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崖山之后无中国”?

为什么说“崖山之后无中国”?

理想国imaginist

电视剧《清平乐》

有读者朋友认为,治理像古代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需要有君主的绝对权威,否则天下就乱了,国家的治理就没有效率了。你怎么看呢?

在学者许纪霖看来,到了元代,“绝对的君主专制”出现了。朱元璋在军事上北伐成功,但他的灵魂却被元朝南伐了。

明代朱元璋做的一件大事,是将宰相制度给废了,从此再也没有了与君权相平衡的相权。皇帝既是国家领袖,又是政府首脑,集权威与权力、董事长与总经理于一身!

“原来这个最坏的中国政治遗产,思想上是法家的,制度上是元明清的。”

为什么说“崖山之后无中国”?选自《脉动中国:许纪霖的50堂传统文化课》

01

从“周秦之变”到“宋元之变”
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叫“崖山之后无中国”。崖山一战,南宋的残兵被蒙古大军全部歼灭,因此很多人认为,中国文化从此断绝。这个说法当然见仁见智。但是,如果换一种角度,上一讲我介绍的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天下的局面确实就此终结,那么,“无中国”这个说法就成立了。
为什么呢?因为崖山一战,发生了一场“宋元之变”。我之前提到中国历史上有两次政治巨变,

第一个是从封建制转变为郡县制的“周秦之变”,第二个便是从士大夫与君主的共治蜕化为绝对君主专制的“宋元之变”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

或许你会问了,君主专制,秦始皇、汉武帝不也很厉害吗?不错,但这仅仅是他们意志独断的缘故。在汉唐两宋,君主专制远远没有被制度化,还有明确的外朝与内朝的区分,宰相可以平衡君主的权力,可以说只是“相对的君主专制”。而

到了元代,“绝对的君主专制”出现了。那是谁带来的呢?又是如何被制度化的呢?
好了,现在我就给你细细聊一聊。
在政治上,华夏汉文化奉儒家为正统,从孔孟开始就有一套完整的执政为民的王道。民意代表天意,而士大夫呢,又代表了民意,所以,统治者不得不尊重读书人。

电视剧《射雕英雄传》

但是,来自蒙古大草原的成吉思汗以及他的子孙们,骁勇有余,文明不足。他们马上得天下,也以暴力治天下。一代中国史研究大家宫崎市定说,蒙古人最初过着游牧生活,没有足够的食品,即便通过征服建立了庞大帝国,政治上仍是狩猎者的理论,被征服的土地与人民不过是狩猎而得到的战利品。也就是说,

人民只是征服者的私有物,没有任何发言权
元代在政治上实行严格的族群等级制度。蒙古人、中亚来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都是可靠放心的统治阶级;而北方的汉人——更不用说南方的汉人——即使做官,也不得担任正职,至于宰相大臣更是轮不上了。元代的皇帝是草原上说一不二的草原共主大可汗,是丛林世界的狮子王,卧榻之旁决不容他人酣睡,哪里还容许有士大夫与大可汗共治天下?想得美,没门儿!
不过,蒙古人心思和做事太粗糙,开创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却不懂得如何将它制度化。

真正让它变成一套祖宗之法的,是继之而起的明朝。你不要看明朝回到汉人当皇帝的时代,朱元璋却深深地中了游牧民族大可汗的独裁之毒。

朱元璋在军事上北伐成功,但他的灵魂却被元朝南伐了。为什么?因为这位来自社会底层的流氓皇帝,没有读过多少儒家经典,倒是在蒙古人的统治下耳濡目染,学会了许多残暴地对待读书人、折磨士大夫的君王之术。

电影《绣春刀》

本来,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有“天下意识”,并没有“江山意识”。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也,非一家一姓之皇族所独有。

但自从朱元璋以后,只有朝廷之小江山,再无“天下人之天下”,即使有的话,也蜕变为家天下、皇天下、朱家人的小天下。
朱元璋做的最大一件事,是将宰相制度给废了,“永不设相”!这可是中国政治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变啊!为啥?你想,士大夫能够与君主共治天下,制度上靠的就是执行总经理职责的相权。如今,宰相没有了,六部尚书直接向皇帝报告、对君主负责。士大夫文官组成的外朝,从此再也没有了与君权相平衡的相权。

皇帝既是国家领袖,又是政府首脑,集权威与权力、董事长与总经理于一身
君主独裁之下,制度就形同虚设,全看人。皇帝有雄才大略、超强的权力意志,就稳得住局面,做得了大事。刚愎自用的独裁者,既能大善,亦能大恶,大善大恶,全在其一念之间。你说可怕不可怕?

