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松树在疾风中摇动,就像人在宇宙中。”|豆瓣一周新书精选

“一棵松树在疾风中摇动,就像人在宇宙中。”|豆瓣一周新书精选

豆瓣读书

关注并星标豆瓣读书 遇见更多好书

本周豆瓣一周新书精选上榜了15本新书:

《合作农场的冬日食谱》《穿过一无所有的空气》《荷马史诗中的生与死》《时代的精神状况》《后山开花》《可能的世界》《堂吉诃德》《内陆之行》《母与子》《琐言赘语》《反讽与现代性话语》《如意故事集》《我灵魂里的女性》《无声的细节》《恶时辰》

01

《合作农场的冬日食谱》

作者: [美] 露易丝·格丽克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副标题: 中英双语版
原作名: Winter Recipes from the Collective
译者: 范静晔
出版年: 2024-4-20

本书是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生前最后一部诗集。诗集包含15首诗(其中有两首组诗),表达了身体即将面临衰亡之时,对往事的回忆,对过去人生经验的淬炼。诗人不再是自我探寻式地思索童年和过去,而是已经做好了迎接终结的准备。这是一部凝集格丽克一生经验的、散发清冷之美的书。

这部诗集进一步巩固了格丽克作为我们时代杰出诗人的地位……这些冬日食谱为精神和灵魂提供了强大养料,它有关生命的本质和时间。 —— 《芝加哥书评》

02

《穿过一无所有的空气》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原作名: Dearly
译者: 李琬
出版年: 2024-4

《穿过一无所有的空气》完整收录玛格丽特·阿特伍德2008年到2019年间写下的57首诗。诗中的每一粒语词、每一处节奏和每一场想象,都随着诗人对逝去之人与消逝之物的哀悼一齐,向每一个人发出危险邀约——请奋力扇动你记忆的羽翼,朝着时间、自然、爱欲与死亡的艰深秘境俯冲而去吧。

@Mythicizer

沉稳而激情犹存的语调,阿特伍德的诗有自己的词汇表、节奏和主题,是独属于她的歌声,从这歌声里我们能辨认出一个不朽的灵魂。

03

《荷马史诗中的生与死

作者: [英] 加斯帕·格里芬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艺文志eons
译者: 刘淳
出版年: 2024-4

本书是二十世纪荷马研究最重要的论著之一。本书作者把荷马史诗重新作为伟大的文学作品带到人们面前。作者回到朴素的文本细读的研究方式,但又并非凭空的奇思妙想,而是以极多的学术证据为支撑。尤其是他重点讨论荷马史诗中的生死与神灵,这些正是古代希腊思想极具特色的领域,因此作者的这种解读既使我们进一步领略荷马史诗的好处,也可以从中获得对于现代生活的启示。

@AVE

格里芬對英雄詩系和其他史詩的論述亦是字字珠璣,然而其在博觀後仍能回歸至對史詩的文學分析,而不至於讓荷馬變成一個民俗學研究中的註腳,仿佛“出入佛老反求六經”一般,散發著讓人肅然起敬的震撼力。

04

《时代的精神状况》

作者: [德] 卡尔·雅斯贝尔斯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浦睿文化
原作名: Die geistige Situation der Zeit
译者: 梁锡江 / 钟皓楠
出版年: 2024-5

《时代的精神状况》是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的重要作品,出版80年来不断再版,是一部存在主义哲学的经典。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1930年9月纳粹党在大选中的巨大成功。面对30年代的社会危机、虚无主义的兴起、民族主义的热潮,雅斯贝尔斯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分析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他表面上是在批判时代的精神状况,实际上却是在追问人类的本质。针对这一问题,存在主义给出的答案是,人之为人,就在于做出自己的选择,承担自己的责任。

雅斯贝尔斯是康德的唯一传人。他像康德那样,不止一次地离开学院范围及其概念化的语言,去向一般的读者大众发言。 —— 汉娜·阿伦特

05

《后山开花》

作者: 余秀华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北京贝贝特
出版年: 2024-5

余秀华自谦“这一本诗集依旧写的是小情小爱”,在人人都在找寻价值感的当下,这些本真、极具野生力量的“小情小爱”,尤显珍贵。渐渐逝去的故乡、离经叛道的爱情、纯粹坦诚的欲望、破碎而仍怀抱希望的生活……余秀华用诗歌梳理着她的得失,找寻她“在尘世里的一处位置”。在她的诗歌中,我们每个人都将感同身受。

