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财新周刊|影业忧思

最新财新周刊|影业忧思

财新周刊

“暑期档”伊始,在有“产业风向标”之称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电影公司们难掩集体焦虑:观众还愿意进影院吗?

2024年6月17日,阿里影业( 01060.HK )联合国内多家电影制片公司发布被称为“华语巨制”的七部大片片单,只有导演乌尔善新作《异人之下》和徐峥自导自演的《逆行人生》明确进军今年“暑期档”;

其余五部电影中,刘德华监制的《焚城》还在制作,吴京主演的武侠片《镖人》、管虎的《东极岛》、科幻片《群星闪耀时》以及冯小刚的《抓特务》都还没有开机。

在这场意在“重振信心,鼓舞人气”的活动上,阿里影业总裁李捷坦言:“过去一年中国电影市场红红火火,但繁荣之下也有不少隐忧——目前的场均观影人次和总观影人次存在很大的压力,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在和其他不同视频内容的竞争中,电影如何赢得更有效的用户关注?”

刚刚过去的“端午档”(6月8日—10日)已经爆冷,总票房仅3.8亿元,同比大降58%,即便票价坚挺且比2023年同期多放映了10万场电影,但观影人次却同比流失了近1300万。

猫眼电影专业版统计显示,即便2024年有票房创纪录的“春节档”“清明档”以及历史成绩排在第三位的“五一档”,但截至6月21日,产出票房230亿元,同比还低了将近8亿元;同比新片供应数量持平且多放映了近879万场电影,观影人次却不升反降,减少1700万,场均观影人次从9.19降至7.75。

业界觉察到了不妙。“观影热情不如从前了,‘端午档’是个明确的信号。”在上影节电影交易市场,一名上市影视公司发行人士告诉财新,“现在看电影要按照一个综合消费场景去拆解,观众要考虑观影前后的出行、餐饮等问题,但是大家经济压力都比较大,看一眼觉得没有特别想买的票,就不会去影院了。”

“今年无论创作端还是市场都有忧虑。”在上影节一场论坛上,刚在6月初当选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第七届会长的导演贾樟柯,点破影院上座率低的主因是缺乏充裕的片源,而解决需求疲软的关键在于扩大供给数量,创作、发行和监管方面都应相应作出调整。

2023年,正因有不少疫情期间的库存大片集中供应,才缔造了206亿元票房的“史上最强暑期档”。按一部电影两三年制作期,2024年放映电影多为疫情期间在坎坷中推进的。截至目前,今年新片上映数量与上年同期持平,但整体质量低于市场预期,后续待映新片体量和质量都至关重要。

 

过去十年,互联网公司深度参与传统影视行业,娱乐场景全面数字化。电影在院线发行后一两个月内会登陆长视频平台,而短视频以及新兴内容形态短剧等对观众注意力的争夺不断加剧,挑战电影作为内容高地的地位。“我们从硬件端观察到的数据是,现在用户有50%的时间花在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这类应用上,微信占20%—30%,游戏、电商、长视频再一起分掉剩下20%左右的时长。”一名国产手机厂商人士告诉财新。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15年—2023年,全国银幕数量从3.4万块增加到7.7万块,翻了1倍多,另一边却是不断下滑的需求——全国影院上座率在2015年达到17.44%的顶点,此后一路下探,2023年也仅回弹到8.29%,仍不及疫情前的2019年。

由于受到2023年大罢工影响,好莱坞大片制作宣发延后,今年以来的北美票房也同比下降33.5%(参见本刊 2023年第35期《好莱坞失意暑期档》)。好莱坞的“跌落”为中国电影留出了空间,一些在国内得到票房验证的热门电影正在尝试“走出去”寻找海外观众与市场。英国电影研究机构 Gower Street Analytics在4月预测,2024年全球票房将达323亿美元,同比降4.7%;两大电影市场美国和中国的票房收入分别将达82亿、79亿美元,对应增速分别为负10%、2.6%。

 

