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b Search 2017

Job Search 2017

crosswalk


這次找工作從開始準備,到接受 offer,一共花了八週的時間,聯絡過 35 家左右的公司,被其中 12 間拒絕,最後拿到 offer 的同時,一共還有 17 個 application 正在進行中。當然,決定接受 offer 之後就只能通通取消了。

Preparation

前四週主要在準備 technical interview,大致上是早上唸書,下午練習寫 code。

這次準備 interview 看的書是演算法的經典教科書: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 (CLRS)。一共看了 Chapter 1 - 12, 15, 22 這幾章,每章看完都會做一下段落習題和章節習題,不會的題目再找人討論。寫 code 的話就是在 LeetCode 上練習,一開始是挑 Easy 的題目寫,開始 phone screen 後會挑一些 Medium 的來寫。四個禮拜下來其實才寫了 50+ 題。

HR Screen

很多公司都是 HR 會先打電話來問東問西,滿意了才會排 technical interview。

前一兩週和 HR 交談常常頻率都不太對,一直被質疑真的會寫 code 嗎、有沒有實際經驗之類的問題,也常常發生「明明申請的是職缺 A,硬要對我推銷職缺 B」之類的情況。我常都跟他們講話講得一肚子氣。

但經過幾次練習之後,漸漸知道他們心目中的關鍵字是什麼,所以也發展出一套「讓別人一聽就會覺得好厲害」的 job pitch,一旦有了這個 pitch 就開始天下無敵了(自以為)。每個人的背景不一樣,job pitch 也不一樣。但如果真要歸納出可以分享的點,那大概就是 “paint a picture” 讓聽眾身歷其境,然後把關鍵字塞進那個 picture 裡。

Technical Interview

開始找工作的第四、五週,開始有 technical phone screen,其中 Google、Amazon、Dropbox 三家的 recruiter 有寄來面試準備要點,這些要點除了強調資料結構與演算法的重要性之外,不外乎是如何和 interviewer 互動、如何清楚表達思路等等訣竅。

我認真地延讀了這些面試準備要點之後,努力地在面試中和 interviewer 保持良好互動,結果 phone screen 幾乎全軍覆沒。我在沮喪之餘跟老公討論發現,我為了互動效果在面試中講了太多廢話,影響到解題速度。據說其實 interviewer 真正在乎的只是「多快解出正確答案」而已

了解到事實真相之後,第六週之後 technical interview 的通過率也大幅提升了。

Resume

這次找工作,履歷是有計畫地分批投的,第一批以大公司 (Google, Apple) 為主,第二批是 Greylock Partners 旗下的公司 (Delphix, Pure Storage),第三批是一般 recruiting agency (Xcreek, HireClout) 介紹的中小型公司。

大公司一半是靠朋友 internal referral (Google, Amazon),一半是自己上 career site 投履歷 (Apple, Yahoo)。Yahoo 的 hiring managers 都會定期看投進來的履歷,所以反應很快。Apple 有一些 recruiter 專門篩選履歷,挑出來的履歷,他們會進一步推薦給負責各部門的 recruiter。

第二週投了 Greylock。Greylock 是一間專門投資科技公司的創投,他們的網站可以讓求職者上傳履歷,這些履歷經過篩選之後,會定期發送到他們投資旗下的科技公司。他們旗下的公司,大多都會優先考慮經過這個管道被推薦的求職者。

第四週開始投最後一個管道:求職網站,像 Dice, Indeed, Monster 等。其中最有效的是 Dice,履歷表上傳之後,就會有源源不絕的獵人頭公司來聯絡。這些獵人頭公司其實還蠻煩的,但耐心交涉之後,偶爾也會挖到寶。Indeed 有 Indeed Prime 個人化服務 (感謝嘻嘻推薦!) 這個構想很好,但不知道為什麼在上面聯絡到的公司都有點怪怪的。

Monster 上的科技公司缺不多,對我而言它最大的賣點,就是上傳履歷之後的履歷評鑑服務。有專人看過你的履歷,免費提出一些建議,花點錢還可以請他幫你重寫一份履歷。我收到他們的免費建議之後,在第四個週末自己重寫了一份 resume,果然回覆率大幅提升。

Offer

開始找工作的第七週時,拿到了決定性的 offer。在此之前,只有另一個「我們決定向 Hiring Committee 建議錄取你」的口頭 offer。

我到現在還不確定,我接受現在這個 offer 是因為真的適合,還是因為被他們緊迫盯人。這家 startup 從一開始就打算速戰速決,phone screen 結束就邀請「第二天」去 onsite。我儘可能地拖延,但還是很快就拿到 offer。

我中意這間公司的原因包括:這是有點規模又還不至於被注意到的 startup,開車一趟只要 15 分鐘、據說是前景看好的熱門領域、他們 VP 從一開始就不斷對我說「你就是我們要的人」。我當初第一眼看到 job description 的時候,也就覺得跟我的履歷很合,我還跟老公開玩笑說「他們一定以為我是照著他們的 job description 寫 resume 」。

但這間公司的辦公室既缺乏格調,成員又大半是印度人,他們緊迫盯人的面試時程也讓我很不自在,所以我著實考慮了很久。

但無論如何,現實的考量還是很吸引人,不用再面試也很吸引人。在一番討價還價之後 (其實沒有還價),我決定接受這個 offer,這次的求職歷程也在此告一段落。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