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痕瀏覽痕難

無痕瀏覽痕難

Hd6ae8484

當我們選擇利用無痕模式瀏覽網站時,多半是以電腦不會留下瀏覽紀錄及資料為首要目的,確實,無痕模式有很棒的保密功能,不過只限於用戶端電腦系統本身--無痕瀏覽在用戶瀏覽完網頁後,會乾淨的清除存在瀏覽器的歷史記錄、Cookie 或暫存資料,也不會保留密碼等個資。

不過用戶端沒有紀錄的話,是不是就代表沒人可以知道你搜尋過的蹤跡呢?當你這麼想的時候--你的IP可能正在透露你的一舉一動。因為每個人的網路 IP 都一定會傳送資料到伺服器,因此即便開啟無痕瀏覽,用戶在網路世界的足跡依然會保留在網路server裡,不用說網路管理員(ISP),甚至是政府機構都能輕易監控你的網路活動。怕不只來自你我身旁,舉例來說,常見的公共場所提供的免費wifi;也有可能是跨國界,知名的十四眼聯盟就是個例子。從你的瀏覽習慣能收集關於你各方面的信息,而這些正是許多廣告商所追求的,若他們效仿許多社交軟體將用戶個資作為商品,很可能你接下來就會看到許多與你最近搜尋過的東西類似的商品廣告出現在網站的各個角落,如果只是這樣可能大多數人不以為意,但有時在這些廣告中可能藏有惡意的程式,如果不小心按到損失可大了。這些還只是關乎個人的事例,基於此作法,他們很容易便能取得龐大到足以作為統計樣本的資料量,視操弄的方向,這把扇子將可能帶動風氣,影響社會運動的動向。

就這麼看來,想要杜絕來自未知的監控,首要之的便是想辦法隱藏或加密真實的IP位址。這邊跟大家分享幾種法:

----------------------------------------------------------------------------------------------------------------------

1.虛擬私人網路(VPN)

可能很多人對VPN的第一印象就是翻牆利器,殊不知其佇立在個人乃至團體隱私的重要防線。簡而言之,VPN讓你的資料在傳輸時透過一條加密的隧道(隧道協議),有心人士難以從外面攔截訊息,加上IP位址是虛擬的,也排除了被追蹤的可能,就像是對包裹進行封裝一樣。常見的OpenVPN(最大宗)、PPTP、L2TP等等代表不同種隧道。而這條隧道抵達VPN server後,再進行解密。

然而需要考慮的是,VPN 業者本身技術上有可能看到你上網所做的一切,因此,慎選值得信賴的 VPN是相當重要的。另外,若你是用主流的瀏覽器包括google、IE、Firefox之類的,記得將WebRTC(一種語音對話的應用程式介面)設定為不追蹤或安裝瀏覽器插件如Firefox的uBlock Origin,以防止真實IP洩漏的風險。

2.Proxy代理伺服器

正如其名,Proxy扮演著代理目標server的角色,在我們與目標server進行傳輸時,我們並不直接與目標server相連,而是彼此連到一個Proxy。基本上Proxy就像一個龐大資料庫,當我們請求某些資料時,會先由Proxy檢查快取中是否有該資料,若有的話經過與目標server比對是否一樣後,直接傳給用戶端,也就是在傳輸速度上會快上許多。而比對資料在於檢查該資料是否為最新,因此也能達到更新資料庫的作用,使代理伺服器的用途非常廣泛。

Proxy具有內容過濾功能,有利於防止駭客破壞電腦,保護電腦也保護隱私。另外它還具備匿名功能,可以隱藏真實IP,以迴避上述提及之各種弊端。


3.DuckDuckGo

最近在用樹莓派的時候,剛好看到內建這個搜尋引擎,樹梅派美其名安全有隱私,想必這也是個安全的瀏覽器吧。於是最近試著用了一下,發現搜尋介面很乾淨,重點是搜尋結果簡明扼要,雖然總量可能沒有google來的多,但其實google到的結果通常從第二第三頁開始就逐漸偏離了關鍵字,而Duck正保留了關鍵的品質。同樣重要的是,所進行的搜尋活動都是匿名的。另外其亮眼之處在於可以透過!切換搜尋引擎,比如說!g就會轉到google去,相當方便。我同意開發者的說法,如果對用google有所疑慮的話,就用DuckDuckGo吧。

----------------------------------------------------------------------------------------------------------------------

最後,同樣要記得,有心人士也能藉由匿名來實行網路犯罪,所以安心瀏覽的過程不忘警戒。題外話,google這一兩天才因藉由無痕模式竊取個資被罰錢了。

參考資料:

[1]https://kknews.cc/zh-tw/world/qlrx58g.html

[2]https://pixelprivacy.com/resources/browser-incognito-mode/

[3]https://blog.trendmicro.com.tw/?p=54737

[4]https://zh.wikipedia.org/wiki/WebRTC

[5]https://www.ithome.com.tw/node/5006

[6]https://duckduckgo.com/

[7]https://www.cnet.com/news/google-faces-5-billion-lawsuit-for-tracking-people-in-incognito-mode/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