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达克岳父母东游记(一)沪上散记

拉达克岳父母东游记(一)沪上散记

随水 随水文存 由“微信搬运工”搬运(点击进入)

▲拉达克的冬天得要囤大量的木柴

▲日常用水都要从蓄水罐里一桶桶取

▲烧自己砍的柴、用自己打的水,然后才能有热水,所以热水是相当珍贵的

我丈人最为感慨的是中国街头的干净。他们飞上海之前在德里呆了几天,德里是全世界最脏的城市,没有之一。德里的脏已经脏出了一定高度,它既有贫穷落后的脏,又有环境污染的脏,还有人心丑恶的脏,我丈人抱怨说在德里简直连呼吸都困难,到了上海顿时进入了一个清新的世界。

丈人呆了几天之后发现,他在上海几乎走到任何地方都是干干净净的,无论是街头还是河道,都很少会有垃圾,就连公共厕所都很干净。这其实是一种城市管理水平的体现,而管理归根结底是需要花钱的。比方说我家附近在修地铁,施工场地会用临时围墙围起来,土方车上盖着帆布,进出工地都必须进行车身冲洗,尽可能减少路上的泥沙……最重要的是,工地两边的临时便道,都是按照标准公路的规格铺设的柏油路,而这些举措背后少不了白花花的银子。

我丈人还问我为什么街上没有电线和电线杆,我告诉他电缆光缆管道都从地下走。他对此很惊讶,说这样的话如果管线坏了的话岂不是要把整条路都挖开?我告诉他有时候确实要挖路。他又问,那埋在地下的话怎么知道哪里坏掉呢?我说这就属于专业人员的工作了,在规划的时候就会都设计好,会有专门的检修竖井……他仍然对这种天上不走电线的街道感到很不可思议。

丈母娘平日里喜欢莳花弄草,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城市绿化上。她十分惊讶为啥冬天也有那么多绿植,就连高架道路两边都满是绿植,她想不明白这些绿植是为谁种的……她很眼热街头巷尾花坛里那些五颜六色的花,盘算着如果带回拉达克的话能不能养活……我告诉她,上海街头有很多都是常青树,上海冬天虽然冷但很少会结冰,所以许多植物能熬得过去;拉达克冬天冷起来,房间里的水都会结冰,上海的绿植应该是养不活的。

▲上海街头一年四季都有各式各样的花卉,丈母娘看得十分欢喜

上海街头的种种细节都被岳父母看在眼里,很多细节我们早已熟视无睹,对他们而言却非常新奇。我并没有故意只带他们看那些高大上的地方,因为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真实的、普遍的中国发展现状,就足以让他们目瞪口呆。

我岳父母跟普通观光游客有一个极大的不同之处——他们完全不要看山水风光。拉达克地处世界上最高的两座山脉之间(喀喇昆仑与喜马拉雅),有着世界顶级的山水风光,人家足不出户就能天天望见六七千米的雪山,99米高的上海佘山在他们的认知中可能根本就不算山。当然,上海现在最著名的山莫过于海拔48米的世博园双子山,只差88米就跟珠穆朗玛一样高了(手动狗头)——我开车路过双子山的时候向他们隆重介绍了这座用21亿人民币堆起来的人造山,然而他们听了之后完全没有任何反应,一脸的呆若木鸡——要么就是他们觉得我在扯几吧蛋,要么就是这种行为以及所花费的天文数字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

▲他们在拉达克每天看的是这样的风景

▲阿拉上海宁为了市中心能有座山,也是蛮拼的。造这座山的预算,大概能把整个列城翻新一遍

他们喜欢看的是摩天大楼,是现代化的灯红酒绿,其次便是去佛教寺庙朝拜。我后来带他们去了趟拉萨,我岳父在飞机上看到下面的壮丽雪山、冰川、青海湖完全无动于衷,然而当看到星星点点的城市夜景却赶紧拿出了手机拍照