在余秀华的诗里,肉体与灵魂,小我与世界,瞬间与永恒,哲思与情绪,以爆炸般的烈度混合在一起,让你放弃分辨,不管不顾地浮沉在她诗句的洪流中。 —— 历史学家 罗新

06

《可能的世界》

作者: 杨潇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单读 / 铸刻文化
出版年: 2024-5

2010—2019这十年,是中国人与中国护照真正拥抱世界的十年,回过头看,这更像是历史的一段特殊恩惠,几乎不可避免地被乡愁化地对待。作者带领我们重新回到一个又一个现场,让今日的目光照进当时当刻的记录,从时事、人文、历史、地理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在一个转型的世界里,我们如何学会与过去相处、如何面对历史的内爆与偶然,如何探索与思考一个可能的世界。

@呆

不同的地点和片段互相映射唤起,最后逐渐浮起一种世界众声喧哗的共时感。

07

《堂吉诃德》

作者: [西]塞万提斯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新东方大愚文化
原作名: Don Quixote de la Mancha
译者: 傅东华
出版年: 2024-3-1

四百年来,《堂吉诃德》不仅成了西班牙文学的皇冠,西方经典的核心,也成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堂吉诃德战风车的行为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形象,而“堂吉诃德式”的行为也已成为不顾一切、不切实际的侠义行为的代名词。如果你曾追求过理想人生而受挫,《堂吉诃德》会给你带来欢笑与眼泪。

@豆友-婀娜院长

那些一次次对现实发起的冲击,对梦想的追求,大概也是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完全不敢想象的事吧!虽说细节是带有戏谑的描写,我还是看到了骑士精神的光辉。

08

《内陆之行》

作者: [奥] 彼得·汉德克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译者: 韩瑞祥
出版年: 2024-4

诺奖得主汉德克最新长篇小说。一趟史诗般的法国内陆之旅,一幅法国社会现实图像。主角对风景的观察、与动物和人的偶遇,是对一个地区鲜为人知的日常生活的关注,包含了生动的声音、气味和感觉细节。无法在社会立足的年轻人,在旷野中寻找自我。

凭借影响深远的作品和语言的独创性,探索了人类经验的外围和特殊性。 ——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09

《母与子》

作者: [爱尔兰] 科尔姆·托宾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 群岛图书
原作名: Mothers and Sons
译者: 柏栎
出版年: 2024-4

《母与子》是科尔姆•托宾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所收九个短篇小说均围绕母亲与儿子的关系,捕捉一个转折性时刻。在那一刻,母与子之间微妙的平衡被打破,或者他们对彼此的认识发生改变。托宾细致、优雅、流畅地刻画了各色男女,他们受制于习俗,受制于难以言说的情感,走不出过去的阴影。托宾透过这些故事,准确展现了人的脆弱和渴望,震撼人心,令人难忘。

@荃

托宾真的好温柔!文字温柔,字字句句都温柔。他的故事也温柔,温柔里带着无可躲避的悲郁的秉性。可能正是因为看透生命空寂、虚无的底色,这一切才那么温柔悲切。他,以及他那双写字的双手,才那么像一对蜗牛的触角,小心翼翼,温柔试探,在春日的雨天里,以让雨水淋湿的方式去接触世界,也让世界触摸自己。

10

《琐言赘语》

作者: 李孝悌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大学问
副标题: 明清以来的文化、城市与启蒙
出版年: 2024-5

全书内容横跨五百多年的历史,从明代洪武年开始延续到“五四”白话文运动,涉及城市社会、思想启蒙与文化等多个议题,为了解明清以来的近代中国,提供了有趣的细节。作者运用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立足于御制文集、经世文编、戏曲民歌等材料,通过“志怪笔记”“历史掌故”“城市风貌”等主题,呈现了帝王、士人、知识分子以及下层群众的众生相,构建了一个活色生香的近代化世界。

@阿洁

很不错的明清社会史著作,虽然是学术著作,但是读起来非常流畅,序言尤其具有启发性。

11

《反讽与现代性话语》

作者: [德] 恩斯特·贝勒尔 (Ernst Behler)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副标题: 从浪漫派到后现代
原作名: Irony and the Discourse of Modernity
译者: 黄江
出版年: 2024-4-1