另一边,以OpenAI年初发布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为代表,人工智能(AI)在影视行业的应用风起云涌,已然进入自20世纪末数字取代胶片后的新一轮技术革新周期;但不同的是,这轮技术变革的成果首先是由普通用户借助简单、易操作的AI工具,进行应用和分享。全球影业都须密切关注与跟进这一趋势,拥抱科技革命。(参见本刊2024年第11期《Sora再进阶》)

※财新数据专题《电影业供需隐忧重新浮现》,结合本篇深度报道和电影业相关数据资讯,数据通Pro会员专享。

供需矛盾加剧

“今年行业最关心的就是供给。2023年库存片集中上映,新项目都还在筹备,青黄不接。大家互相打听大项目上映时间表,但总也问不到准信儿。”上影节期间,一名常年参与外片引进的电影从业者告诉财新。

光线传媒( 300251.SZ )在2019年“暑期档”推出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当年票房冠军,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2023年底就被市场催促上映,该公司2024年4月表态会在暑期上映,但至今未定档。“以往‘暑期档’宣发在6月中下旬基本明朗,但现在新片不是难产就是‘空降’——比如靠演员沈腾、马丽扛票房的《接班人计划》,定档暑期之前几乎毫无征兆。”上述电影从业者称。

“今年明显找不到什么项目。”一名电影发行公司人士告诉财新,品质较高、预算充足的大项目集中在大公司手里,其他公司很难拿到这类项目的份额和发行权,而市面上好的制作团队屈指可数,观众口味则变得难以捉摸,“类型上,以前面向女性观众的爱情片能有票房保证,后来类似《养蜂人》这样的‘男性向’作品也有起色,但现在都不太行了。此外,有知名卡司(演员)加持的阵容,也不一定就能卖得好”。

“过去三年,我们看到了巨大的变化,都不知道拍什么样的电影给观众了。”上影节开幕论坛上,李捷直言,观众对电影类型题材的偏好剧烈变化,“我们在传统意义上觉得很好的类型题材,观众没有那么喜欢,观众的价值主张、热点话题、情绪、审美趋势、对导演和演员的喜好,几乎6至12个月就有变化,但电影制作周期是两到三年”。

观众喜好变化之快,挑战创作者应对能力。一名华谊兄弟公司( 300027.SZ )人士从宣发角度举例,比如近年来项目方非常重视的“宣发前置”,头部项目在创作期间就会考虑营销点,拍摄时就提前进组储备营销物料,以抖音为营销主阵地做短视频营销变得非常重要,预算占比加大,“但单纯通过前期策划做出营销爆点并不容易,短视频时代营销的策略是即时、动态的,要随时产出并调整策略,但很难预测网民、观众动态的热点兴趣,只能储备尽量多物料、尝试各种话题,但凡有一个方向能热起来,再继续深攻”。

供需矛盾复杂化后,大档期票房的波动难以预料。2023年“国庆档”即便有张艺谋新片《坚如磐石》、陈凯歌《志愿军:雄兵出击》坐镇,也以27亿元票房爆冷收官,几乎倒退回2017年的水平。今年“端午档”之前,“五一档”三部新片临阵撤出、最终票房以15.27亿元排在同档期历史第三,不尽如人意。“现在我们每周都会猜各部新片的票房,但都猜不准,大家都在观望谁能在今年暑期档拿到30亿元票房。”前述上市影视公司发行人士告诉财新。

供给侧布局新片,攻入稀缺类型、提升制作精细化程度必然拉长战线。电影公司疫情后进入新一轮投产周期,但投资决策风险偏好降低。上述华谊兄弟公司人士告诉财新:“现在投资相对谨慎,加上短剧分流,电影项目过会、开机都越来越难,资源向头部集中,腰部项目拿投资更费力。”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进入大档期的一部大片可以有数十家出品方和联合出品方,影视公司集中资金拍大片,中小体量项目不是“靠边站”就是拿不到钱。上述电影发行公司人士称:“过去能用300万元预算拍出的电影去博取2000万元的票房,但现在已经没有这种‘闯一闯’的机会,专业投资者的容错率在下降,为了规避风险,基本不看中腰部和尾部项目,这对中小体量电影来说其实是很可惜的。”

