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香成,为世界城市上海记录肖像 - FT中文

刘香成,为世界城市上海记录肖像 - FT中文

FT中文
何越:与刘香成访谈时长近90分钟,非常有趣。通常华人谈问题的观点大致类似,要不亲中,要不亲西,要不讨厌政治,避而不谈。刘先生不是。




来自FT中文网的温馨提示:如您对FT中文网的内容感兴趣,请在苹果应用商店或华为应用市场搜索“FT中文网”,下载FT中文网的官方应用,付费订阅。祝您使用愉快!

结识刘香成先生,如同天上掉馅饼的意外好事。他在美国以及走遍世界的传奇新闻生涯,获得新闻业最高奖项普利策奖的经历,上周陈冠中先生文章已详细描述,无需我多费口舌。我的访问主要关注其新作——大型摄影画册《上海:1991-2021一座世界城市的肖像》,以及他对中西为何产生巨大误解的个人诠释。

访谈时长近90分钟,非常有趣。通常华人谈问题的观点大致类似,要不亲中,要不亲西,要不讨厌政治,避而不谈,总之无甚新意。刘先生不是。他大世面见多了,甚至还是制造历史的一份子,又是体制外的自由人,其逻辑不同寻常,用词表述生动,几次令我捧腹。

他讲到过去几十年中国人集体下海现象时,用“很可怕”来形容,“因为这个能量把西方吓坏了”。他问我是否听过一句名言:“打着左转的灯,然后向右转。”我老实地承认不知道,他笑我不是中国人,这样的中国名句都不懂。他说:“1975年,我26岁,从巴黎被派到北京,78年以后开始常驻,是第一批驻华的美国记者。这话是那些比我大一辈的北京知识分子告诉我的。”我辩解说:“最多也只能说我不是北京人”。

这样与众不同的讲话方式与逻辑,与其特殊的教育背景直接相关。“我1/3的教育来自中国,1/3的教育来自英国佬(即英国殖民下的香港),1/3来自美国。” 刘夫人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是英国人,艺术史学家兼策展人。集多国体制教育、全世界周游工作与中英家庭背景于一身,刘先生看中西误解问题,自然深刻。

谈话以普通话进行。能够听出刘先生的福建口音。这大概是小时候在福州留下的印记。我好奇他如何定义自己,他自称世界人,说“我是全世界最自由的人”,因为“哪里都去过了,住过了。” 他派驻的城市与地区太多,除了北京,还有纽约、洛杉矶、南亚、新德里、首尔、莫斯科等等。但他的香港情结还是比较重,因为他1951年在那里出生,三岁回到福州,60年大跃进失败后又从福州回到香港,在那里度过了青春期,学会了粤语与英语。所以访谈中他使用了三种语言:普通话、粤语与英文,中文表达不出的,就用英文补充。他说粤语多年不用,已经不怎么样了。

我2004年留学英国前,在广州时常看星空卫视,访谈令我得知,这是刘先生当时执掌的项目。那时是21世纪初,中美关系当时还不错,中国市场正茁壮成长为西方经济的热点区域,不去中国市场淘金,如同傻子。当时刘先生已离开满世界跑的新闻第一线,开始常驻北京。最初出任时代华纳集团驻中国首席代表,后转为默多克新闻集团在中国的负责人,以交换的方式,即中国CCTV9套节目在默多克的BSKYB频道播放,他换取了新闻集团旗下星空卫视在中国广东珠三角的落地许可。

2013年,他参观了上海举办的“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当时上海有一个建筑,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Mark Lee的设计,空着。机缘巧合下,刘先生与夫人凯伦•史密斯从北京搬到了上海。这个地理转移,令他退休后能继续追逐对摄影的热爱——他以这幢建筑为基础,创立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并任馆长。雇佣了十几位员工,经过一年装修后,正式对公众开放。就我在刘先生朋友圈上看到的分享,与他合作摄影项目的有周迅、姜文等中国明星。

