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什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535310/answer/2444805275我们不妨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聊聊「贴标签」这种行为,也谈谈怎么才能让自己看新闻的时候不那么生气,如何批判性、建设性地参与网络讨论,鉴别、筛选信息。
谈到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最主流/知名的心理学理论是Whorf的「语言相对论(linguistic relativity)」和「语言决定论(linguistic determinism)」,本质上争论的是「语言影响思维」还是「语言决定思维」。这些假说在学界有很多有趣的争议和实证研究[1],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参见这个答案下面其他的回答。最经典、开创性的是Whorf本人的研究,近些年的研究里也有很有趣的几篇,比如语言如何影响数字认知[2]和空间认知[3]。
但我今天想讨论的不是以上角度,而是想从心理语言学出发,只谈一个点:「贴标签」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
所有文献都列在最后,有论文也有专著章节,欢迎大家参考~
鉴于近期大家压力都很大、心情都很差,网上的讨论戾气越来越重,希望我的学术讨论不要上升到对于我个人立场和标签的揣测。
还有,我的逻辑是「贴标签并不是理智、客观的讨论,对网络风气弊多于利」,所以杠精要是非给我贴标签,那么其实你是证明了我的论点。
用魔法打败魔法,BIU~~
「贴标签」背后有很多心理学原理,篇幅所限我只侧重一个现象:泛化语言,generic language.
什么是泛化语言?
泛化语言是笼统地描述某一个种类的语言,比如「鸟类会下蛋」「草莓是红的」。这两个例子,描述的不是某一只具体的鸟/草莓,而是一个种类。和泛化语言相对应的概念是具象语言(specific language),描述的是个体而非种类,比如「这盒草莓是红的」。
你是不是觉得「鸟类会下蛋」这个命题好像挺正确的?
Hmmm...虽然这个命题可以被证伪(只有雌性鸟类会下蛋,所以差不多只有50%的鸟类会下蛋),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觉得「鸟类会下蛋」这句话没毛病。
这其实是泛化语言在语义学上的特性[4],它的危险就在于此——当你把某一个种群贴上统一的标签,就掩盖了种群内部的差异性。即使有个例可以证伪此标签,可也不知怎么回事,这个命题偏偏听起来没毛病...
为什么泛化语言听起来挺对的?
这其实是我们从童年就拥有的认知偏见,也是环境使然。
比如,Gelman、Callanan等有一系列有趣的研究[5],分别用泛化语言和具象语言教小朋友一些概念,发现小朋友从泛化语言和具象语言中学到的知识、做出的推断是不一样的。
比如:
小朋友听到泛化语言:「老虎有斑纹。」
ta的内心戏:「哦,那么“老虎有斑纹”这个命题可以泛化到所有的老虎,而且麻麻为什么要这么教我?因为“有斑纹”这件事一定很重要!有没有斑纹决定了这个动物是不是老虎!」
小朋友听到具象语言:「这只老虎有斑纹。」
ta的内心独白:「...所以别的老虎未必有斑纹吧...」
小朋友真的有这么多内心戏吗?是的,这些推断可能是下意识的,自己都认识不到,但通过实验可以证明。
总之,给一类种群贴标签,能让人觉得「这类种群中每一个个体都有这种特质」「有没有这种特质,决定了某个个体是不是属于这个种群。」
但真的是这样吗?听着好像是对的,描述的就一定是事实吗?
泛化语言有真有假,也的确能帮助人类有效地习得知识,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它的消极影响。
很多研究证明,泛化语言会造成不同种群间的割裂[6][7]。用泛化语言描述某个人群,会导致小朋友非常迅速地习得关于这个种群的刻板印象——比如,「他们这种人都不聪明」。
所以,作为父母和教育者,如果要培养出能独立思考、拥有批判性思维的孩子,就要审视自己——我用泛化语言传递了多少标签?这其中有多少是真实的,是孩子应该学习的?有多少是我的偏见?
别看我们是大人,也一样受到泛化语言的蒙蔽。Callanan et al. 在PNAS发了一篇实验设计精巧的论文[8],他们选取了2015年-2016年发表在11本心理学学术期刊上的1149篇文章,把文章的节选拿给成年被试看。被试认为,用了泛化语言(而非具象语言)来表达的科学发现更重要、更具有普遍价值("...readers judged results expressed with generic language to be more important and generalizable than findings expressed with nongeneric language.")