所以在上海期间,我主要带他们去看了外滩、城隍庙、陆家嘴等常规景点,几座高大上的综合性大型商场,以及静安寺、龙华寺等佛教寺庙。南京路、新天地之类的“过气”商圈我没带他们去,最近几年新开的大型商场要比这些地方有意思得多。上海周边虽然有不少的古镇,但这些古镇说白了大同小异,连卖的“特产”都是翻来覆去那几种,参观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便也够了。上海旧时租界的老洋房对于他们来讲完全没有吸引力,因为印度最多的就是英国殖民者留下的老洋房老建筑。说句实话大家听了别不高兴,孟买南区英殖民时期那些精美绝伦的世界文化遗产建筑,能把外滩的“万国建筑群”秒成渣——“殖民地”和“租界”还是有区别的。

▲印度最不缺的就是殖民老建筑

▲相比之下,高档商场才是他们没见过的

▲上海环球港的仿欧式装修其实十分俗气土鳖,但我岳父母最喜欢看的就是这种,因为他们没见过

▲千篇一律的古镇,看一两个也就够了

▲女人们出门前总有大量准备工作。我拍下这张照片时候觉得似曾相识

▲六年前,我曾拍过另一个类似的场景。

但即便排除了一些地方,上海及其周边想带他们看、能带他们看的地方还是非常之多,最后去到的地方远少于计划。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来这个季节上海天气寒冷,不太适合户外游玩,尤其我们还得带着娃,要防着他们着凉生病,要大包小包带好多东西;二来我的时间有限,毕竟除了陪他们观光之外我还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做;三来钞票也有限,一大家子出门相当于带领着一个团队,花钱如流水——哪怕只是找个上海市内的大型商场逛一逛、玩一玩、吃顿饭、停个车,随随便便小一千就没了;如果需要买门票、住酒店,开销则会倍数增长……毕竟有老有小,食宿交通的标准不能搞得太低,带着全家旅行一个星期,抵得上我以前一个人旅行两三个月的花费。于是乎,原计划的浙南泉州厦门自驾不了了之,成都西安洛阳登封也取消了……中国这么大,本来也不可能一次看完,留点念想以后再慢慢看吧。

在上海期间最让他们感到震撼的莫过于陆家嘴的高楼建筑群,从外滩眺望浦东陆家嘴是他们这辈子从未见过的风景,站在陆家嘴的中心看这些高楼让他们只感到天旋地转,完全超越了他们的想象力,仿佛身处于科幻电影场景当中——喜马拉雅的高山没有让他们“仰止”,但这些高楼让他们摒住了呼吸

哪怕在中国呆了许多天之后,他们还是最喜欢拍高楼大厦,就跟我们这些城里人乐此不疲地拍大山如出一辙。所谓“旅行”,果然就是从一个自己呆腻的地方,跑去另一个别人呆腻的地方。

话说上海城隍庙以及古镇里有许多仿古建筑,我一直都不怎么待见这种可以批量制造的冒牌古建筑,没想到我岳父母却非常吃这套。“仿古建筑”这玩意儿可说是中国特色,因为只有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大拆又大建。我去别的国家旅游见过不少维修翻新的古迹,但专门造一个假的“仿古建筑”恐怕很少。中国这些“仿古建筑”尽管骨子里都是钢筋水泥,外观上却是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尤其入夜之后景观灯光一打上去视觉效果拉满,在我岳父母看来那真是如梦似幻,又一次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陆家嘴

▲陆家嘴公园走走,感受一下被摩天大楼环抱

▲顺便去个海洋水族馆,岳父母从来不知道世界上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海洋生物

▲炸鸡汉堡也是平时在拉达克吃不到的

▲外滩打卡自然少不了

▲带他们去老城隍庙逛一逛

▲华灯初上的上海滩令他们目眩神迷

▲元宵灯会已经开始布置了,这种彩灯也是他们从没见过的

他们来华的第一个周末,趁着天气还不算太冷,我开车带他们去了趟苏州和无锡,主要目的是去太湖畔的灵山朝佛。为啥不去普陀山呢?一来普陀山需要车船联运,交通不如灵山方便;二来普陀山在视觉冲击上也不如灵山那么简单粗暴。

