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道路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列宁道路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复辟让工人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不得不进行第二次社会主义革命。这样的先进思想,早在二十多年前的新旧世纪之交,就随着对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文化大革命的正确认识的普及,在先进的知识分子中广泛传播开来。可惜的是,有革命的愿望,并不意味着找到革命的道路。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二次革命并没有太大的进展。2018年的佳士抗争,这次二十多年里最英勇的尝试,也由于不了解路在何方,由于不能在那条尚在寻找在道路上自觉前进,由于不自觉地走向了政治冒险主义,而最终失败了。如果我们不能细致地发掘这次英勇失败中的经验和教训,那么我们就难以继续前进到更高的阶段。

深入地总结佳士抗争的经验教训,需要三方面的准备:一是需要在理论上进行相关的研究,看一看佳士抗争在国际共运史所提供的理论框架中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二是需要收集公开的关于佳士抗争的材料,主要是声援团的宣传鼓动文章,分析其中所表现出来的路线主张;三是要寻找佳士抗争的相关人员的回忆录,比如说贺鹏超在被捕后的叛变自白,比如说声援团一线抗争人员的回忆文章。相比较于第一和第二方面的材料,第三方面的材料是不那么重要的,因为第三方面的材料,虽然能够满足一些猎奇的心理,但是对于总结佳士抗争的经验教训而言,主要的作用是用于验证从前两方面的理论和历史材料中得出的结论。第三方面的材料,即使并不完备,也不会影响总结工作的进行。

在这篇文章里,主要想谈的是第一方面的准备。国际共运史中,有几次比较完备的革命经验的理论分析,即马克思对1848年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的回顾,列宁对1905年革命和1917年革命的准备和分析,毛泽东对1949年革命和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探索和总结。对于我们而言,列宁对1905年革命和1917年革命的准备和分析,具有突出的借鉴意义。马克思道路主要是在西欧国家多少具备资产阶级民主条件下爆发的革命的回顾。毛泽东道路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有共产国际帮助建党,逐渐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并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总结。列宁道路,则是在没有政治自由的专制帝国主义国家里,通过办全国政治报独立建党,培养无产阶级中的先进阶层,通过领导民主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准备和分析。列宁道路的任务和条件,比起马克思道路和毛泽东道路,与今天我们面临的情况,相似度要高得多。可惜的是,对这种相似度所要求的对列宁道路的了解,甚至这种相似度本身,很多同志都还相当地隔膜。因此,我们要专门谈一下列宁道路是什么,它的直接现实意义在哪里。

列宁道路包含六个逻辑环节,列宁为此进行了六次重大的斗争。第一个逻辑环节是在思想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而且只确立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列宁为此进行了反对民粹主义和合法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民粹主义否认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适用性,核心论据是俄国因为缺乏海外市场,资本主义发展不起来。合法马克思主义承认马克思主义的适用性,但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一种没有能动性的宿命论。这两种学说构成了当时俄国左翼思想界的主流。乌有之乡近乎于民粹主义和合法马克思主义的大杂烩,反对建立秘密的无产阶级政党,反对革命而主张改良,甚至连主张合作社这样的具体想法都和当年民粹派主张村舍类似。列宁道路的这个环节,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完成了。佳士抗争的参与者都是坚定的革命者,早已超越了乌有之乡的改良主义。关于这个环节,推荐的文献是《我们拒绝什么遗产》(选集第一卷)。

