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李硕新书出版:学术的终点,是回归永恒而复杂的人性

“向死而生”,李硕新书出版:学术的终点,是回归永恒而复杂的人性

由“微信搬运工”频道搬运(点击进入)學人Scholar 學人Scholar 微信号 isixiang 功能介绍 汇聚优秀学人,致力于构建面向大众的交流平台,合作、投稿、防失联可添加aisixiang-

李硕,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和清华大学历史系(硕博),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历史地理研究。代表作品有《翦商》《南北战争三百年》《孔子大历史》《楼船铁马刘寄奴》《俄国征服东亚战记》等。

2023年3月,李硕一度生命垂危,骤然得知自身状况,他曾在朋友圈说明情况,引发众多读者的关注。在成都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他的状况正在转好。李硕在病中整理了自己从2005年以来思索并写作的若干文章形成新著《历史的游荡者》,将于近日出版。

当翻开这本书,向死而生的李硕便带着我们置身时间之中,面对万古江河。这是他的一场思想之旅,也是一部学术自传,他写历史,更写人心,历史的灯火阑珊处竟然这么颠覆想象。
他也用相当比重的篇幅书写自己行读万里、赤诚笃定的野蛮生长。他无问西东,不为学术而学术,认为学术的终点还是要理解复杂的人性。

目录

(下滑查看)

前言 试验的残次品

大陆旅程无尽

内亚与多维度历史——对拉铁摩尔学术的解读

交汇点上的学术与人生——从拉铁摩尔反思美国汉学的歧路

一桩后现代的史学文字狱——谈罗威廉《欧文·拉铁摩尔,亚洲与比较史学》

走进那个熟悉的世界

《红楼梦》中的一镜到底

春秋的前传

周幽王国变原因及对春秋早期政局的影响

计划经济年代口述史的野心

追寻一个县城的大食堂记忆

作业偶得

性、恐惧与极权膜拜:霍布斯政治学说的成因

人性最难写

李彪悲剧与魏孝文帝时代

刑案里的古中国

评苏成捷《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

大明成化:嫖娼的僧人和军官们

“强奸子妇未成”和“拒奸伊翁成伤”

杀死奸夫:人类“杀奸法”的历史研究

史书校勘两篇

《晋书》《宋书》《南齐书》《南史》《魏书》理校十一条

《宋书》《南齐书》《梁书》标点商榷四则

仙人们都很关心你

《真诰》中的仙人、灵媒与学道者——兼从“灵媒更替事件”论《真诰》文本的真实性

私家考古记

汉长城西端新发现城址与敦煌汉简中的“大煎都侯障”

附录 玉门关外:寻找大煎都烽燧

安多,百年时空穿梭

埃克瓦尔与安多部落往事考证

部落之外:传教士记忆与官方档案

两种时差

林则徐记录的新疆另一面

后记 生如雪绒花

想搞点关于人的“研究”
我在中学时就喜欢看书,想搞点关于人的“研究”,当然,那时看书条件太有限,只能是县城少年的自娱自乐。到1996年考大学,填报志愿,我想考北京大学的历史学系或社会学系,但不巧,那年北大在河北省的招生目录里,这两个系都没有,斟酌一下,我觉得中文系离这两个专业还算近一点儿,于是就进了中文系。
开学报到几天之后,老师告诉我们:北大搞了个“文科综合试验班”,文史哲三个系的课程都要学,这三个系的新生都可以报名。于是,我报名后参加了个小考试,好像有一段古文断句翻译,再写一篇作文。然后就进了文科试验班。
北大办文科试验班,我们是第三届,前两届都是保送生。到这第三届,有二十名保送的,还有十名是高考入学之后又考进去的。
后来听说,办文科试验班的创意来自季羡林先生。他说,现行的学科体制是模仿苏联而来,专业分得太细了,导致学生们知识面都比较窄,当了学者也只能搞很窄的学问。所以应该“打通文史哲”,号称要培养通才或“国学大师”,所以这个班也俗称“大师班”。
大学时候,时而遇到有人拿“大师班”打趣,或者羡慕。我解嘲说:大师都是基因突变出来的,几十年几百年出一个,怎么能像孵鸡一样,一窝孵出三十个?
文史哲三个系联合开课,其实也只是把三个系各自最基础的课程,像卤水拼盘一样放到课程表里,开课的老师们也不知道怎么培养所谓大师,和之前开课都是一样的讲法。
而对我来说,因为早早接触文史哲这几个学科,就觉得它们真没太明显的界限,基本都是一回事儿,还有其他跟人相关的“社会科学”,都没有实质性的樊篱。因为研究作为社会人的人(而不是医学眼里作为生物活体的人),关注点、切入点都很接近。后来我做过文字记者,还曾用非虚构方式记录旅行,甚至尝试拍摄纪录片,其实都是对人、对人群的观察和记录。

