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函选登002】王怡牧师:中国的早晨五点钟

【牧函选登002】王怡牧师:中国的早晨五点钟

秋雨圣约教会

编者按:

今天每一个基督徒都真实的感受到一个“数字巴比伦”的魅惑,互联网已经极深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给我们的信仰带来极大的挑战。每一天,我们许多人停留在电脑和手机上的时间,大大超过了我们与人交往的时间。而在大数据被保存、挖掘和利用的时代,我们既享受到空前的便利,也遭受到空前的威胁,因为在那些试图通过掌控数据来掌控人的生活、乃至人的生命的许多力量,我们每一个个体如此赤露敞开、软弱无力、有待宰割。谁能救我们脱离这每一天引诱我们犯罪的网络呢?谁能救我们脱离这每一天都耗费我们的生命的网络呢?谁能帮助我们面对大数据极权主义的威胁呢?


王怡牧师对基督徒如何面对新媒体这一命题早有敏感,他在2011年、2012年和2017年曾分别写过三封牧函,我们将陆续刊登这三封牧函,来帮助弟兄姊妹们加深对这一主题的认识。也希望引发弟兄姊妹在这一问题上更持续、深入的思考。


昨天刊发的是第一篇:《我们为什么上网》,旨在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在网络上的最基本的身份是天父的儿女,是福音的使者,我们发出的每一句话,不是为了自己,乃是为了基督,为了教会。


今天刊发第二篇:《中国的早晨五点钟》,曾经被编辑改标题为《基督徒如何面对新媒体时代》而广为流传,王怡牧师坦言:“这篇文章在过去几年,被华人教会和信徒引用的程度,远超过在本教会会众中的影响力”。


但愿有更多的弟兄姊妹可以认真重读这篇牧函,我们一起来思考:微信、Facebook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对教会的牧养、教导,和福音使命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对眼目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2021年7月9日


【牧函】王怡牧师:中国的早晨五点钟


各位“如清晨的甘露”(诗110:3)的神的儿女,平安!


据不可靠消息,最近,新浪公司打算使用小敏姊妹的歌,《中国的早晨五点钟》,作为新浪微博的主题曲。


最近,也在一个视频里,看到小敏姊妹说,她走到哪里,都有人问,你就是写《中国的早晨五点钟》的那个谁啊,为什么不写六点钟,七点钟呢。小敏姊妹半开玩笑地说,弟兄姊妹们,对不起,我把你们害苦了。


随着城市教会的兴起,这首歌所见证的晨祷的属灵遗产,几乎在消逝中。我们可以说,城市文明的快节奏,时间的紧张,生活的信息量太大,都是很靠谱的,为自己辩护的理由。然而,毫不夸张地说,最近两年来,不是福音,而是微博,重新掀起了“中国的早晨五点钟”的浪潮。两周前,和一位海外传道人吃饭,他说,我在美国,发现很多国内朋友,包括基督徒,有些在“黑夜已深”的时候发微博,有些在“白昼将近”的时候在线。以前,电话联络,要考虑时差。现在,微博联络,根本不考虑时差了。


毫不夸张地说,微博,也正在改变年轻一代基督徒的灵修方式。之前,我提到一位会友在微博上说,每天早晨,左边是iPad,右边是圣经,手往哪边伸,都面临挣扎。我半开玩笑说,当然是右边了,因为大卫的金诗说,“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但有人也半开玩笑地问,如果圣经放在左边了呢。


在我的关注中,已有100位会友的新浪微博。我没有用QQ,但我了解到,教会QQ群上已有196位会友。换言之,这间教会有超过一半成员(在年轻一代信徒中恐怕接近90%),使用即时交流或社交网络工具。据目测,教会也有大约一半信徒,使用智能手机。两周前,《海外校园》杂志的主编施玮姊妹,在教会作《城市教会与新媒体时代》的讲座。之后,我一直在思想,微博、QQ和各种手持终端的普及,对教会的牧养、教导,和福音使命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对眼目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几个月前,我写给你们一篇牧函,《我们为什么上网》。前不久,教会QQ群里,有弟兄姊妹发生彼此的言语攻击。蒋蓉师母说,她看到后,曾将这篇牧函重贴在群里,希望大家安静,反思。