主张革命,反对改良,就要找到革命的力量何在。列宁道路的第二个逻辑环节,是要向工人灌输原则坚定的社会主义意识,创造工人阶级中的先进阶层去自觉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列宁为此进行了反对经济派和社会革命党的斗争。由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历史悠久,加工全面,渠道众多,工人阶级不能自发地形成社会主义的革命阶级意识,因此必须对工人阶级进行以政治揭露为主的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灌输。经济派从右面脱离了这个培养工人阶级先进阶层的任务,崇拜工人自发性,主张迎合工人阶级中落后阶层的单纯经济斗争要求,走向了工联主义。社会革命党从“左”面脱离了向工人灌输社会主义的任务,认为需要制造政治事件去刺激群众的情绪,而不是用群众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件去启发群众。列宁指出社会革命党崇拜知识分子的自发性,和经济派崇拜群众自发性,都脱离了对工人阶级和其它社会成分进行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乌有之乡的思想代表之一老田,从右面批评所谓“纯左”(应读作“革命马克思主义者”)脱离了群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走向了自我孤立,表现了乌有之乡类似经济派的对群众自发性的崇拜,取消了用坚定的原则性去培养工人阶级先进阶层的任务。而佳士抗争,则是从“左”面脱离了这个任务。某种意义上,佳士声援团的宣传鼓动起到了政治报的作用,但这种宣传毕竟是为营救被捕同志服务而发展起来的,而不是为了自觉地培养工人阶级中的先进阶层,为了在将来必将到来的危机和革命的形势中推翻黑帮专制政府去努力。佳士抗争在中国毛泽东主义共产党的影响下进行。无论是声援团,还是中毛共,都具有暴力革命、公有制、计划经济、工人阶级当家作主、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内容明确的社会主义意识。这是当年列宁所批判的以民粹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社会革命党所不能比拟的。这个环节推荐《怎么办?》(选集第一卷)。由于我们目前正处在这个环节,因此特别需要对之的研究。系统的掌握这个环节的内容,了解列宁在结束1900年结束流放后,如何通过全俄政治报计划将俄国党及其群众基础创造出来,需要仔细精读《列宁全集》第四卷从《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抗议书》到第八卷《进一步,退两步》的全部内容。如果每天能读4个小时的话,大概两个月可以读完这个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用了十余年时间都没有能够跨越的台阶在逻辑和历史上的总结。列宁在1887年被喀山大学开除之后,用了7年多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他能找到的一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我们花两个月的时间去做理论上的一点准备,应该不能算是过分。

向工人阶级灌输原则坚定的社会主义意识,需要一个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列宁道路的第三个逻辑环节,是建立一个地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有秘密中央和秘密的地方组织,发行全国政治报,教育和组织无产阶级。列宁为此进行了反对孟什维克组织观点的斗争。列宁在反对孟什维克的斗争中主张集中制,坚持党员必须加入支部为党工作的党章第1条。马尔托夫主张知识分子所需要的党员不必加入支部的孟什维克党章第1条。可是如果接受孟什维克组织观点,第二个逻辑环节,即对无产阶级进行原则坚定的社会主义教育去形成先进阶层,就无从谈起了。事实上,思想影响必须通过组织形式巩固下来,只有组织上统一的党才能保证思想上取得胜利的马克思主义能够转变成群众的革命风暴去战胜资本主义。布、孟两派的分裂是悲剧性的,这一或许可以避免的分裂可能让俄国革命的胜利从1905年推迟到了1917年。两派的领袖,即列宁和马尔托夫,在第二个逻辑环节上是完全一致的。他们共同被沙皇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同一个省同一条河的上下游,共同在反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俄国变种的抗议书上签名,共同流亡海外一起创办《火星报》。如果他们在1903年的分裂之前能够有充分的组织见解上的沟通,或许悲剧性的分裂不会发生。那样的话,日俄战争所造成的1905年革命形势中,3万多布尔什维克和3万多孟什维克就有可能联合起来,并领导数万社会革命党一起起义,而不是像历史上实际发生的那样,分别起义后共享失败。这也是我们今天进行理论学习和历史总结的意义所在:形成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策略上和军事上的一致见解,减少日后分裂的可能性。关于列宁道路的这个逻辑环节,推荐阅读《进一步,退两步》。(全集第八卷,只读选集第一卷中的节选是不够的。)

拥有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的党,拥有了数十万工人阶级先进阶层的自觉支持,那就要在策略上敢于胜利。列宁道路的第四个环节,是主张建立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通过领导民主革命走向社会主义。列宁为此进行了反对孟什维克策略观点的斗争。1905年的革命风暴到来后,迫切的革命需要让孟什维克放弃了自己的组织观点,承认了列宁的党章第1条,但在策略上又认为地主在生产上是大生产,比小农先进,并担心资产阶级退出革命,因而支持自由派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列宁指出大地主经济的农奴制残余多于机器生产,资产阶级一定会退出革命,应与资产阶级争夺对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通过工农民主专政为社会主义做好准备。今天中国的资本主义与专制的上层建筑结合在一起,同样存在着改革这个上层建筑的民主要求。这样的民主革命的经济基础和列宁那时不一样了,但通过前三个环节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去争取必将到来的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则是一样的。这个环节最重要的文献是《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列宁选集第一卷)。