最近,刘先生在上海推出了大型摄影画册《上海:1991-2021一座世界城市的肖像》,以其个人几十年的人物摄影作品,展示上海过去几十年的巨变。早在11年前, 企鹅出版社就出版了刘先生与夫人凯伦•史密斯共同编撰的摄影画册Shanghai: A History in Photographs, 1842 -Today《上海:相片中1842-现在的历史》,为何这次没有与西方出版社合作,而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刘先生解释说:“这两年都没出去,而且赶着要庆祝浦东成立30周年。上海过去几十年跳了一个台阶,虽然软实力与香港等地比还不成熟,但硬件方面,尤其是建筑与城市规划,很厉害的。2300万人的城市啊,不得了。It’s a city to watch(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城市)”。

而如果我没有猜错,机缘巧合令我与刘先生相识的,是我两个月前的这篇专栏文章《中西百年误解——中国是国际秩序的受害者,还是受益者?》这次访问,他比较深入地谈到了中西误解的原因。

1,中西相互认知的知识结构非常不对称。虽然中国对西方的认识并不到位,只懂得了部分的西方(作者注:我同意刘先生观点,因为中国普遍认为美国政治受华尔街操纵与主宰,但我认为人权与自由亦是主导美国和西方政治的重要因素,而这点被中国低估了);但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就非常少,有些美国议员连护照都没有,更不要说懂中国的基本常识。因为西方过去300年一直有优越感,对中国有信息deficit(赤字)。

2,中国人的务实精神,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印度亦是人口大国,但目前来看,很多印度人的努力程度,比中国人差太远;而犹太人虽然和中国类似,勤奋且重视教育,但人口太少。中国人并不比其他民族聪明,中国人遭受过的苦难,令中国人非常务实。看看美国华人几代移民的经历,就知道中国人有多努力:第一代开铁路,第二代开中餐馆,第三代以后,就是教授或者进华尔街了。而过去40年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因为失去了之前的35年,大家都有紧迫感,包括官员在内,几乎全中国人都下海了。这个很可怕,因为这个能量把西方吓坏了。而美国用“中国人偷我们的技术”来单一地解释中国崛起,所以中国人觉得很冤,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被西方看到和承认。

3,所以,中西的对话,是“‘吃过苦’和‘没吃过苦’的人的对话,同一个问题,双方观察的角度相反。中国的角度是防御性的,总要以防万一,其社会行为受这个思维控制。

眼下,上海摄影艺术中心是刘先生重要的项目,他希望将其打造成中国版的“国际摄影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往年他和夫人每年都去泰国和英国度假,疫情以后应该会继续。他已经大致看了我新出的英文书China and the West–Unravelling 100 Years’ Misunderstanding《揭开中西百年误解》,评价是“fascinating(非常有趣)”。

于我而言,此次采访的一大收益是见识了什么是谈话的高级性。我自称政治中间立场,可那是极力之为,尚不自然;刘先生不是。谈我认为的敏感政治问题,他轻松道来。好像武功高人,令我想起佛山无影脚,轻松化解各种招数,不费劲。又像英国人的幽默,无法重复和模仿。领教了。

(注:作者是英国社会学者。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




本文章抓取自RSS,版权归源站点所有。

查看原文:刘香成,为世界城市上海记录肖像 - FT中文


[点击] 加入书友群 1.5TB电子书资源 @ideahub_ml

[点击] 全网福利资源|薅羊毛·省钱中心 @rss_news_list


[点击] 路透中文 @lutouzhongwen_rss

[点击] 纽约时报 @niuyueshibao_rss

[点击] 美国之音 @meiguozhiyin_rss

[点击] 知乎日报 @zhihuribao_rss

[点击] BBC中文 @bbczhongwen_rss

[点击] FT中文网 @ftzhongwen_rss

[点击] 双语新闻 @shuangyunews_rss


[点击] 法国 国际广播电台 @rfi_rss

[点击] 德国 德国之声 @dw_rss

[点击] 澳大利亚 广播公司 @abc_rss

[点击] 俄罗斯 卫星通讯社 @ru_rss

[点击] 新加坡 联合早报 @sg_rss

[点击] 韩国 中央日报 @korea_rss

[点击] 日本 日经中文网 @jp_rss

[点击] 台湾香港 当地日报 @ttww_rss


[点击] 跳转到商家页面

[点击] 跳转到商家页面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