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

【摘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

乌鸦观察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1.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严控跨区外送可再生能源电力配套煤电规模,‌新建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2.大力发展新能源。...到2030年,‌ 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3.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积极推进水电基地建设,‌ 推动金沙江上游、澜沧江上游、雅砻江中游、黄河上游等已纳入规划、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水电项目开工建设,推进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推动小水电绿色发展。推动西南地区水电与风电、太阳能发电协同互补。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探索建立水能资源开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分别新增水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左右,‌ 西南地区以水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基本建立。

4.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积极推动高温气冷堆、快堆、模块化小型堆、海上浮动堆等先进堆型示范工程...

5.合理调控油气消费。...加快推进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因地制宜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支持车船使用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

6.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制定新一轮抽水蓄能电站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促进抽水蓄能发展的政策机制。加快新型储能示范推广应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左右,‌ 省级电网基本具备5%以上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

(二)节能降碳增效行动。

(三)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

5.推动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到2025年,‌ 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

(四)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

3.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到2025年,‌ 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五)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

1.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到2030年,‌ 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国家铁路单位换算周转量综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0%。陆路交通运输石油消费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

2.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期间,‌ 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30年,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绿色出行比例不低于70%。

3.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到2030年,‌ 民用运输机场场内车辆装备等力争全面实现电动化。

(六)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

1.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到2030年,‌ 省级以上重点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

2.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到2025年,‌ 大宗固废年利用量达到40亿吨左右;到2030年,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

3.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到2025年,‌ 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4.5亿吨,到2030年达到5.1亿吨。

4.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到2025年,‌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健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0%左右。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5%。

(七)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

2.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鼓励高等学校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碳减排、碳汇、碳排放权交易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一批绿色低碳领域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

(八)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

2.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到2030年,‌ 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


Telegram 乌鸦观察 摘要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