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合不合适,吃顿饭就知道了。

两个人合不合适,吃顿饭就知道了。


情感电台:小北


张小娴说:“爱情从餐桌上开始,也从餐桌上消逝。”

 

吃饭虽然只是生活当中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能够反映出很多的东西。比如说,夫妻之间的感情状况。

 

判断婚姻好不好,看饭桌上这几个细节你就知道。

 

2017年,英国的《每日邮报》报道了一对著名的长寿夫妻——100岁的乔治和他94岁的妻子菲利斯,他们即将庆祝结婚77周年的消息。

 

当被问道“为什么结婚77年了,两个人的感情却依然甜蜜如初”时,妻子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每天都要一起好好吃一顿热饭,边吃边聊。”

 

这句话看起来容易,可真正做起来,却又没那么简单。


我曾在网上看过一个很扎心的问题:有多少人,把“家”当成了旅馆,夫妻过成了室友?

 

好像家里变成一个只用来吃饭、睡觉的地方,伴侣则成为同一个屋檐下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身边也有一对这样的夫妻,两个人事业心都极强,一心扑在工作上,每天不是加班就是饭局,回到家里倒头就睡,第二天睁眼就出门。

 

偶尔一人早收工,不是在外面的馆子吃饱了再回家,就是随随便便点个外卖。结婚五年了,两口子亲亲热热一起吃顿饭的次数屈指可数,偶尔为之也都是闷头各吃各的,夫妻感情还没有跟公司楼下饭店的服务员来得熟悉。

 

有一次,两个人好不容易想庆祝一次结婚纪念日,可是面对面坐到一起,却完全没有想象中的甜蜜,只剩无尽的尴尬。

 

最后两个人终于还是过不下去,很平静地离婚了。

一个人冷冷清清地吃饭、两个人闷头各吃各的饭,和一边吃饭一边还有说不完的话,暴露的是三种截然不同的婚姻状态。

 

其实,夫妻感情的温度,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一餐一饭之间的烟火气。在一起好好吃一顿饭,聊聊这一天所见所闻的同时,也是在增进彼此的感情。

 

如果饭桌上的气氛一直是冷冷清清的,慢慢的,婚姻的温度也就随之变淡了。

 

网上曾有人总结过决定夫妻感情的几点要素,排名第一的,是能聊得到一起,而紧随其后的,就是能吃到一起。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两个人的日子,就是要在一起吃上无数顿饭。如果两个人吃不到一起,那产生隔阂也是迟早的事。

 

而所谓的“吃得到一起去”不是指你喜欢吃辣的,就必须也找一个喜欢吃辣的人,才能过好日子。而是两个人即使口味不合,也愿意相互迁就。

我还记得曾经看《故事会》里曾讲过一个故事:一对小夫妻,男方无辣不欢,而女方则饮食清淡。当初他们谈恋爱时就被很多人不看好,可是两个人不仅结婚了,还恩恩爱爱地过了很多年。

 

家里做辣菜的时候,妻子就会在自己面前放一碗水,把菜先送到碗里涮一下再吃。而做清淡的菜时,丈夫则会给自己准备一碟辣椒面。

 

所以你看,这就是两个人能“吃得到一起去”的真相:不是我喜欢什么,我就强行要求你也接受什么,而是两个人互不勉强,找寻最佳的折中方式。

 

能够吃得到一起,证明两个人是相互体谅的,也是会为了彼此着想的,把对方的感受放在自己的感受之前。

 

那这样的人,也一定能够好好做夫妻。

三毛曾经说过:“爱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当中去,是不会长久的。”

 

再轰轰烈烈的爱情,在婚后,也终究要落到柴米油盐的这些小事上来。

 

而一日三餐对于伴侣来说,是日常,更是考验。

 

能够在一起好好吃饭的,才有把感情经营得有声有色的底气。

 

关于爱情,我觉得最温馨的画面也无外乎是:有人陪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