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宗品价格波动 分析:意外降准增长担忧

中国大宗品价格波动 分析:意外降准增长担忧

联合早报

中国央行上周五宣布全面降准,短暂地提振了大宗商品价格后,政策调整反倒激发了市场的悲观预期。有分析人士担忧,本周即将公布的其它宏观数据可能显示中国经济恢复并不是很乐观,甚或有较大风险事件隐忧,才是中国央行未雨绸缪施先手的主因。



据路透社报道,一位资深政策观察人士表示:“我担心的是,从这一次政策操作的节奏、目的和时机,以及政策宣布的整个技术上的处理来看,市场对这次政策的猜测会很多,而且会向悲观的方向去转。”



该人士指出,市场会猜测经济增长前景是否已超预期恶化,不然政策落地节奏怎会如此之快且坚决;如果不是经济前景转恶,则是否可能有较大的风险事件会“尾随”而至?此番政策用以提前储备流动性以稳定市场。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在其微博中写道,全面降准说明对经济下行的担忧已经很严重;又暗示资产价格将会上涨:“覆水难收,用来形容货币宽松与资产价格的关系,是再恰当不过了。”



彭博社也发文分析说,中国希望通过降低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来促进放贷,但是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举措会凸显大宗商品面临的不利因素,而不是解决这些不利因素。



彭博社举例说,上周五涨幅一度达到1.5%的铜价仅上涨0.5%,而铁矿石的涨幅从4.3%收窄至1.2%。



文章指出,任何提振流动性的举措都有助于大宗商品需求,尤其是考虑到早些时候对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长的担忧。但投资者普遍认为,此举旨在应对经济即将面临的挑战,不足以激发新的牛市。



这使得本周一连串的经济数据变得更加重要,藉此衡量中国经济V型复苏到底面临多大的风险。首先是周二将发布的7月份贸易数据,预计整体进出口将较6月份萎缩。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将于周四发布。



继上周三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适时降准后,中国央行上周五即宣布,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人民币。央行并强调,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今年以来中国信用风险事件频发,在“三条红线”和贷款集中度新规等“紧箍咒”下,从边缘到主流的房地产企业纷纷出现非标、债券违约;而深陷困境的中国华融重组进程仍未可知,债务“黑洞”深不见底。



同时,近日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文件(被称为“15号文”)在市场流传,业内预计,严监管下城投乃至区域性风险爆发的概率进一步提高。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