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衡水教育模式与阶级社会
本文发布于IMT(国际马克思主义趋势)官方电报频道:https://t.me/imt1917zh
阶级社会教育的一般本质
“阶级社会的实质(因而也是阶级教育的实质),就是法律上完全平等,所有的公民享有完全平等的权利,有产者享有完全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阶级学校没有等级,只有公民。它对所有的学生只有一个要求:缴纳学费。阶级学校根本用不着把大纲分成富人的大纲和穷人的大纲,因为缴不起学费、教材费和整个学习时期膳宿费的人,阶级学校根本不让他们受中等教育。阶级学校决不以阶级限制为前提,因为阶级和等级相反,阶级总是使个人保持从一个阶级转入另一个阶级的完全自由。阶级学校不排斥任何有钱读书的人。”——列宁《民粹主义空想计划的典型》
现如今,中国应试教育,看上去不论出身高低,只要经过了各种统一考试测验后,根据成绩都有机会进入目标学校和学习心仪专业的合理筛选模式。如果被这表面现象迷惑的话,那么应试教育似乎是目前为止“最公平的模式”了。但是事实上,应试教育既没有实现教育资源平等化,也没有将教育和学校摆脱资产阶级说教和统治的工具,又只通过“统一考试,统一筛选”的方式,使得教育与生活实践脱离、压抑学生个性自由的发展,还刻意忽略学生政治能力的培养和忽视道德的教育。它通过高强度的“刷题”和极致压榨学生“每一分钟”等方式,不惜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方式逼迫学生进行高强度学习(或称“刷题”)以提高考试能力。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校,通过教科书的说教和对“教科书”内容进行考核以筛选“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把学校变成了官僚和市场经济的鼓吹者对年轻人进行说教和“受资产阶级奴化”的场合。学校成为了再生产阶级固化、为满足资本生产而培养技术人才、只能靠工资过活的无产阶级的场合。
“衡水模式”即是应试教育最高效的教育模式,又是教育资本化后“产业流水线”,满足了教育资源市场化后高效盈利需求、资本生产需要对劳动者的“要求”和官僚控制青年思想的需要。成为了大陆各地区学校争相“复制”的“成功范例”。
青年人对于教育产业化和官僚压制的的不满和抗议,在一次又一次教育事件舆论的讨论中的夹缝中被发泄出来,由此可以看到的现象是:青年学生正在觉醒和试图反抗。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该如何看待这一种教学模式?又该如何在该模式下的青年间做好宣传和争取的工作?又需要在未来坚持怎么样的教育观念和方法?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和参与宣传实践所该时刻考虑的问题。
应试教育的诞生
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显示,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是5800多亿元,其中用在城市的占77%,而占总人口数60%以上的农村人口,仅获得了23%的教育投资。在此情形下中国普遍实施通过考试的方式筛选应届毕业学生,分配教育资源的教育模式,简称应试教育。在这种环境下,应试教育成为了官僚用来分配教育资源问题的“缓兵之计”。高等教育名额和其他优质教育资源只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进行分配,看上去:学生只要通过分数就可以测出“真才实学”,“凭分分配”就可以消除教育资源分配的阶级差距。
但是事实如此吗?在教育资源分布就不平等的条件下,教育资源的分配也存在“马太效应“。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一份报告指出,在农业户口的居民中,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口仅占0.7%。而在非农业户口的人中,对应的比例分别为12.3%。高等教育资源的城乡分配差距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同时就“凭分分配”下,如何提高学生“答题能力”就成为了在“应试教育”制胜的核心和关键。必然导致对学生的“唯分论”和对学校的“唯升学率论”,为衡水模式的诞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衡水中学的历史