《翦商》作者李硕出新作:学术的终点,是回归永恒而复杂的人性

文 | 潮新闻 记者 孙雯

2023年春,因病中断了巴基斯坦背包行走的李硕,在被医生宣布存活期不超过一个月。也正因如此,他缺席了在杭州举行的春风悦读榜颁奖盛典——他的《翦商》获得第11届春风悦读榜白银图书奖(非虚构类)。

不过,李硕那段时间没有停下,他回顾并整理了他自2005年以来思考并写作的文字,最终汇集成学术文集《历史的游荡者》。

这些文章以多个朝代为研究对象,不局限于一时一地的研究,他由此进入政治制度史、法律史、边疆史、文学史乃至考古学,而他的视野,更是纵横欧亚大陆,东晋江南、华北蠡县、北魏洛阳、上古关中、玉门关外、内蒙古、新疆、西藏,甚至霍布斯时代的不列颠,他带我们置身时间之中,面对万古江河,试图多维度理解尘封的历史。
周幽王宠爱褒姒,江山美人的背后暗藏了怎样的王朝政治变局?寒门出身但才智不俗的李彪,时逢重建士族门阀的孝文帝,“门第焦虑”如何酿成两代悲剧?当拉铁摩尔在大漠中与晋商的驼队同吃同住,他发现了商行怎样的经营密码?
李硕在饱含人性关怀的《历史的游荡者》中一一解答这些疑问,也抛出更多的问题,让读者读出宏观历史的变奏、文明之间的碰撞,以及个人命运裹挟在时代之中的种种图景。也正因如此,这本书不仅讲述影响王朝走向的诸多微末事件,更着意分析这些事件的原因和影响,以及这些事件之所以发生,其本质上意味的是什么。
李硕特别为本书的12个主题,撰写了12篇导读,坦言自己为什么想到这些题目、这些题目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写出它们。
李硕坦承“人性最难写”,他在导读中说道:“我感叹自己的想象力太有限,在真实的历史面前,人类的虚构能力真显得过于渺小。”“在博士毕业(2013)之前的十余年里,我治中国古代史关注的真正重心,都是世袭制度。……聚焦春秋贵族寡头家族和东晋士族门阀的末路,所谓‘历史的出口’。”等等。
历史的灯火阑珊处如此颠覆想象,正是这样的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使得本书的每个主题都看点十足。对于人性的刻画与解读,是李硕此前20多年学术生涯中矢志不渝的探索。在他笔下,帝王、贵族、士大夫、军官甚至“骗子”,都穿越历史,还原为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喜悦、振奋、忧虑、恐惧,有时隐藏自己的情感,有时也欲盖弥彰。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先生说:“李硕的研究范围远超出我的专业领域,但即便是我比较熟悉的方面,也都能发现他独特的视角和见解,显示了他的天赋和潜力。”
这正是他向公众大胆袒露如何进入学术,在学术丛林中野蛮生长,最终又告别学术的心路历程,形散而神聚,终究还是自有旨归,不为学术而学术。同时,这也是他作为少数派学者,为大家做出的“少数派报告”,他性情的、孤勇的、有态度的私家志趣将在这本书中一次性地讲给大家听,让我们看到这位史界鬼才是如何炼成的。
“独行的旅程永无尽头,但人终究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寸之地”,这是李硕在文中的直抒胸臆,也是一位学者与读者的共勉。

摘编自:潮新闻、文景公众号

往期推荐

好消息!青年历史学者李硕手术成功!友人称其恢复情况较乐观

青年学者李硕病重,朋友圈发文:相比各种死法,目前算是最好的结局

梁永安教授带队|5月日本游学:从文学角度重看日本历史与美学文化

4月、5月境内外游学精选:中亚、埃及、巴基斯坦、伊拉克、意大利……

游学希腊(7.8-16),优秀学人随行,一场历史文化溯源之旅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