也有一些牧师,对此有很好的思考。最近,我看到约翰•派博牧师的讲道,《iPad带来的属灵危机》。他举起自己的手机说,这是一个iphone,你几乎可以用它来做任何事,如果你有一个iPad,那就更酷了,不是吗。他说,“今天,面对分心的试探,要保守你的心,比任何时代都更难”。


美国的一项家庭调查表明,有40%的丈夫和20%的妻子认为,可以一个月没有性生活,但不能一个月没有iPad。所以,有机构发起一场“洁净卧室”的运动,拒绝将手持终端带入卧室。也有教会发起一场“洁净会堂”的运动,拒绝将手持终端带入主日崇拜。


我不知道在卧室和会堂拒绝手持终端,是不是更合宜的方式。我希望了解更多同工和会友的看法。然而,我亲爱的弟兄们,如果在你右手中不至摇动的,不再是圣经;如果你对随时的娱乐和交流的需求,超过对祷告和默想的爱。那你就是在滥用这个世界。你甚至是在利用上帝赐给你的新鲜事物,来摧毁你对基督古旧十架的爱。


在iPad背后,有许多偶像,既是崭新的,又是古老的。最近,我也读到一篇讨论末世论的神学论文。其中以iPad为例,说,如果将来的世界,和今天的世界,既是断裂的(天地都要像衣服渐渐旧了),又是连续的(耶稣就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那么,到底今生的哪些部分,在末日审判之后可能会被带入新世界呢(虽然可能是以某种新的、更完全的样式)。作者真诚而具体地问,iPad会被带入天国吗?


在这个提问背后,我有两点思考。第一,iPad被视为人类文明迄今为止最令人激动的、大众化的产品。因此,拥有和使用这个人类文明的代表,具有极强的偶像吸引力。我很难说,自己完全不受这种偶像崇拜的影响。第二,在iPad的创新和对人类生活的改变面前,我们几乎失去了对天国的想象力,失去了对一种更圣洁美好的生活方式的渴求。似乎,一个没有iPad的天国,比一个没有耶稣的天国更令人恐惧(而这是一个无神论者的典型症状)。


曾有个笑话说,两个乞丐讨论,如果当了国王要吃什么。一个说,他要吃一个比洗脸盆还要大的肉包子。一个说,当了国王,还吃什么包子,我要直接吃一头猪。我觉得我读到的那篇神学论文,就很像这两个乞丐的讨论。


反过来,也让我终于明白了,人们为什么会发明“连山回锅肉”和“烤乳猪”这种说法。因为对穷人来说,天国就仿佛比手掌还大的一片肉。


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顺着肉体的情欲(在多数情形下,我们会把“肉体的情欲”包装成“普遍启示”)去思考,而不是基于上帝的圣言去默想,我们对永生的盼望,就不过是“比洗脸盆还要大的肉包子”的翻版。


难道我是杞人忧天吗?我真担心,当听见“中国的早晨五点钟”时,对老一代基督徒来说,是指祷告;对新一代基督徒来说,是指微博?


我真担心,无论我们嘴上怎么说,我们的心每天都在宣告,“我信iPad,我信微博,我信QQ,我信永生,阿们”。


我真担心,新媒体的力量,夺去圣灵的祝福。因为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向我们说,“愿微博的恩惠平安,iPad的感动,和google的引导,常与你们同在,从今日直到末日”。


正如施玮姊妹分享的,新媒体时代,是一个“所有人向所有人传福音”的时代。新媒体时代,也是一个从习惯于与熟人说话,向着习惯于向陌生人说话的时代(而在以前,只有政治家和明星才拥有向陌生人说话的权力)。在新媒体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个人生活的透明度,都高于以前的政治家和明星。在新媒体时代,每个基督徒所面临的公共见证的压力,都高于以前的牧师和宣教士。


因此,无论你愿不愿意,每一个对世界有话要说的基督徒,都应该按着传道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如果你上网,你就必须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上网者”。如果你谈论福音,你就必须是一个委身教会、接受门训的基督徒。如果你准备开一个每天都要发言的微博,你就应该考虑,申请参加神学院的证书课程。


我不是在反对你们,我是反对自己,因为我也常陷在这样的属灵危机中。我不是在反对iPad和微博。我自己也使用平板电脑。我是反对我对上帝恩典的滥用。我是害怕刚走出偶像的黄昏,又来到偶像的黎明。


求基督的宝血遮盖我们,使我们在一切即时交流和社交网络上,胜过试探,得地为业。


和你们一起祈求基督的爱的王怡弟兄


2012.10.24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