所以,我们读到一句话时的主观感受,和这句话的语言表达息息相关,和这句话本身的真假...可能没那么直接的联系。
这就是所谓「话术」的可怕之处。
为什么煽动性言论、贴标签是流量密码?因为我们人类的认知偏好就是这样,对一个命题真伪的判断很容易被语言影响。
发展心理学的一个核心议题是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
无论是什么样的标签,「小粉红」还是「50万」,「女拳」还是「国男」,「爱狗人士」还是「恨狗人士」,「父母皆祸害」或者「把锅都推给原生家庭」,所做的都是同一件事情——消灭个体差异,制造群体对立。
写到这里,我已经意识到我的立场两边不讨好,肯定有很多人已经开始给我贴「理中客」的标签了。
你看,别人用「标签」攻击你时,你没办法反驳,因为标签本身就没逻辑,它不是为你量身打造的,而是群体性攻击无差别伤害。因为对方没逻辑没证据,唯一的论点大概是「你和我的观点不一样,你在呼吸,你在发声,就是错的。至于你的逻辑对不对,出发点好不好,我才不管。」
你没办法拆解对方的逻辑谬误,更没办法用科学来反驳。这样的讨论,还没开始沟通就画出「我们」和「他们」的楚河汉界,只能制造群体之间的分裂对立,不能产生建设性的讨论和沟通。
可能还有人说,「你指出这个问题,难道不是让更多人意识到标签的存在了吗?是不是弊大于利?」
坦诚地说,我不知道。但我作为一个心理学科研工作者,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打破分裂对立和刻板印象,是我的职业操守。
我从科学出发立场鲜明地反对「刻板印象/分裂对立是因为有人讨论这些,不讨论,就不存在对立和刻板印象。」有许多随机对照干预试验证明(因为太多了所以这里只列一个比较新的[9]),要消除一种刻板印象,最有用的方法恰恰是正视它,了解它,讨论它,让尽可能多的人意识到这种认知方式的局限性。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什么?
简而言之,语言能极大地影响我们对于一个命题的「主观感觉」,这是我们生而为人绕不开的认知偏见。
但是,要理智地、批判性地参与讨论和汲取信息,我们不能把锅推给「大家都这样」,而要充分理解、尽量克服自己的偏见,透过情绪输出看逻辑关系。
事实和真理就在那里,需要历史来披沙拣金,它们才不会保护我们的主观感情。
我无意站在道德制高点说教谁,只是最近这段时间关注时事,觉得自己每天都很低落很愤怒,于是尽量冷静地审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发现我很多时候的确被标签给煽动了。
所以,写篇科普,和大家共勉。希望这个答案能帮助你处理负面情绪,冷静平和一些。
是,很多时候,论点的确要靠泛化语言来传递,就比如我这篇文章中有很多泛化语言,但我建议大家批判地听、批判地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谁都绕不开泛化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谁也不能做到完全不被标签煽动。我只想提醒大家,要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局限。
比如,输出自己的观点时,区分「泛化语言」和「具象语言」,与其说「男性/女性都认为XXX」,不如说「我个人认为XXX」「我的老师说过XXX」「有些男性/女性认为」。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代表一整个群体,我也不愿意被谁代表。
另外,如果一定要贴标签,我们每个人都是许多标签的集合,仅靠一个标签就一棒子打死,这是不公平的。
还有,看到类似的话术时,心里要响个警报。比如,很多商家会利用标签来忽悠消费者。好歹我也有个发展心理学博士学位,可以负责任地说,类似于「小时候有XXX特征的孩子长大了就一定能走上人生巅峰,所以你要买我们的课程」的宣传,全是夸大。
心理学科研成果(至少我所在的定量、实验心理学领域)是建立在概论和统计原理之上的,个体差异几乎不可能精确预测。科研训练教会我敬畏未知,敢于说「我不知道」「我的观点只在以下条件下适用。」
最后,艰难的日子里,希望大家都好好的,希望春天早点来。
参考- ^. B. Carroll (Ed) (1956) 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 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rf (pp 233-245).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Gordon, P. (2004). Numerical cognition without words: Evidence from Amazonia. Science, 306, 496–499.
- ^Lucy, J., & Gaskins, S. (2003). Interaction of language type and referent typ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nverbal classification preferences. In D. Gentner & S. Goldin Meadow (Eds.) Language in Mind. (pp 465-492).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 ^Gelman, S. A., Coley, J. D., Rosengren, K. S., Hartman, E., Pappas, A., & Keil, F. C. (1998). Beyond labeling: The role of maternal input in the acquisition of richly structured categories.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63 (1, Serial No. 253).
- ^Cimpian & Erickson, 2012; Cimpian & Markman, 2009; Graham et al., 2011
- ^Rhodes, M., Leslie, S.-J., & Tworek, C. M. (2012). Cultural transmission of social essentialism.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9(34), 13526–13531. https://doi.org/10.1073/pnas.1208951109
- ^Segall, G., Birnbaum, D., Deeb, I., & Diesendruck, G. (2015).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ethnic essentialism: How parents talk counts the most. Developmental Science, 18(4), 543–555. https://doi.org/10.1111/desc.12235
- ^DeJesus, J. M., Callanan, M. A., Solis, G., & Gelman, S. A. (2019). Generic language in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817706. https://doi.org/10.1073/pnas.1817706116
- ^Stewart, R., Wright, B., Smith, L., Roberts, S., & Russell, N. (2021). Gendered stereotypes and norm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interventions designed to shift attitudes and behaviour. doi: 10.1016/j.heliyon.2021.e06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