影视投资回归理性,然而打造“爆款”的规律又难以摸索。其实,2024年上半年院线电影也有口碑佳作,在喜剧片饱和的“春节档”之后,豆瓣8.1分的犯罪片《周处除三害》成为产出6.65亿元票房的“黑马”。今年引进的《坠落的审判》《机器人之梦》以及在日本票房突破百亿日元的《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豆瓣评分都超过8.0,6月15日开画的《狗阵》刚获第7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是华语电影时隔18年再度拿到该奖项,但这些电影目前票房都尚未破亿元。

电影观众换代趋势显著。据灯塔专业版《观众购票决策的变化趋势》报告,对比2019年、2024年一季度的观众年龄构成,主力观众20—29岁人群占比从55%降至42.1%,20岁以下青少年人群占比从7.6%降至3.8%,说明电影院对更年轻群体的吸引力在下降。

引不进来,走出去难

2024年7月10日,去年“暑期档”票房季军《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将在法国、比利时、卢森堡院线上映,电影在2月已进入法国140多家影院限定上映两天,巴黎市中心最大的影厅场次全部售罄。

承担该片法国发行工作的Heylight国际电影发行公司合伙人聂博睿(Boris Pugnet)介绍,法国观众习惯消费美国大片,且女性在观影消费中往往有决策权,对中国“封神”题材更是不熟悉。因此,法国发行方直接用英文片名“Creation of the Gods”进行宣发,使其看上去更像是好莱坞电影,宣传语传递“制作水平比肩漫威、对标《指环王》”等信息,还专门制作了以女性角色为主的预告片。

“虽然法国也有很多华人,但限定上映时看《封神第一部》的50%—60%的观众是本地观众。”聂博睿观察,受好莱坞大罢工影响,引进法国的美国商业大片减少近50%,“这为中国电影带来了机遇”。据猫眼电影专业版,《封神第一部》目前海外票房200万美元,其中北美170.6万美元,中国香港48.7万美元,新西兰14.4万美元,英国只有3.2万美元。

中国国产头部大片正在趁势攻入国际市场。2024年“春节档”票房冠军《热辣滚烫》也陆续在澳大利亚、北美、东南亚上映。由于全球发行投入大,出于财务考量,好莱坞电影巨头几乎不会发行自己未参投的外国电影,《热辣滚烫》却是索尼影业首次不参与出品但购买全球发行权的中国大陆影片。但即使借力好莱坞全球发行体系,《热辣滚烫》当前海外票房产出仅700万美元,只有国内票房的1.4%。

2023年“春节档”亚军《流浪地球2》靠华人捧场,在海外实现了近500万美元票房(约合人民币3600万元);但在超过5000家美国影院中,《流浪地球2》仅进了其中100多家,北美产出135.5万美元票房。不过,动画片的“出海”优势有所显现,2023年“春节档”失利的《深海》3月在法国上映后揽收125.7万美元票房,观影人次近15.5万,刷新法国近三年华语片观影人次纪录;《白蛇:缘起》日语版于2021年暑期在日本放映,位列观众票选最受欢迎的动画电影第二名,超过日本本土动画电影《鬼灭之刃》。

在6月18日上午的上影节论坛上,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区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冯伟直言,中国电影的海外发行情况实际并不好,国内达到40亿—50亿元票房的电影海外票房不足亿元,原因之一是国产电影过于看重国内市场、优先确保本土收益;其次,执掌全球发行体系的好莱坞不参与发行,中国电影就很难打通海外市场。

从影视作品源头来看,中国很少具备国际影响力的IP(知识产权),国内票房大卖电影的国际化或多元化内容要素十分缺乏。在近两年关于中国电影“出海”和全球化IP的讨论中,由华人影业和华纳兄弟探索公司合拍的《巨齿鲨》是一个被反复提及的正面案例。2018年上映的《巨齿鲨》全球票房5.22亿美元,2023年续作《巨齿鲨2:深渊》全球票房3.96亿美元,中国和北美票房产出都十分接近,是IP电影较理想的收益比例。

