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练敬虔》|5月13日|[3.24.7b-8a]|普遍呼召与特别呼召

《操练敬虔》|5月13日|[3.24.7b-8a]|普遍呼召与特别呼召

吕沛渊
【林前10:12】所以,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
【弗1:13】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
【弗1:14】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原文作“质”),直等到 神之民(“民”原文作“产业”)被赎,使他的荣耀得着称赞。

保罗在林前10:12所说的,并非是反对信徒享受真实得救的确据,乃是劝导他们不要倚靠属肉体的愚蠢自信,因这样自信导致自大、骄傲以及藐视他人,除灭了谦卑和对神的敬畏,使人忘恩负义。保罗吩咐他所教导的外邦信徒,不可因犹太人被弃而他们取而代之,就骄傲自大,轻看犹太人(罗11:18 -24)。他也叫我们存敬畏之心,这不是要我们灰心失望而动摇,而是要使我们谦卑地接受神的恩典,全然信靠他之心丝毫不减。 

此外,保罗在罗马书11章所说的并非针对信徒个人,而是针对犹太人和外邦人。因当教会开始分门别类,成为两派对立纷争时,保罗就告诫外邦信徒,虽然他们取代了原是被分别为圣的犹太人,然而这应当使他们惧怕和谦卑。因为他们当中有许多人自高自大,保罗制止他们虚妄自夸,是有益的。如此劝诫不是叫我们失去得救到底的确据,因我们的确实盼望包括未来,直到永远。若是怀疑我们将来会失落,则是与此盼望的本质截然相反。 

基督所说的「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太22:14)常被严重的误解。然而我们当谨守从上述教导所清楚看见的:有两种不同的呼召。第一种是普遍的呼召,神藉此呼召经由真道的传讲,不加分别的召请所有听道的人都来归向他,甚至包括那些听道却拒绝领受的人,福音是死的香气叫他们死(林后2:16),这呼召作为他们更加被定罪的缘由。第二种呼召是特别的呼召。这呼召是专门针对信徒,神借着圣灵内在的光照,使所传扬的真道住在他们心中且结出得救的果实。然而他有时也使一些人暂时受光照而听从这呼召,后来因他们忘恩负义而背道,他就公义地离弃他们,他们就陷入比先前更大的黑暗中。 

基督看见福音广泛传开,许多人藐视之,只有很少人会正视看重,他就说比喻叙述神是大君王设摆筵席,差派臣仆四处邀请众多人参加,然而几乎所有的人都拒绝,因他们都找借口不来;在他们拒绝之后,君王就差遣仆人在岔路口,召一切所遇见的人来赴席(太22:2-9)。到此为止,显然人人皆知这比喻指的是「普遍呼召」。 

然后他继续说:神是好主人,环绕各桌和蔼可亲的欢迎所有客人。他若找到没有穿礼服的人,就必不允许这人因穿着不当,以污秽的衣裳使自己的筵席蒙羞(太22:11-13)。我们承认这句话是指那些告白信仰进入教会(赴筵席)却未曾披上基督的圣洁(未穿洁净礼服)的人。神绝不会一直容让这样的无礼羞辱来腐蚀他的教会,必定将这些邪恶的人赶出去, 这是他们罪有应得。所以,被召的人多,其中蒙拣选的人少。 

然而我们并非教导这普遍呼召是信徒所应当根据,来证明自己蒙拣选。因为恶人同样也受这外在呼召,然而选民领受此呼召时,随之而来的是内在的特别恩召,带来圣灵的重生(多3:5),这是信徒将得基业的凭据和印记(弗1:13-14),印记在我们心中(林后1:22)直到主再来的日子。 

综上所述,虽然假冒伪善的人,外表假装敬虔,像是真敬拜神的人,然而基督却宣告说:他们将从自己所不当占据的座位上被赶逐(太22:13),正如诗篇所记载:「耶和华啊,谁能寄居你的帐幕,谁能住在你的圣山」(诗15:1),「就是手洁心清、不向虚妄、起誓不怀诡诈的人」(诗 24:1;诗15:2),以及「这是寻求耶和华的族类,是寻求你面的雅各」(诗24:6)。 因此,圣灵劝信徒当忍耐,免得因以实玛利人混入教会而痛苦烦恼,因他们将被揭露且极其羞辱地被驱逐。


————————————————————

资料来源

《操练敬虔──基督教要义每日灵修》

作者:吕沛渊

出版:归正出版社


加尔文的名著《基督教要义》Institutes of Christian Religion,被历史学家公认为“改变人类历史的十本书”之一,是讲明改教信仰、讲解圣经、辩明福音的最佳著作,完整而全备地介绍“基督教信仰与生活”。

本书重新编译此经典巨著,以“每日灵修”的方式帮助读者,一日读一篇,循序渐进;并精选圣经经文列于每日页首,先行阅读默想,然后再研读每日内文。每日篇章加上标题,以利读者掌握要点,操练敬虔。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