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阶级划分(上):当前存在的一些误区

如何进行阶级划分(上):当前存在的一些误区

🔥烈火🔥

一、前言

如何进行阶级划分,这在当下是一个新问题。

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条件具有差异性,有时候还差异地很大。这导致同一个阶级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表现出巨大的差异。自由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无产者、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与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这些阶级已经出现了不同的表现。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或者说金融资本主义时代、新自由主义时代等等,总之,是二战之后至今的这个时代)各阶级的表现又再一次更新。

运动是事物的存在的方式,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因为造就一个事物的条件在不断地变化。正因如此,简单套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主席对阶级的描述是会走向歧途的。但是,这丝毫不妨碍我们学习导师们所制定的阶级划分的标准。

在二十一世纪第三个十年的今天,产生对“阶级划分的标准”的争论,是一个必然现象。一方面,自从2018年和2020年之后,社会左转面整体扩大,更多的普通人开始关注马列主义的知识,并向这个立场转变,而人们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阶级问题;另一方面,今天的社会相去毛主席的时代已有40多年,相距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时代已经100余年,相距马克思出版《资本论》的1867年已有150余年,整个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天翻地覆,它导致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出现一系列的量变,甚至从某些角度上看,还可以说是质变的。

正因如此,我们不是在旧有的描述中、在导师们已经做出的、现成的成果上慵懒地、僵化地套用,而是不得不进行新的探索和发展。也正是因为阶级划分的标准是建立在新的社会经济结构上进行,纷争,便成为一种必然。

这种“必然”有一个坏处,那就是扰乱了人们对阶级划分的基本认识,大量虚假的、错误的认识参合其中;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各种对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现象进行了新的考察,争论本身也引出了新的进步。正如毛主席所言:真理越辩越明。

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与毛主席所生活的时代有许多共性,比如他们都处在封建的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转变的经济背景下,在马克思的时代,法国的、德国的小生产同资本主义的现代的大生产同台出现,无论是从《1848年法兰西阶级斗争》还是到1871年的《法兰西内战》,马克思对农业领域的小生产的分析不绝于耳;列宁和毛主席所领导的俄国革命与中国革命都是在封建地主经济与资本主义并存的条件下进行,工农联盟成为当时的一个必要选择。

他们也有许多差异性,比如马克思与恩格斯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只有到了他们的晚年,垄断资本主义才成为一个相对明显的趋势;列宁与毛主席已经生活早帝国主义时代。列宁所处的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虽然是薄弱环节),而毛主席所处的中国则是半殖民地的国家。

导师们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迥异,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所发展的程度也迥异,这造就了他们对不同阶级所做的分析、对不同阶级所总结的特征是多姿多彩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毛主席强调要反对“本本主义”,我们所做的绝不是按图索骥,照抄导师们在过去所做的现成的结论,最重要的,是学习导师们进行阶级划分的方法。

方法是最重要的

二、当前存在的一些误区

当下社会中,不仅仅是马列主义者,或马列主义学者,更多的其他阶级的代表也在进行阶级划分。无论是较早的韦伯、涂尔干,亦或是中期的法兰克福学派,还是说其他的右翼学者,关于社会阶层或阶级划分方法的论述汗牛充栋。

但是,并非所有观点都是值得借鉴的。在这里,我们摒弃那些不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主要就有关马列主义的分析方法做一些解释和澄清。

在马列主义、马列主义学者、马列主义爱好者等群体中间,较为流行的错误观点有4种(可能我收集的不够全面,希望朋友们多多指点):

分别是按职业进行的阶级划分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区别进行的划分按是否直接参与物质产品的生产进行的划分,和按照是否占有生产资料这个单一的标准进行的划分

我们依次做一些评述和反驳。

第一种:职业划分

第一种是按照职业或劳动形式进行划分。参与管理的被称为管理者阶级或管理者集团,参与生产的被称为劳动者阶级,不参与生产但分享劳动果实的成为资产阶级,或寄生阶级;参与销售的被称为商人阶级,参与技术研发的被称为知识阶级,等等。类似的观点较多,各种叫法不一,我们不赘述。这种观点部分地从生产关系出发,部分地依照是否参与劳动进行了阶级划分。他们不是严格地从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出发,而是孤立地看待某一社会经济现象以及附着在该现象上的社会群体。这一种观点比较容易反驳,也比较容易被排斥在主要的认识之外。

第二种:脑体劳动的划分

第二种认识是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形式进行划分。凡参与体力劳动的,均是无产者,凡参与脑力劳动的或不劳动的,均是资产阶级,或者是小资产阶级,或者是大资本家。

