走向与其前辈相似的社会位置,并拥有适合该位置的一系列社会资源,进而再生产既存的社会等级制”。

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资本成为了精英自我复制的助推,以及其他非精英群体向上流动的壁垒。《出身:不平等的选拔与精英的自我复制》一书中有着类似的观点:在美国,同样是顶级学校的学生,精英家庭出身的学生却更容易找到高收入的工作。

在国内,前段时间热议的“小镇做题家”“985废物”等话题也从侧面印证了阶层流动的不易。小镇做题家特指那些“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只会做题的小镇人士很难和城市精英家庭出身的学生拥有相同的社会资源,即使进入了一流名校,摆脱了经济上落后的乡土环境,仍面临着因原生家庭的影响而导致的思维局限、社交困惑和职场焦虑等问题,在踏入社会后不得不面对向下流动的风险。

然而,也有人主动选择回到小镇,拒绝被学历裹挟。在知乎一则“你为什么放弃考研?”的问题下,一位名为“狐狸芝芝”的答主坦言道:“研究生学历足以让未来的路平坦很多,所以我们趋之若鹜。但即使考上了研究生,我仍然想回家乡。那座四线的小城,人口稀少,交通闭塞。在我眼里,他乡再好,也并非故乡。”

焦虑制造者:庞大的考研辅导市场

考研人数暴涨背后,除了就业压力等因素,更离不开考研辅导机构的推波助澜。百万考研人数,意味着百亿级的考研辅导市场规模。

据智研咨询2020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考研备考过程中,约有31%的学生选择报班复习,支出在6000元以下的学生占比近68%,支出超过10000元以上的学生占比近22%。若每年本科毕业生维持在3%的增长,考研占比维持在2%增速,预计2024年我国考研培训市场规模或超过200亿元。

这笔不菲的报班费用吸引着不少教育机构入局,但如此庞大的市场也催生了诸多行业乱象。虚假宣传、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定价乱、违规经营等问题层出不穷。

“现在准备24年考研还来得及吗”、“不考研的人生没有出路”,贩卖焦虑是考研公众号的惯用伎俩,浏览几行后便是课程信息。所谓名师、“北大”学姐,有的仅仅只培训了三四天;动辄上万元的“保过班”,退费却十足困难,往往成为考生自我安慰的“定心丸”。

除了课程内容,稳定安静的学习空间也是考生的一大需求。从线上的考研直播,到线下的付费自习室、考研寄宿基地,各类售卖空间与氛围的机构应运而生。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付费自习室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显示,随着防疫措施的稳步推进,2021年付费自习室的用户恢复快速增长趋势,用户规模将超过500万人。

“白噪音式备考”、“考研 18h 不休息直播间”,类似标语泛滥在B站学习直播区;“拼搏一年,以后50年跻身上层社会”,这样的洗脑金句在考研寄宿基地里随处可见。当教育内卷愈演愈烈之时,考研人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能成为一门“永恒”生意。相关产业从四面八方伸出触手,将考研人包裹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

从“文凭社会”走向“能力社会”

激增的考研人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使得我们正视高等教育体系的内部危机。想要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要求,正确应对疫情后严峻的就业形势,必须褪去高学历光环,关注能力甚于学历,打破精英教育下的文凭崇拜,从文凭社会走向能力社会。

首先,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加快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细化区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课程设置,使之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要求,优化培养类型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

此外,《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增长。自2017年起,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始终高于学术学位硕士。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81.1万人,专硕招生规模达47.4万人,占比为58.5%。2019年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生147.4万人,占比60.4%。

可以预见,发展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型硕士是未来的趋势。但是目前不少高校的专业型硕士学位培养还延续着学术型硕士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标准,缺乏专业学位的“应用性”和“职业性”。如何摆脱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影响,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当下很多高校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其次,应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强化操作型、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有效实行学历与职业相匹配,让需求侧回归于理性与效率。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解决“有技能没学历”这个痛点。目前职业教育面临着社会地位低、资金少的尴尬窘境。为了让高等职业教育更有吸引力,国家曾多次尝试普通高校向应用型本科的转变。然而,各类高职院校却对“升本”充满了热情。一边是市场发展亟需大批高素质技术人才,另一边却是社会对于职教生根深蒂固的歧视和偏见。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破除唯学历的用人导向,以职业教育为手段,加强对专业设置和选择的引导,让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国家高端制造业发展。

总而言之,我们要警惕文凭泡沫化背后的人才浪费和教育失衡。一如学者李为民所言:“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困境,与上世纪前半叶美国社会面临的教育困境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它让我们清醒地看到,教育如果迷失了自身的价值追求,当人们为拥有文凭的花环而劳碌奔忙时,我们的社会最终收获的可能是文化的荆棘。”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中陈婉为化名。责任编辑邮箱:haolin.liu@ftchinese.com)




本文章抓取自RSS,版权归源站点所有。

查看原文:考研潮背后:“被学历裹挟”的一代 - FT中文


[点击] 加入书友群 1.5TB电子书资源 @ideahub_ml

[点击] 全网福利资源|薅羊毛·省钱中心 @rss_news_list


[点击] 路透中文 @lutouzhongwen_rss

[点击] 纽约时报 @niuyueshibao_rss

[点击] 美国之音 @meiguozhiyin_rss

[点击] 知乎日报 @zhihuribao_rss

[点击] BBC中文 @bbczhongwen_rss

[点击] FT中文网 @ftzhongwen_rss

[点击] 双语新闻 @shuangyunews_rss


[点击] 法国 国际广播电台 @rfi_rss

[点击] 德国 德国之声 @dw_rss

[点击] 澳大利亚 广播公司 @abc_rss

[点击] 俄罗斯 卫星通讯社 @ru_rss

[点击] 新加坡 联合早报 @sg_rss

[点击] 韩国 中央日报 @korea_rss

[点击] 日本 日经中文网 @jp_rss

[点击] 台湾香港 当地日报 @ttww_rss


[点击] 跳转到商家页面

[点击] 跳转到商家页面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