6月16日,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宣布知名导演张艺谋将执导电影版《三体》。刘慈欣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已有35个语种的译本、全球销量超过3000万册,是近年罕见被好莱坞斥巨资进行影视化改编的国产科幻IP。2024年3月,奈飞(NASDAQ:NFLX)版《三体》(3 Body Problem)第一季上线,开播四天后登顶93个国家和地区的播放榜首;而在中国,腾讯视频于2023年春节期间也播出了国产连续剧《三体》,豆瓣上47万人打出了8.7的高分。

投入大、周期长、代表电影工业水平的科幻片,是中国市场极为稀缺的类型,无论票房还是影响力,还没有国产科幻电影能与《流浪地球1—2》比肩。《三体》影视化成果进入兑现阶段,连续剧的篇幅适合容纳原著信息量,因而制作节奏明显快于电影。实际上,光线传媒早前参与投资、总预算近2亿元的电影版《三体》在2015年杀青后至今难产,此次不惜“另起炉灶”重新投拍,数次邀约张艺谋后才获其接手。

“我们做了那么多年IP,比不上一个《三体》。”王长田坦承,新《三体》电影投拍得到的初步市场反馈,让自己感受到IP影响之大。虽然电影还没有确定投资,但整体投资规模不设上限,“我们不会捆住自己的手脚,希望它成为最好的《三体》电影,不负大家这么久的期待”。

主旋律电影“大户”博纳影业( 001330.SZ )也在寻求类型突破,公司计划投入“海外故事三部曲”。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透露,博纳正在开发关于中国企业家在华尔街的电影,对标《华尔街之狼》;另一部讲述国安情报人员在海外抓间谍的电影对标《谍影重重》。“国际化表达是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也是中国电影在国内实现盈利,在海外扩大影响力、辐射力和出口能力,在迈入电影强国关键十年中需要做出的努力。”

前述参与外片引进的人士称,港片其实是更容易在海外市场打响的中国电影。“外国人还是对动作戏比较感兴趣,这是香港电影的强项。而且香港主力演员基本没变化,还是刘德华、古天乐、谢霆锋那么几位,海外知名度都在。”她观察,好莱坞创作进入疲惫期,好莱坞之外的引进片可选范围本来就少,而新人创作者开始把角度投向LGBT(性少数群体)等话题,引进难度很大。“疫情前,从事批片(买断影片发行权的电影)公司的数量足以分出几个梯队,但现在屈指可数。”

截至6月21日,在今年“暑期档”已定档的93部新片中,共有12部好莱坞电影,整体数量超过上年同期的10部,只有1部漫威电影《死侍与金刚狼》,其他大IP续作则包括《加菲猫家族》《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头脑特工队2》《寂静之地:入侵日》和《神偷奶爸》等。《加菲猫家族》票房已超过1.5亿元,而已上映15天的《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票房只有5400万元。

索尼影业CEO托尼·文西奎拉(Tony Vinciquerra)在5月底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引用数据称:“中国开始允许更多美国电影上映,但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创造的票房占比从36%跌至16%(即从2019年的33亿美元降至2023年的12亿美元)。”他表示,娱乐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流媒体在颠覆几十年来的生产和分发模式,叠加疫情影响和2023年的历史性罢工,迫使我们彻底重新思考行业的运作方式,每种娱乐业务都受到这些变化和挑战的影响”。

2023年,中国票房前十名影片皆为华语电影;而2024年至今,只有《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和宫崎骏动画《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进入前十。贾樟柯认为,这类数据的背后,可能反映了文化影响力的变化。“如果中国近8万块银幕能接纳更多国外影片,说明我们是拥抱全球的、巨大的优质电影市场,各国优质电影人才也会向我们倾斜;如果外片放映量越来越少,最后甚至大家都不看了,说明我们在国际电影版图中的地位也有可能丧失。”