我们知道,世界上不存在一个纯粹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一切劳动都是脑体结合的产物。纯粹的体力劳动成为机械地、非人类的活动,纯粹的脑力劳动不成为一种劳动,仅仅是一种思维活动,不对现实世界产生物质的作用。

但是,这样讨论问题实际上没有意义,不过是在玩弄词藻罢了。实际上需要交流的是以体力为主的劳动还是以脑力为主的劳动。

多数体力劳动表现为产业工人的劳动,建筑业工人的劳动,或低端服务业的劳动;而多数脑力劳动表现为坐在办公室的劳动,以电脑为主要劳动工具的劳动为最常见。从事体力劳动的几乎都可以被划分为无产阶级,甚至不需要深入分析,仅仅是观察体力劳动者的一般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针对从事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群体,如何划分,却犯了难。比如企业的底层办事员或行政人员,他们工资收入不过四五千元,他们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劳动方式受资本家支配,除了劳动方法和劳动环境与流水线工人相区别外,其社会经济地位并不高于一般产业工人。在鄙视劳动、厌恶劳动的社会舆论环境中,坐在办公室的劳动比流水线工人的劳动更加“体面”。但无论有多体面,这并不会“质变”其社会经济地位。

这一点正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过去以往的自由资本主义或垄断资本主义的社会的地方。资本有机构成的飞速提高和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产生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当前社会的城市化水平远超过去;另一方面,服务业的产值超越了第二产业的产值,换句话说,产业资本的生产能力极大地满足了整个社会的消费需要,在资本有机构成空前提高的背景下,产业资本家驱使较少的工人就可以创造出惊人数量的产品。大量剩余价值被转移给商业服务业。

在社会经济结构改变的同时,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就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产业工人的需求在相对地下降(尽管绝对量是绝对地提高了,但是比重却下降了),而服务业雇工等一切不从事体力劳动的雇工的需求却空前的扩张了。但这丝毫不能意味着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相反,阶级对立空前地加剧了。

这一“对立”的现象不是直接从社会的、政治的对抗中表现出来,而是从经济条件的差别中表现出来。我们从相对工资的剧烈下降,或者说贫富差距的剧烈扩张中就可以窥见一二。社会的对立性更加明显,阶级的鸿沟令人惊叹。

如果被眼前的现象特征所迷惑,而抛弃了对“雇佣劳动”的社会生产关系的理解。不是从一定历史的、社会经济的“关系”中去把握阶级概念,而是从各种形式、局部特征去把握阶级概念,那么,人们很容易陷入到无穷的、新奇的现象特征而无法深入到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

伯恩施坦在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后、在白领工人的队伍不断扩大后,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动摇,宣扬所谓的“人民资本主义”和中产阶层扩大的“非凡意义”。从一个颇有名气的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为修正主义者。这一现象不是120年前所独有的,相反,在一切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总是有无穷的新现象、新特征的出现。这总会使一些人受到迷惑。

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使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透过这些纷乱的现象,进而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本质内容。

第三种:以是否生产剩余价值来划分

第三种是针对是否参与物质部门的生产,或者直接点说,是否参与商品的生产,来划分阶级。凡是参与商品生产的,真正创造了剩余价值的,属于无产阶级。而凡是不参与商品生产的,也即不生产剩余价值的,统统属于资产阶级。这一观点我在外网上翻看到。

这种观点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才创造了剩余价值,其他所有社会成员不过是分享了他们的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在这一点上,分享剩余价值的和创造剩余价值的产生了经济上的对立。因此,这些人都是剥削者,或者说是资产阶级。

能提出这般惊世骇俗的观点的,可谓是纯粹的书呆子。

我们知道,马克思在分析产业资本的生产过程时:

G——W(c+v)……P…… W’(c+v+m)——G

通过揭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实现,也即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目的是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但是从未说过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者还可以与不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者对立这样的事实。

产业工人生产剩余价值固然是事实,可产业工人却不能实现它。如果剩余价值仅仅被生产出来,却不能被实现,那么剩余价值仅仅作为物化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中。产业工人得到的不是工资,而是积压在仓库的、堆积起来的商品。这对于产业工人来说是毫无意义的。这对于产业资本来说更是灾难。商品必须售卖出去。否则,对于产业资本来说,商品资本就无法转变为货币资本,工资就发不出去,利润就收不回来,下一轮的扩大再生产就不会开始。资本家就要面临债务危机和破产危机。

