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Know Thyself


在《晚点》2017年的一期访谈《对话王兴: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中,有这么一段:

《财经》:有人评论美团在千团大战、以及最早进入酒旅时,都是别人在打仗在烧钱的时候美团在等待,美团是靠等待成功的。

王兴:一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投资人跟我说,多数人对战争的理解是错的,战争不是由拼搏和牺牲组成的,而是由忍耐和煎熬组成的。《孙子兵法》说过“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确实团购的事情不是我们打赢的,不是我们打倒了对手,是他们自己绊倒的。

《财经》:除了等待,在几场关键战役上,美团还做了什么?

王兴:我们有积极的耐心。比如酒旅,在我们入场之前,携程只有小几万家酒店,还有几十万家还没去签,我们去了。用户从PC向手机迁移时,我们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使用方式。同时我们一开始就IT化了,每一个订单的服务成本是比携程低很多的。所以,你理解以客户为中心就是理解业务的本质和关键。
《孙子兵法》还有一句话“胜可知,而不可为”,你做得足够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但这不代表你能胜,只有当你的对手做了愚蠢的事情,你才能胜。比如,你觉得去哪儿是怎么输掉的?是因为他们不够有耐心。


Paul Graham在最近的一篇博客Putting Ideas into Words中说,很多时侯我们自认为对一些事情思考透彻了,但是当我们尝试写出来时,可能会发现自己并不是特别懂。他写一篇博客,有一半内容是在写的过程中酝酿出来的。一篇博客他通常会花两周时间,反复阅读修改几十次。

我之前在看《晚点》的文章时,把王兴的那段话摘录到了日记里。今天我想看看过去我对战争是什么看法,搜到了这条记录。根据语境,我大概了解王兴的意思,但是我不明白《孙子兵法》里“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究竟是什么意思。

职场内卷其实跟商场的价格战、拖延战挺像。我们处在这个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时代,如果完全不去努力,可能会变得完全没有竞争力。如果在“风口”出现前过于努力,可能会失去最宝贵的健康和生命。

很多时候,我们也应该像巴菲特和芒格一样耐心等待机会。芒格曾说,“当没事可做的时候,我们很擅长啥也不做”。

我们应该选择一条中庸之道,“尽人事,听天命”,默默等待属于自己的机遇。这样才既不至于因为过于落后被淘汰,也不至于在激烈竞争中付出过大的代价。

我最近在尝试站桩和静坐,我发现虽然每天做事的时间更少了,但我在那段时间更专著了,并没有感觉产出有什么下降。

我打算以后努力把好书、好文阅读三遍以上。过去我常常想着尽快看完,但看完并不意味着深刻理解。世界上最好的文章是比较少的,值得我们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