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Goose Game

Untitled Goose Game

御薬袋托托

不知道大家在用 mac 的 iTunes 聽音樂的時候有沒有試過按下 command + T。

這是什麼東西呢?這個功能能夠將你正在放的音樂視覺化。試試看,可以看到有像是黑洞的東西,吞噬著白色光源散發出的彩色光點,籠罩在一片薄霧之中。

這種對音樂視覺化的軟體我們並不陌生,不但 mac 上有,之前的 Windows Media Player 也有。

今天要講的是一款用音樂視覺化這樣的方法去製成的遊戲。十年前由 Cold Beam Games 在 Xbox Live Indie Games 上發行的 Beat Hazard,中文譯為《危險節奏》。

Beat Hazard 的玩法就像是八〇年代的 Asteroids,也就是《爆破彗星》這一類遊戲。在 2D 的太空中操控一架太空艦艇去射擊飛來的隕石避免遭受撞擊。

而 Beat Hazard 好玩的地方就在於它可以讀取玩家自己的音樂去模擬出太空的環境:太空艦自身的火力啊,太空垃圾啊,敵艦啊,還有 boss。在混亂的彩色霓虹中產生出劇烈的爆炸。聽說這樣的畫面還有可能誘發癲癇⋯⋯考慮到音樂媒體的演化,在去年他們還發佈了這款遊戲的續集也就是 Beat Hazard 2。透過其中的 Open Mic 功能可以連接到串流服務,包括 Spotify、Apple Music、YouTube 等等。現在也可以在 App Store 上獲取原版。

視覺化是聲音向著畫面的擴維,而 Beat Hazard 更進一步地讓這種圖像的生成方式達到可以交互的層次。

最近在看四方田犬彥在〇三年寫的《摩滅之賦》,其中提到一個關於「金箔」的故事。

曼谷一個在十六世紀建成的臥佛寺(Wat Pho),也叫「菩提寺」,寺中供養著一尊金身臥佛,故此得名。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扎克里王朝第一代國王拉瑪一世下令重修,之後也有幾次擴充和重建。

菩提寺裡面有一些坐佛,容我在此讀一段《摩滅之賦》的內容:

前來祈禱的人們會在祂的身上貼上從寺院附近的商店買來的方形金箔。金箔所貼的部位,能夠消除人們身上響應部位的疾病。坐佛直至全身被厚厚貼滿而膨脹。每過大約一個月的時間,寺方會將金箔刮下,熔化再作成新的金箔,如此反覆。

形體的減損,思想的盈增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