02

士大夫与君权


你知道吗,从汉唐到宋明,士大夫与君权的关系,一直呈下降的趋势。为啥?这只要从君臣见面时所行之礼就可以看明白了。
汉代的丞相面见君主,皇帝必须起身相迎。唐代的三省长官去见君主,皇帝还能招呼:请坐赏茶!君臣在一起坐而论道。到了宋代,宰相在君主面前,只能毕恭毕敬站在那里,叫“立奏”。

明朝呢,从首辅到文武百官觐见皇上,就要行三跪九拜之礼了。你看,士大夫在王权面前的尊严,真是江河日下,一溃千里。

电视剧《清平乐》

不要说尊严,这些朝廷命官连自己的性命都捏在皇帝的手上,生死未卜。宋太祖曾经定下“不杀大臣”的祖训,所以宋代的士大夫比较有安全感,活得体面。到了明朝,流氓出身的朱元璋延续元代的蛮夷作风,将读书人视为奴才和家畜,稍不满意,便在大庭广众之下,剥掉臣下的裤子,打得血肉横飞,当场打死的也不在少数!官僚们清晨出门上朝,惶惶不可终日,到了傍晚出衙门,就要互相庆贺:又多活了一天。
在宫廷里当众剥裤子痛打,这叫“廷杖”,在中原王朝的家法中原来是很少用的,那是游牧民族传来的野蛮陋习。
明太祖和永乐帝为什么要用廷杖来对付士大夫?朱元璋要灭的不是读书人的肉身,而是孔夫子留给他们的尊严,

肉体的惩罚还在其次,要害在精神上羞辱士大夫,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只是朱家奴才之命
皇帝这么厉害,是否明朝的士大夫都给吓趴了呢?错了。你一定还记得我之前讲过,到了明朝,儒学发展出王阳明的良知说,这给士大夫们很大的精神鼓舞:

我心即代表世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明朝士林当中,竟然形成了这样一种风气:谁给皇帝提意见,提得越尖锐,名气就越大,如果因此而受到廷杖,那就是流芳百世。于是前赴后继,一个倒下,另一个又站出来。万历年间有一个谏官叫邹元标,被称为东林党的“三杰”之一,向皇帝提意见,两次上疏被廷杖,被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因此而青史留名。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

当然,最出名的莫过于你也很熟悉的海瑞了。海瑞在奏疏中批评皇上虚荣、自私、多疑,气得嘉靖皇帝大声喝令:“抓住这个人,不要让他跑了!”一边的宦官不慌不忙地跪奏道:“万岁不必动怒,这个海瑞向有痴名,听说他已自知必死无疑,他在上奏之前,已经买好一口棺材,召集家人诀别,仆从早已吓得统统逃散,这个人是不会逃跑的。”嘉靖最后命锦衣卫将海瑞抓入死牢,差点杀了他。

03

“公天下”与“私天下”
由元代开创、被明朝制度化了的绝对君主专制,后来又被清朝继承下来,康熙、嘉庆、乾隆,直到慈禧太后,一个比一个厉害,达到君主专制的顶峰。讲到这里,你一定明白了,

原来这个最坏的中国政治遗产,思想上是法家的,制度上是元明清的

电视剧《走向共和》

不过,如今也有一些学者有另外的看法,说治理像古代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需要有君主的绝对权威,否则天下就乱了,天朝的治理就没有效率了。甚至有人说,君主制是天然的制度,而像禅让啊、民主啊,倒是人为的制度。
这些说法对不对呢?当然你可以自行判断。我们讲历史的,不妨回到历史,看看明朝的知识分子如何来看君主专制制度。
明末清初,浙江有一个大儒叫黄宗羲,他深刻检讨了明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说坏就坏在绝对的王权专制:“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为啥?他说,“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者以君为主,天下为客”。那个时候黄宗羲还无法想象民主这回事,只能以尧舜时代的“公天下”理想来批判君主制的“私天下”,他说,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岂能让一家一姓之小王朝私有独占