衡水中学坐落在河北省衡水市,始建于1951年,在李金池担任校长并开辟“衡水模式”之前的90年代,衡水中学的当地出了名的“烂学校”:“围墙低矮,破破烂烂”、“老师明目张胆的把学校的课桌椅搬回家”、“逃课的学生很多“无所事事的常常混进学校惹是生非,甚至半夜敲女生宿舍的门”这些都是当年90年代学生对于衡水中学的回忆。
直到1992年李金池调为校长,事情才开始产生变化。李金池担任校长的第一天就立下军令状:“三年之内,升学率拿不到全校第一,我自动辞职“;言出即行,李金池带领老师在学校的墙根抓逃课学生和校外混混,同时在学校实行半军事化封闭管理,经过三年校风整肃和纪律管理,1995年衡水中学的升学率由14%上升至44%,跃居全市升学率第一,兑现了它的军令状。
在此时此刻,李金池乘胜追击,向上级提出提高学校级别和争取教育资金,在得到相应满足的同时,在李金池领导下,摸透出应试教育核心关键的“衡水模式“的雏形也开始探索并逐渐形成。
在衡水模式的训练下,1998年衡水中学河北省理科状元首次诞生于衡水中学,2000年衡水中学首次成为全省高考成绩水平冠军的地位,又在2002年实现升学率超过98%的历史新高,在同年9月《中国教育报》头版连续四天四万字所刊载的《一个教育函数式的解读》为衡水中学进行报道后,“衡水模式”开始声名鹊起,举国闻名。中国各地高中教育争相效仿,高中教育正式开始走进“衡水模式”时代。
“衡水模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通过对其他相关文章的查询和对部分衡水模式下学生的采访,目前可以从李金池的探索中归纳出“衡水模式”成为最高效教学模式的五大因素,分别是:纪律考核、时间管理、样板教学、题海战术、灌输“激情”。
纪律考核:通过制定配合时间表的一系列严苛或奇葩的校规校纪(如:“午晚休期间禁止说笑”禁止提前或集体上厕所,甚至学生自备的枕头不超过被子叠起来的长度,还有其他复制衡水模式的学校规定:“上课期间一个班级只能有一个人上厕所”“学生夜间不许上厕所”等),并将学生行为和教师绩效考核挂钩和严格的纪律巡查的方式,强力规范学生行为和日常生活。一旦学生违法相关校规校纪,可以根据学生对学校的服从性进行不同程度的“惩戒”,目的在于控制和训练学生的服从性。而对于教师的纪律规定,一方面强化教师对学生的监督,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实现学校教学要求的贯彻。与此同时部分学校还要求学生签署“保密协议”,要求学生不得“申诉”和“破坏学校形象、荣誉”,违者开除学籍等。通过校规校纪的纪律考核,既可以训练学生服从性(唯唯诺诺)和贯彻时间管理(榨干每一分钟!),又可以鞭策教师监督学生、落实教学要求(保障刷题强度和样板化教学)。
时间管理:衡水模式下的学生在学校的每一天,都像既定程序的机器一样严格执行精确到分的学生日程表。规定了每天超过15小时高强度的学习日程,而休息时间满打满算也就8个半小时,至于学生有没有因为学习压力失眠那就不关学校的事了,中间的晨读、跑操、用餐、课间等活动精确到分。加上学校校规校纪的保障,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时间表的日程安排,若有违反,轻则训斥恫吓,重者回家反省。而时间管理的目的在于压榨出学生的每一分钟投入海量反复的习题训练,服务于题海战术的训练安排。通过对在校学生极致的时间压榨,以保证高强度、高负荷的应试训练时长,是衡水模式短时间内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这种精确到分的时间管理却剥夺了学生与其他同学的日常交流和兴趣学习的时间,学生生活完全被日程表牵着走,配合高强度的“题海战术”,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伤害,自残、自杀或抑郁的情况在衡水模式下的学生群体中屡见不鲜。
样板教学:这种“高效率”的授课方法,只有在学校掌握的优秀教师资源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在这期间学校会以“高效”为原则要求教师间关于应试训练的研讨进行备课,就拿衡中为例,衡中的教研组会要求老师使用统一的备课,内容高度精确细化且紧凑,确保听课时学生需要非常专注且精神高度集中,甚至连教师个人也不能在课堂上进行个人发挥,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进行“高效率授课”。甚至有相关视频提及:“如果在同一时间段走过同一年纪的不同班级,很可能会发现不同的老师都在讲着一模一样的课程,用着完全相同的教案,甚至说着一模一样的金句。”样板教学不仅仅可以用样板的方式将教学内容“高效”灌入学生的脑中,而且可以压缩教学时间,为学生腾出更多的练习时间!
