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极富想象力的艺术作品? - 知乎日报

有哪些极富想象力的艺术作品? - 知乎日报

知乎日报
图片:Pixabay / CC0了不起的苏小姐,佛罗里达大学纯艺MFA《布林客》主编(blinkzine)

“想象力“绝对是成功艺术家的必要条件之一。

所以,无论是在文学领域、视觉艺术领域、电影或音乐中,想象力极高的作品数不胜数。就拿绘画历史来说,超群的想象力甚至会成为一整个流派的重要特色。这其中,在我眼里,超现实主义和未来主义的作品尤其值得玩味。

这幅画是我最爱最爱的超现实主义大师,比利时画家,雷内·马格里特(René Magritte)的油画作品:《不可复制》(Not To Be Reproduced,1937)。

这幅画,在我还不知道马格里特为何方神圣时,就牢牢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画面里,一个男人站在镜子跟前,但他看到镜子里的,不是自己的正脸,而是自己的背影;并且,那个画面就和他在我们眼里所呈现的样子一模一样。

注意看,男子的右手边还放了一本小书,而这本书在镜子中却呈现出正常的倒影。仿佛是画家留下的一个讯号,在告诉我们——这面镜子并没有什么问题。

那么,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是这个男人吗?

还是正在窥视这个男人的我们?

这幅作品的名字是,《不可复制》,就在告诉我们一个与镜子反射成像背道而驰的现象。作为二十世纪最久负盛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之一,马格里特的作品都暗含着强烈的哲思和心理学观点。而画面中的这个不合常理的镜子,正好符合了超现实主义的需要,描述了一种“不可能”的真实。

在所有关于自我意识的讨论中,拉康的「镜像理论」在我看来是最为有趣的。

拉康认为,在我们还是没有语言能力的婴儿时,就有那么一个看似混沌、看似神秘的瞬间,会让婴儿时期的我们忽然间认识到了自己的存在,在镜子产生的影像里得出了“这就是我”的意识。而在我们进入到弗洛伊德所描绘的俄狄浦斯阶段之前,大概都是处在拉康所讲的镜像阶段。

那是一个多么神秘而关键的时刻啊!

婴儿时的我们,站在镜子前,第一次意识到镜子中的那个人就是自己。不过,那个“人”只是自己的倒影,而并非真正的自我。有了这种基本的辨识能力之后,我们就成为了具有自我意识的人。

这个关于镜子的大胆推想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久久不愿离去,以至于每次在照镜子时我都会忍不住多想——想想什么是自我,又想想镜子里的人究竟是谁。

有时,想得过了头,还甚至感到稍稍有点脊背发凉。那种心虚而好奇的感觉甚至比任何恐怖片对我的影响还要大,以至于几分钟之后,我就再也不敢直视镜子里那个“我”的眼睛了。

而在《不可复制》展现出来的诡异的镜中景象中,艺术家充满想象地画出一个不可能发生的场景,打破了我们根据自身经历而产生的视觉期待。

而画面中的冲突,明确指向了一个关于身体与自我、本我与超我、意识与潜意识的命题。要更多地对这些关系进行讨论,我们就不得不再次回到拉康描述的镜像理论里。

要知道,在婴儿第一次在镜中意识到自我时,也就意味着他开始明白,除了这个形象之外的所有存在都是“他者”。而他者(the Other),作为西方文化里最为重要的哲学概念之一,在心理学中的含义几乎影响了所有关于文学和视觉艺术的讨论。

从镜像意识出发,我们在意识到自我和他者的形象之差后,是否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与他人的“形象”对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影响呢?

在儿童时期,除了要确立自身的视觉形象之外,我们还需对于自己的内心、价值、存在意义产生出定义,而这些思考又是在什么时候偷偷形成的呢?

虽然这些问题只有我们自己明白,但我们的家庭环境,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对形成这些回答的我们,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家人、朋友、老师、长辈不断地告诉我们,有关这个世界的是非黑白、道德美丑,继而影响到我们对自身行动的规制,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和对自身意识的心理判定。而当我们成年后,社会舆论、流行文化、现实环境对我们自我意识的影响就结束了吗?其实,我们一直都活在“他者”的环境里,用他人对我们的评判审视自己,用他人规定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用他人的成功或是失败比较自己。

在拉康所说的“镜像阶段”产生之后,我们就真的认识到自我了吗?自我这个相较于他者而存在的概念,是不是在产生之时就意味着其独立性和完整性的消亡?

在这个问题上,马格里特的《不可复制》恰好描摹出来了一种超乎现实的真实存在——我们看到的自己,其实也就是他人看到的我们。那个我们一直追求的自我,其实在这个全是他者的世界里,早已不复存在了。

在超现实主义运动的诸位大师中,虽然我也喜欢马克思·恩斯特(Max Ernst)的多变生物形象,也欣赏达利(Salvador Dali)的奇幻创造、暧昧诡异,但看来看去,最喜欢的还是马格里特。

因为相比较于其他的超现实主义大师的典型性「艺术想象力」,如「融化的时钟」、「睫毛上的蚂蚁」、「长了翅膀的巨怪」等,马格里特的画风可以说是极为内敛而深沉,不会造成一眼就被炫酷特技震撼住的「好莱坞爆米花大片」的视觉冲击力。

但是,他的画面想象力是慢热的

而且药效严重,持久力极强。

就像是那位不断出现在他的画作中,永远都戴着圆礼帽的男人——这位有教养的绅士形象常被认为是马格里特本人。但是,在画中,他总是故意背过身去,让人只看到他圆润的后脑勺;要不然就是把巨大的苹果挡在面前,不让人看清他的面目。十分勾人,十分神秘,让你想一直拨开云雾见到画面更深处的秘密。而这份优雅而持久神秘感,就是一种极其难得的视觉想象力,也是马格里特最得我心的地方。

我们很容易看懂马格里特在画些什么。

相较于恩斯特和达利来说,马格里特的画里少有抽象的风景,或是融化后的不明生物;他在画面里描绘的,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会出现的东西,例如楼房、森林、天空、石头,既能读懂,也好辨认。

但是,经过不合逻辑的重组与改造之后,它们就形成了一种怎么也看不透的梦靥。好比是,午夜的海滩上,有几条像蛇一样正在爬行的蜡烛;或是一对情侣正在接吻,但他们都蒙上了白色的头纱。

还有著名的《光明帝国》(The Empire of Light)系列画:画面中已是夜深人静,屋里的人们已滑入梦乡,街道上除了亮着的路灯外一个人也没有。但是,天空却是一幅白昼的模样,蓝天白云。这种不可思议的白昼与深夜悄无声息地完美融合在了一起,不仔细去看,简直很难发现画中的逻辑错误。

仔细地去描绘一个逻辑错误」,这成了马格里特的个人标签。

也正是一种十分高级的艺术想象力的执行方法

他的画让观众产生一种幻觉,就是这幅画其实不是二维平面的,而是隔着一团氤氲的迷雾,通向另一个空间,存在另一个逻辑层面。

因此,每次看马格里特的画我都感觉是在玩一种游戏,猜一个字谜,画面中的故事只是障眼法,每个读者自己的内心里产生的质疑和紧张情绪才是画家要表达的内容。

可以说,他的画都像是一个寓言,一个字谜,又诡异又美丽,需要人静下心来去观看。且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境里,不同的人们都能看出些不一样的东西。这样的想象力,也就是一位艺术家及其作品真正长久的生命力。

查看知乎原文

本文章由 flowerss 抓取自RSS,版权归源站点所有。

查看原文:有哪些极富想象力的艺术作品? - 知乎日报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