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偏见:草原游牧民族都身强力壮?

历史上的偏见:草原游牧民族都身强力壮?

历史研习社

文丨赫拉克(历史研习社专栏作者)

近年来,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以及影视作品中,多在强调“游牧民族身强力壮”这一观点。这一观点似乎已成为了一种定论,在多种场合经常能够听闻。这种观点似乎是将体质与生产生活方式挂钩,认为以肉奶食品为核心食物的草原民族具有更加强大的体质。那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现在的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严格来说已经不存在逐水草而居的纯游牧生活的牧民了,大规模畜牧业生产近几年也在牧区有声有色的发展,牧民的收入水平也在逐年上涨。定居房代替了蒙古包,摩托车代替了黑骏马,所以我们的目光,可能需要放到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脉络之中。

身强力壮的蒙古搏克手

首先作为质疑的问题来说,要先掌握一个原则,那就是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因为历史上的游牧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曾经横扫欧亚的蒙古族,且相关研究数据最多,因而本文将举蒙古族为例。

根据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报告,2010年的蒙古族城市男性大学生的身高水平是173.19±5.97,同期2010年的全中国城市男性大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72.17,理论上相差并不大,但考虑到中国目前身高的区域差别比较大,说北方民族普遍身材较高,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在现代大学生比较头疼的体测中,也可以发现内蒙古地区高校的成绩统计中,蒙古族学生要比汉族学生稍快一些,虽然平均下来只快了大概三秒。也就是说,放眼当下的全国高校,蒙古族的青年们确实是身高和耐力上不说是明显优势,也还算是略占优势。当然,略占优势的原因自然和基因的关系不大,优势的原因我们还是可以简单分析一下的。

○曾是严酷环境下的自然选择

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漠南漠北草原给初至此地之人的最初观感就是一望无垠,地广人稀。举目远极,都是蓝天白云绿草地,点缀着几家蒙古包。除了少数统治中心区外,人口密度都非常低。这并不仅仅是受一些传统观念和宗教传统的影响,更是草原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比较小的缘故。

地广人稀的塞北草原

这种格局在两千年前便已基本确定,草原地区的民族受游牧生活方式影响。人口承载力较小,环境也较为脆弱。早年间一场大范围暴风雪就可以改变一个族群的生活,甚至影响到一个草原帝国的兴亡。这种艰苦的环境培养了当地人耐饥饿、耐战斗、耐风雪的身体素质,由于长期在马背上放牧射猎,当地人不仅骑术高超,而且箭法极准,矢无虚发。在环境艰苦,斗争激烈的条件下,自然是较为强壮的个体更容易生存下来,更剽悍的族群更容易发展下去。

草原上的大雪灾对牧业影响巨大

○古代草原肉制品较少,奶制品较多

身体素质除了要靠日常锻炼之外,和饮食摄入的类型与数量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与现在的草原地区旅游介绍中丰富的鲜奶羊肉食品所不同的是,在明清时代乃至更古老的时代,物质资源远没有今天这么丰富,放肆吃肉的日子也是很少的。

明朝通过马市和木市与蒙古地区交换物品,每年定期开市一二次,每次三至十五日左右,双方官员监督,由明朝定出牲畜价格,用银两、钱钞收购马匹,或用布、缎、铁锅等折价易马,这为官市。因官市满足不了蒙古封建主的贸易要求和蒙汉民间对物品的需要,开设私市,以物易物。

《万历武功录》中记载:

“牛(易)米豆石余,羊碟粮数斗。无畜,间以柴盐数斗易米可一、二斗,柴一担易米可二、三升,而其甚者,或解皮衣,或执皮张马尾,惟冀免一日之饥。”

可以看出,双方并没有进行平等的民间贸易,也在背后反映出了草原地区长期的粮食物资缺乏之困,这也是千年来的边关战火的一大原因。

清赵翼编写的《檐曝杂记》中记载:

蒙古食酪蒙古之俗,膻肉酪浆,然不能皆食肉也。余在木兰,中有蒙古兵能汉语者,询之,谓:“食肉惟王公台吉能之,我等穷夷,但逢节杀一羊而已。杀羊亦必数户迭为主,刲而分之,以是为一年食肉之候。寻常度日,但恃牛马乳。

因此哪怕是到了清朝,依旧是肉制品缺乏,难以满足日常饮食的需要,大量的奶制品实际上成为了主要的食物。与此同时,草原地区每年都要从中原进口大量的粮食,山西的贩粮商人更是将这门生意做成了一项大产业。

这些商人往往用很少的商品与蒙古族交换牲畜,出现了“茶一斤易一羊,十斤易一牛”的局面。这一今天看来明显不合理的贸易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草原游牧经济的脆弱,以及物质资料的匮乏。从清朝晚期至民国时期,大批汉族到蒙古地区开垦蒙荒,使许多牧场变成农田,致使部分蒙古族的饮食风习和汉族日益相近。除了传统的奶制品与肉制品,粮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食物来源。

现代牧区丰富的奶制肉制品美食

至于“烤全羊”、“马奶酒”一类今天耳熟能详的事物,在古代只有草原上的贵族阶层才有条件经常享受。明末的俺答汗有马四十万匹,骆驼、羊以百万数,其他一些大领主也有几十万头牲畜。这些统治阶级的顶层拥有巨量牲畜财富,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被记载于史籍典册之中,但并不能代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底层牧民生活。

在民国时期,这种情况更为严重,由于过度开垦草原和民国政府的横征暴敛,蒙古地区的畜牧业曾一度处于衰退状态,牲畜数量大为减少。20世纪30年代,察哈尔各旗蒙古族人口约四万余人,而牲畜只剩下一万余头,四万人拥有一万头牲畜,这种比例下肉制品自然是完全满足不了日常饮食消费的。

○体质增强的时间节点

那么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游牧民族的体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飞跃的呢?答案和全国绝大多数的居民一样,体质显著增强于近几十年的生产力飞跃。

在民国时期,政府曾经对内蒙古一些旗县的居民体质做过调查,那时候的成年男性平均身高为164厘米左右,这个身高在现在看来并不能算作魁梧,但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来说,还是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几十年的时间,体质水平出现了飞跃

这一飞跃自然和游牧之类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大关系,与之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农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医疗水平的提升。2014年,全内蒙古的牲畜存栏头数达12915.8万头,牲畜总增头数7349.9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了252.3万吨,如果之前俺答汗拥有的牲畜数量可信的话,现在的内蒙古地区每年的产肉量就相当于当年数百个俺答汗的全部身家。正是在肉类粮食等问题解决之后,高热量食品的传统习惯才真正对体型产生了影响。

这一过程不仅仅出现在内蒙古的蒙古族,事实上,全国范围内的国民身体素质都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显著增强,下一代人明显比上一代人魁梧,体育类的国际赛事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所以仓廪实不仅可以知礼节,更可以强体魄。

参 考 文 献

1.白萨如拉:《近代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人居住和饮食习俗的变迁》,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2.朱钦:《蒙古族的体格、体型和半个多世纪来的变化》,《人类学学报》 , 1993年第4期

3.刘瑞俊:《内蒙古草原地带游牧生计方式起源探索》,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4.张景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5.陈丽娟:《内蒙古自治区蒙汉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比较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本 作 者 文 章 推 荐:


1860年,中国失去了第一大岛

动荡的雅克萨城:谁才是它真正的主人?

高温不分古今,古人有哪些解暑神器?


--送福利--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