因此,剩余价值的生产仅仅是个一个中间环节,它必须得到实现。

如此,就出现了服务于流通领域的资本。主要是仓储、运输和售卖。仓储和运输同样增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马克思称之为“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那么,问题就在来到了商业资本及生息资本。商业资本家雇佣工人对商品进行售卖,最终使商品资本变为货币资本,使剩余价值得到实现。这个过程是资本主义再生产体系的必要环节。

从这个角度上看,“生产剩余价值”还是“实现剩余价值”不过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环节的两个分工,它们都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必然组成部分。

同样,在社会中,一个雇佣工人昨天可以在劳务中介那里受雇,参与到工厂的流水线中去劳动,在这里,他的劳动不仅生产出代表他劳动力价值的工资的额度,还创作出剩余价值;今天,他可以离开工厂,受雇于小卖部担任售货员,或受雇于其他单位做一个保安,等等等等。在这里,他确实不生产任何剩余价值。难道我们会说,你昨天在流水线上劳动,因此是一个工人,今天你去做了店员或保安,你就是一个资产阶级吗?

这显然是荒谬的。

从根本上来说,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无产者从来不是从劳动的具体形式上来区分,不是从进行拧螺丝的劳动还是敲键盘的劳动进行区分,而是从“雇佣关系”等社会经济关系的角度进行区分。

第四种:以单一的生产资料所有权进行的划分

第四种认识是以“是否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这一单一标准进行区分。

这一观点想来是当前社会中相当多马列主义者、爱好者等的态度。是否拥有生产资料在马克思的表述中也常常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准。凡是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的,便属于资产阶级;凡是不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的,便属于无产阶级。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中文名称中,均带有一个“产”字,这一“产”,理解为生产资料。

但是这一方法是非常孤立和简单的,难以把握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如果说,在宣传社会主义的角度上讲,可以用相对通俗的、简单的方法对未受过系统教育的劳动者进行宣传,这一方法可能还具有一定的“方便性”。但是一到具体的、复杂社会现象中时,它就失去解释力。

在“是否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的概念上,问题有二:一是“所有权”问题。二是“拥有与否”的问题。

我们先来谈第一个问题。

在一个现代的资本主义企业中,假设这个企业是一家个人独资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那么该公司的管理人员,比如经理、副经理等,是否属于资产阶级呢?如果是,可他们不具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毕竟那位独资持股的股东本人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整个公司的一切资本都属于他个人。在公司中,上到经理、下到普通员工,不拥有这个企业的股份,没有所有权,均是该资本家雇佣而来的帮手。但是,经理、副经理等显然可以管领企业的生产活动,拥有相当多的权力,他们可以支配劳动资料,也可以支配普通员工,他们的收入远远高于普通员工。他们显而易见的应该属于资产阶级。在这个问题上,矛盾出现了。

我们举另一个例子,假设:有一个普通的无产者花了200元购买了在A股上市的某个企业的10股股票。这时,从法律的角度上看,该无产者也成为了这家企业的股东,对该企业拥有和10股股票相当的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这时,他便不再是“无产”的了,而是一个有着“10股股票”的有产者。这显然是荒唐的!

价值200元人民币的10股的股票,丝毫不能改变一个无产者的社会经济地位,它除了能带了每年几块钱的收益之外,就再也没有别的作用了。更有甚者,一旦发生股市波动,价值200元的股票随时可以跌成150元、100元乃至更低。这时,这10股的股票不仅没有给这个购买它的无产者带来收益,反而还亏进去不少,产生负的价值。谁要是在这个问题叫嚷着说:虽然只有这么一丁点的股票,但它也是无产者变为资产者的证明。那么这个人不是一个书呆子,就是一个别有用心的人。

我们再说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有意思了。

我们假设有一位名牌大学硕士毕业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一个头部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其每月收入达到3-6万元。在经济条件上,他也属于雇佣劳动者,通过雇佣关系来到企业中工作。他不是管理者,没有股份,不掌握任何生产资料,也不支配其他任何人的劳动,并在他的上司的指导下参与工作。

从形式上看,除了他的劳动方式是以脑力劳动为主,并以电脑为主要的劳动工具外,他同一切产业工人一样处于雇佣劳动的条件下,并无区别。可我们可以称这位月入3-6元的程序员(中高级技术人员)为无产者吗?