列宁道路的第五个环节,有一些特殊性。如果以上四个环节和后面的第六个环节我们做得比较成功,我们可能不必经历这第五个环节,即在革命低潮时捍卫秘密党并开展合法斗争。列宁为此进行了反对召回派和取消派的斗争。由于当时的俄国党在第三和第四个环节分裂了,工人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沙皇通过成立议会与资产阶级分享政权的方式渡过了1905年的革命冲击。但沙皇再也不可能像1905年以前那样统治了,不可能再像今天的特色黑帮那样主要依靠暴力统治了。这就产生出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要保存秘密党,保存秘密中央和秘密党组织,保存秘密报纸,继续对群众进行政治教育,为下一次革命准备力量;另一方面,要利用沙皇建立的议会开展合法工作,把沙皇进行欺骗的机构变成向沙皇进行进攻的阵地。孟什维克的主要部分变成了取消派,从右面攻击这条列宁在1905年革命以前就奠定基础的大路,要取消秘密党,变成合法的议会党。召回派不承认形势的变化,拒绝合法工作和合法宣传渠道,忽视了1905年后环境变化最重要的方面对工作的新要求。我们还没有自己的1905年革命,特色黑帮没有受到革命冲击,绝不可能让步。但我们也还没有秘密党。这个环节对我们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另一种环境中列宁道路的主要内容没有根本的变化。推荐阅读《政论家札记》(全集第19卷)去了解这个逻辑环节。

专制政府和资产阶级方面分裂工人和其他群众的主要手段是民族主义,特别是在帝国主义的竞争中保卫祖国。不在帝国主义国家中坚持国际主义,反对护国主义,就不可能真正形成无产阶级的先进阶层,这构成了列宁道路的第六个逻辑环节。考茨基是非常有理论修养的护国主义者,其将马克思主义歪曲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企图最系统、最隐蔽。他将国际主义解释为各国工人阶级都有权利保卫祖国、互相反对,在战争后互相原谅即可。按照这种解释,各国无产阶级将与其它国家的无产阶级疏远而与本国资产阶级接近,于是考茨基需要进一步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把资产阶级国家解释成“一般民主”的产物,而不是按照唯物史观将之理解为阶级斗争的产物。列宁论证了垄断、帝国主义、战争与革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变当前的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这个唯一正确的口号。今天特色黑帮也突出地使用民族主义这个工具去腐蚀、分裂工人,如果我们不旗帜鲜明地反对他们的民族主义宣传和鼓动,就无法真正启发工人去理解那个让工人爱国,即爱专制政府的黑帮,是他们直接的压迫者。推荐阅读《战争和俄国社会民主党》(选集第2卷)。

这六个逻辑环节,构成了列宁道路层层递进的结构:只有在思想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唯一性,才有了向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政治任务,才有在组织上将政治教育的成果巩固下来的必要性。如果没有思想统一基础上的强大组织,那么无产阶级就没有力量,就谈不上争取领导权的策略。没有坚持这条秘密党去教育和组织工人阶级的信心,就难以在低潮时继续这条革命的直路。而没有各国工人阶级互相接近的、各国工人反对本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的观念,国际主义会沦为空话。这种层层递进的结构产生了列宁道路的整体性:如果否定其中某个环节,那么逻辑上就会否定其它环节,一路退回合法马克思主义放弃社会主义目标的改良主义。只有坚持这种整体性,坚持列宁道路,才能促使历史沿着上升路线发展,走向第二次社会主义革命。

为了更好地总结佳士抗争,还应该注意这样几份材料。一份是列宁的《卡·马克思致路·库格曼书信集俄译本序言》。列宁在里面介绍了马克思在巴黎公社起义之前将之称为蠢举,但在运动起来之后却重视群众的主动性将教育群众去做下一次斗争。佳士抗争中的斗士们也不可能取得胜利,但我们也要看到其中的主动性因素。第二份材料是王明的《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卷),以及毛泽东的《驳第三次“左”倾路线》(《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如果说列宁道路是在反对右倾中发展起来的话,那么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则是在反“左”倾中发展起来的,虽然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又主要是反右倾了。佳士抗争是“左”倾的政治冒险主义。为了深入剖析这次抗争的经验教训,研究王明教条主义的内容和毛泽东对之的批判,也是必不可少的。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