我们的行程安排是出发当天下午先去苏州的山塘街逛一下,然后当晚住在灵山景区门口(没住拈花湾,太贵),第二天可以有一天时间在灵山景区里面游览。虽说苏州无锡就在上海隔壁,算起来我却已经有十多年没去过了,灵山大佛我也是第一次去。

我原本以为这次短途旅行的高光时刻应该是他们见到大佛的时刻,万万没想到整个行程最具戏剧性、留下最深印象的竟然是高速服务区。

在进苏州城区之前,我随机选择在阳澄湖高速服务区停了个车,唯一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下来活动筋骨上个厕所。岳父母下车时候,我轻描淡写地跟他们提了一嘴说这里只不过是个Dhaba,让他们上个厕所就回来——Dhaba是个印地语单词,专指印度公路边上的小饭店

▲典型的印度Dhaba(图片来源:Wikimedia)

▲同时我也给大家看一下,这是我在历年历次印度旅行过程中见过的最豪华的Dhaba,堪比德里的机场航站楼,但只见过这么唯一一次,位于艾哈迈达巴德郊外

他们还没来得及去尿尿,就被这个“Dhaba”给吓尿了——我停好车进去一看,也被吓尿了。

由于我久不在江浙一带活动,早已对江浙的发展孤陋寡闻。后来我才知道,阳澄湖服务区是全中国最高大上的服务区(估计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已经成为了著名的网红服务区,有人专程绕道几百公里来这里打卡。而他们在中国的第一次旅行无心插柳进入的第一个高速服务区,居然就是这个“天花板”级别的服务区——大家可以想象下这种毫无预期、毫无过渡的心灵冲击是何等强烈!

阳澄湖服务区怎么个“网红”法呢?一走进服务区,首先就看到几个香艳的古装美女在仿古戏台上大跳节奏感强烈的舞蹈,底下密密麻麻的围观群众拿着手机在拍;然后我才发现,服务区里面居然是一座建在室内的“江南古镇”,天花板是一片巨大的天幕,天幕下面是小桥流水,水里面还有活鱼游来游去。服务区后面修了一座正儿八经的苏式园林,借鉴了苏州的留园、拙政园、狮子林等名园……走在这座服务区里面,让人只感到周遭信息量实在太大,眼睛根本来不及看——我岳父母就这样猝不及防地经受了一场心灵的暴击!假如我是他们的话,我一定会觉得——我的妈呀!这是一个什么神仙Dhaba 啊!难道中国的Dhaba都长这样?天啊!这究竟是一个什么神仙国家啊!

▲我大意了,看到这个外观我其实就应该想到里面会别有洞天

▲一进去就看到古装歌舞表演

▲服务区里面看得我惊呆了

▲服务区后面是个园林(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相比阳澄湖服务区,苏州的山塘街景区反而显得比较常规了。不过对他们而言,刚到中国的头几天一切都是新奇的,石拱桥、廊桥、牌坊、手摇船……这些东西全是第一次见,看到啥都要停下来合影留念。除了常规景区之外,我还带他们在山塘街边上充满烟火气的小巷里转了转,岳父最大的感慨依然是——怎么可以每个地方都这么干净

▲从停车场到山塘街坐了个接驳船

▲学着用筷子吃苏式面条

▲天然用手吃面

▲即便是一些小巷也很干净

从苏州到灵山会经过2021年底刚刚通车的太湖隧道,这是他们当天旅程的第二次“心灵冲击”。

隧道这玩意儿在我们中国相当司空见惯,因此大家可能想不到,偌大一个印度,却找不到哪怕一条越江隧道——甚至连地铁跨江隧道都没有。德里有四条地铁跨过亚穆纳河(Yamuna),其采用的全部是轻轨铁路桥方案;加尔各答的地铁只在胡格利河(Hooghly)东岸运行,西岸是没有地铁线路的,人民群众过河相当依赖渡轮。

