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化与价值形式理论(二):共同背景 |马各庄图书室

共产化与价值形式理论(二):共同背景 |马各庄图书室

马各庄青年

文/《尾注》
译/怀谷
校/Sikako

编按: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其衍生出的左翼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而通过对于共产化、生产方式、以及拜物教等概念在历史上演化过程的研究与梳理,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马克思的思想和理论如何对历史和社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之后的思想家们如何联系现实,去理解资本主义阶级关系的性质。
本文原文发表于《尾注》(Endnotes)第二期,《尾注》是驻扎在德国、英国与美国的一个讨论小组发表的刊物。
(本文较长,故分章发布。)
目录
(一)引子
(二)共同背景
(三)共产化
(四)德国争论
(五)不完整的马克思?
(六)价值理论的(反)政治
(七)回归马克思?

(二)共同背景

这种解读《资本论》时把形式和拜物教隐匿掉的做法要到1960年代中期以后——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对鲁宾的作品重新挖掘——才被各种冠以“价值理论”名称的分析路径所挑战。对价值形式的细微之处、方法相关的问题、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等等争论的涌现与共产化理论登场恰逢同时。价值形式理论和共产化都表达了对公认的马克思解读的不满,因而抗拒“正统”或者“传统”马克思主义。[8] 对我们来说,价值形式理论和共产化理论之间存在隐含的共通性,使得两者可以建设性地互相启明。我们将在此处考察这两个趋势之间在历史上的并行之处和交汇点。

1960年代中到70年代末,世界层次的资本主义具备了激烈的阶级斗争与极端的社会运动特征:从美国的城市起义到波兰的暴动罢工,从学生运动和“青年叛乱”,到工人的骚动推翻民选与非民选政府。现行的被(人们所)接受的关系受到了质疑,并且家庭,性别与性,心理健康,还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都在社会中也受到总体性的质疑。与这些斗争纠缠在一起的战后繁荣期也最终在以高通胀和失业率上升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积累危机中结束。对资本主义的革命性克服及其在东方国家中展现出来的伪替代性方案,在很多人看来似乎已经指日可待。

价值形式理论的批判性马克思主义与共产化理论两者的出现,是以上述斗争及其所产生的革命希望为前提的。正如这两股趋势出自于同一时局一样,它们同时也与制造它们的斗争浪潮一起消退。70年代的积累危机没有引发斗争的加剧,没有导致斗争向革命的方向发展,而是助长了一次极端的资本主义重构,使得相关联的运动和革命预期全方面落败。这种重构导致了上述讨论相对的式微。法国对共产化的讨论在70年代初出现,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消退,然后又在最近重新浮现。同样,当代对“系统辩证法”燃起的兴趣在许多方面上都是在回归70年代关于价值形式的争论,只不过这些讨论在70年代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都陷入了相对的沉寂。

(未完待续)


注释

[8] 正统已经具备教条马克思主义的意思。卢卡奇作过一次有趣的尝试:他希望重拾正统的意义,说正统独独指的是方法。或许是为了摆脱“正统”可能具有的模糊含义,批判的马克思主义者使用了“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和“传统马克思主义”,来指代自己希望推翻的马克思典范化的解读。我们在这里将交替使用正统和传统马克思主义两个说法。


关于《尾注》

原先的小组组建于2005年的英国布莱顿,成员起初来自《扬弃》(Aufheben)刊物的参与者,此前《扬弃》与法国的《共产主义理论》(Théorie Communiste)进行了批判性交流。不过随着人员流动和新成员加入,小组变得越来越国际化。

《尾注》原先的取向是从现状出发,将各种条件的可能性概念化,概念化的对象除了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共产主义超越,还有以这种生产模式为特点的社会所具备的多种统治结构。因此,小组一直关心“共产主义理论”内部的争论,尤其关心1968年后法国极左当中出现的“共产化” (communisation)问题;性别与消灭性别的问题;对当代斗争、运动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剩余人口的动力系统及其对资本和阶级的影响;“种族”的资本主义构成;价值形式理论和系统辩证法;20世纪革命的失败与僵局,等等等等。

原文地址:https://endnotes.org.uk/issues/2/en/endnotes-communisation-and-value-form-theory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