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老龄化危机

中国的老龄化危机

微博@李法师Tony

很多人以中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而担忧中国经济的未来,这完全是半吊子认知,媒体写什么就信什么。

中国不仅没有老龄化危机,而且还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生机勃勃。按照官方数据,中国的老龄化人口是2.5亿,这个数据肯定是真的看起来也很可怕,但,

农村老人他算人吗?农村老人根本就不是人!既然不是人有什么可担心的,

我知道大部分人的父母都是农村人,但别着急喷我,政策不是我制定的养老金不是我发的,你喷我没用,我只是在阐述事实而已。

中国有三大双轨制,双轨制就是大家同人不同权同岗不同酬,中国版的印度种姓制度。这三大双轨制是 城乡二元,户籍和体制内外,这三大制度从根本上瓦解了中国的老龄化危机。

现在的退休年龄是60岁,往前推60年那是1960年,那时候中国城镇化率很低大约是20%,也就是说着2.5亿老人中有80%都是农村人,

当然,这样算有误差,并不是生下来是农村人一辈子就是农村人,但还记得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吗?靠着户籍制度农民被死死的按在农村,根本走不到城市里去,从1960年到198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才提升2%,基本可以忽略,对最终的数据影响很小。

从官方报道来看,截止到2017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经达到5.12亿人,其中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待遇人数为1.56亿人,月人均待遇125元。

所以,在2017年那个时间节点上有一亿农村老人没有养老金,余下的最多就100多元养老金,这是官方报道,我老家目前还是一分钱都没有。尽可能的按最大化计算,假设这 2.5亿*80%=2亿老人都有每个人150元/月的养老金,这个数字只有体制内退休人员的2%,所以这2亿农村老人的养老开支大约是300W标准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他们不是人。

去掉这2亿不是人的农村老人,还有5000W,你以为这5000W就都是人了?

naive,

这5000W城市老人,大部分都是 三四五六七八线体制外的老人,他们的养老金只有两三千块,仅相当于体制内的三分之一,所以这部分人只能算三分之一个标准人,5000W/3=1700W标准人。

那什么样的老人才算人呢?当然是剩下的这些 居住地是城市, 户籍是城镇,而且在体制内退休的老人啦。

我所有的亲戚中只有一个老人有养老金,他退休前曾是化肥厂的会计,他是我们家上一辈中唯一的一个城里人,我所认识的农村老人中只有一人有养老金,他是我小学老师,当然老师这个群体都有,算体制内。

我们当中大部分人的父母都不被当做人看,别人都没把你父母当人看,也不知道这些人在替别人操心什么,整天搞什么大局观。

很多人都没见过七八十岁还要下地干活的农村老人,也没见过子女不孝饿死在屋里的农村老人,更没见过农村低保户一个月才100多块钱的补助,也理解不了农村人为什么那么穷还要生那么多,不多生怎么办,又没有养老金,生的少了碰到子女不孝就要饿死吗? 

这些不被当人看的农村老人不仅没有养老金,而且几乎不消耗任何社会资源,他们劳作到死,一年的生活费最多最多不过区区几千块,还有可能都不到,生病了就是吃点药扛着,最远都出不了县城,县城可没有三甲医院,抗不了就直接等死或者自杀。

你相不相信不重要,他们不会上网跟你辩论的,数据摆在这里,也可以去看看纪录片《算命》,这是10年前拍的,不算太久远。

所以,这2.5亿老人最后折算下来只有大约2000W老人,增加25%约500W人来消除误差绝对够了吧,也就说只有这2500W老人是需要社会供养的,所以中国实际的老龄化才 25000W/11.5亿 约等于 2%~2.5%;

有人说农民没交过社保凭什么发养老金,如果你是个体制内的,还可原谅毕竟是为自己的群体利益说话,如果你是体制外的那就是真傻比。

中国过去搞了几十年的城乡二元结构,搞了几十年的工农业剪刀差,

工农业剪刀差:政府通过其强制力低价收购农产品,高价出售工业品,农民本来已经低价出卖自己的劳动成果了,又要忍受工业品高昂的价格。而粮食统购统销制度,不愿意卖就打到你卖,从1953年开始直到1992年底停止,共施行了39年。

举个例子:农民生产了100斤小麦,成本是10元/斤,国家强行以5元/斤的价格收购农民的小麦,小麦被卖到工厂里生产面粉,最后农民却需要以15元/斤的价格来买回面粉。(价格不重要,只是举例子。)

简单点说 通过人为给农产品工业品定价来 剥削农民,然后把利润用于快速发展工业。

网上能查到的数据:以1982年为例,当年国家财政总收入为1212.3亿元,而上层通过这种工农业剪刀差的手段从农民身上榨取的钱是当年农业税的9.8倍,等于农业税负加重了10倍,大约是317.4亿元,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26.2%。

1992年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取消了,但对农民的剥削和工农业剪刀差并没有消失,90年代以来基层财力的支出缺口不断增大,再加上分税制改革导致基层财源减少,各种收费不规范的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向农民“伸手”。

“头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从1990年到2000年10年间,农民税费负担总额从469亿增长到1359亿元,人均负担增长了3倍。

中国早三四十年城市的工业发展的投资和就业岗位的提供,主要就是靠这种工农业剪刀差的手段取得的,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能有今天,可以说农民的牺牲起了主要的作用,不能对外殖民那就要对内剥削,不然工业化发展的钱从哪来。

这么压榨农民,农民当然会不甘心啊,我凭什么非要在家种地我也要去城里从事工业化生产,所以户籍制度跟这个东西就相伴而生了,把农民死死的按在农村,从1960年到2000年40年的时间,中国的城市化率仅提升了10个百分点。

农民从来都是被剥削的,十多年前农民为什么这么苦,问题就在这里,交了农业税额外10倍的重税能不苦吗? 现在好过了无非就是可以进城打工分享一些城市化进程的福利和上层社会的一点施舍罢了,

不然现在为什么要谈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什么叫 反哺,那是因为以前农村在牺牲自己哺育城市。

重点对口剥削了这么多受了那么多年的苦,多发点养老金不过分吧,现在开始给你一个月发100多的养老金,很多人都感动的洗了哗啦的。

而且2014年之前,公务员交社保吗?不是一样拿着一分钱不交5K起步动辄上万的的养老金,全部由国家财政负担。即使是2014年以后也没有实质性的并轨,跟企业社保基金并不是同一个账户,单独建账,换个方式双轨制而已,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中人过渡办法,而且交养老金也都是加了工资后再交,其实一分钱影响都没,更是还有职业年金。

所以不仅现在不需要担心,而且未来50年内都不需要担心老龄化,2000年以前出生的人至少2060年才会退休,而200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不过才 36%。

现在外面的社畜,很多企业35岁就算高龄职工要被辞退,超过35岁已经很难再找工作,你不干有人干到处都是年轻人,居然还有人说 中国老龄化来唱空中国经济,居心叵测。

结论是 中国不仅现在没有而且未来都没有老龄化担忧,而且还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没有之一。

这才是2.5亿老人背后的现实。

这个够积极正能量吧?那么 你还看衰中国的未来吗?

(所有数据均来自官方公布,只少不多。并尽量往乐观了计算。)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