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tle]

[no-title]

Source

出生证明,一张纸揭露出的灰色产业 | 搜信源

2023年11月20日

此封邮件由搜信源发送,如果您觉得内容不错,欢迎推荐或转发给您的好友;如果您有想与我们交流的话题,也欢迎来信回复。我们强烈建议您,将我们的发件地址标记为“安全发件人”或“信任发件人”,确保我们能将新闻信成功送达给您。

● 在电脑端免费注册源看板(kanban.souxinyuan.com),订阅4,000多个优质信源的实时更新,打破算法茧房。

● 订阅不同主题的源简报,高效追踪前沿信息。

● 搜信源还提供定制式源简报、源倾听、源故事等面向企业与机构的信息收集与分析服务。

伪造的出生证明流向何处?

作为“人生第一证”,《出生医学证明》在落户、入托、上学、出国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1月份以来,广东佛山、广西南宁、湖北襄阳等多地医院均被爆出涉嫌伪造、贩卖出生医学证明,一张售价3万元起。据媒体报道,这些伪造的出生证明主要用于为被拐卖、代孕出生的儿童上户口,贩卖出生证仅是人口贩卖、代孕等非法产业中的一环。

  • 界面新闻《代孕产业中的出生证“生意经”:3万可买到,45岁以上“客户”要加钱》

基于现有公开信息,小源不仅发问:伪造贩卖出生证明是否普遍?背后有着怎样的代孕产业?代孕现象反映了哪些生育需求和困境?这一期,我们找了以下6个信源:

  • 伪造贩卖出生证明的过往判例
  • 中国地下代孕的灰色产业链
  • 中国法律对于代孕的态度
  • 全球对于商业代孕的管制
  • 中国的不孕不育率
  • 中国辅助生殖技术使用成本

贩卖出生证

1. 中国裁判文书网:伪造贩卖出生证明的过往判例

网页截图

小源以“出生医学证明”和“伪造”为主要检索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过往案件,发现有722篇相关刑事案件文书。2014年是该类事件裁判数目最多的一年,仅一年就达到了117件,其次是2015年(115件)和2020年(100件)。

地域分布方面,与伪造出生证相关的法院多集中在浙江省(106例)、广东省(73例)和福建省(63例)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类案件主要以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刑期从几个月到三年不等,常见缓刑。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买卖出生医学证明的案件中,存在医院内部人员参与犯罪的情况。

相关信源:

  • 《关于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应用推广工作的通知》
  • 《关于启用出生医学证明(第七版)的通知》

代孕产业

1. 公众号“青山入怀”:中国地下代孕的灰色产业链

网页截图

文章以“代孕”为关键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中检索出了282篇文书,从代孕原因、代孕流程、代孕机构、法律纠纷等方面对案件进行梳理,并以可视化形式呈现。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与代孕相关的判决案例数总体呈上升趋势。

不孕不育是寻求代孕的主因

代孕原因方面,因“不孕不育”而寻求代孕的案例占比最高。在这一背景下,合法合规、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的提供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却面临着“供不应求”的问题。据报道,2016年3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马晓表示,中国经批准的辅助生殖机构年均完成70万例辅助生育手术,与全国4000万不孕不育人口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

文章指出,法律规定的不完善、代孕需求的激增以及符合资质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医疗机构的不足,这三方面的因素可能共同促成了灰色代孕市场的蓬勃发展。文章还梳理了寻求代孕的流程,揭示了从联系代孕、购卵购精到“上户口”等多个环节中的潜在风险。

寻求代孕流程图

相关信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
  • 《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名单》

2. BioScience Trends:中国法律对于代孕的态度

论文截图

2023年9月15日,来自复旦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多位中国学者在学术期刊BioScience Trends上联合发表了一篇有关中国代孕现状(The status of surrogacy in China)的论文。

中国大陆对于代孕相关的法律条文和重要事件梳理

论文梳理了我国与代孕相关的法律条文和重要事件。在2015年底提起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草案)》中,曾明确提出了“禁止以任何形式实施代孕”,但在正式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则删除了这一表述。目前,我国仅在2001年卫生部制定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配子、合子、胚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

然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作为一部部委规章,只能要求其效力所及的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代孕,却无法禁止非医疗机构与个人参与代孕活动。因此,我国目前仍缺乏专门规范代孕行为的法律条文。

论文还指出,中国主要有四类主要群体在寻求代孕,包括不孕不育患者、失独家庭、同性伴侣和其他类型的群体。近年来,由于精子质量下降、女性不育和其他健康问题,中国育龄夫妇不孕症患病率上升至25%。同时,一些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如心力衰竭)和高龄产妇由于身体原因难以怀孕,“代孕”成为这些人群的可能解决方案。