作者通过探讨与反讽相关的事物,对西方观念史进行了纲要性的梳理,将反讽从一种单纯的修辞手法阐释为一种哲学构型。作者在历史语境中将反讽标定为当下的不断“自我指涉性”,引出了一系列从浪漫派到后现代的“现代性的反讽话语”——“反讽主义者知道没有真理,如今必须完全不同地扮演哲学的角色。”

在这本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总结中,贝勒尔再次展示了自己作为一位精湛的观念史家的高超技艺,得以描绘出从浪漫主义到当代思潮的整个群岛。 —— 杰拉德·吉列斯比(Gerald Gillespie)斯坦福大学名誉教授、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副会长

12

《如意故事集》

作者: 万玛才旦 编译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 大方
副标题: 代代相传的藏地民间故事
出版年: 2024-5

万玛才旦广为人知的身份是电影导演,其次是小说家,鲜为人知的创作身份,是翻译者。他编选、翻译的《如意故事集》以藏族民间传说尸语故事中能使人间遍地金银、世人增寿百岁的如意宝尸为引,收录了二十四则如意宝尸说给背尸人德觉桑布听的动人故事。

我们这个时代的行吟诗人万玛才旦生前编译的《如意故事集》为我们呈现了以前人们叙述的方式,也可以说为我们以后写作提供了一种路径选择。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间故事,这样的故事就像是星星,星星可能已损毁,但它发出的光还在到达我们的路途上。 —— 阿乙 作家

13

《我灵魂里的女性》

作者: [智] 伊莎贝尔·阿连德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 关于迫切的爱,漫长的生命和善良的女巫们
原作名: Mujeres del Alma Mía
译者: 谭薇
出版年: 2024-5

临近八十岁高龄的伊莎贝尔·阿连德,将毕生经历与思索抒写成册,追忆三段充满激情的婚姻,趣谈衰老的不便与新知,痛斥父权社会下的性别暴力,以此向生命中“那些可爱而伟大的女性”致敬:挑战社会规则的母亲,凝聚叛逆精神的年轻艺术家,遭受暴力却保持尊严和勇气的无名女性。

@陈紫莲

年近八十的阿连德说,这是个属于勇敢的老年女性的时代。她们见识过太多,没什么可失去的,不会被吓倒,无所谓竞争、取悦他人或受欢迎,“老女人”们有话直说,如此简练直率,看完真令人觉得畅快!

14

《无声的细节》

作者: 走走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小说的“读到”之处
出版年: 2024-5-1

仿佛一名在小说字里行间探寻关键细节的侦探,又像一位带领读者进行文本游历的专业导游,本书中,作者走走从编辑的基本功“细读”入手,通过分析三部有影响力的当代文学作品,同时对照以同主题外国文学和电影作品,带领读者思考如何更好地理解小说写作。

@还得是番茄锅

非常精彩的文本细读。在线下听过几次走走老师的分享活动,很惊叹于她敏锐、独到的切入点与准确、直接的表达。这本课堂讲稿更是细致地剖析了所选的文本,用简明的语言把人带入故事之中,感受创作者的独特表达与用意所在,更用开放性的问题与讨论引向思考的深处,传授了许多小说创作的技法。

15

《恶时辰》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原作名: La mala hora
译者: 刘习良 / 笋季英
出版年: 2024-4

这场雨说不定会下到十二月。镇长牙疼得要命,只能躺在吊床上嚼止痛片。神父今天没抓着老鼠。法官破天荒地去了办公室。死牛在河边躺了好几天,腐臭随晨风飘进各家各户的屋里。这一阵子,除了匿名帖没人说别的事。有人看上了好戏,有人快要发疯。头一个发现纸条的人把另一个人杀了。牢房空了两年,又有人进去了。从六点钟起,人们就躲在家里不出来了。要不是这些破烂纸和死牛,这镇子还是个幸福的乐园。

年轻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恶时辰》中转向“社会现实主义”,用这部匿名贴的故事来反映哥伦比亚的现实,将恐怖与讥讽完美地交织在一起。 —— 《纽约时报》

End

“豆瓣一周新书精选”基于前一周豆瓣用户对近期新出版图书条目的标记行为(想读、读过、评分等),每周发布一次,为你呈现一周内的精选好书。

↙️阅读原文查看完整新书速递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