AI添变量

电影是对技术品质要求最高的视听媒介,当前的需求还不足以驱动AI对电影行业快速产生影响。但在好莱坞,电影从业者已经通过大罢工,赶在AI深度改造行业之前和资方制定了针对人类劳动者的保护性条款。中国电影行业既缺乏类似的争议,也看不到视频生成大模型的成果,进展落后于流媒体和短视频等其他视听领域。

一名上市影视公司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究部门人士告诉财新,今年行业讨论最多的就是以Sora为代表的多模态大模型。“影视行业使用AI的好处就是一旦使用就能看到效果,技术升级或者用虚拟拍摄替代人工,成本会迅速降下来。比如动画是当前使用AI辅助最多的场景,2023年起美术方面的工种就已出现人力替代。”

业界对AI应用的速度,总体判断温和。李捷认为,近三到五年,AI对影视行业仍是效率提升为主;王长田则预计,AI内容达到工业级电影的水准并满足大屏幕放映要求,需要两到三年。

不过,新技术一点都没有放松步伐,且有不断放低门槛让用户自发试用创作内容并扩散的趋势。自OpenAI在2024年2月推出能生成1分钟视频的模型Sora后,视频生成大模型层出不穷,海外不仅能找到可以付费使用的Pika、Runway和PixVerse,还有Luma在6月13日对所有用户免费开放的“Dream Machine”(造梦机),支持根据文本和提示词在120秒内生成120帧影像(视频长度约5秒)。

中国互联网公司虽然缓慢跟进,但字节跳动、生数科技、腾讯、快手(01024.HK )、美图( 01057.HK )均陆续公布了文生视频模型。其中,字节跳动的“即梦”和快手的“可灵”,分别基于各自的视频编辑工具剪映、快影推出,已开放给部分测试用户,鼓励用户生成创意内容并发布到短视频平台。

电影公司开始与拥有技术的互联网公司合作,试图验证AI内容的可行性和商业价值。6月17日,抖音、博纳影业在上影节期间宣布联合出品AIGC科幻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剪映推出的“即梦AI”提供AI技术支持,包括AIGC剧本创作、概念及分镜设计、图像转视频、视频编辑等十种AIGC技术。

博纳影业是本轮AI浪潮中应对较积极的中国电影公司之一,今年成立了专门的AI工作室。“成龙在拍《神话》时50岁,还可以演年轻大将,但现在已经70岁,演不了了,但新片《传说》将用‘数字成龙’出演,与青年演员张艺兴在戏里并肩作战,难以分辨真人还是数字人。”于冬介绍,最终确定的“数字成龙”,是在20多个备选方案中由成龙本人挑中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数字资产,像身份证一样伴随你一生,是你本人的知识产权。”

此外,光线传媒已明确要求动画制作的每个环节都要带上应用AI的意识;上海电影( 601595.SH )把为拍摄连续剧《繁花》斥资5亿元收购的昊浦影视基地定位为AI创制中心,向松江区政府争取到了30%的算力补贴,而该公司出品、由张艺谋之女张末执导的电影《雪龙号》,也计划尝试用AI完成模拟南极环境的拍摄。

新技术为行业提供了提升生产力的解决方案,但却绕不开供给侧的矛盾。与好莱坞相比,中国影视行业其实还没有足够丰富的内容作为数字资产的基础。“AI不会像元宇宙一样昙花一现,且门槛会越来越高。”视效公司数字王国( 00547.HK )CEO谢安告诉财新,在未来十年AIGC深度影响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是IP和创意能力,“比如人脸是视效中最复杂的部分,视效公司已有很多研究上的积累”。

与艺术家就AI达成协议后,好莱坞电影公司旗帜鲜明地表态拥抱新技术。“我们非常专注于AI。”托尼·文西奎拉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如今电影制作的最大问题是成本高昂,我们需要找到更高效的制作方式,因此将寻找主要利用AI来提升电影和电视节目制作效率的方法。”

在6月16日的上影节金爵奖评委见面会上,动画片单元评委会主席、法国动画导演本杰明·雷内(Benjamin Renner)直言:“动画片的制作还是需要人类的参与,我并不想看到一部完全由AI制作而成的电影,因为里面可能没有灵魂,没有真实的情感。”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