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台湾共同体的基础和想望──专访《这不是个大使馆》瑞士编导凯吉

探讨台湾共同体的基础和想望──专访《这不是个大使馆》瑞士编导凯吉

林育立

探讨台湾共同体的基础和想望──专访《这不是个大使馆》瑞士编导凯吉

《这不是个大使馆》3位主角在「国」字下携手的画面,让人看到共同体的基础和想望。(摄影/Claudia Ndebele)

由国家两厅院和瑞士洛桑维蒂剧院(Théâtre Vidy-Lausanne)联合制作的《这不是个大使馆》,继德国、奥地利、瑞士巡回演出15场后,4月12日将首度在台湾登台。这部以台湾外交处境为主题的创新剧作,因着近来台湾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在欧洲吸引爆满观众,预料也是今年(2024)台湾国际艺术节(TIFA)的重头戏。

过去几个月,欧洲剧场的门外纷纷升起中华民国国旗,场内仿真台湾大使馆风光的开幕典礼,结果吸引满场观众,引起剧场界热议。巡演多国后,《这不是个大使馆》过几天也将在台北国家戏剧院上演。负责编导的瑞士导演凯吉为何想做一出探讨台湾认同和国际地位的剧作?他对台湾够了解吗?

史蒂芬.凯吉(Stefan Kaegi)出身多语的瑞士,能说流利的德文、法文和英文。现年52岁的他是里米尼纪录剧团(Rimini Protokoll)里米尼纪录剧团是在2000年,由3位德国基森大学(Justus Liebig University Giessen)应用剧场艺术学系(Angewandte Theaterwissenschaft)毕业生所创立。剧团特色是以田野调查的方式,查看真实的世界进而转换成戏剧形式。他们曾在台湾演出过《高雄百分百》、《恐怖谷》等等。创始成员之一,这个以柏林为根据地的团体特色是舍弃专业演员,走进真实世界从不同领域的「专家」身上挖掘故事,不仅故事和布景来自他们的人生经验,这些人也粉墨登场演自己的故事。剧团经常受邀到国外演出,近年在欧洲掀起「纪录剧场」(Dokumentartheater)的热潮。

《这不是个大使馆》编导史蒂芬.凯吉(Stefan Kaegi)是德国「里米尼纪录剧团」(Rimini Protokoll)的创始成员。(摄影/林育立)

凯吉到台湾演出和带工作坊的经验有10年了,台湾剧场界对他不陌生,他在往返欧洲和台湾的过程中,逐渐对台湾产生好感。有次,他突然意识到瑞士在台湾没有大使馆,想弄清楚瑞士以民间的工业名义在台湾成立的「实质大使馆」(de facto embassy)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从此对台湾的国际地位感到好奇:

「大使馆牵涉到『代表』的问题:谁在舞台上代表谁、演出什么角色正是古典剧场的核心。」

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台湾最近成为欧洲舆论的焦点,报导篇幅远比过去还多,「但在我眼中,台湾比媒体呈现的要复杂许多,一般新闻报导难以解释清楚,我对这样的复杂性一直感兴趣,」凯吉说。

为准备创作,2022年底,他接受两厅院邀请到台湾驻村,前后待了2个月,像记者一样采访、观察和研究,一共与外交官、学者、商人、情报人员和半导体专家等70多人交换意见,「我想知道这些每天面临台湾『特殊外交处境』的人的想法。」

透过试镜和试演,他最后选出退休外交官吴建国、台湾数字外交协会理事长郭家佑、音乐家王思雅3人担任主角,看看这3人能撞出什么火花。

有无之间的大使馆

吴建国现年72岁,外交资历完整,派驻越南时台商正好大举投资,在台湾少数的邦交国伯利兹当过大使;郭家佑32岁,经常走访各国从事公民外交,增加台湾在国际上的曝光度;王思雅27岁,长年在国外读书和演出,来自珍奶原料供应的家族。

这3人分别代表不同的世代和政治光谱,照剧团的说法全是人生历练丰富且有话要说的「专家」。吴建国唱《中华民国颂》时感情丰沛,对两岸关系有「失散亲人终将团聚」的期待;郭家佑用创意方式突破外交限制,可说是天然独世代和台湾软实力的代表;演出配乐的王思雅,父亲是拎着皮箱闯荡海外、创建珍奶事业王国的台商,对政治相对冷感,显然为了保护从商的家人避谈。

凯吉透过与3人的深度访谈,探究他们的出身和经历,从这原本不相识3人的对话和争执过程中酝酿出剧本,去年(2023)12月起在洛桑整整排练了2个月。他们在舞台上敞开心胸谈自己,说的终究是台湾在国际压力下生存的故事──毕竟3人某种程度上都是努力打破外交瓶颈、在国际上行销台湾的「外交官」。凯吉灵机一动,干脆让他们携手成立一座台湾大使馆:

「艺术创作的自由允许剧场做现实上做不到的事,我们比过去的纪录剧场更进一步,为一座台湾大使馆举行开幕典礼。」

剧情从此融入虚构元素,仿真大使馆成立,触及国歌、国旗等敏感议题,观众身历其境仿佛台湾大使馆揭幕的见证者。

大使馆风光挂牌,3位主角忍不住自拍留念。(摄影/Claudia Ndebele)

凯吉还提醒,《这不是个大使馆》原剧名Dies ist keine Botschaft(Made in Taiwan)的Botschaft在德文是双关语,除了大使馆还有消息、公告的意涵,可见演出本身也是对外发声的动作。演完后,剧院把大使馆拆除,「因为这不是个大使馆,」凯吉笑说,就像画家马格利特(René Magritte)的名作《这不是一支烟斗》(Ceci n'est pas une pipe)。

他举这幅画上的烟斗不是真的烟斗为例,比喻台湾在国际社会的吊诡存在,「因为台湾不被承认,这当然不是大使馆,但明明运行外交任务,代表一个国家──至少在剧场观众的心目中。」

随「国际关系」调整剧本

凯吉等3人在2000年成立里米尼纪录剧团,多年来创作不断,剧作贴近现实已成其独有特色,加上台海局势推波助澜,2月在柏林举行的世界首演大获成功。接下来在奥地利维也纳、瑞士巴塞尔和洛桑的演出,也吸引爆满观众,部分场次甚至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引起大报剧评热议。据工作人员透露,也有剧院受到政治压力,幸好至今演出顺利。

纪录剧场的素材来自真实世界,剧场建筑与作品的关联也是凯吉关心的面向。例如柏林的演出场地「柏林艺术节之家」(Haus der Berliner Festspiele),原是西柏林一座剧院,建筑方正简约属现代主义风格,冷战年代是自由孤岛的文化样板。凯吉对新作在此首演感到相当骄傲,「这座剧场活跃的1960、70年代,中华民国正好被国际社会排挤,这门面非常适合大使馆。」

凯吉还会根据演出地点调整文本,调侃欧洲各国与中国的关系。在柏林的演出,德国外长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和在中国拥有逾10万名员工的福斯汽车(Volkswagen)代表竟坐在观众席;到了维也纳,换成红牛(Redbull)饮料和奥地利石油天然气集团(OMV Group)等大企业代表入戏。他正考虑今年秋天在西班牙演出时,加入加泰隆尼亚的独立运动。

柏林的首演观众十分入戏,从头到尾笑声不断,结束后许多人起立欢呼和鼓掌。大使馆门外中华民国国旗飘扬的画面令人难忘,高挂在舞台背景的「国」一字,尤其令人回味再三。「国」中间的「或」是或许、也是疆域;「或」时有时无的闪烁,让「国」只剩下外面的框,不免让人思考台湾到底是不是一个国家?领土的范围在哪?这些问题观众得自己找答案。

舞台上,退休外交官吴建国在台湾街头若有所思,头顶的「国」字令人回味再三。(摄影/林育立)

让戏剧传达出台湾的声音,共鸣世人

凯吉在戏中努力放进台湾与国际对话的元素,链接板块碰撞、国际地位和手摇饮料的点子也令人印象深刻;凯吉还用打太极,隐喻两岸交互和国际舆论看中国和台湾态度此消彼长的连动关系。

剧中的3位主角尽管政治立场迥异,却同样珍惜自由的生活方式,深知国家处境的困难,极力把台湾行销到国际。对台湾观众来说,最感动的应该是携手团结的一幕,凯吉似乎想借此表达共同体的基础和想望。

落幕后,演员走下台与观众热切交互。吴建国面对观众提问滔滔不绝,对退休后还能站上舞台「演」大使、为外交生涯补上欧洲拼图感到非常自豪。郭家佑分享排练时被迫揭露自己的辛苦,坦言因政治立场不同不时与吴建国争吵。不同声音可同时并存,意见不同却不否认对方的存在,正是导演在舞台上呈现的台湾。

剧院回廊并展出场景和家族照片模型,犹如台湾历史和风土展。欧洲人即使听过台湾的半导体和中国的威胁,对历史背景也是一知半解,观众仿佛上了一堂台湾课,走出剧院后对台湾多一点理解和同理心。

凯吉不仅对台湾观察入微,他还相信戏剧比报导更适合说台湾的故事,因为剧场观众愿同理和认同剧中的角色,「对这遥远的国家产生亲切感,觉得自己与台湾有某种联系。」他甚至相信演出能为台湾交朋友,「如果台湾真的出事,这出戏可能有帮助。」

从欧洲巡演15场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应来看,他的付出正得到回报。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