在这里,争论就出现了:一些人认为仍然可以,毕竟他不拥有生产资料,也不支配别人的劳动。他也是一个雇佣劳动者,只不过收入比较高罢了,是一个工人贵族;另一部分人认为,这样的人不应该称为无产者,而应该是小资产阶级。因为他的收入已经超过普通劳动者10倍乃至20倍。毕竟一个普通流水线工人的收入也仅有3000-4000元上下。

这一点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人的阶级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止的,相反,该关系始终处于变化的过程中。比如这位月入3-6万元的程序员,他/她既可以在若干年后升任公司的管理层,踏入更高的资产阶级行列;也可以因为35岁的限制而被迫离职,失去这样优渥的经济条件,而降低到一般工人贵族甚至是普通无产者的程度上来;他也可以跳槽去做律师等职业,混得好的话可以成为一个小资产阶级。这一“当前”的地位并不是稳固的,而仅仅是“暂时”的。

矛盾就在这里:既不掌握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又不具备管理生产过程的权力,但却在收入水平上获得超越一般普通劳动者收入的这一群体,是特殊的,有其现实的条件和成因。这一群体主要由具备中高级技术的雇佣劳动者充当。大多数属于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在过去的年代又常常被归入小资产阶级的行列中。因为在马列毛等人生活的时代,知识和教育的普及还未出现,掌握知识的人数极为稀少,他们同底层无产者之间的距离颇远,以至于泾渭分明。把他们划入小资产阶级的行列中去是非常清晰的。

然而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今天,知识和教育被极大的普及,知识分子同普通劳动者之间的差别和以往的时代相比在缩小。本科毕业生在整个社会中所占比重不断扩大,以至于很多人提出:不能用原来的评价知识分子的标准来衡量今天的知识分子,而应当提高今天的知识分子的标准,拥有硕士学历已经不算什么,比如必须拥有博士学位及以上等等。

这一有关“满足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称呼一个人为知识分子”的有关问题的争论,恰恰反映了当前社会同过去相比的巨大变化。

然而,马克思明确批评单纯以收入水平的多少来衡量阶级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始终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的范畴内去把握“阶级”这一概念。因此,将一个虽然月收入超越普通无产者数倍但依然处于“雇佣劳动”的经济条件下的劳动者(这样的人主要是中级或高级技术人员)划归小资产阶级行列的做法,在当下,是容易引起争议的。

这一点供大家思考。

三、附一个小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小尾巴,即关于“小资产阶级”的问题。我们现在常常使用“小资”、“小资产阶级”、“小布尔乔亚”的词汇,称呼一定的阶层、风气、舆论、艺术、认识、立场等等。

但是,什么是“小资产阶级”呢?

通常有两种认识:一是“小资产”的阶级,即从事小生产的阶层;二是“”的资产阶级,即资产阶级行列中的下层。

这两个认识是有巨大区别的。马克思、毛主席等人均在第一个意义上进行使用,因此,他们笔下的“小资产阶级”通常指称“小商人商贩”、“小手工业者”、“自耕农”等独立从事小生产的阶层。他们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他们自食其力,一般不雇佣或者雇用极少的劳动力。这样的阶层成为“小资产阶级”。

而另一种被许多人“泛化”使用的小资产阶级则常常指一种资本额或者收入水平较小的资产阶级。因此,常常有人将大生产中的“中下层管理者”、“小领导”、“小官僚”也称呼为“小资产阶级”。

毫无疑问,第一种认识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出发,把握阶级与阶层的形成情况,而第二种概念则流于表面,不够周延和科学。我本人赞同第一种概念。

当然,这里应当提出的是,在典型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存在着一批中间阶级,这批中间阶级不好做分类。它形成一个差异不断扩大、量变不断积累的趋势,但却又常常达不到质变的程度。比如,把企业中的“中低层管理者”划分到“小资产阶级”里还是划分到“资产阶级的下层”里;一个月入3-5万元的程序员划分到“工人贵族”里还是“小资产阶级”里还是“资产阶级”里。这个问题看起来好像很大,但是现实意义可能不如理论区分那样大。毕竟小生产者、工人贵族、中底层管理者等等这部分人的政治立场和经济利益的共性不少,阶层之间的身份转化也比较频繁和容易。他们之间的区分常常不表现为质变,而表现为量变。

至于我们应该如何对这些程度不一的“中间阶层”做科学的区分,我们将在后文慢慢道来。

———————————————————

🔥烈火🔥

想要在身边开展学生工作建立小组的同志欢迎加入烈火学社交流和分享

电报群: @liehuoxueshegroup

电报频道1:烈火学联频道;

电报频道2:烈火资料库;

电报频道3:烈火评论

联系管理员填写问卷,可参与频道、讨论群管理。欢迎给频道线上投稿,发给频道公邮(gnlUjdnaaw@proton.me)。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