当岳父母发现太湖隧道不但长达10公里、而且还位于湖底,他们瞬间凌乱了——神马!我们现在在水底下?我们头顶上有水?啊!那水会不会漏下来?我们是不是会有危险?水底下怎么能建隧道……

后来我带他们在上海市区也走过很多次越江隧道,每次他们意识到自己位于水底时,脸上都会掠过一种 “不可思议”的神情。

在我的认知中,越江隧道应该并不算是特别高科技的工程,上海的打浦桥隧道早在1971年便已通车,那为啥印度到现在都还没有越江隧道呢?依我个人的揣测,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来肯定是基建能力相对落后,缺乏修建越江隧道的相关技术;二来我怀疑印度人在宗教上会忌讳从水底走,因为印度教习惯火葬之后骨灰撒到河里,河流被视为通往幽冥世界(即海底)的入口;三来隧道显然不如大桥来得风光,无法满足印度人民热衷炫耀的性格。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上海的打浦桥隧道一开始其实是个国防战备秘密工程,设计要求能够防核弹攻击,还要能够通行80吨的坦克……隧道这个东西具有天然的低调属性,打浦桥隧道作为全中国第一条越江公路隧道,远不如上海后来的南浦大桥知名度高;很多人知道黄浦江上有几座桥,却不知道黄浦江下面有几条隧道。

应该说,太湖隧道只是中国超强基建的一个小小缩影,可惜这次未能带岳父母前往云贵川等中西部地区,我觉得那边才集中了最大量、最不可思议、最不计成本的牛逼基建——关键在于“不计成本”,这一点除了社会主义中国之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能做到。

▲长达10公里的太湖隧道对从未见过跨江隧道的人来说相当不可思议

▲加尔各答的摆渡船,背景里的豪拉大桥是英殖民时期修建的“工程奇迹”

行程第二天参观的灵山大佛则给予了他们心灵和物质双重层面的冲击。

灵山大佛是我岳父母在中国接触的第一个宗教场所。由于受到境外势力抹黑宣传的误导,他们想象中的中国是一片“宗教的荒漠”,所有宗教都已经在十年浩劫中被消灭了,所有中国人都是无神论者,寺院、神庙、教堂在中国既无立足之地也无信众基础……

跑来中国实地一看——乖乖隆地洞!中国何止有寺庙,而且这些寺庙可比印度高大上得多!虽然比不上印度寺庙的古老,但其豪华与精致令印度望尘莫及的,香火之旺盛与印度相比也不遑多让——这正是所谓的“经济决定上层建筑”。

灵山大佛这个地方打一开始就是寺院和公司合作经营、按照景区的思路设计建造的,观光属性远大于宗教属性,因此特别注重游览体验,景观动线设计让人高潮迭起……印度人民哪儿见过这种格局和架势,就好像从没谈过恋爱的人遭遇网恋杀猪盘,一点抵抗力都没有。我太太一开始嫌门票贵,进去游览了一半之后觉得确实物有所值。

88米高的灵山大佛是世界第六大的佛像,排名前五的大佛像中有三尊都在中国。印度跟中国一样也有“巨像崇拜”,全世界最大的雕像正是印度的帕特尔雕像。拉达克地区有三尊露天大佛像,最高的一尊有32米,以当地的基建能而言,能建造如此佛像已属不易,但跟灵山大佛相比显然不够看。

我岳父母才不在乎这地方究竟是景区还是寺庙,看到如此巨大的佛像顿时心情激动,双腿一软便扑倒在地上磕长头,行五体投地的大礼,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引得众人为之侧目。边上有些吃瓜群众见状小声嘀咕——“西藏人,西藏人!”我太太听到后便会纠正他们——“我们是印度人。”人家一听他们是印度来的,往往肃然起敬,赶紧念几声“阿弥陀佛”。大概在很多佛教徒心目中,印度作为佛教的发源地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丈母娘对佛教的虔诚可算是我生平仅见,平日里有事没事口中念念有词持咒诵经,初一十五以及佛教节日都会吃斋礼佛,不仅不吃肉,连大蒜洋葱之类的“荤菜”也不吃。她朝拜起来有诸多规矩——见到佛像必拜,见到佛塔必顺时针绕行(转经);灵山大佛景区里有一些装饰用的转经筒,她也必须要一个不落地转一转。