题海战术:前面讲到的“时间管理”和“样板教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题海战术服务。只有腾出时间让学生投入到考试之前都无休无止的仿佛练习中,只有让学生在考试之前无休无止地反复受到应试教育下“怪题”、“难题”的反复抽打,才能达到“自习考试化,考试高考化,高考平常化”的应试能力,才能将学生的应试能力训练到为“满足社会要求和期待”的标准,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牌答题机器人?都是都不要紧!一骏遮百丑,只要能保证升学率和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学生数量,所有的这一切都可以被美化和合理化的!即使是高强度,高负荷的题海战术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也在所不惜。只要应试教育环境不变,题海战术都是提高成绩,保障在升学率和学校的优秀录取生数量的“法宝”。而大多数学生除非经历完高考或者辍学,否则无法跳脱出题海战术的汪洋大海和对自己每一分钟进行压榨的“衡水模式”。
灌输“激情”:高中青年,初中少年,长期处于高强度,快节奏的“训练“后,身心疲惫是在所难免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的大有人在。学校为了加强学生的抗压能力,防止学生出现在校因为心理因素出现的“过激”行为(如自杀,自残),防盗窗几乎成为了“衡水模式”学校的标配,学校也成为了心理和生理医疗机构的客源地,学校也成为了公关机构的回头客,因为一旦出现学生不堪重负自杀、自残或家长闹事,会影响学校名誉和招生。
此外,学校也会采取主动措施,往往会以跑操场让学生呐喊宣泄情绪,并且不断向学生灌输”高考改变人生“、”土猪就是要拱白菜“,让学生保持对高考的期待和信仰,保持亢奋状态,用激情来对抗压力。有时为了激发学生的亢奋,甚至给学生灌输“高考考好就能成为人上人”的庸俗观念,就拿最典型的例子:张锡峰的演讲。这一演讲不断表达一种观念:“我读书考试就是为了成为人上人”、“鄙视平凡人”等令人不适的戾气言论,也是衡水模式下灌输“激情“的结果。这样的学生更多是把读书变成一种通向“名利双收”途径,把知识变成“成为人上人”的本钱。这种思维有什么危害呢?
早在1918年,列宁就已经解释过:
“这些人把知识当作专利品,把知识变成他们统治所谓‘下等人’的工具.他们利用他们的知识来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公开反对劳动群众.”——《1918年8月28日列宁在全俄教育工作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
学生被灌输浸透了资产阶级的等级思想,幻想将来成为“人上人”的生活和权势,久而久之在精神上成为资本家和官僚恭顺的奴才。
教育产业的流水线
对于标题呈现的公式,可以肯定的回答说:是的。并且衡水模式的始作俑者衡水中学与泰华集团的合作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衡水中学在通过前期衡水模式的运行所取得的“成就”,在本校的实施完成了“衡水模式”品牌打造的同时,又通过高价高福利的方式招收优秀教师的方式,完成了核心教育资源的原始积累并最终实现地区范围内的垄断,对其他学校进行无情的碾压。
拥有品牌效应和获得核心骨干教师团队的垄断地位后,就需要绕开“公立学校只能在所在地区内招生”的政策限制,完成开拓生源和市场,赚取超额利润的需要了。2013年,衡水中学与泰华集团(主营房地产)达成合作。学校以公参民办的方式开设分校,绕开限制政策,实现全国招生敛财。而泰华集团通过建设分校和建设学区房的方式,吸引家长购买或者租赁,卖房炒房敛财。可以说衡水中学与泰华集团的合作,标志“衡水模式教育产业链”的正式问世,应试教育培训产业的资本游戏开始下注。
衡水中学不仅仅开创了衡水模式,还开创了以衡水模式为卖点的教育产业链。前者通过高强度、高负荷的应试训练,榨干学生的身心实现了应试教育下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后者通过资本运作和教育资源的吸收垄断,榨干了学生家长的钱包实现了“衡水模式”教育产业链的超额利润。衡水中学自此成为了中国高考化时代意义的存在——教育产业化的时代。