黄宗羲

黄宗羲写的《明夷待访录》当年可是一本禁书,只能藏之名山,等到两百多年之后的清末才大放异彩。梁启超惊呼,黄宗羲的“公天下”思想,不就是现代的民权观念吗?《明夷待访录》竟然比卢梭的《民约论》早了数十年,实在是人类文化的高贵遗产啊!
历史真是一场吊诡,假如君主制没有发展到元明清的绝对专制,大概就没有辛亥革命了,或者即使有革命,也可能出现英国式的虚君共和,或者日本式的君主立宪,20世纪的中国历史从此将改写。不过呢,

历史是没有假如的,我们只能以历史分析历史。好了,讲完了中国的君主制的三个阶段,下一讲我将为你整体分析中国的传统政治。

【延伸阅读】

向上滑动查看

《脉动中国:许纪霖的50堂传统文化课》目录

【自序】 寻找中国文化的源头

【导论部】 留在我们血脉里的传统

第1讲 传统文化如何成为智慧

第2讲 为什么现代化发展了,传统反而复兴了

第3讲 只要是文化,就能叫“传统”吗

第4讲 百家争鸣是怎么发生的

【甲部】中国文化的核心结构——儒家

第5讲 为什么是孔子实现了中国的文明突破

第6讲 君子有德,小人也有自己的道德吗

第7讲 知识分子为何是文化托命之人

第8讲 为什么说孟子是成功的老师、倒霉的国师

第9讲 对于同类和生命,人为何会有不忍之心

第10讲 “人皆可以为尧舜”,是不是很难

第11讲 为什么说两千年来皆荀学

第12讲 汉武帝为什么选择董仲舒的儒学

第13讲 “三纲说”还能老树发新芽吗

第14讲 儒学是如何起死回生的

第15讲 “存天理,灭人欲”,究竟什么意思

第16讲 阳明心学是儒家的“新教改革”吗

【乙部】中国文化的互补结构——儒、道、法、墨

第17讲 为什么治世是儒家,乱世成墨家

第18讲 为什么历代统治者都喜欢“外儒内法”

第19讲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有合理性吗

第20讲 老子的思想为何既可敬又可怕

第21讲 如何在不自由中获得自由

第22讲 怎么实现人生的进退平衡

第23讲 为什么说魏晋士人是真正的贵族

【丙部】中国文化的信仰结构——儒、道、佛三教

第24讲 为什么儒家是一种另类的宗教

第25讲 既然有了儒家,为什么还要有佛教

第26讲 超越生死的秘密是什么

第27讲 为什么说禅宗是佛教的马丁·路德式改革

第28讲 为什么鲁迅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第29讲 各路神仙无所不在,谁说中国人不信教

第30讲 为什么中国人对宗教是“不讲信不信,只问灵不灵”

【丁部】中国文化的政治结构——周秦之变与宋元之变

第31讲 封建是一个好东西吗

第32讲 儒家政治思想究竟是保守还是激进

第33讲 什么是“一个合法性,两种治理术”

第34讲 为什么会从共治天下走向君主专制

第35讲 为什么说“崖山之后无中国”

第36讲 传统中国政治的短板在哪里

第37讲 究竟是察举制好还是科举制好

【戊部】中国文化的社会结构

第38讲 中国社会讲人情还是讲信用

第39讲 中国人际关系的秘密在哪里

第40讲 传统大家庭里,究竟谁说了算

第41讲 精神自由?还是向上流动?

第42讲 士绅对社会自治来说有多重要

第43讲 儒家替谁背了重农抑商的黑锅

第44讲 假如没有西方的影响,中国会产生资本主义吗

第45讲 江湖社会的法则是怎样的

第46讲 江湖是体制外的主流社会倒影吗

【己部】中国文化的总体结构

第47讲 什么是“时间中国”:一个文明共同体

第48讲 什么是“空间中国”:一个多元复合体

第49讲 东与西:谁最后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

第50讲 南与北: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为什么不同步

【结论部】中国文化的未来在哪里

【附录1】当中国文明遭遇西方文明(许纪霖 VS. 李筠)

【附录2】在《奇葩说》、付费课程崛起的时代,知识分子更失落了吗

👇《脉动中国:许纪霖的50堂传统文化课》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