她的虔诚是发自内心的,当她登上灵山大佛最高平台处,忘情地抱着大佛的脚趾潸然泪下……我也不知道她的眼泪是出于感动还是喜悦,这种境界是我等凡夫俗子所难以理解的。

灵山之行破除了他们觉得中国没有宗教的妄见,通过灵山景区内的佛教文化展示窗口,他们得知佛教在中国有着极为广泛的分布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尤其是中国西北部地区有着许多佛教石窟,这些丝路佛教的遗存与印度的佛教石窟一脉相承,开凿的时候藏传佛教还没影儿呢。

岳父母在灵山大佛景区以及后来去的上海静安寺都见到了阿育王石柱——印度的国徽正是阿育王石柱,在异国他乡见到熟悉的阿育王石柱无疑令他们激动喜悦、倍感亲切。佛教这种无国界的包容,与中印两国政府目前的尴尬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丈人和丈母娘遇见重要的佛像都会磕长头

▲与此同时馒头……

▲即便是装饰用的转经筒,丈母娘也要转一转

▲实景复制的石窟

▲与此同时馒头……

▲抱着大佛的脚趾真的哭了起来

▲梵宫内的琉璃浮雕

▲灵山的阿育王石柱

▲静安寺的阿育王石柱

▲我太太剪的灵山视频上集,讲解都是拉达克语,大家看看画面就行了​​​​

▲灵山视频下集​​​​

陪他们在上海逛寺庙的过程中,我发现如今寺庙的各种信息化、电子化实在是太魔幻了。自助请香、扫码捐款这些都算是技术含量低的,连点灯、供养都已经实现了电子化——只需要扫个码,在小程序里填上供养人的名字、祈福的短语,成功支付后就能在电子供养牌上长期显示,线上支付童叟无欺1098元一年……

这些电子化设备既然会被设计、制造出来,说明背后有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支撑,同时有一个巨大的市场能够消化这种定制的产品。内地寺院的商业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我早就发现上海的寺院全都被江苏的职业和尚承包了,做法事念经满口苏北腔。然而以我丈母娘的单纯,既搞不清楚这些手机上戳戳点点的操作,也理解不了寺院是怎么会成为一门生意的……她要是明白了背后的内幕,也就不可能像现在这般虔诚了

▲上海静安寺

▲上海龙华寺

▲扫码点灯

▲扫码供养

▲我太太剪的龙华寺视频​​​​

我这个人吧,从不否认佛法的伟大,然而经过了两千五百年的漫长岁月,最初的佛法早已被混入太多私货,如今的世上有太多打着“佛法”名号的“非法”之事……(详见《被重新发明的印度文化(四)佛教》)人性的弱点注定了这些荒唐又可笑的现象会长期存在。我太太原本也是一个“无条件”信仰佛教的人,这几年在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如今多多少少能够把这些事情看明白一些了。

带着他们到上海周边的寺庙进行朝拜只不过是开胃菜,这次中国之行真正的重点,是所有藏传佛教信徒的终极圣地——拉萨。为了让他们能够前往拉萨朝拜,我在大半年前便开始着手准备,终于成就了这趟历史性的旅程。

在拉萨,我丈母娘的人生获得了“大圆满”;而我丈人和我太太则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对,对外国人而言应该说是“统战”教育。

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图文作者:随水

【印度日记】与拉达克丈母娘同住二三事

2021-04-08

生逢2020(下)黑暗尽头处的一束光

2020-12-26

娶拉达克姑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2020-07-14

三年未见,我岳父母终于从拉达克来到了上海……

2023-12-06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