不管是否愿意,衡水中学在衡水模式下对于其他学校的降维打击,强迫了全国其他学校,如果不想沦为二流学校的话,引入衡水模式。提醒着全国其他学校:小心点,你的师资说不定每天就会被我挖走。就这样,衡水模式带动了学校间的群起效仿,有的是为了自保,有的是希望衡水中学的“奇迹”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实现“名利双收”。
衡水模式的规模
继续就衡水中学举例,在经历上述情况实现教育产业化和资本化后,衡水中学开始了在开展分校的活动,从2006年开始以“公办民助”的方式纳入到衡中麾下的滏阳中学,再到2013年2月,衡水中学与衡水当地的著名企业——河北泰华锦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投资9亿余元,投建衡水第一中学。次年8月,衡水一中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衡水中学负责本地生源,衡水一中负责跨地区招生,两校总是一起统计高考成绩,包括考上清北的人数。从此实现了衡水中学制霸河北。
此后,衡中以及衡水一中迅速在国内不同省市开办分校,有的挂牌“衡水中学分校”,有的挂牌“衡水一中分校”。据《中国新闻周刊》统计,揭牌过的分校至少有21所,其中衡中分校13所,衡水一中分校8所。仅衡水中学及衡水一中实际控制开办的分校,就实现了将衡水模式播撒全国的姿态,其他高中虽非名下当也效仿衡水模式的更加不计其数。
衡水模式能够实现阶级上升吗?
统治阶级、小资产阶级和现在还有教育产业链的推销员们,经常对群众说教称:“知识改变命运,考出好成绩就可以出人头地,实现阶级上升”,但是事实是如此吗?“考出好成绩就可以出人头地”,在应试教育的标准来说,好成绩就确实可以分配到优秀高等教育资源。但是,如何考出好成绩呢?
让学生进入能够进入高效率的应试训练的学校是应试教育下的不二选择,前提是得支付每年两万多人民币的学费,并且的两万多学费还不包括住宿费和伙食费,如果算上这些的话一年也得三万起步。像这种动辄几万一年的学费,不是普通农村或城市工薪阶层家庭可以承担得起的。而在这样的收费标准下的学校,又有几个是来自农村或者城市打工家庭的“寒门子弟”呢?“然而还有别的办法吗?”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只有交了钱才能进入这样的学校进行高效率的应试训练,才能考出好成绩,才能“出人头地”。如果没钱,连接受这种畸形但是高效的应试训练的资格都没有,就意味着只能去差了好几个层次的学校苦苦挣扎。
由此,在产业化后的衡水模式是寒门子弟实现阶级上升的救星吗?对于用学费将寒门子弟拒之门外的“衡水模式教育产业”,反而实现了教育资源向有产阶级固化。对于寒门子弟来说,“衡水模式”的教育产业化反而使所谓“穷人翻身”的“正规”途径越来越窄。话说回来,这种梦想实现阶级上升的想法,甚至只是小资产阶级包装成为“光明正道”的甜言蜜语而言,对于广大无产阶级来说,起到了麻痹和拘泥于幻想的危害。
中国官僚在教育资源匮乏和地域分配不均的情况下,采用“靠分分配”的模式假装公平合理的同时,又利用应试教育加强对青年思想窒息般的抑制和控制。符合官僚利益的说教用教科书的方式呈现给青年人,再利用“升学考试”对“教科书”的考核,通过借鉴“八股取士”的方法在青年中挑选对官方说教最言听计从的候补者,并宣布这些通过考试的青年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求的优秀的青年分子”,再经过高等教育教授必要技能后并驯化为官僚或同流合污的资本势力最温顺的奴仆,这就是官僚应试教育最理想的状态:选取对说教背的滚瓜烂熟的,教授它资本主义需要的技能,为资本主义服务。
衡水模式可以说是官僚控制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最极限的应试训练。资本主义被引入中国正是为了维护国家官僚机构的权力和特权,而衡水模式和资本盈利的挂钩直接就是对教育赤裸裸的亵渎,加强了学校成为官僚和资本说教的工具。一方面,这种极限教育模式加强了官方教科书对青年的说教力度和效率,学生们被迫“争先恐后”地背诵教科书的内容以便于在在“八股取士”中更能回答出官僚满意的答案,争取哪怕那0.1分以甩开其他同学。另一方面,资本的操作加剧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在官僚特权下造就的教育资源地域分配不均的前提下,还加上了教育资源“按钱分配”的另一重限制,强化了教育资源向有产阶级固化,把学校变成了服务有产阶级统治的工具,向学生灌输浸透了资产阶级的等级思想,为资本家和官僚培养恭顺的奴才和能干的工人。