3. RBGO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全球对于商业代孕的管制

论文截图

2022年12月,RBGO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商业代孕:一项综述研究(Commercial Surrogacy: An Overview)》的研究论文,该文旨在回顾商业代孕的法律、伦理、社会和文化方面的问题,以及世界范围内代孕产业的现状。该杂志由巴西妇产科热病协会联合会出版,专注于发布有关妇产科各领域的研究成果。

作者以“代孕(surrogacy)”为关键词,在PubMed医学论文数据库中筛选出自2000年以来发表的248篇相关文献作为研究样本。文章指出,各国对于代孕的法律规制主要分为四类:禁止代孕、仅允许志愿代孕、允许志愿代孕和商业代孕,以及没有明确监管。志愿代孕,又称利他代孕,表示委托方可以支付相关费用,但不能提供其他形式的报酬。文章中提供了可视化地图,以不同颜色标注出各国对于代孕的不同法律规制。

在亚洲国家中,印度、尼泊尔、泰国和越南仅承认志愿代孕。日本和韩国对于代孕没有明确的规定。而蒙古、巴基斯坦、中国和中国台湾则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代孕。文章还特别指出,尽管中国禁止代孕,但秘密进行的商业代孕层出不穷。

文章还探讨了跨国代孕这一全球性问题。由于一些国家禁止商业代孕、代孕费用存在悬殊,或者同性伴侣渴望拥有孩子,跨国代孕的现象并不鲜见。在美国,一个完整的代孕过程可能花费高达20万美元,而在低收入国家,完整的代孕过程的费用通常不到美国费用的一半。

不孕不育和辅助生殖

1. 柳叶刀:中国的不孕不育率

报告封面

2021年5月,由国内外知名院校及科研院所的31位专家学者共同编写的《中国女性生殖、孕产妇、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健康70周年报告》(A Lancet Commission on 70 years of women's reproductive, maternal, newborn,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in China)在《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

报告指出,生育意愿的下降及推迟、不孕症及辅助生殖技术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妇幼健康领域的挑战。在2007~2010年间,我国不孕发病率已从11.9%上升至15.5%。虽然有46.5%的不孕夫妇会寻求不孕症治疗,但这一比例低于全球平均水平(56%)。

报告指出,中国政府自2001年以来陆续引入了一系列旨在全国范围内规范辅助生殖技术(ART)管理和监督的法规和标准。截至2016年,中国辅助生殖治疗周期已超过100万次,并在2017年达到了115万次。在中国辅助生殖的整体成功率方面,临床怀孕率(30.0%)和活产率(28.8%)已与美国(分别为27.3%和22.2%)以及欧洲(分别为29.3%和22.3%)报告的数据相当。

2009年至2017年辅助生殖治疗周期数、临床怀孕率和活产率(左上图)

2. 公众号“泽平宏观”:中国辅助生殖技术使用成本

报告封面

育娲人口研究智库发布了《中国辅助生殖研究报告2023》。该智库由梁建章先生、任泽平先生等领导成立,致力于人口和相关公共政策研究的公益性机构。研究团队对已经采用或可能采用辅助生殖技术的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1683份有效问卷,主要发现如下:

  • 不孕患者以35岁以下为主,专科以上学历占比超过一半;
  • 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自由职业者居多,有些患者可能因治疗辅助生殖而辞去或失去工作;
  • 超过60%的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冻卵保存生育能力,高学历人群的冻卵意愿更高;
  • 价格是患者最关注的因素之一,潜在患者对价格敏感度更高。

在费用方面,辅助生殖的平均最低治疗价格超过全国六成家庭的承受能力,高昂的价格导致部分需求难以释放。一次完整的试管婴儿周期费用包括前期体检费用、药费、促排取卵手术费、胚胎培养和移植费用,总计约3万元至5万元。考虑到40%到50%的成功率,即成功诞下婴儿需要2至3个周期,一代试管婴儿总治疗价格在6万元至15万元之间。

调查还显示,患者能接受的价格基本在10万元以下,占总数的95.9%。然而,假设试管婴儿单周期费用为4万元,即活产所需的治疗总费用在12万元以上(以3个周期计算),很少有家庭能够承担全部治疗费用。这也导致许多家庭在治疗失败后,由于无法负担后续治疗费用而选择放弃进一步的治疗。

不孕患者能接受的治疗价格分布


搜信源新闻信每星期一更新,旨在围绕当周中国与世界的新闻热点,为您搜集并推介大量优质的一手信源与数据,帮助您探究新闻背后的故事。如果您愿意分享您知道的优质信源,欢迎给我们留言。

如果搜信源的内容帮助到了您的新闻报道、研究或论文,还希望您能在发布作品中合适的位置给予搜信源一定的肯定。参考模板:【“搜信源”对本文资料搜集/选题/某数据来源/事实核查亦有贡献】。

您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号、知乎、微博、Twitter等平台找到我们,欢迎点击链接访问。

Report Page