2021年3月11日,和衡水中学一直合作帮助衡水中学开分校的中国第一高中教育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将教育资本化再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而背后操作这场资本游戏的资本家在此时此刻一个个满脸喜悦,赚的盆满钵满,而官僚也乐见其成,留下的是学生身心力竭地对官方“八股取士”的升学考试的无限“内卷”,还有广大寒门子弟的家长因为学费问题而满脸愁容。
青年学生正在觉醒和试图反抗
面对这场旨在窒息青年的教育环境,青年人对于教育产业化和官僚压制的许多辛酸抱怨和遭到压抑的抗议,通过一次又一次教育事件舆论的讨论中被发泄出来,任何不自闭双眼假装看不见的人都可以认识到:青年学生正在觉醒和试图反抗。
每次青年群体借由教育舆论对应试教育和官僚压制的控诉,都给这个密不透风的头袋打开了一丝裂缝,都有可能促使更多的青年更加认识到这一教育环境对自己和其他青年的危害。其中积极的部分,开始在紧凑到“精确到分”的时间表里挤出时间,或是在深夜的被窝中,打着手电筒阅读从“每月一日的休息的假期”中带回学校的“进步书籍”——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著。
马克思主义的原著终究是比官方的教科书“有趣得多”,青年人在这些原著中读到的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方面的理论,还有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等等与官方“说教”相冲突或者故意忽略的内容。革命的学说在这些青年人的内心生根发芽,它们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为了躲避官方的打击,它们仍然会在教室背诵官方说教以应对考试,但是它们头脑中,革命的学说正在它们私底下的阅读得到系统的发展和建立。这些今日觉醒起来的青年,在未来对于反对官僚统治和资本压迫的斗争中,将在很大程度起到决定未来的作用。
向青年去!
列宁曾说过:“只有把青年的训练、组织和培养这一事业加以根本改造,我们才能做到:青年一代努力的结果将建立一个与旧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我们革命马克思主义者的目标是以同志的姿态接近这些已经开始接触并自发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学生,争取青年学生在想法和意见上与我们产生共鸣,并用同样的对话来让我们能够向他们解释我们革命团体的主张。并将这种共鸣为基础建立起组织,实现将最有意识的学生组织起来,用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他们。在青年中,我们将发现它们无限的热情、无私奉献、高度的自信心和准备牺牲的高尚精神。只有争取到青年的支持才能为我们的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热情、信心和活力,才能在未来争取革命的初步胜利后对革命成果进行巩固和发展。一句话:争取青年的行动,就是争取未来行动胜利的保障。
在我们这个时代,资本主义已经显示出它的真实面目:一个压迫和野蛮的体制。 对未来常常保佑不确定感、感到无力、困惑的想法常常出现在每个人的嘴边。 我们必须利用这个时机,与我们的同志们分享马克思主义的理念,让他们知道,为社会主义而斗争是每个无产阶级和有觉悟的学生应该拾起的革命选择。
《捍卫马克思主义》网站(marxist.com)是国际马克思主义趋势组织(IMT)的全球网站。我们是一个为世界各地社会主义革命奋斗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组织。如果您认同我们的理念并有兴趣加入我们,可以填写“联络我们”的表格,致信webmaster@marxist.com,或私讯“火花-台湾革命社会主义”脸页,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